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謙等

《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略注》~ 卷一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1)

1. 卷一

《傷寒論》論傷寒,《金匱要略》論雜病,乃仲景全書。

《傷寒論》得成無己創註,續者五十餘家,故得昌明宇內:《金匱要略》人罕言之,雖有趙良、徐彬等註釋,但其文義古奧,係千載殘編錯簡,頗多疑義,闕文亦復不少,承譌襲謬,隨文蔓衍,宜後人視為迂遠,束諸高閣。

今於其失次者序之,殘缺者補之,博採群書,詳加註釋,俾二書並行於世,庶後之業醫者,不為俗說所誤,知仲景能治傷寒,未嘗不能治雜證也。

白話文:

《傷寒論》與《金匱要略》是中醫典籍的兩大寶庫,合稱為張仲景的全書。其中,《傷寒論》由無己首次註解,後續有多達五十餘家註解者,使得這本書在世界各地得到廣泛傳播。而《金匱要略》則鮮少被提及,雖然有趙良、徐彬等人進行過注釋,但由於該書文義深奧,且存在許多版本混亂、篇章錯位的情況,導致其中疑難重重,遺漏的部分也很多。因此,後人往往認為此書理論晦澀難懂,不易理解。

現在我們整理了《金匱要略》中錯亂的篇章,補齊了遺漏的部分,廣泛蒐集眾多相關資料,詳細進行注釋,使這兩本書能夠同時在當代社會流通。這樣做,希望未來從事醫學的人士,不會因為流傳的誤解而受到誤導,認識到張仲景不僅能治療傷寒,同樣也能處理各種不同的疾病。

2. 痙濕暍病脈證并治第二

病者,身熱足寒,頸項强急,惡寒,時頭熱,面赤,目赤,獨頭動搖,卒口噤,背反張者,痙病也。

若發其汗者,寒濕相搏,其表益虛,卽惡寒甚。

發其汗已,其脈如蛇。

【按】諸家以剛、柔二痙,列為首條,今以此為第一條者,蓋剛、柔之辨,俱從此條分出。

痙病之最備者,宜冠諸首。

再痙病也之下,「若發其汗……」六句,與上文義不屬,與後之十一條中「為欲解,脈如故,反伏弦者痙」句,文義相屬,宜分於彼。

【註】病人身熱惡寒,太陽證也;頸項强急,面赤目赤,陽明證也。

頭熱,陽鬱於上也;足寒,陰凝於下也。

白話文:

患者出現了身熱、腳冷、頸部和肩膀僵硬、畏寒、偶爾頭熱、臉紅、眼睛紅腫、頭部不自主震顫、突然口緊閉、背部向上拱起的症狀,這是痙病的表現。

如果對患者進行發汗治療,可能會讓寒氣和濕氣在體內相互作用,使得外在的表皮更加虛弱,進而使畏寒的情況更加嚴重。

在發汗後,患者的脈象可能會呈現如蛇一樣的波動。

【按語】各學派認為剛性痙病和柔性痙病應作為第一條論述,但現在將這條列為第一,原因是剛性和柔性的區別都從這一條中衍生出來。

最具代表性的痙病,應該放在論述的首位。

在「若發其汗……」這六句的描述,與上文的意義不相符,與後面十一條中的「想要通過發汗來改善,但脈象卻沒有變化,反而變得更加緊繃,這是痙病的表現」這句話的意義相符,應該單獨放在後者之後。

【注釋】患者表現為身熱畏寒,這是太陽經的徵兆;頸部和肩膀僵硬,臉紅眼睛紅腫,這是陽明經的徵兆。

頭熱,是因為陽氣在體內上昇;腳冷,是因為陰氣在體內下沈。

太陽之脈循背上頭,陽明之筋上挾於口,風寒客於二經,則有頭搖口噤,反張拘强之證矣。

此皆痙病之形證,故首揭之,以為要領。

【集註】李彣曰:手三陽之筋,結入於頷頰。

足陽明之筋,上挾於口。

風寒乘虛,入其筋則攣,故牙關急而口噤。

夫痙脈,按之緊如弦,直上下行。

【註】痙之為病,其狀勁急强直,故其脈亦勁急强直。

按之緊,勁急之象也,如弦直行之象也。

《脈經》云:痙家,其脈伏堅,直上下。

【註】痙家其脈緊弦,直上下者,以痙病屬太陽表也。

《脈經》所云其脈伏堅,直上下者,以痙病屬陽明裏也。

白話文:

太陽脈道沿背部至頭部,陽明的筋絡則從兩側上抵到臉部,如果風寒侵入這兩個部位,就會出現頭顫、口緊閉、身體僵硬的症狀。

這些都是痙病的外在表現和內在徵兆,所以我們首先要瞭解這些特點,作為診斷的關鍵。

【集註】李彥指出:手三陽的筋絡,會結合在頦部和臉頰。足陽明的筋絡,則從兩側上抵到臉部。

風寒趁著人體虛弱時,進入筋絡就會導致筋絡收縮,因此出現牙關緊閉和口緊閉的情況。

痙病的脈象,摸起來緊繃如同琴絃,從上到下直線行走。

【註】痙病的病症特徵是肌肉緊繃、強直,因此其脈象也會呈現出緊繃、強直的特點。

摸脈時感到緊繃,就是緊繃的表現,如同琴絃直線行走的樣子。

《脈經》提到:痙病的脈象隱藏且堅實,從上到下直線行走。

【註】痙病的脈象緊繃、堅實,從上到下直線行走,這是因為痙病屬於太陽表的病症。《脈經》提到脈象隱藏且堅實,從上到下直線行走,這是因為痙病屬於陽明裡的病症。

蓋痙家原屬二經,故有太陽葛根湯汗之,陽明大承氣湯下之之治也。

伏堅,沉實也;直上下,弦直也,卽沉實弦直之脈也。

太陽病發熱無汗,反惡寒者,名曰剛痙。

太陽病發熱汗出,而不惡寒,名曰柔痙。

【按】反惡寒之「反」字,衍文也。

玩痙病之條自知當惡寒也。

【註】痙病既屬太陽,當以太陽虛實例之,故曰:太陽病發熱、無汗、惡寒為實邪,名曰剛痙者,强而有力也。

發熱汗出、不惡寒為虛邪,名曰柔痙者,强而無力也。

太陽病,無汗而小便反少,氣上衝胸,口噤不得語,欲作剛痙,葛根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痙病原本涉及兩經,因此有太陽經的葛根湯用於發汗,陽明經的大承氣湯用於通便的治療。

「伏堅,沈實也;直上下,弦直也」指的是脈象中的沈實弦直。

太陽經的病狀表現為發熱但不出汗,反而感到畏寒,這種情況被稱為剛痙。

太陽經的病狀表現為發熱且出汗,但不再畏寒,這種情況被稱為柔痙。

「按」:「反」字在「反惡寒」中是多餘的文字。

從痙病的條文中可以得知,患者本應感到畏寒。

「註」:既然痙病屬於太陽經,應以太陽經的虛實理論來分析,因此,發熱、不出汗、畏寒被認為是實邪,稱為剛痙,表明病態強烈且有力。發熱且出汗,表示是虛邪,稱為柔痙,表明病態強烈但無力。

太陽經的病症若表現為不出汗且尿量反而減少,伴有氣上衝胸、口閉合無法說話的情況,可能發展為剛痙,此時可使用葛根湯進行治療。

【註】此申明剛痙在表,以明其治也。

太陽病,為頭項强痛、發熱等證也。

無汗,謂傷寒也。

太陽傷寒,小便不當少,今反少者,是寒氣盛而收引也。

不當氣上衝胸,今氣上衝胸,是寒氣盛而上逆也。

不當口噤不得語,今口噤不得語,是寒氣盛,牙關緊急而甚也。

以太陽傷寒,而有此衝擊勁急之象,是欲作剛痙之病也。

麻黃能治太陽,而不能治陽明,故以葛根湯兼太陽、陽明兩經之治,為剛痙無汗之正法也。

痙為病,胸滿口噤,臥不著席,腳攣急,必齘齒,可與大承氣湯。

【註】此申痙病入裏,以明其治也。

白話文:

【注】這段文字強調了筋縮症狀在表面表現的形式,並且闡述了其治療策略。

太陽病,指的是頭部和肩頸部的疼痛、發燒等症狀。

無汗,指的是傷寒症狀。

太陽傷寒的情況下,正常應該有尿量減少的現象,但現在尿量反而減少,這是因為寒氣過重導致收縮。

不應出現氣往上衝胸的現象,但現在卻出現這種情況,這是因為寒氣過重導致逆流。

不應出現口緊閉無法說話的情況,但現在口緊閉無法說話,這是因為寒氣過重,使得牙關緊閉且更為嚴重。

由於出現了太陽傷寒所帶來的強烈緊迫感,這是可能發生筋縮病的跡象。

麻黃可以治療太陽病,但無法治療陽明病,因此使用葛根湯結合太陽和陽明兩經的治療方法,是針對沒有出汗的筋縮病的正確療法。

筋縮病會造成胸部滿脹、口緊閉無法說話、無法平躺、腳部抽搐緊繃,必須咬牙切齒,可以使用大承氣湯進行治療。

【注】這段文字描述了筋縮病進入內部的狀態,並揭示了其治療策略。

痙病而更胸滿,裏氣壅也;臥不著席,反張甚也;腳攣急,勁急甚也;必齘齒,牙緊甚也。

此皆陽明熱盛灼筋,筋急而甚之象,故以大承氣湯直攻其熱,非攻陽明之實也。

其曰可與,非盡言其可與,有慎重之意。

大承氣湯方

大黃(酒洗,四兩) 厚朴(炙,去皮,半斤) 枳實(炙,五枚) 芒硝(三合)

上四味,以水一斗,先煮二物,取五升,去滓,內大黃,煮取二升,去滓,內芒硝,更上火,微一二沸,分温再服,得下止服。

太陽病,其證備,身體强,几几然,脈反沉遲,此為痙,栝蔞桂枝主之。

【註】太陽病,其證備,謂頭痛、項强、發熱、惡風寒具見也。

白話文:

  • 病症表現包括:肌肉抽搐、胸部憋悶、腹部脹滿、躺著無法平躺、四肢抽搐疼痛、牙齒緊咬等。這些現象都是因為陽明經熱邪過盛,灼傷筋肉,導致筋肉緊繃加重。
  • 這時候會使用「大承氣湯」來直接攻伐熱邪,但並非針對陽明經的實邪。
  • 「可與」這兩個字並非完全允許,而是有一種謹慎的意思在其中。
  • 大承氣湯的配方如下:
  • 大黃(酒洗後四兩)
  • 厚朴(炙熟去皮,半斤)
  • 枳實(炙熟,五枚)
  • 芒硝(三合)
  • 將以上四味藥物加水一斗,先煮厚朴和枳實,取出五升後,再加入大黃煮至二升,去除渣質,最後加入芒硝,再次加熱稍微加熱後,分兩次服用,直到排便後停止服用。
  • 若是出現了太陽病的所有症狀,包括頭痛、頸部僵硬、發燒、畏寒畏風,但脈象卻呈現沈遲的狀態,這就是肌肉抽搐的表現,應使用「栝蔞桂枝湯」來治療。

請注意,這是一段中醫理論性的描述,實際的診斷和治療應由專業的中醫師進行。

而更身體强,有几几然俯仰不能自如之象,痙病也。

但脈反見沉遲太陰之脈,非太陽浮緊無汗剛痙者比,故不與葛根湯,而與栝蔞桂枝,和太陽之表,清太陰之裏也。

栝蔞桂枝方

栝蔞根(二兩) 桂枝(三兩) 芍藥(三兩) 甘草(二兩) 生薑(三兩) 大棗(十二枚)

上六味,以水九升,煮取三升,分温三服,取微汗;汗不出,食頃,啜熱粥發之。

太陽病,發熱,脈沉而細者,名曰痙,為難治。

【註】發熱,太陽病也。

脈沉細,少陰脈也。

而名曰痙者,必有或剛或柔之證見也。

以太陽痙證,而見少陰之脈,表裏兼病也。

白話文:

身體若變得更強壯,出現了無法自由轉身或站立的症狀,這是痙病的表現。

然而,脈象卻顯示出深沈且緩慢的太陰脈象,並非像太陽脈象那樣浮現且緊張,沒有汗液且剛硬的痙病情況。因此,不適合使用葛根湯,而是使用栝蔞桂枝湯,這是一種調和太陽表症,清淨太陰裡症的方法。

栝蔞桂枝湯配方如下:

  • 栝蔞根(兩兩)
  • 桂枝(三兩)
  • 芍藥(三兩)
  • 甘草(兩兩)
  • 生薑(三兩)
  • 大棗(十二枚)

以上六味,用水九升煮沸,得到三升的濃度,分三次溫服,以引發輕微的出汗。如果不出汗,可在吃過飯後喝熱粥來促進出汗。

太陽病會引起發熱,如果脈象沈而細,這被稱為痙病,並且難以治療。

發熱,是太陽病的特徵。

脈象沈細,則是少陰脈象的特徵。

之所以被稱為痙病,通常會出現一些剛硬或柔軟的症狀表現。

當太陽病的痙病出現少陰脈象時,表示病狀同時影響到表層和內部。

夫太陽之邪鬱於外,故病發熱;少陰之邪凝於內,故脈沉細。

然痙病而見弦緊之脈,是為本脈,卽或沉遲,尚為可治。

今沉而細,邪入少陰,陽氣已衰,豈易治乎?故曰難也。

夫風病,下之則痙,復發汗。

必拘急。

【註】以上論痙,皆外感風、寒、濕而為病也。

亦有因風邪為病,不應下而下之傷液,不應汗而汗之傷津,以致津液枯燥,筋失所養而病痙者,故曰:風病下之則痙,復發汗必拘急。

此不可以外感痙病治之,當以專養津液為務也。

太陽病,發汗太多,因致痙。

【註】此承上文,詳申發汗過多成痙之義也。

白話文:

太陽經的邪氣在體表積聚,所以會發燒;少陰經的邪氣在內部凝結,所以脈搏沈細。

然而,如果出現弦緊的脈象,這是正常的脈象,即使脈搏沈遲,還是可以治療。

現在脈搏沈細,邪氣進入少陰經,陽氣已經衰弱,這難道容易治療嗎?所以說難以治療。

風病,如果使用下法治療,可能會導致筋肉緊繃;再次發汗,一定會使筋肉更緊繃。

【注】以上討論的筋肉緊繃,都是因為外感風、寒、濕等邪氣引起的疾病。

但也有可能是因為風邪引起的疾病,但不應該使用下法卻使用了,傷害了體液;不應該使用發汗卻使用了,傷害了津液,導致體液乾燥,筋肉失去滋養而引起筋肉緊繃,所以說:風病使用下法治療會導致筋肉緊繃,再次發汗必定會使筋肉更緊繃。

這不能用外感筋肉緊繃的疾病來治療,應該專注於滋養體液為主要目標。

太陽經的疾病,如果過度發汗,因此導致筋肉緊繃。

【注】這段承接上文,詳細解釋過度發汗導致筋肉緊繃的道理。

太陽病當發汗,若發汗太過,腠理大開,表氣不固,邪風乘虛而入,因成痙者,乃內虛所召入也,宜以桂枝加附子湯主之,固表温經也。

由此推之,凡病出汗過多,新產、金瘡破傷出血過多,而變生此證者,皆其類也。

暴腹脹大者,為欲解;脈如故,反伏弦者,痙。

【按】本門首條「痙病也」之下「若發其汗……」六句,當移於此條之首,文義始屬。

此條「暴腹脹大者」句,衍文也,當刪之。

【註】不但風病,發汗過多則痙,卽寒濕相摶之病,發汗過多亦痙也。

發汗過多,其表益虛,表虛則必卽惡寒甚也。

白話文:

太陽病應當發汗,但若發汗過度,腠理大開,表層的氣勢不穩固,邪風乘虛而入,導致筋肉緊縮,這是因為體內虛弱引致的,適合用桂枝加附子湯來主導治療,以固表溫經。

由此推斷,凡是有大量出汗、剛生產完、金瘡或傷口流血過多,後出現這種症狀的,都屬於這種情況。

突然腹部膨脹增大,表示病情正在緩解;脈象如常,但脈象卻呈伏弦狀,這就是痙的表現。

【按】本章開頭「痙病也」以下的六句,應該放在這個條目開頭,文義才會連貫。

這條「暴腹脹大者」一句是誤寫,應該刪除。

【注】不僅是風病,發汗過度也會導致痙,即使是寒濕交雜的疾病,發汗過度也會引起痙。

發汗過度,使得表層更加虛弱,表層虛弱必然會加重畏寒的程度。

發寒濕汗後,其脈不直緊,如蛇之曲緩,則為邪退,不成痙病,為欲解也。

若脈仍直緊不緩,或不直緊反伏堅弦急者,為邪不退,成痙病矣。

瘡家,雖身疼痛,不可發汗,汗出則痙。

【註】瘡家初起,毒熱未成,法當汗散。

已經潰後,血氣被傷,雖有身痛表證,亦不可發汗,恐汗出血液愈竭,筋失所養,因而成痙,或邪風乘之,亦令痙也。

痙病有灸瘡,難治。

【註】痙病宜灸,如有灸瘡,若不發膿,則為營衛已絕,故曰難治。

濕家之為病,一身盡疼,發熱,身色如熏黃也。

【註】濕家,謂病濕之人。

白話文:

發寒濕汗後,如果脈搏不是直接緊繃,而是像蛇一樣曲緩,這表示邪氣已經退去,不會形成痙病,預示著病情開始緩解。

如果脈搏仍然保持直緊不緩,或者反而變得堅硬、弦緊、急促,這表示邪氣並未退去,反而形成了痙病。

在治療傷口時,即使身體感到疼痛,也不應發汗,因為發汗會導致痙病。

注:在傷口剛開始形成,毒素和熱量尚未完全聚集時,通常應使用發汗的方法進行治療。

但當傷口已經潰破,血液和氣體受損時,即使有身體疼痛的表面症狀,也不應發汗,以免血液更加流失,筋骨失去養分,從而引發痙病,或者邪風趁機,也可能引發痙病。

痙病有一種情況是需要灸療,但如果有燒傷的跡象,若灸後不發膿,則表明營養和衛生系統已經終止,所以難以治療。

濕病的症狀表現為全身疼痛,伴有發熱,皮膚顏色如同被燻過的黃色。

注:「濕病」指的是身體患有濕氣的人。

濕之為病,或因外受濕氣,則一身盡痛;或因內生濕病,則發熱身黃。

若內外同病,則一身盡痛,發熱,身色如熏黃也。

濕家之身痛發黃,不似傷寒之身痛發黃者,以無六經之形證也。

【集註】徐彬曰:此言全乎濕而久鬱為熱者。

若濕挾風者,風走空竅,故痛只在關節;今單濕為病,則浸淫遍體,一身盡痛,不止關節矣。

然濕久而鬱,鬱則熱,故發熱。

熱久而氣蒸於皮毛,故疼之所至,卽濕之所至,濕之所至,卽熱之所至。

而色如熏黃者,熏火氣也。

濕為火氣所熏,故髮色黃帶黑而不亮也。

白話文:

溼病的症狀可能是因爲外受溼氣導致全身疼痛,或者因爲體內產生溼病導致發熱和身體發黃。如果內外同時有溼病,就會出現全身疼痛、發熱,並且身體顏色像被燻黃一樣。

溼病引起的身痛和發黃與傷寒不同,傷寒會有六經的病症表現。

【集註】徐彬說:這是描述完全由溼氣長期鬱積導致發熱的情況。

如果溼氣伴隨風邪,風會沿著空竅移動,所以疼痛只出現在關節上;現在只有溼病,溼氣會遍佈全身,導致全身疼痛,不僅僅是關節疼痛。

然而,溼氣長期鬱積會導致發熱。

發熱持續,熱氣蒸騰於皮膚,因此疼痛的地方就是溼氣到達的地方,溼氣到達的地方也是熱氣到達的地方。

並且身體顏色像被燻黃一樣,這是因爲被燻火的煙氣影響。

溼氣被熱氣燻蒸,所以頭髮的顏色帶有黃色並顯得暗淡無光。

濕家,病身疼發熱,面黃而喘,頭痛鼻塞而煩,其脈大,自能飲食,腹中和無病,病在頭中寒濕,故鼻塞,內藥鼻中則愈。

【註】此申上條,詳其義,出其脈,別其治也。

濕家病,身疼發熱,面黃而喘,此內生外受之濕病也。

外宜羌活勝濕湯;內宜茵陳五苓散;喘甚,大陷胸丸。

若更頭痛鼻塞而煩,其脈大,證類傷寒,但其人裏和能食,知非傷寒,不可發汗,乃頭中寒濕之邪,故頭痛鼻塞,惟宜納藥鼻中,取黃水從涕出,而寒濕以泄,病可愈也。

所納之藥,如瓜蒂散之類。

【集註】魏荔彤曰;頭中為諸陽之首,非寒濕能犯之地。

白話文:

溼病患者,身體疼痛發熱,面色發黃且喘息,頭部疼痛、鼻塞並感到煩躁,脈象粗大,能夠正常飲食,腹部舒適無病。病因在於頭內寒溼,因此鼻塞,若將藥物放入鼻中則可以痊癒。

【註釋】此條是對上一條的補充說明,詳細描述了病症的脈象特徵和治療方法。

溼病患者出現身體疼痛發熱,面部發黃伴有喘息,這屬於體內產生、體表受到溼氣侵襲的病症。

對於體外的症狀,應使用羌活勝溼湯進行治療;對於體內症狀,則應使用茵陳五苓散;如果喘息嚴重,可以考慮使用大陷胸丸。

若患者同時出現頭痛、鼻塞並煩躁,脈象粗大,病情類似傷寒,但患者體內平衡、食慾正常,可知並非傷寒,不應進行發汗治療,而是因爲頭部受到寒溼邪氣的影響,導致頭痛和鼻塞,此時只需將藥物放入鼻中,讓黃色液體從鼻涕中排出,寒溼得以排除,疾病即可痊癒。

所使用的藥物可以是類似於瓜蒂散一類的藥物。

【集註】魏荔彤認爲:頭部是諸陽之首,不是寒溼能夠侵入的地方。

今頭中有寒濕,則熱氣挾之上炎,非寒濕外邪自能然也,有濕熱則內為之主持也。

熱引濕邪,上干清分,鼻必為塞。

故用納鼻藥,宣通清氣而病愈矣。

濕家,身煩疼,可與麻黃加朮湯,發其汗為宜,慎不可以火攻之。

【註】濕家外證,身痛甚者,羌活勝濕湯;內證發黃甚者,茵陳五苓散。

若惟身煩痛而不發黃者,則為外感寒濕,與麻黃加朮湯發其汗,寒濕兩解也。

慎不可以火攻之者,謂不可以火劫大發其汗,必致變也。

【集註】趙良曰:濕與寒合,令人身疼。

大法,表實成熱,則可發汗。

白話文:

現在頭部如果存有寒濕,熱氣就會帶領它上升,這並不是寒濕外邪自身能這樣做的,而是因為有濕熱在內部主持。熱氣引導濕邪,向上侵犯清淨部分,鼻子必然會阻塞。

因此使用通鼻藥物,宣揚清氣,病症就能好轉。

對於濕氣過重的人,身體感到煩躁疼痛,可以服用麻黃加朮湯來發汗,這是比較適合的做法,但要小心不可用火攻的方式來強制發汗,否則可能會導致不良後果。

【注】濕氣的表現,如果身體疼痛嚴重,可以服用羌活勝濕湯;如果出現黃疸很嚴重,則可以使用茵陳五苓散。但如果只是身體煩躁疼痛,沒有出現黃疸,那麼可能是受到外在的寒濕侵襲,應該服用麻黃加朮湯來發汗,解決寒濕問題。

要小心不可用火攻的方式來強制發汗,這樣可能會導致病症變化。

【集註】趙良認為,濕氣和寒氣結合,會讓人身體疼痛。

總的來說,如果表層的症狀已經形成熱性,那麼就可以使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。

無熱是陽氣尚微,汗之恐虛其表。

是證雖不云熱而煩,以生煩由熱也,所以服藥不敢大發其汗。

且濕亦非暴汗可散,用麻黃治寒,加朮去濕,使其微汗耳。

不可火攻,火攻則增其熱,必有他變,所以戒人慎之。

喻昌曰:麻黃加朮,則雖發汗不至多汗,而朮得麻黃,并可以行表裏之濕。

不可以火攻者,反增發熱也。

麻黃加朮湯方

麻黃(去節,三兩) 桂枝(去皮,二兩) 甘草(炙,二兩) 杏仁(去皮、尖,七十個) 白朮(四兩)

上五味,以水九升,先煮麻黃,減二升,去上沫,內諸藥,煮取二升半,去滓,温服八合,覆取微似汗。

白話文:

在沒有熱症的情況下,表示體內的陽氣還處於較低的狀態,若使用發汗的方式治療,可能會導致表層的陽氣流失,造成體質虛弱。

即使病症並未明確表現出熱症狀,但因為熱能引發煩躁,所以服藥時不會大規模地使用發汗法。同時,濕氣也不能通過迅速的發汗來排除,因此使用麻黃來治療寒症,並且加入白朮來去除濕氣,目的是讓身體產生微小的汗液。

不應該使用熱性的方法進行治療,因為這會使症狀更加嚴重,有可能引起其他變化,因此要告誡人們要謹慎行事。

喻昌指出,使用麻黃與白朮的組合,雖然可以發汗,但不會導致過度出汗,而且白朮與麻黃的結合,還能夠調節體內和體外的濕氣。

不能使用熱性的方法進行治療的原因,是它反而會增加熱度。

麻黃加朮湯方:

麻黃(去除節,三兩) 桂枝(去除皮,二兩) 甘草(炙,二兩) 杏仁(去除皮、尖,七十個) 白朮(四兩)

以上五種材料,以九升水煎煮,先煮麻黃,再減少二升水量,去除表面的泡沫,然後加入其他藥材,煮至得到二升半的濃縮液,去除渣滓,溫和服用八合,覆蓋身體以獲得微微的汗液。

【按】桂枝氣味辛甘,全在於皮,若去皮是枯木矣,如何有解肌發汗之功?宜刪此二字,後倣此。

太陽病,關節疼痛而煩,脈沉而細者,此名濕痹。

濕痹之候,小便不利,大便反快。

但當利其小便。

【註】此承上條互詳其義,謂濕家身痛不可發汗,當有利小便之法也。

太陽病,一身關節煩疼,若脈浮細者,濕在外也,當汗之;小便不利,大便反快,脈沉細者,濕在內也,當利之。

今濕氣淫於內外,故關節煩疼,著而不行,小便不利,大便反快,此名濕痹。

雖有身痛,其脈不浮細,故不可發汗。

白話文:

【按】桂枝的味道是辛甘的,關鍵在於樹皮部分,如果去掉樹皮,就像枯木一樣,怎麼會有解開肌肉、發汗的效果呢?應該刪除這兩個字,後面仿照這樣做。

太陽病症狀,關節疼痛並感到煩躁,脈象沈而細,這被稱為濕痹。

濕痹的現象,小便不順暢,大便反而通暢。

只應該讓小便順暢。

【註】這是接續上一條條文,詳細說明其含義,意思是濕氣造成的身體疼痛不能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,應該使用利小便的方法。

太陽病症狀,全身關節煩疼,如果脈象浮細,則表示濕氣在外,應當發汗;小便不順暢,大便反而通暢,脈象沈細,則表示濕氣在內,應當利小便。

現在濕氣在體內體外都存在,所以關節煩疼,沈重不動,小便不順暢,大便反而通暢,這就是濕痹。

即使有身體疼痛的症狀,但脈象不浮細,所以不可以發汗。

設脈沉細,故但當利小便。

若小便利,濡瀉止,痹不愈,身仍疼痛,汗之可也。

【集註】趙良曰:痹,痛也。

因其關節煩疼,脈沉而細,則名曰濕痹也。

經云:濕勝則濡瀉。

小便不利,大便反快者,是濕氣內勝也,但當先利小便,以瀉腹中濕氣,故云:治濕不利小便,非其治也。

設小便利已,而關節之痹不去,又必自表治之。

李彣曰:太陽經行身之表,外邪皆得傷之,故亦受濕氣也。

關節疼痛者,濕留關節也。

濕氣鬱蒸而生熱,故煩也。

經云:沉潛水蓄,沉細為內濕脈。

白話文:

如果脈象沈細,所以應該只開放小便通道。

如果小便流暢,腎氣得到滋潤,但是痹症依然沒有好轉,身體還是感到疼痛,那麼可以使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。

【集註】趙良表示:痹,就是疼痛的意思。

因為關節處有煩躁和疼痛感,脈象沈細,所以稱為濕痹。

經書說:濕氣會導致腎氣不足,引起尿頻和下痢。

如果小便不通暢,但是大便反而通暢,這表示體內濕氣過重,因此應該首先讓小便暢通,以排除腹中的濕氣,這就是「治濕不利小便,非其治也」的道理。

如果小便已經暢通,但是痹症還沒有好轉,那麼就必須從外部開始治療。

李彥指出:太陽經路線位於身體表面,所有外在的邪氣都可能傷害到它,所以也會受到濕氣的影響。

關節疼痛的原因,是因為濕氣滯留在關節處。

濕氣積聚,產生熱度,因此讓人感到煩躁。

經書說:脈象沈細,表示體內有濕氣。

痹者,閉塞不通之謂,卽《內經》濕氣勝者為著痹之意。

今小便不利,是濕盛於內也,卽《內經》「濕勝則濡泄」也。

利小便則濕去,而瀉煩止矣。

濕家,其人但頭汗出,背强,欲得被覆、向火,若下之早則噦,或胸滿,小便不利,舌上如苔者,以丹田有熱,胸中有寒,渴欲得水,而不能飲,則口燥煩也。

【註】濕家頭汗出者,乃上濕下熱,蒸而使然,非陽明內實之熱,蒸而上越之汗也,背强者,乃濕邪重著之强,非風濕拘急之强也。

欲覆被向火者,乃一時濕盛生寒,非傷寒之惡寒也。

若誤以陽明內濕之熱上越之頭汗,而遂下之,則濕從寒化,卽乘虛入於上,則肺氣逆而胸滿;入於中,則胃不和而為噦;入於下,則膀胱氣化不行,為小便不利,舌上白滑如苔者,蓋以誤下熱陷,丹田有熱也。

白話文:

"痹"指的是身體某部分閉塞不通的情形,這與《內經》中提到的「濕氣過重導致的著痹」相吻合。

當現在出現小便不利的情況,這是因為體內濕氣過重,符合《內經》中「濕氣過重會導致流膩或洩瀉」的描述。

通過利尿可以幫助排除體內的濕氣,進而停止煩躁的症狀。

在濕氣過重的狀況下,一個人可能會只有頭部出汗,背部僵硬,希望得到被子覆蓋或靠近火源取暖。如果過早地使用藥物進行治療,可能會導致呃逆,或者胸部感到滿脹,小便不利。舌頭上可能覆蓋著類似苔蘚的物質,這是因為丹田(腹部)有熱,胸部有寒,渴望喝水但又無法飲用,因此口乾舌燥。

註解:在濕氣過重的情況下,頭部出汗可能是由於上部濕氣和下部熱力相互作用所導致,而非陽明經(大腸和胃)內部的熱力上行所造成的汗液。背部僵硬是因為濕邪過度黏滯導致的強硬,而非風邪與濕邪共同作用所引起的肌肉緊張。

想要覆蓋被子並靠近火源取暖,這表示只是暫時性的濕氣過重導致生寒,而不是受到傷寒的影響。

如果錯誤地將陽明經的濕熱上行至頭部的汗液進行治療,而過早地使用藥物,則濕氣會轉化為寒氣。這種情況會使濕氣進入上部,導致肺部功能受阻而引起胸部滿脹;進入中間,則會使胃部不適,引起呃逆;進入下部,則會阻礙膀胱的氣化功能,導致小便不利。舌頭上出現類似苔蘚的白色滑膩物質,可能是因為錯誤使用藥物導致熱力下陷,丹田有熱。

寒聚於上,胸中有寒也,所以渴欲得水,而不能飲。

由下有熱而生口燥煩,由上有寒而不化生津液,雖口燥舌乾,而不能多飲也。

濕家下之,額上汗出,微喘,小便利者,死;下利不止者,亦死。

【註】此承上條互詳誤下,以明濕家頭汗之死證也。

夫誤下,額汗微喘,若小便不利,是濕家額汗之喘,未可言死也。

今小便反利,則知非濕氣上溢,乃上脫額汗之喘,故曰死。

若下利不止,亦知非濕去之利,乃中脫直下之利,故曰亦死。

【集註】趙良曰:此妄下之,因而致逆,逆則陽自上越,陰自下脫。

白話文:

寒氣聚集在上部,表示胸部有寒氣,所以會感到口渴想要喝水,卻無法大量飲用。

由下部產生熱氣會導致口腔乾燥、煩躁,由於上部有寒氣導致身體不能生成津液,即使口腔乾燥、舌頭乾裂,仍無法大量飲水。

濕氣過重時若進行錯誤的下藥治療,額頭會出汗,出現微喘的情況,若小便頻繁,這表示病情危急,預示死亡;若出現持續的腹瀉,同樣也預示死亡。

【注】這部分是對上一條的詳細說明,用以闡述濕氣過重時額頭出汗所引發的危急症狀。

當錯誤地使用藥物進行治療,額頭出汗伴隨微喘,如果小便不順暢,這是濕氣造成的額頭出汗和喘息,並非立即致命的症狀。

現在小便反而頻繁,表明並非是濕氣上漲所致,而是體內的陽氣脫離,因此稱為死亡。若腹瀉持續不停,也表明並非濕氣消散所引起的腹瀉,而是中氣不足所導致的直腸下瀉,所以稱為死亡。

【集註】趙良認為:錯誤的使用藥物進行治療,結果導致了病情的惡化,病情惡化使得體內的陽氣從上部逸出,陰氣從下部脫落。

其額上汗出、微喘者,陽之越;小便利與下利不止者,陰之脫也。

陰陽離決,必死之兆也。

自此而推之,下之雖額上汗出微喘,若大小便不利者,是陰氣不脫,而陽之根猶在也;下之雖大小便利,設額上無汗與喘,是陽氣不越,而陰之根猶在也,則非離決,可以隨其證而治之。

李瑋西曰:前云濕家當利小便,以濕氣內瘀,小便原自不利,宜用藥利之。

此下後裏虛,小便自利,液脫而死,不可一例概也。

病者一身盡疼,發熱,日晡所劇者,名風濕。

此病傷於汗出當風,或久傷取冷所致也,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。

白話文:

額頭冒汗並且有微微喘息的情況,這表示體內陽氣過度散失;如果小便頻繁或是腹瀉持續不斷,則代表陰液大量流失。

當陰陽兩種生命力量分離,這是個走向死亡的跡象。

從這推論,即使在治療後額頭仍冒汗且微微喘息,如果大、小便不順暢,這說明陰液尚未完全流失,而體內的陽氣仍然存在;反之,即便大、小便正常,但額頭沒有出汗且沒有喘息,表示陽氣未能過度散失,而陰液仍然存在,因此並不是生死決斷的狀態,應該根據症狀進行治療。

李瑋西指出,先前提到濕氣嚴重的病患應該利尿,因為體內的濕氣阻塞,原本就容易尿路不順暢,應使用藥物來幫助通暢。

然而,這段描述的是後背虛弱,尿路自通暢,這表示陰液大量流失導致死亡,不能一概而論。

患者全身疼痛,發燒,尤其在下午至傍晚時節疼痛加劇,稱為風濕病。

這種疾病通常是因出汗受風或長期受寒引發,可以服用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來調理。

【註】病者,謂一身盡痛之病人也。

濕家一身盡痛,風濕亦一身盡痛,然濕家痛,則重著不能轉側;風濕痛,則輕掣不可屈伸。

此痛之有別者也。

濕家發熱,早暮不分微甚;風濕之熱,日晡所必劇,蓋以濕無來去,而風有休作,故名風濕。

原其由來,或為汗出當風,或為久傷取冷,相合而致,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,發散風濕,可與也明矣。

【集註】程林曰:一身盡疼發熱,風濕在表也。

日晡,申時也。

陽明王於申酉戌,土惡濕,今為風濕所干,當其旺時,邪正相搏,則反劇也。

汗亦濕類,或汗出當風而成風濕者,或勞傷汗出而入冷水者,皆成風濕之病也。

白話文:

【註】病者,指的是全身疼痛的病人。

濕氣引起的全身疼痛,風濕病也引起全身疼痛,然而濕氣引起的疼痛,會讓人覺得身體沈重,無法轉動;風濕病的疼痛,則會讓人感到輕微抽搐,無法伸展。

這是疼痛的不同之處。

濕氣引起發熱,早晚不分,輕重不定;風濕病的熱度,則在下午必定加重,因為濕氣沒有來去之分,而風氣有時興時息,所以稱為風濕病。

追究其原因,可能是因出汗時受風,或者長期受寒涼侵襲,兩者相互作用導致病症,那麼使用麻黃、杏仁、薏苡、甘草湯來疏散風濕,是顯而易見的治療方法。

【集註】程林說:全身疼痛且伴有發熱,這表明風濕病在體表。

「日晡」指的是申時。

陽明經在申、酉、戌時主事,土性不喜濕氣,現在被風濕侵擾,在它旺盛的時刻,邪氣和正氣相搏,因此疼痛加重。

汗水也是濕氣的一種,可能因出汗時受風而引發風濕病,也可能因勞累後出汗而進入冷水,這些都是風濕病的病因。

魏荔彤曰:痙家非風不成,雖有寒,亦附於風;濕痹無寒不作,雖有風,亦附於寒。

此一定之理也。

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方

麻黃(去節,湯泡,半兩) 甘草(炙,一兩) 薏苡仁(半兩) 杏仁(去皮尖,炒,十枚)

上銼麻豆大,每服四錢,水盞半,煮八分,去滓,温服,有微汗,避風。

風濕,脈浮,身重,汗出惡風者,防己黃耆湯主之。

【註】脈浮風也,身重濕也,寒濕則脈沉,風濕則脈浮。

若浮而汗不出惡風者,為實邪,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汗之。

浮而汗出惡風者,為虛邪,故以防己、白朮以去濕,黃耆、甘草以固表,生薑、大棗以和營衛也。

白話文:

魏荔彤說:痙痛的病症如果不是風引起的,即使有寒症,寒症也是跟隨風症一起出現;濕氣引起的痹症若沒有寒症,是不會出現的,即使有風,也是跟隨寒症一起出現。這是確定的道理。

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配方:

麻黃(去節,用熱水浸泡,半兩) 甘草(炙烤,一兩) 薏苡仁(半兩) 杏仁(去皮尖,炒熟,十枚)

以上材料研磨成小豆大小,每次服用四錢,用水半杯,煮至剩八分,去掉渣滓,溫服,可以有微微的出汗,並要避免風吹。

如果風濕相併,脈象浮動,身體沈重,有汗且畏風的,應該使用防己黃耆湯來治療。

[注] 脈象浮動表示是風症,身體沈重表示是濕症,寒濕則脈象會沈,風濕則脈象會浮動。

如果脈象浮動但沒有出汗且畏風,這是實邪的表現,可以使用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來發汗治療。

如果脈象浮動且有出汗且畏風,這是虛邪的表現,因此需要用防己、白朮來去濕,黃耆、甘草來固護表皮,生薑、大棗來調和營養和衛生。

【集註】趙良曰:此證風濕皆從表受之,其病在外,故脈浮汗出。

凡身重,有肌肉痿而重者,有骨痿而重者。

此之身重,乃風濕在皮毛之表,故不作疼。

虛其衛氣,而濕著為身重,故以黃耆實衛,甘草佐之;防己去濕,白朮佐之。

然則風濕二邪,獨無散風之藥何耶?蓋汗多,知其風已不留,以表虛而風出入乎其間,因之惡風爾。

惟實其衛,正氣壯則風自退,此不治而治者也。

尤怡曰:風濕在表,法當從汗而解,乃汗不得發而自出,表尚未解而已虛,汗解之法,不可守矣。

故不用麻黃,出之皮毛之表,而用防己,驅之肌膚之裏。

白話文:

【集註】趙良說:這類病症,風和濕都是從外皮受病的,他們的症狀在體表,所以脈象浮現且有流汗的情形。

對於身體沈重,有肌肉萎縮且感到沈重的,有骨骼萎縮且感到沈重的。

這類身體沈重,是因為風和濕在皮膚和毛髮的表面,所以不會感到疼痛。

消耗了衛氣,而濕氣附著造成身體沈重,因此使用黃耆補充衛氣,甘草輔助它;防己去除濕氣,白朮輔助它。

然而,風和濕這兩種邪氣,為什麼沒有使用散風的藥物呢?蓋因過量出汗,說明風已經不在體內停留,由於體質虛弱,風可以在其中來回出入,所以產生畏風的情況。

只要補充衛氣,使正氣強壯,風自然會退去,這是通過補而不治而達到治療的效果。

尤怡說:風和濕在體表,按照方法應該透過出汗來解決,但出汗無法發作而自行出現,表層尚未解決卻已經虛弱,出汗的方法不能再遵循了。

因此不使用麻黃,而是從皮膚表面排出,使用防己,將風邪驅逐到皮膚內部。

服後如蟲行皮中及腰下如冰,皆濕下行之徵也。

然非耆、朮、甘草,焉能使衛陽復振,而驅濕下行哉。

防己黃耆湯方

防己(一兩) 甘草(半兩) 白朮(七錢半) 黃耆(去蘆,一兩一分)

上銼麻豆大,每抄五錢匕,生薑四片,大棗一枚,水盞半,煎八分,去滓温服,良久再服。

喘者,加麻黃半兩。

胃中不和者,加芍藥三分。

氣上衝者,加桂枝三分。

下有陳寒者,加細辛三分。

服後當如蟲行皮中,從腰下如冰,後坐被上,又以一被繞腰以下,温令微汗瘥。

風濕相摶,一身盡疼痛,法當汗出而解。

白話文:

服藥後如果感到有如蟲子在皮膚中爬動,或者腰部以下有如冰冷的感覺,這些都是藥物使體內濕氣排出的徵象。

然而,若無使用耆(黃耆)、朮(白朮)與甘草,則難以使體內的衛陽氣重新振作,並驅除濕氣使其順著體內循環。

防己黃耆湯配方:

防己(一兩)甘草(半兩)白朮(七錢半)黃耆(去除蘆頭,一兩一分)

以上材料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量約為五錢匕,加入四片生薑和一枚大棗,用半杯水煎煮至剩八分,濾掉渣滓後溫熱飲用,過一段時間後再服一次。

若出現喘息的情況,可加入半兩麻黃一同煎煮。

若胃部不適,則需增加三分芍藥。

若感到胸中氣往上沖,則需加入桂枝三分。

若腹部有積存的寒氣,則需加入三分細辛。

服藥後應感到有如蟲子在皮膚中爬動,從腰部以下有如冰涼的感覺,之後可以坐在被子上,再用另一條被子圍住腰部以下,以溫暖身體,直到微微出汗為止。

風濕病症會導致全身疼痛,治療原則是讓體內出汗,以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。

值天陰雨不止,醫云此可發汗,汗之病不愈者,何也?蓋發其汗,汗大出者,但風氣去,濕氣在,是故不愈也。

若治風濕者,發其汗,但微微似欲汗出者,風濕俱去也。

【註】風濕相摶,一身盡痛,法當從汗而解,而汗亦不可失其宜也。

值雨淫濕盛之時,若發其汗使大出,亦不能愈,以風氣去,濕氣在,故不愈。

然治風濕者,必俟其天氣晴明發其汗,使微微似欲汗出者,則風濕皆去,病斯愈矣。

【集註】徐彬曰:此言風濕當汗解,而不可過也。

謂風濕相摶疼痛,原當汗解,值天陰雨,則濕更甚,可汗無疑。

白話文:

當天氣陰雨連綿不絕時,醫學認為這時可以進行發汗治療,如果病狀在發汗後仍未見好轉,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發汗時如果汗液大量排出,只是風邪離散了,但濕氣仍然存在,因此病狀不會好轉。

若要治療風濕病,應適當發汗,讓汗液微微排出,這樣風濕病會一同消失。

【注釋】風邪和濕氣互相影響,導致全身疼痛,按照常理應該通過發汗來解除病狀,但發汗時也需注意適度。

當遇到連日陰雨、濕氣濃重的情況,即使發汗,也可能無法痊癒,因為風邪已離散,但濕氣仍在。

然而,治療風濕病時,必須等到天氣晴朗再發汗,讓汗液微微排出,這樣風濕病會一起消除,病狀就會好轉。

【集註】徐彬說:這段話說明瞭風濕病應當通過發汗來治療,但也要注意不要過度。

提到風濕病引起的全身疼痛,原本就應該通過發汗來緩解,即使在陰雨天氣,增加濕氣,進行發汗治療也是合理的。

而不愈何故?蓋風性急可驟驅,濕性滯當漸解,汗大出則驟,風去而濕不去,故不愈。

若發之微,則出之緩,緩則風濕俱去矣。

然則濕在人身,黏滯難去,驟汗且不可,而況驟下乎?故前章曰下之死,此但云不愈,見用法不當,而非誤下比也。

傷寒八九日,風濕相摶,身體疼煩,不能自轉側,不嘔不渴,脈浮虛而濇者,桂枝附子湯主之;若大便堅,小便自利者,去桂枝加白朮湯主之。

【註】此承上條詳申脈證,以明其治也。

謂此風濕之病,雖得之傷寒八九日,而不嘔不渴,是無傷寒裏病之證也。

脈浮虛濇,是無傷寒表病之脈也。

白話文:

為什麼病症未見好轉?因為風邪急躁可以迅速清除,濕邪遲緩應當逐步消解,大量出汗就是急性的行為,風邪消散後濕邪還未去除,所以病症無法好轉。

如果病狀輕微,那麼出汗就應該緩慢,這樣風和濕邪都能夠一起離開。

然而,濕邪在人體內,粘滯難以去除,急劇出汗都不可取,更不用說急劇排泄了。因此,前面的段落提到急劇排泄可能導致死亡,這裡只是提到病症未見好轉,並非指的是錯誤的排泄方式。

對於傷寒症狀持續八九天,風邪和濕邪相互影響,導致身體疼痛煩躁,無法自行翻身,沒有嘔吐和口渴的情況,脈象浮虛而帶有結節,適合使用桂枝附子湯來治療;如果大便堅硬,小便自流,則去掉桂枝,加上白朮來調理。

【注】這段內容是對上一條的詳細說明,用以明確治療方法。

這段描述的是風濕病,即使是在傷寒症狀出現後的八九天,沒有嘔吐和口渴的情況,表明沒有內傷的症狀。脈象浮虛而帶有結節,表明沒有外感的症狀。

脈浮虛,表虛風也。

濇者,濕也。

身體煩疼,風也。

不能轉側,濕也。

乃風濕相摶之身體疼痛,非傷寒骨節疼痛也。

與桂枝附子湯温散其風濕,從表而解也。

若脈浮實者,則又當以麻黃加朮湯,大發其風濕也,如其人有是證,雖大便硬,小便自利,而不議下者,以其非邪熱入裏之硬,乃風燥濕去之硬,故仍以桂枝附子湯。

去桂枝者,以大便堅,小便自利,不欲其發汗,再奪津液也。

加白朮者,以身重著濕在肌分,用以佐附子逐水氣於皮中也。

【集註】程林曰:風淫所勝,則身煩疼;濕淫所勝,則身體難轉側。

白話文:

脈象浮虛,表示體表虛弱,有風邪侵入。

「濇」字在這裡是指體內有濕氣。

身體感到煩躁和疼痛,這是風邪造成的現象。

無法轉換姿勢,是因為體內有濕氣。

這指的是風邪與濕氣相互作用導致的身體疼痛,並非傷寒引起的骨節疼痛。

應使用桂枝附子湯來溫和疏散風邪和濕氣,從外在表徵來進行治療。

如果脈象浮實,則應該使用麻黃加朮湯來大量排出風邪和濕氣。

若此人的症狀符合,即使大便乾硬,小便正常,但不考慮使用下藥的方法,因為這並不是邪熱進入體內所導致的乾硬,而是風邪和濕氣被去除所導致的乾硬,因此仍使用桂枝附子湯進行治療。

去掉桂枝的原因是,當大便乾硬,小便正常時,不希望通過出汗的方式去治療,以免再次奪取體液。

增加白朮的原因是,因為身體沈重且有濕氣滯留在肌膚層,使用它來輔助附子驅除體表的濕氣。

【集註】程林認為,風邪過盛會導致身體煩躁和疼痛;濕邪過盛則會讓人感覺身體難以轉換姿勢。

風濕相摶於營衛之間,不干於裏,故不嘔不渴也。

脈浮為風。

濇為濕,以其脈近於虛,故用桂枝附子湯温經以散風濕。

小便利者,大便必硬,桂枝近於解肌,恐大汗故去之;白朮能去肌濕,不妨乎內,故加之。

凡方後有如蟲、如醉、如冒等狀者,皆藥勢將行使然。

周揚俊曰:傷寒至八九日,亦云久矣。

既不傳經,復不入府者,因風濕持之也。

所現外證煩疼者風也,不能轉側者濕也,不嘔不渴者無裏證也,其脈浮虛而濇,正與相應。

然後知風濕之邪,在肌肉而不在筋節,故以桂枝表之。

白話文:

風濕在營衛之間互相搏鬥,但未深入體內,因此不會出現噁心或口渴的症狀。

風的特徵是脈象浮現,濕則脈象細澀,由於脈象接近虛弱,所以使用桂枝附子湯來溫暖經絡並散除風濕。

小便頻繁的人,大便一定會乾硬,桂枝有解開肌肉的作用,擔心出汗過多,因此去掉了它;白朮能夠去除肌肉的濕氣,不會影響到內部,所以加入了它。

所有方劑後出現如蟲動、如醉、如冒等狀態的,都是藥效正在發揮的表現。

周揚俊說:傷寒病到了八九天,也可以稱為久病了。

既然風濕沒有傳到經絡,也沒有進入腑臟,這是因為風濕病的影響所致。

現有的外部症狀如疼痛,這是風的表現;無法翻身,這是濕的表現;不噁心不口渴,表示沒有內裡的病症,脈象浮虛且細澀,正好與此相符。

由此可知,風濕的邪氣,在肌肉而非筋骨,所以使用桂枝進行治療。

不發熱為陽氣素虛,故以附子逐濕。

兩相綰合,自不能留矣。

桂枝附子湯方

桂枝(去皮,四兩) 附子(炮,去皮,破八片,三枚) 甘草(炙,二兩) 生薑(切,三兩) 大棗(擘,十二枚)

上五味,以水六升,煮取二升,去滓,分温三服。

白朮附子湯方

白朮(二兩) 附子(炮,去皮,一枚半) 甘草(炙,一兩) 生薑(切,一兩半) 大棗(擘,六枚)

上五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去滓,分温三服,一服覺身痹,半日許再服,三服都盡,其人如冒狀勿怪,卽是朮附并走皮中,逐水氣未得除故耳!

風濕相摶,骨節疼煩,掣痛不得屈伸,近之則痛劇,汗出短氣,小便不利,惡風不欲去衣,或身微腫者,甘草附子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不發熱的情況通常代表體內陽氣不足,所以我們會使用附子來祛除體內的濕氣。

兩種情況互相影響,自然無法停留。

桂枝附子湯配方如下:

桂枝(剝去樹皮,每份4兩) 附子(烤過,剝去樹皮,切片8塊,每塊3枚) 甘草(炙烤,每份2兩) 生薑(切片,每份3兩) 大棗(掰開,每份12枚)

以上五種材料,用水6升,煮至剩下2升,濾掉渣,分成三次溫服。

白朮附子湯配方如下:

白朮(每份2兩) 附子(烤過,剝去樹皮,每份1.5枚) 甘草(炙烤,每份1兩) 生薑(切片,每份1.5兩) 大棗(掰開,每份6枚)

以上五種材料,用水3升,煮至剩下1升,濾掉渣,分成三次溫服。第一次服用後若感到身體有阻塞感,等待半天後再次服用,三次全部服用完畢後,若有頭暈的現象,請不要驚訝,這是因為白朮和附子正在皮膚中運作,逐出體內的水分。

如果風濕病同時發作,導致骨節疼痛,肌肉抽搐,活動困難,靠近疼痛處時疼痛加劇,出汗、呼吸急促、小便不順暢、怕冷而不願脫衣服、或者身體微腫等症狀,應使用甘草附子湯進行治療。

【註】風濕相摶,身體煩疼重著,不能轉側者,濕勝風也。

今掣痛不可屈伸,風勝濕也。

掣痛不可屈伸,近之則痛劇,汗出、短氣、惡風不欲去衣,皆風邪壅盛也。

小便不利,濕內蓄也。

身微腫者,濕外摶也。

以甘草附子湯微汗之,祛風為主,除濕次之也。

此上二條,皆詳風濕之義,以明風濕之治也。

甘草附子湯方

甘草(炙,二兩) 附子(炮,去皮,二枚) 白朮(二兩) 桂枝(去皮,四兩)

上四味,以水六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
初服得微汗,則解能食。

白話文:

【註】風濕相互作用,導致身體感到煩亂疼痛且沈重,無法翻身,這是因為濕氣壓倒了風氣。

現在,如果出現抽搐疼痛,無法彎曲伸展,這表明是風氣壓倒了濕氣。

抽搐疼痛無法彎曲伸展,靠近後疼痛會更嚴重,出汗、喘不過氣、怕風不想脫衣服,這些都是風邪過盛的表現。

小便不順暢,這是因為濕氣在體內積聚。

身體微微浮腫,這是因為濕氣在外與風氣相互作用。

使用甘草附子湯來微微發汗,主要目的是祛除風邪,其次纔是除濕。

這兩條上文,都詳細地說明瞭風濕的原理,並且指出了風濕的治療方法。

甘草附子湯方

甘草(炙,二兩) 附子(炮製,去皮,二枚) 白朮(二兩) 桂枝(去皮,四兩)

以上四味藥物,用六升水煮至三升,去除渣滓,溫服一升,每日服用三次。

初次服用後會微微出汗,然後可以正常進食。

汗出復煩者,服五合。

恐一升多者,宜服六七合為妙。

【方解】甘草附子湯,卽桂枝附子湯去薑、棗加白朮也。

去薑、棗者,畏過散也。

加白朮者,燥中濕也。

日三服,初服一升,不得汗,則仍服一升,若得微汗則解,解則能食,解已徹也,可止再服,若汗出而復煩者,是解未徹,仍當服也,但不可服一升,恐已經汗出而過汗也,服五合可也。

如不解,再服六七合為妙。

似此服法,總是示人不可盡劑之意,學者宜詳求之。

太陽中熱者,暍是也。

汗出惡寒,身熱而渴,白虎加人參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汗出後如果感到煩躁,請服用五合藥量。

如果擔心一次服用太多,以六七合為最佳。

【方解】甘草附子湯就是桂枝附子湯去掉薑、棗,並加入白朮的版本。

去掉薑、棗的原因是為了避免藥效過於散發。

加入白朮的作用是幫助調節體內的濕氣。

每日服用三次,初次服用時可選擇一升藥量,若未見出汗,可以繼續服用一升,若出現微微的汗液,即表示病情得到緩解,一旦病情得到完全緩解,可以停止再服用,如果在治療期間出現汗出後又感煩躁的情況,表示病情還未完全恢復,仍需繼續服用,但不應一次服用太多,以免過度流汗,可選擇五合藥量。

如果上述方法仍無效,可以再次服用六七合藥量,以達到更佳效果。

這種服藥方式主要是提醒人們不要一次性服用過多藥物,學習者應該詳細研究。

如果出現太陽中熱的情況,這指的是中暑。

會有出汗、怕冷、體溫升高和口渴的症狀,可以使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。

【註】中暑熱病,亦由太陽而入,故曰太陽中熱者,暍是也。

汗出惡寒,身熱而渴,頗似太陽温熱之病,但温熱無惡寒,以熱從裏生,故雖汗出而不惡寒也。

中暍暑邪,由表而入,故汗出惡寒也。

究之於脈,温熱之浮,浮而實,中暍之浮,浮而虛,以暑熱傷氣也。

究之於渴,温熱之渴,初病不過欲飲,中暍之渴,初病卽大引飲也。

温熱則傳經,變病不一;中暍則不傳,不愈卽死也。

雖同為太陽經中之病,而虛實施治,自有不同。

用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者,蓋以益氣為主,清暑熱次之也。

【集註】李彣曰:熱傷氣,氣泄則汗出,氣虛則惡寒,熱蒸肌腠則身熱,熱傷津液則作渴,此惡寒身熱,與傷寒相類。

白話文:

【註】中暑熱病,也是從太陽經傳來,所以稱為太陽中熱,也就是暈倒。

出汗且畏寒,身體發熱且口渴,這有點像太陽溫熱型的疾病,但溫熱型的疾病沒有畏寒,因為熱從內而生,所以即使出汗也不會畏寒。

中暑是由表皮進入體內,所以會出汗畏寒。

在脈象上,溫熱型的脈象浮動,而且是浮動而實的,而中暑的脈象浮動,卻是浮動而虛的,這是因為暑熱傷害了氣。

在口渴上,溫熱型的口渴,初期只是想喝水,而中暑的口渴,初期就已經大量飲水。

溫熱型的疾病會沿著經絡傳播,變化多端;中暑則不會傳播,如果不痊癒就會死亡。

雖然都是太陽經中的疾病,但是治療方式不同,虛實之間要區別對待。

使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,主要是補充氣力,清熱消暑為輔。

【集註】李彥說:熱傷了氣,氣體流失所以出汗,氣力虛弱所以畏寒,熱氣蒸騰皮膚所以身體發熱,熱傷了津液所以口渴,這畏寒和發熱的情況,和感冒的症狀很像。

然所異者,傷寒初起無汗不渴,中暍初起卽汗出而渴也。

白虎加人參湯方

知母(六兩) 石膏(碎,一斤) 甘草(二兩) 粳米(六合) 人參(三兩)

上五味,以水一斗,煮米熟,湯成去滓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
太陽中暍,發熱惡寒,身重而疼痛,其脈弦細芤遲,小便已,洒洒然毛聳,手足逆冷,小有勞,身卽熱,口開,前板齒燥。

若發其汗,則惡寒甚;加温鍼,則發熱甚;數下之,則淋甚。

【註】此承上文互詳證脈,不可妄行汗、下也,中暍本有汗,若發熱無汗,身重疼痛者,雖證似傷寒,然見弦細芤遲虛脈,則非傷寒也。

白話文:

然而,兩者的不同在於,傷寒初發時沒有出汗且不口渴,而中暑初發時會出汗且感到口渴。

白虎加人參湯方:

  • 知母(六兩)
  • 石膏(打碎,一斤)
  • 甘草(二兩)
  • 粳米(六合)
  • 人參(三兩)

以上五種材料,用一斗水煮沸,直到米熟,然後過濾掉渣,溫服一升,一天服用三次。

太陽中暑時,會出現發熱和畏寒,身體沈重且有疼痛感,脈搏弦細芤遲。小便後,會感到全身顫抖,毛髮直立,手腳冰冷,稍微勞累,身體就開始發熱,嘴張開,前額和齒縫乾燥。

如果發汗,則畏寒更嚴重;如果增加溫針治療,則發熱更嚴重;如果多次下藥,則尿頻更嚴重。

【注】這段是承接上文詳細說明脈象,不能胡亂進行汗和下藥。中暑原本就有出汗,如果出現發熱但不出汗、身體沈重疼痛的情況,雖然看起來像傷寒,但是看到弦細芤遲虛脈,就不是傷寒了。

且有小便己,洒洒然惡寒毛聳之狀,皆太陽膀胱表氣,為暑所傷而畏也;手足逆冷者,暑傷氣,氣不能達四肢則寒也;小有勞,身卽發熱,口開,前板齒燥者,勞則動熱,暑熱益烈,傷陰液也。

此皆中暍危證。

若以發熱無汗,惡寒身痛,誤為傷寒之表,妄行發汗,則表氣愈虛,惡寒更甚也。

若以手足逆冷,誤為陽虛,妄加温鍼,則暑邪愈盛,發熱更熾也。

若以壯熱齒乾,誤為胃火,而數下之,則水源竭濇,尿淋窘甚也。

凡此之證,皆中暍,妄行汗,下、温鍼致變,以白虎加人參湯主之,或人參湯調辰砂六一散亦可也。

白話文:

這些症狀包括:小便後感到虛弱、恐懼、寒毛直立;四肢冰冷是因為暑熱傷及氣機,導致氣不能流通至四肢;稍微勞累就會發熱,口開,前牙乾燥,這是勞累引發熱量增加,暑熱加重,傷害陰液的表現。

這都是中暑危急的症狀。

如果誤將發熱無汗、惡寒身體疼痛視為傷寒的表症,錯誤地進行發汗,那麼表層的氣機會更加虛弱,惡寒會更嚴重。

如果將四肢冰冷誤認為是陽虛,隨意使用溫針,反而會使暑熱加重,發熱更加熾烈。

如果將壯熱、齒乾誤認為是胃火,隨意多次下藥,則會使水道乾涸,尿頻尿急加重。

對於這些症狀,都歸屬於中暑,錯誤地進行汗法、下法、溫針治療後導致的轉變,可以使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,或者用人參湯調配辰砂六一散也有效。

【集註】程林曰:《內經》云:先夏至為病温,後夏至為病暑。

又曰:熱病者,皆傷寒之類也。

以其太陽受病與傷寒相似,亦令發熱惡寒,身重而疼痛也。

經曰:寒傷形,暑傷氣。

氣傷則氣消而脈虛弱,所以弦細芤遲也。

小便已毛聳者,陽氣內陷,不能衛外,手足亦逆冷也。

勞動則擾乎陽,故熱甚,則口開,口開則前板齒燥也。

發汗虛其陽,則惡寒甚。

温鍼動火邪,則發熱甚。

下之亡津液,則淋甚也。

太陽中暍,身熱疼重,而脈微弱,此以夏月傷冷水,水行皮中所致也,一物瓜蒂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【集註】程林說:《內經》提到:在夏至之前生病的,是溫病;在夏至之後生病的,是暑病。

他又說:熱病,都是傷寒的一種類型。

因為太陽經受病與傷寒相似,也會導致發熱和畏寒,身體沈重且疼痛。

《內經》上說:寒邪會傷害形體,暑邪會傷害氣機。

氣機受到傷害,氣力會消散,脈象變得虛弱,所以脈象會呈現弦、細、芤、遲等特徵。

如果小便時尿道有異常感,表示陽氣已經深入體內,不能保護體表,因此四肢也感到寒冷。

勞累會擾亂陽氣,所以熱度更甚,熱度升高,口會張開,張開的口部會感到舌面乾燥。

出汗會使陽氣虛損,所以畏寒更加嚴重。

使用溫熱針灸來刺激火邪,會使熱度更甚。

過度排便會耗盡體液,所以尿頻加重。

太陽中暍,表現為身體發熱和疼痛,脈象微弱,這是夏季因接觸冷水導致皮膚中水分運行不暢所引起的病症,用一物瓜蒂湯可以治療。

【註】太陽中暍之證,身熱而倦者,暑也;身熱疼重者,濕也;脈微弱者,暑傷氣也。

以此證脈揆之,乃因夏月中暑之人,暴貪風涼,過飲冷水,水氣雖輸行於皮中,不得汗瀉所致也。

此時卽以香薷飲、大順散汗之,可立愈矣。

若稍緩,水氣既不得外瀉,勢必內攻於中而作喘腫脹矣。

喘則以葶藶大棗湯,腫脹則以瓜蒂一物湯下之可也。

【集註】周揚俊曰:無形之熱傷其肺金,則用白虎加人參湯;有形之水傷其肺金,則用瓜蒂湯,各有所主也。

李彣曰:中暍邪在表,故身熱。

傷冷水,故身疼。

白話文:

【註】太陽中暍(熱)的症狀,如果表現為體溫高且疲憊,這是由於熱力引起的;如果體溫高且肌肉痠痛沈重,這是濕氣造成的;脈搏微弱,則是熱力損傷了氣血。

根據這樣的診斷,這類病人可能是夏天中暑後,突然追求冷風或過量飲用冷水,導致水分在皮膚裡流通但無法出汗排泄所引起。

這種情況下,可以使用香薷飲和大順散來發汗,可以立刻恢復。

如果稍微延遲處理,水分無法排出體外,就會往內侵入並引發喘息和腹脹等症狀。

出現喘息的情況,可以使用葶藶大棗湯;腹脹的情況,可以使用瓜蒂湯來治療。

【集註】周揚俊表示:無形的熱力傷害了肺部,會使用白虎加人參湯;有形的水質問題傷害了肺部,則使用瓜蒂湯,各有其適用的情況。

李彥指出:中暍(熱)的病徵主要在於體表,所以表現為體溫升高。

飲用了冷水,因此會感到肌肉痠痛。

中暑傷氣,氣虛故脈微弱也。

瓜蒂治身面四肢浮腫,散皮膚中水氣,苦以泄之也。

一物瓜蒂湯方

瓜蒂(二十個)

上銼,以水一升,煮取五合,去滓,頓服。

白話文:

中暑導致體質虛弱,這會使得脈搏變得微弱。

瓜蒂可以治療身體、臉部和四肢的浮腫,它能散去皮膚中的水分,利用其苦味來排除這些水分。

一物瓜蒂湯配方:

材料:瓜蒂(二十個)

做法:將瓜蒂研磨成粉,加入一升水,煮沸後得到五合的濃縮液,過濾掉渣,一次性飲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