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謙等

《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略注》~ (1)

回本書目錄

(1)

1. 肺痿肺癰欬嗽上氣病脈證并治第七

問曰:熱在上焦者,因欬為肺痿。
肺痿之病,從何得之?師曰:或從汗出,或從嘔吐,或從消渴,小便利數,或從便難,又被快藥下利,重亡津液,故得之。
曰:寸口脈數,其人欬,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何?師曰:為肺痿之病。
若口中辟辟燥,欬卽胸中隱隱痛,脈反滑數,此為肺癰,欬唾膿血。

【註】熱在上焦,不欬,不病肺痿也,因熱病欬,則為肺痿。
肺熱致痿之由,非止一端,或從汗出,或從嘔吐,或從消渴,小便數利,或從便難,又被快藥下之,重亡津液,故令肺熱乾痿也。
肺熱乾痿,則清肅之令不行,水精四布失度。
脾氣雖散,精液上歸於肺,而肺不但不能自滋其乾,亦不能內灑陳於藏府,外輸精於皮毛也。
其精液留貯胸中,得熱煎熬,變為涎沫,侵肺作欬,唾之不已,故乾者自乾,唾者自唾,愈唾愈乾,痿病成矣。
若口中辟辟乾燥,不吐濁唾涎沫,每欬卽胸中隱隱而痛,脈數而滑,不數而虛,則非肺痿乃為肺癰。
久則癰成膿潰,不唾涎沫,而必欬唾膿血矣。

【集註】周揚俊曰:喻昌云:行動數武,氣卽喘鳴,沖擊連聲,痰始一應。
《金匱》治法,貴得其精意,大要緩而圖之,生胃津,潤肺燥,下逆氣,開積痰,止濁唾,補真氣,以通肺之小管,散火熱,以復肺之清肅,如半身痿廢及手足痿軟,治之得法,亦能復起。
而肺近在胸中,呼吸所關,可不致力乎?肺癰屬在有形之血,血結宜驟攻;肺痿屬在無形之氣,氣傷宜徐理。
故癰為實,誤以肺痿治之,是為實實;痿為虛,誤以肺癰治之,是為虛虛。
此辯證用藥之大略也。
然兩手寸口之脈,原為手太陰肺脈,此云寸口脈數,云滑數,云數實,云數虛,皆指左右三部統言,非如氣口獨主右關之上也。
其人欬,口中反有濁唾涎沫,頃之遍地者為肺痿,言欬而口中不乾燥也。
若欬而口中辟辟燥,則是肺已結癰,火熱之毒,出現於口,欬聲上下,觸動其癰,胸中卽隱隱而痛,其脈必見滑數有力,正邪氣方盛之徵也。
數虛、數實之脈,以之分別肺痿肺癰,是則肺痿當補,肺癰當瀉也可知矣。
又云:才見久欬,先須防此兩證,肺癰由五藏蘊崇之火,與胃中停蓄之熱,上乘乎肺,肺受火熱熏灼,血為之凝,痰為之裹,遂成小癰。
所結之形漸長,則肺日脹而脇骨日昂,乃至欬聲頻併,痰濁如膠,發熱畏寒,日晡尤甚,面紅鼻燥,胸生甲錯。
始先卽能辨其脈證,屬表屬裏,極力開提攻下,無不愈者,迨至血化為膿,肺葉朽壞,傾囊吐出,始識其證,十死不救,嗟無及矣。

沈明宗曰:此肺痿肺癰之辨也。
心居上,腎水不足,心火刑金,為熱在上焦,肺陰日消,氣逆則欬,故致肺痿。
然本經明其始病之因,或從病後陰虛,過汗傷液,嘔吐傷津,消渴,血虛津竭;或利小便,數而傷陰;或大便難,反被快藥下利而重亡津液,以致肺金枯燥,虛熱熏蒸,故寸口脈數,其人欬嗽,氣弱不振,津液不布,化為濁唾涎沫而成肺痿。
若口中辟辟燥,欬卽胸中隱隱痛者,乃風寒侵入肺中,凝滯榮血為癰,故脈滑數而欬唾膿血。
因無形虛熱致痿,故脈數虛;因有形氣血凝滯成癰,故脈數實。
此明肺癰屬實、肺痿屬虛也。

脈數虛者為肺痿,數實者為肺癰。

【註】此詳申上條肺痿、肺癰之脈也。
肺痿得之於熱亡津液,虛邪也,故脈數而虛;肺癰得之於熱毒蓄結,實邪也,故脈數而實。

【集註】李彣曰:潘碩甫云:痿與癰,皆熱在上焦,其脈皆數,皆欬,亡津液,未有異也。
但痿屬肺氣虛而亡津,雖有熱亦不烈,故不至燥涸,雖欬而口中有濁唾涎沫,故脈雖數而虛也。
癰則氣壅血凝,邪實而熱烈,故津液亡而更覺乾涸,口中辟辟燥,欬卽胸中隱痛,津液既涸,脈應濇滯而反滑數者,蓄熱腐膿,脈故數實也。

尤怡曰:痿者萎也,如草木之萎而不榮,為津亡而肺焦也;癰者壅也,如土之壅而不通,為熱聚而肺㿉也。
故其脈有虛實不同,而其數則一也。

問曰:病欬逆,脈之何以知此為肺癰?當有膿血,吐之則死,其脈何類?師曰:寸口脈微而數,微則為風,數則為熱;微則汗出,數則惡寒。
風中於衛,呼氣不入;熱過於榮,吸而不出。
風傷皮毛,熱傷血脈。
風舍於肺,其人則欬,口乾,喘滿,咽燥不渴,時唾濁沫,時時振寒。
熱之所過,血為之凝滯,蓄結癰膿,吐如米粥,始萌可救,膿成則死。

【按】肺癰之上,當有「肺痿」二字,不然本文論肺痿之義,則無著落,必是脫簡。
脈微之三「微」字,當是三「浮」字,「微」字文氣不屬,必是傳寫之譌。

【註】病欬逆者,何以知為肺痿肺癰也?欬而不渴,濁唾涎沫,脈數而虛,是以脈證知為肺痿也。
口中乾燥,胸中隱痛,脈數而實,是以脈證知為肺癰也。
至於所以受病之由,肺痿前已言之,而肺癰則未嘗言也,故又取所以致熱而病肺痿肺癰之由,互為詳悉發明也。
寸口肺脈也,肺脈當浮濇而短;今浮而數,是以知浮則為風,數則為熱,初病風熱,外摶皮毛,則榮衛受邪,故汗出而惡寒也。
末傳風熱,內舍於肺,則榮衛分病。
病肺痿者,屬風熱傷於衛氣,氣分有津液而無血,津液為之濁,故其力證,欬而不吐膿血,唾濁涎沫也。
病肺癰者,屬風熱傷於營血,血分有血而無津液,血為之凝蓄,故其為證,欬而不唾涎沫,吐膿血如米粥也。
具發熱汗出,惡寒惡風,欬而喘滿,咽燥不渴,呼氣不入,吸氣不出,則為痿、癰互相兼有必然之證也。
呼氣不入,吸氣不出,乃言其呼吸氣促,難出難入,非竟不出入也。
始萌可救,謂肺傷尚淺。
膿成則死,謂肺已壞矣。
蓋示人圖治於早,又特為肺癰而諄諄言之也。

肺癰,喘不得臥,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。

【註】此承上條,以明急治之義也。
肺癰者,謂口中辟辟乾燥,胸中隱隱作痛,脈數實也。
而更加喘不得臥,是邪壅肺甚急,故以葶藶大棗瀉肺湯,大苦大寒,峻瀉肺邪,恐稍遷延,膿成則死矣。

葶藶大棗瀉肺湯方

葶藶(熬令黃色,搗九,如彈子大) 大棗(十二枚)

上先以水三升,煮棗,取二升,去棗,內葶藶,煮取一升,頓服。

【集解】趙良曰:此治肺癰吃緊之方也。
肺中生癰,不瀉何待?恐日久癰膿已成,瀉之無益。
日久肺氣已索,瀉之轉傷,乘其血結而膿未成,當急以瀉之之法奪之,況喘不得臥,不亦甚乎。

肺癰,胸滿脹,一身面目浮腫,鼻塞清涕出,不聞香臭酸辛,欬逆上氣,喘鳴迫塞,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(方見上)。

【註】此承上條互詳其證,以同其治也。
肺癰胸脹而滿,欬逆上氣,喘鳴迫塞,一身面目浮腫,鼻塞清涕出,不聞香臭酸辛,是邪外塞皮毛,內壅肺氣,比之喘不得臥,殆尤甚焉。
亦以葶藶大棗瀉肺湯者,因其膿未成故也。

欬而胸滿,振寒脈數,咽乾不渴,時出濁唾腥臭,久久吐膿如米粥者,為肺癰,桔梗湯主之。

【註】欬而胸滿,振寒脈數,咽乾不渴,時出濁唾腥臭,久久吐膿如米粥者,此為肺癰證也。
肺癰尚未成膿實邪也,故以葶藶之劑瀉之;今已潰後虛邪也,故以桔梗之苦,甘草之甘,解肺毒排癰膿也。
此治已成肺癰,輕而不死者之法也。

【集註】高世栻曰:吐如米粥亦膿也,何以上文云膿成則死?若謂如米粥者非膿,上文既曰:蓄結癰膿,吐如米粥;此又云:吐膿如米粥,既吐膿矣,奚有始萌膿成之別也?愚曰:上文先欬逆,而呼吸不利,後凝滯而血脈成膿,陰陽血氣皆傷,故膿成則死。
若上節言肺癰而氣機不利,此節言肺癰而經絡不和,病陽氣者不傷陰,病血脈者不傷陽,故可治也。
如但以「始萌可救,膿成則死」二語盡之,是以辭害志也,奚可乎?

桔梗湯方

桔梗(一兩) 甘草(二兩)

上二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分温再服,則吐膿血也。

肺痿吐涎沫而不欬者,其人不渴,必遺尿,小便數。
所以然者,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,此為肺中冷,必眩多涎唾,甘草乾薑湯以温之。
若服湯已渴者,屬消渴。

【註】欬而不吐涎沫者,肺燥欬也;欬而吐涎沫者,肺熱痿也。
若似肺痿之吐涎沫而不欬者,此為肺中有冷飲,非為肺中成熱痿也。
肺中冷,則其人必不渴,遺尿小便數,頭眩多涎唾。
所以然者,以上焦陽虛,不能約制下焦陰水,下焦之水泛上而唾涎沫,用甘草乾薑湯以温散肺之寒飲也。
如服湯已渴者,屬消渴,謂始先不渴,服温藥卽轉渴者,不但非肺中熱,亦非肺中冷,乃胃中熱也,則不當以屬肺中冷寒飲治之,當以屬胃中熱消渴治之也。

甘草乾薑湯方

甘草(炙,四兩) 乾薑(炮,二兩)

上㕮咀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五合,去滓,分温再服。

欬而上氣,喉中水雞聲,射干麻黃湯主之。

【註】欬逆上氣,謂欬則氣上衝逆也。
上條發明不欬而吐涎沫者,非為肺痿,是為肺冷也。
此條發明欬而不吐涎沫者,亦非肺痿,亦為肺冷也。
上條以不渴,小便數,多唾涎沫為肺中冷,故以乾薑佐甘草,是以温中為主也。
此條以氣上逆,喉中有水雞聲為肺經寒,故以生薑佐麻黃,是以散外為主也。
病同冷飲,而有在外在內之別;方同辛温,而有主温主散之異也。
水雞聲者,謂水與氣相觸之聲,在喉中連連不絕也。

射干麻黃湯方

射干(三兩) 麻黃(四兩) 生薑(四兩) 細辛 紫菀 款冬花(各三兩) 五味子(半升) 大棗(七枚) 半夏(半升)

上九味,以水一斗二升,先煮麻黃兩沸,去上沫,內諸藥,煮取三升,分温三服。

【集解】程林曰:欬而上氣,如水雞聲連連不絕者,是湯主之。
《內經》曰:肺苦氣上逆,急食苦以瀉之。
射干、紫菀之苦,所以泄逆氣也。
以辛瀉之,麻黃、生薑、細辛、半夏、款冬花之辛,所以瀉風邪也。
以酸收之,以酸補之,五味子之酸,以補不足。
虛則補其母,大棗之甘,所以補其母也。

大逆上氣,咽喉不利,止逆下氣者,麥門冬湯主之。

【按】大逆上氣之「大」字,當是「火」字,文義病藥始屬,必是傳寫之譌。

【註】欬而上氣,咽喉有水雞聲而連連者,是寒飲上逆也。
今欬而上氣,咽喉無水雞聲而不利者,是火氣上逆也。
不利者,謂咽喉若有物相礙,不爽利也。
主之以麥門冬湯,止其火逆,下其上氣也。

麥門冬湯方

麥門冬(七升) 半夏(一升) 人參(三兩) 甘草(二兩) 粳米(三合) 大棗(十二枚)

上六味,以水一斗二升,煮取六升,温服一升,日三,夜一服。

【集解】周揚俊曰:喻昌云:此胃中津液枯燥,虛火上炎之證,麥冬湯乃治本之良法也。
夫用降火之藥而火反升,用寒涼之藥而熱轉熾者,不惟無益,而反害之。
凡病有胃氣則生,無胃氣卽死,胃氣者,肺之母氣也。
《本草》有知母之名者,謂肺藉其清涼,知清涼為肺之母也。
有貝母之名者,謂肺藉其豁痰實,豁痰為肺之母也;然屢施於火逆上氣,咽喉不利之證,而屢不應,名不稱矣。
孰知仲景有此妙法,於麥冬、人參、甘草、粳米大補中氣,大生津液隊中,增入半夏之辛温一味,其利咽下氣,非半夏之功,實善用半夏之功,擅古今未有之奇矣。

欬逆上氣,時時唾濁,但坐不得眠,皂莢圓主之。

【註】欬逆上氣,喉中有水雞聲者,是寒飲衝肺,射干麻黃湯證也。
欬逆上氣,咽喉不利者,是火氣衝肺,麥門冬湯證也。
今欬逆上氣,惟時時唾濁,痰涎多也。
但坐不得臥,氣逆甚也。
此痰氣為病,非寒飲亦非火氣。
主之以皂莢丸者,宣導其痰,通達其氣也;佐棗膏之甘,以藥性剽悍緩其勢也。

【集註】程林曰:濁唾壅塞於肺,則不得臥,故時時唾濁也。
皂莢味辛鹹,辛能散,鹹能軟,宣壅導滯,利竅消風,莫過於此。
故欬逆上氣,時時唾濁,坐不得臥者宜之。
然藥性剽悍,佐棗膏之甘,以緩其藥勢。

魏荔彤曰:欬逆上氣,時時吐濁,但坐不得眠,則較重於喉中水雞聲者矣。
聲滯者,挾外感之因;唾濁則內傷之故;但坐不得臥,而肺癰之證將成矣。
是上焦有熱,痰血包裹,結聚成患,不可不急為宣通其結聚,而後可津液徐生,枯乾獲潤也,皂莢丸主之,皂莢驅風理痹,正為其有除瘀滌垢之能也。
欬逆上氣,時時唾濁,胸膈惡臭之痰血已結,可不急為滌蕩,使之湔洗不留乎?如今用皂莢澡浴以除垢膩,卽此理也。
用丸俾徐徐潤化,自上而下,而上部方清。
若用湯直瀉無餘,不能治上部之膠凝矣,古人立法誠善哉。
此為預治肺癰將成者主治也。

皂莢圓方

皂莢(刮去皮,用酥炙,八兩)

上一味,末之,蜜丸梧子大,以棗膏和湯,服三九,日三,夜一服。

上氣,面浮腫,肩息,其脈浮大不治,又加利尤甚。

【註】上氣,謂欬逆上氣也。
面浮腫,謂面目浮腫也。
肩息,謂喘也。
其脈浮大不治,又加利尤甚,謂脈證兩虛,已屬不治,又加利,則上喘下利,陰陽兩脫,脈證相反,故曰:尤甚也。

【集註】徐彬曰:此言肺癰之證,元氣憊者,為難治也。
謂肺癰由風則風性上行,必先上氣,若兼面浮腫,肩息,氣升不降也。
又脈浮大,元氣不能復斂,則補既不可,汗又不可,況內外皆逆氣,非風之比,可盡汗泄乎?故云不治。
加利則陽從上脫,陰從下脫,故曰尤甚。

尤怡曰:上氣,面浮腫,肩息,氣但升而不降矣。
脈復浮大,則陽有上越之機。
脈偏盛者,偏絕也。
又加下利,是陰復從下脫矣。
陰陽離決,故當不治。
肩息,息搖肩也。

欬而上氣,此為肺脹,其人喘,目如脫狀,脈浮大者,越婢加半夏湯主之。

【註】欬而上氣,此為肺脹,其證肩息而喘,目突如脫之狀。
今脈浮大,則可知浮則為風,大則為實,故以越婢加半夏湯主之,外疏皮毛,內降氣逆也。

【集註】趙良曰:欬而上氣,則其氣之有衝而不下,可知矣;其欬之相連而不已,可知矣。
此皆屬肺之脹使之也。
邪入於肺則氣壅,氣壅則欲不喘不可得,惟喘極,故目如脫,所以肺脹與喘之至也。
脈浮,邪也,兼大則邪實。
而所以遺害於肺,正未有已,故必以辛熱發之,亦兼以甘寒佐之,使久合之邪,渙然冰釋,豈不快乎?然久蓄之飲,何由得泄,故特加半夏於越婢湯中,一定之法也。

尤怡曰:外邪內飲,填塞肺中,為脹、為喘、為欬而上氣,越婢湯散邪之力多,而蠲飲之力少,故以半夏輔其未逮。
不用小青龍者,以脈浮且大,病屬陽熱,故利辛寒,不利辛熱也,目如脫狀者、目暗脹突,如欲脫落之狀,壅氣然也。

越婢加半夏湯方

麻黃(六兩) 石膏(半斤) 生薑(三兩) 大棗(十五枚) 甘草(二兩) 半夏(半斤)

上六味,以水六升,先煮麻黃,去上沫,內諸藥,煮取三升,分温三服。

【集解】李彣曰:脾運水穀,主為胃行津液,職卑如婢也。
湯名越婢者,取發越脾氣,通行津液之義也。
今治肺脹,則麻黃散表邪,石膏清內熱,甘草、大棗養正緩邪,半夏、生薑散逆下氣也。

上氣喘而躁者,屬肺脹,欲作風水,發汗則愈。

【註】上氣欬逆喘而躁急者,屬肺脹也。
乃風鬱於外,水逆於中之候也,故曰:欲作風水。
當發其汗,故曰:發汗則愈也。

【集註】徐彬曰:有邪者,尚可治也。
若上氣但喘而躁,則喘為風之扇,躁為風之煩,其逆上之涎沫,將挾風勢而為風水。
今使先泄於肌表,水無風戰,自然順趨而從下,故曰:可汗而愈。

肺脹,欬而上氣,煩躁而喘,脈浮者,心下有水,小青龍加石膏湯主之。

【註】此承上條互詳脈證,以明其治也。
肺脹,欬而上氣,煩躁而喘,脈浮,是外傷風寒,內有水氣,主以小青龍湯,發汗則愈。
加石膏者,因多一煩躁證也。

【集註】沈明宗曰:此互上條,肺脹治法也。
風寒之邪,入於營衛,挾飲上逆,則欬而上氣也。
煩躁而喘,肺氣壅逆,謂之肺脹,卽肺癰未成之初也。

尤怡曰:此亦外邪內飲相搏之證,而兼煩躁,則挾有熱邪,麻桂藥中必用石膏,如大青龍之例也。
又此條見證與上條頗同,而心下寒飲,則非温藥不能開而去之,故不用越婢加半夏,而用小青龍加石膏,温寒並進,水熱俱捐,於法尤為密矣。

小青龍加石膏湯方

麻黃 芍藥 桂枝 細辛 甘草 乾薑(各三兩) 五味子 半夏(各半升) 石膏(二兩)

上九味,以水一斗,先煮麻黃,去上沫,內諸藥,煮取三升,强人服一升,羸者減之,二三服,小兒服四合。

【集解】李彣曰:心下有水,麻黃、桂枝發汗以泄水於外,半夏、乾薑、細辛温中以散水於內,芍藥、五味子收逆氣以平肝,甘草益脾土以制水,加石膏以去煩躁,兼能解肌出汗也。

欬而脈浮者,厚朴麻黃湯主之。
脈沉者,澤漆湯主之。

【註】欬,謂欬而不上氣也。
脈浮者,風寒病外也。
主之厚朴、麻黃者,以散外邪為主也。
脈沉者,痰飲病裏也。
主之澤漆湯,以逐內飲為主也。

【集解】尤怡曰:此不詳見證,而但以脈之浮沉為辨,而異其治。
按厚朴麻黃湯與小青龍加石膏湯大同,則散邪蠲飲之力居多,而厚朴辛温亦能助表,小麥甘平,五味斂安正氣者也。
澤漆湯以澤漆為主,而以白前、黃芩、半夏佐之,則下趨之力較猛,雖生薑、桂枝之辛,亦只為下氣降逆之用而已,不能發表也。
仲景之意,蓋以欬皆肺邪,而脈浮者,氣多居表,故驅之使從外出為易;脈沉者氣多居裏,故驅之使從下出為易,亦因勢利導之法也。

厚朴麻黃湯方

厚朴(五兩) 麻黃(四兩) 石膏(如雞子大) 杏仁(半升) 半夏(半升) 乾薑(二兩) 細辛(二兩) 小麥(一升) 五味子(半升)

上九味,以水一斗二升,先煮小麥熟,去滓,內諸藥,煮取三升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
澤漆湯方

半夏(半升) 紫參(一作紫菀,五兩) 澤漆(以東流水五斗,煮取一斗五升,三升) 生薑(五兩) 白前(五兩) 甘草 黃芩 人參 桂枝(各三兩)

上九味,㕮咀,內澤漆汁中,煮取五升,温服五合,至夜盡。

【集解】李彣曰:欬者,水寒射肺也。
脈浮者,停水而又挾風以鼓之也。
麻黃去風散肺逆,與半夏、細辛、乾薑、五味子、石膏同用,卽前小青龍加石膏,為解表行水之劑也。
然土能制水,而地道壅塞,則水亦不行,故用厚朴疏敦阜之土,使脾氣健運,而水自下泄矣。
杏仁下氣去逆,小麥入心經能通火氣,以火能生土助脾,而共成決水之功也。
又云:脈沉為水,以澤漆為君者,因其功專於消痰行水也,水性陰寒,桂枝行陽氣以導之。
然所以停水者,以脾土衰不能制水,肺氣逆不能通調水道,故用人參、紫參、白前、甘草補脾順肺,同為制水利水之方也。
黃芩苦以泄之,半夏、生薑辛以散之也。

沈明宗曰:詳《金匱》欬嗽病,本於肺則一,大綱有三:一者,熱刑肺金,氣弱不振,欬而唾沫為肺痿;二者,風傷衛分,則病欬上氣喘為肺脹;三者,邪傳營血,凝而不行為肺癰。
然肺脹之中,又分風、寒、表、裏,飲多、風少,風多、飲少之治。
故氣喘而躁,脈浮者,為心下有水,欲作風水,當以小青龍兩解表裏,加石膏以清風熱。
目如脫狀,乃風寒多而飲少,以越婢驅風,加半夏而下痰逆。
風寒外束,火熱內鬱,喉中水雞聲者,射干麻黃湯,宣通表裏之邪。
風熱壅逆,津液不布,化而為涎,時時唾濁,但坐不得眠者,皂莢丸以驅風鬱之涎。
若欬而脈浮,邪居肺氣,以厚朴麻黃湯,俾從表解。
欬而脈沉,邪入於營,將成肺癰,以澤漆而破壅結。
火逆上氣,咽喉不利,是無外邪,治當麥門冬湯,清潤滋降。
若見浮腫肩息,脈浮大而下利,真氣上浮下脫,則為不治。
以上皆外邪兼內飲合病,微細之辨,臨證又當合《內經》五藏六府,互相傳乘之欬而辨之,則盡善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