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二冊 (35)

回本書目錄

第二冊 (35)

1. 咳嗽

宜辛甘熱去之,半夏溫肺湯。丹溪治飲酒傷肺痰嗽,以竹瀝煎入韭汁,就吞栝蔞、杏仁、青黛、黃連丸。按此恐太寒,閉遏熱氣,不得發舒,不若先以辛散之,而後以酸收之,甚者吐之。後與五苓甘露,勝濕去痰之劑。吃醋搶喉,咳嗽不止,用甘草二兩,去赤皮,作二寸叚,中半劈開,用豬膽汁五枚浸三日,取出火上炙乾為細末,煉蜜丸。每服四十丸,茶清吞下,臨臥服。

咸物所傷,哮嗽不止,用白麵二錢,砂糖二錢,通搜和,用糖餅灰汁捻作餅子,放在爐內炸熟,劃出,加輕粉四錢,另炒略熟,將餅切作四亞,摻輕粉在內,令患人吃盡,吐出病根即愈。

肺咳之狀,咳而喘息有音,甚則唾血,麻黃湯。心咳之狀,咳則心痛,喉中介介如梗狀,甚則咽腫喉痹,桔梗湯。肝咳之狀,咳而兩脅下痛,甚則不可以轉,轉則兩胠下滿,小柴胡湯。(仲景云:咳引脅痛為懸飲,宜十棗湯。丹溪云:咳引脅痛,宜疏肝氣,用青皮、枳殼、香附子等,實者白芥子之屬。

)脾咳之狀,咳則右脅下痛,陰陰引肩背,甚則不可以動,動則咳劇,升麻湯。腎咳之狀,咳則腰背相引而痛,甚則咳涎,麻黃附子細辛湯。五臟之久嗽,乃移於六腑,脾咳不已,則胃受之,胃咳之狀,咳而嘔,嘔甚則長蟲出,烏梅丸。肝咳不已,則膽受之,膽咳之狀,咳嘔膽汁,黃芩加半夏生薑湯。

肺咳不已、則大腸受之,大腸咳狀,咳而遺失,赤石脂禹餘糧湯、桃花湯。不止用豬苓分水散。心咳不已、則小腸受之,小腸咳狀,咳而失氣,氣與咳俱失,芍藥甘草湯。腎咳不已,則膀胱受之,膀胱咳狀,咳而遺溺,茯苓甘草湯。久咳不已,則三焦受之,三焦咳狀,咳而腹滿不欲食飲,此皆聚於胃,關於肺,使人多涕唾,而面浮腫氣逆也,錢氏異功散。

白話文:

咳嗽

辛甘溫熱的藥物可以治療咳嗽,例如半夏溫肺湯。治癒因飲酒傷肺導致痰嗽的藥方,是用竹瀝煎煮加入韭菜汁,再吞服栝蔞、杏仁、青黛、黃連丸。但此法可能過於寒涼,抑制了體內的熱氣,無法使之舒發,不如先用辛溫之品疏散,再用酸味收斂,病情嚴重者應當先催吐。之後再服用五苓甘露等利濕化痰的藥物。因吃醋嗆到喉嚨而引起的持續咳嗽,可用甘草二兩,刮去外皮,切成二寸長的段,再剖成兩半,用五枚豬膽汁浸泡三日,取出後烘乾研成細末,用蜂蜜做成丸藥。每次服用四十丸,用茶水送服,睡前服用。

因食用鹹味食物而引起的持續哮喘咳嗽,可用白麵二錢、砂糖二錢混合均勻,再用糖餅的灰汁揉成餅子,放入爐中炸熟,取出後加入輕粉四錢,再略炒一下,將餅子切成四塊,將輕粉放入餅中,讓病人吃完,吐出病根即可痊癒。

肺咳的症狀是咳嗽伴隨喘息,並有聲音,嚴重者會咳血,需用麻黃湯治療。心咳的症狀是咳嗽伴隨心痛,喉嚨感覺有異物梗阻,嚴重者會咽喉腫痛,需用桔梗湯治療。肝咳的症狀是咳嗽伴隨兩脅下疼痛,嚴重者無法翻身,翻身則兩肋下脹滿,需用小柴胡湯治療。(仲景曰:咳嗽引發脅痛是懸飲,宜用十棗湯。丹溪曰:咳嗽引發脅痛,宜疏肝氣,可用青皮、枳殼、香附子等藥物,實證者可用白芥子等藥物。)脾咳的症狀是咳嗽伴隨右脅下疼痛,隱隱牽引肩背,嚴重者無法動彈,動則咳嗽加劇,需用升麻湯治療。腎咳的症狀是咳嗽伴隨腰背疼痛,嚴重者會咳出唾液,需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。五臟久咳,病邪會轉移到六腑,脾咳不愈,則會影響胃,胃咳的症狀是咳嗽伴隨嘔吐,嚴重者會嘔出蟲子,需用烏梅丸治療。肝咳不愈,則會影響膽,膽咳的症狀是咳嗽伴隨嘔吐膽汁,需用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治療。

肺咳不愈,則會影響大腸,大腸咳的症狀是咳嗽伴隨大便失禁,需用赤石脂禹餘糧湯、桃花湯治療,若仍不止,則用豬苓分水散。心咳不愈,則會影響小腸,小腸咳的症狀是咳嗽伴隨氣短,氣與咳嗽同時消失,需用芍藥甘草湯治療。腎咳不愈,則會影響膀胱,膀胱咳的症狀是咳嗽伴隨尿失禁,需用茯苓甘草湯治療。久咳不愈,則會影響三焦,三焦咳的症狀是咳嗽伴隨腹部脹滿,不想吃喝,這是因為病邪積聚於胃,影響到肺,導致患者多涕唾,面部浮腫,氣逆,需用錢氏異功散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