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謙等

《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略注》~ 卷一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1)

1. 卷一

《傷寒論》論傷寒,《金匱要略》論雜病,乃仲景全書。《傷寒論》得成無己創註,續者五十餘家,故得昌明宇內:《金匱要略》人罕言之,雖有趙良、徐彬等註釋,但其文義古奧,係千載殘編錯簡,頗多疑義,闕文亦復不少,承譌襲謬,隨文蔓衍,宜後人視為迂遠,束諸高閣。今於其失次者序之,殘缺者補之,博採群書,詳加註釋,俾二書並行於世,庶後之業醫者,不為俗說所誤,知仲景能治傷寒,未嘗不能治雜證也。

白話文:

[卷一]

《傷寒論》講的是傷寒病,《金匱要略》講的是各種雜病,這兩本書是張仲景醫學著作的全部。 《傷寒論》因為有了成無己的註解,後世又有五十多家續註,所以才能廣為流傳。但《金匱要略》卻鮮有人研究,雖然趙良、徐彬等人也曾註釋,但它的文字艱澀古奧,而且是流傳千年的殘缺不全的版本,有很多疑難之處,缺失的部分也不少,文字錯誤和謬誤更是互相傳抄、蔓延,所以後人往往把它束之高閣,視為深奧難懂的書籍。 我現在將其錯亂的順序整理好,缺失的部分補充完整,廣泛參考其他書籍,詳細加以註釋,使這兩本書都能流傳於世,讓後世的醫生們不再被一些膚淺的說法所迷惑,明白張仲景不僅能治傷寒病,也能治療各種其他疾病。

2. 痙濕暍病脈證并治第二

病者,身熱足寒,頸項强急,惡寒,時頭熱,面赤,目赤,獨頭動搖,卒口噤,背反張者,痙病也。若發其汗者,寒濕相搏,其表益虛,卽惡寒甚。發其汗已,其脈如蛇。

【按】諸家以剛、柔二痙,列為首條,今以此為第一條者,蓋剛、柔之辨,俱從此條分出。痙病之最備者,宜冠諸首。再痙病也之下,「若發其汗……」六句,與上文義不屬,與後之十一條中「為欲解,脈如故,反伏弦者痙」句,文義相屬,宜分於彼。

【註】病人身熱惡寒,太陽證也;頸項强急,面赤目赤,陽明證也。頭熱,陽鬱於上也;足寒,陰凝於下也。太陽之脈循背上頭,陽明之筋上挾於口,風寒客於二經,則有頭搖口噤,反張拘强之證矣。此皆痙病之形證,故首揭之,以為要領。

【集註】李彣曰:手三陽之筋,結入於頷頰。足陽明之筋,上挾於口。風寒乘虛,入其筋則攣,故牙關急而口噤。

夫痙脈,按之緊如弦,直上下行。

【註】痙之為病,其狀勁急强直,故其脈亦勁急强直。按之緊,勁急之象也,如弦直行之象也。

《脈經》云:痙家,其脈伏堅,直上下。

【註】痙家其脈緊弦,直上下者,以痙病屬太陽表也。《脈經》所云其脈伏堅,直上下者,以痙病屬陽明裏也。蓋痙家原屬二經,故有太陽葛根湯汗之,陽明大承氣湯下之之治也。伏堅,沉實也;直上下,弦直也,卽沉實弦直之脈也。

太陽病發熱無汗,反惡寒者,名曰剛痙。太陽病發熱汗出,而不惡寒,名曰柔痙。

【按】反惡寒之「反」字,衍文也。玩痙病之條自知當惡寒也。

【註】痙病既屬太陽,當以太陽虛實例之,故曰:太陽病發熱、無汗、惡寒為實邪,名曰剛痙者,强而有力也。發熱汗出、不惡寒為虛邪,名曰柔痙者,强而無力也。

太陽病,無汗而小便反少,氣上衝胸,口噤不得語,欲作剛痙,葛根湯主之。

【註】此申明剛痙在表,以明其治也。太陽病,為頭項强痛、發熱等證也。無汗,謂傷寒也。太陽傷寒,小便不當少,今反少者,是寒氣盛而收引也。不當氣上衝胸,今氣上衝胸,是寒氣盛而上逆也。不當口噤不得語,今口噤不得語,是寒氣盛,牙關緊急而甚也。以太陽傷寒,而有此衝擊勁急之象,是欲作剛痙之病也。麻黃湯能治太陽,而不能治陽明,故以葛根湯兼太陽、陽明兩經之治,為剛痙無汗之正法也。

痙為病,胸滿口噤,臥不著席,腳攣急,必齘齒,可與大承氣湯。

【註】此申痙病入裏,以明其治也。痙病而更胸滿,裏氣壅也;臥不著席,反張甚也;腳攣急,勁急甚也;必齘齒,牙緊甚也。此皆陽明熱盛灼筋,筋急而甚之象,故以大承氣湯直攻其熱,非攻陽明之實也。其曰可與,非盡言其可與,有慎重之意。

大承氣湯方

大黃(酒洗,四兩) 厚朴(炙,去皮,半斤) 枳實(炙,五枚) 芒硝(三合)

上四味,以水一斗,先煮二物,取五升,去滓,內大黃,煮取二升,去滓,內芒硝,更上火,微一二沸,分温再服,得下止服。

太陽病,其證備,身體强,几几然,脈反沉遲,此為痙,栝蔞桂枝湯主之。

【註】太陽病,其證備,謂頭痛、項强、發熱、惡風寒具見也。而更身體强,有几几然俯仰不能自如之象,痙病也。但脈反見沉遲太陰之脈,非太陽浮緊無汗剛痙者比,故不與葛根湯,而與栝蔞桂枝湯,和太陽之表,清太陰之裏也。

栝蔞桂枝湯方

栝蔞根(二兩) 桂枝(三兩) 芍藥(三兩) 甘草(二兩) 生薑(三兩) 大棗(十二枚)

上六味,以水九升,煮取三升,分温三服,取微汗;汗不出,食頃,啜熱粥發之。

太陽病,發熱,脈沉而細者,名曰痙,為難治。

【註】發熱,太陽病也。脈沉細,少陰脈也。而名曰痙者,必有或剛或柔之證見也。以太陽痙證,而見少陰之脈,表裏兼病也。夫太陽之邪鬱於外,故病發熱;少陰之邪凝於內,故脈沉細。然痙病而見弦緊之脈,是為本脈,卽或沉遲,尚為可治。今沉而細,邪入少陰,陽氣已衰,豈易治乎?故曰難也。

夫風病,下之則痙,復發汗。必拘急。

【註】以上論痙,皆外感風、寒、濕而為病也。亦有因風邪為病,不應下而下之傷液,不應汗而汗之傷津,以致津液枯燥,筋失所養而病痙者,故曰:風病下之則痙,復發汗必拘急。此不可以外感痙病治之,當以專養津液為務也。

太陽病,發汗太多,因致痙。

【註】此承上文,詳申發汗過多成痙之義也。太陽病當發汗,若發汗太過,腠理大開,表氣不固,邪風乘虛而入,因成痙者,乃內虛所召入也,宜以桂枝加附子湯主之,固表温經也。由此推之,凡病出汗過多,新產、金瘡破傷出血過多,而變生此證者,皆其類也。

暴腹脹大者,為欲解;脈如故,反伏弦者,痙。

【按】本門首條「痙病也」之下「若發其汗……」六句,當移於此條之首,文義始屬。此條「暴腹脹大者」句,衍文也,當刪之。

【註】不但風病,發汗過多則痙,卽寒濕相摶之病,發汗過多亦痙也。發汗過多,其表益虛,表虛則必卽惡寒甚也。發寒濕汗後,其脈不直緊,如蛇之曲緩,則為邪退,不成痙病,為欲解也。若脈仍直緊不緩,或不直緊反伏堅弦急者,為邪不退,成痙病矣。

瘡家,雖身疼痛,不可發汗,汗出則痙。

【註】瘡家初起,毒熱未成,法當汗散。已經潰後,血氣被傷,雖有身痛表證,亦不可發汗,恐汗出血液愈竭,筋失所養,因而成痙,或邪風乘之,亦令痙也。

痙病有灸瘡,難治。

【註】痙病宜灸,如有灸瘡,若不發膿,則為營衛已絕,故曰難治。

濕家之為病,一身盡疼,發熱,身色如熏黃也。

【註】濕家,謂病濕之人。濕之為病,或因外受濕氣,則一身盡痛;或因內生濕病,則發熱身黃。若內外同病,則一身盡痛,發熱,身色如熏黃也。濕家之身痛發黃,不似傷寒之身痛發黃者,以無六經之形證也。

【集註】徐彬曰:此言全乎濕而久鬱為熱者。若濕挾風者,風走空竅,故痛只在關節;今單濕為病,則浸淫遍體,一身盡痛,不止關節矣。然濕久而鬱,鬱則熱,故發熱。熱久而氣蒸於皮毛,故疼之所至,卽濕之所至,濕之所至,卽熱之所至。而色如熏黃者,熏火氣也。濕為火氣所熏,故髮色黃帶黑而不亮也。

濕家,病身疼發熱,面黃而喘,頭痛鼻塞而煩,其脈大,自能飲食,腹中和無病,病在頭中寒濕,故鼻塞,內藥鼻中則愈。

【註】此申上條,詳其義,出其脈,別其治也。濕家病,身疼發熱,面黃而喘,此內生外受之濕病也。外宜羌活勝濕湯;內宜茵陳五苓散;喘甚,大陷胸丸。若更頭痛鼻塞而煩,其脈大,證類傷寒,但其人裏和能食,知非傷寒,不可發汗,乃頭中寒濕之邪,故頭痛鼻塞,惟宜納藥鼻中,取黃水從涕出,而寒濕以泄,病可愈也。所納之藥,如瓜蒂散之類。

【集註】魏荔彤曰;頭中為諸陽之首,非寒濕能犯之地。今頭中有寒濕,則熱氣挾之上炎,非寒濕外邪自能然也,有濕熱則內為之主持也。熱引濕邪,上干清分,鼻必為塞。故用納鼻藥,宣通清氣而病愈矣。

濕家,身煩疼,可與麻黃加朮湯,發其汗為宜,慎不可以火攻之。

【註】濕家外證,身痛甚者,羌活勝濕湯;內證發黃甚者,茵陳五苓散。若惟身煩痛而不發黃者,則為外感寒濕,與麻黃加朮湯發其汗,寒濕兩解也。慎不可以火攻之者,謂不可以火劫大發其汗,必致變也。

【集註】趙良曰:濕與寒合,令人身疼。大法,表實成熱,則可發汗。無熱是陽氣尚微,汗之恐虛其表。是證雖不云熱而煩,以生煩由熱也,所以服藥不敢大發其汗。且濕亦非暴汗可散,用麻黃湯治寒,加朮去濕,使其微汗耳。不可火攻,火攻則增其熱,必有他變,所以戒人慎之。

喻昌曰:麻黃加朮,則雖發汗不至多汗,而朮得麻黃,并可以行表裏之濕。不可以火攻者,反增發熱也。

麻黃加朮湯方

麻黃(去節,三兩) 桂枝(去皮,二兩) 甘草(炙,二兩) 杏仁(去皮、尖,七十個) 白朮(四兩)

上五味,以水九升,先煮麻黃,減二升,去上沫,內諸藥,煮取二升半,去滓,温服八合,覆取微似汗。

【按】桂枝氣味辛甘,全在於皮,若去皮是枯木矣,如何有解肌發汗之功?宜刪此二字,後倣此。

太陽病,關節疼痛而煩,脈沉而細者,此名濕痹。濕痹之候,小便不利,大便反快。但當利其小便。

【註】此承上條互詳其義,謂濕家身痛不可發汗,當有利小便之法也。太陽病,一身關節煩疼,若脈浮細者,濕在外也,當汗之;小便不利,大便反快,脈沉細者,濕在內也,當利之。今濕氣淫於內外,故關節煩疼,著而不行,小便不利,大便反快,此名濕痹。雖有身痛,其脈不浮細,故不可發汗。設脈沉細,故但當利小便。若小便利,濡瀉止,痹不愈,身仍疼痛,汗之可也。

【集註】趙良曰:痹,痛也。因其關節煩疼,脈沉而細,則名曰濕痹也。經云:濕勝則濡瀉。小便不利,大便反快者,是濕氣內勝也,但當先利小便,以瀉腹中濕氣,故云:治濕不利小便,非其治也。設小便利已,而關節之痹不去,又必自表治之。

李彣曰:太陽經行身之表,外邪皆得傷之,故亦受濕氣也。關節疼痛者,濕留關節也。濕氣鬱蒸而生熱,故煩也。經云:沉潛水蓄,沉細為內濕脈。痹者,閉塞不通之謂,卽《內經》濕氣勝者為著痹之意。今小便不利,是濕盛於內也,卽《內經》「濕勝則濡泄」也。利小便則濕去,而瀉煩止矣。

濕家,其人但頭汗出,背强,欲得被覆、向火,若下之早則噦,或胸滿,小便不利,舌上如苔者,以丹田有熱,胸中有寒,渴欲得水,而不能飲,則口燥煩也。

【註】濕家頭汗出者,乃上濕下熱,蒸而使然,非陽明內實之熱,蒸而上越之汗也,背强者,乃濕邪重著之强,非風濕拘急之强也。欲覆被向火者,乃一時濕盛生寒,非傷寒之惡寒也。若誤以陽明內濕之熱上越之頭汗,而遂下之,則濕從寒化,卽乘虛入於上,則肺氣逆而胸滿;入於中,則胃不和而為噦;入於下,則膀胱氣化不行,為小便不利,舌上白滑如苔者,蓋以誤下熱陷,丹田有熱也。寒聚於上,胸中有寒也,所以渴欲得水,而不能飲。由下有熱而生口燥煩,由上有寒而不化生津液,雖口燥舌乾,而不能多飲也。

濕家下之,額上汗出,微喘,小便利者,死;下利不止者,亦死。

【註】此承上條互詳誤下,以明濕家頭汗之死證也。夫誤下,額汗微喘,若小便不利,是濕家額汗之喘,未可言死也。今小便反利,則知非濕氣上溢,乃上脫額汗之喘,故曰死。若下利不止,亦知非濕去之利,乃中脫直下之利,故曰亦死。

【集註】趙良曰:此妄下之,因而致逆,逆則陽自上越,陰自下脫。其額上汗出、微喘者,陽之越;小便利與下利不止者,陰之脫也。陰陽離決,必死之兆也。自此而推之,下之雖額上汗出微喘,若大小便不利者,是陰氣不脫,而陽之根猶在也;下之雖大小便利,設額上無汗與喘,是陽氣不越,而陰之根猶在也,則非離決,可以隨其證而治之。

李瑋西曰:前云濕家當利小便,以濕氣內瘀,小便原自不利,宜用藥利之。此下後裏虛,小便自利,液脫而死,不可一例概也。

病者一身盡疼,發熱,日晡所劇者,名風濕。此病傷於汗出當風,或久傷取冷所致也,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。

【註】病者,謂一身盡痛之病人也。濕家一身盡痛,風濕亦一身盡痛,然濕家痛,則重著不能轉側;風濕痛,則輕掣不可屈伸。此痛之有別者也。濕家發熱,早暮不分微甚;風濕之熱,日晡所必劇,蓋以濕無來去,而風有休作,故名風濕。原其由來,或為汗出當風,或為久傷取冷,相合而致,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,發散風濕,可與也明矣。

【集註】程林曰:一身盡疼發熱,風濕在表也。日晡,申時也。陽明王於申酉戌,土惡濕,今為風濕所干,當其旺時,邪正相搏,則反劇也。汗亦濕類,或汗出當風而成風濕者,或勞傷汗出而入冷水者,皆成風濕之病也。

魏荔彤曰:痙家非風不成,雖有寒,亦附於風;濕痹無寒不作,雖有風,亦附於寒。此一定之理也。

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方

麻黃(去節,湯泡,半兩) 甘草(炙,一兩) 薏苡仁(半兩) 杏仁(去皮尖,炒,十枚)

上銼麻豆大,每服四錢,水盞半,煮八分,去滓,温服,有微汗,避風。

風濕,脈浮,身重,汗出惡風者,防己黃耆湯主之。

【註】脈浮風也,身重濕也,寒濕則脈沉,風濕則脈浮。若浮而汗不出惡風者,為實邪,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汗之。浮而汗出惡風者,為虛邪,故以防己、白朮以去濕,黃耆、甘草以固表,生薑、大棗以和營衛也。

【集註】趙良曰:此證風濕皆從表受之,其病在外,故脈浮汗出。凡身重,有肌肉痿而重者,有骨痿而重者。此之身重,乃風濕在皮毛之表,故不作疼。虛其衛氣,而濕著為身重,故以黃耆實衛,甘草佐之;防己去濕,白朮佐之。然則風濕二邪,獨無散風之藥何耶?蓋汗多,知其風已不留,以表虛而風出入乎其間,因之惡風爾。惟實其衛,正氣壯則風自退,此不治而治者也。

尤怡曰:風濕在表,法當從汗而解,乃汗不得發而自出,表尚未解而已虛,汗解之法,不可守矣。故不用麻黃,出之皮毛之表,而用防己,驅之肌膚之裏。服後如蟲行皮中及腰下如冰,皆濕下行之徵也。然非耆、朮、甘草,焉能使衛陽復振,而驅濕下行哉。

防己黃耆湯方

防己(一兩) 甘草(半兩) 白朮(七錢半) 黃耆(去蘆,一兩一分)

上銼麻豆大,每抄五錢匕,生薑四片,大棗一枚,水盞半,煎八分,去滓温服,良久再服。喘者,加麻黃半兩。胃中不和者,加芍藥三分。氣上衝者,加桂枝三分。下有陳寒者,加細辛三分。服後當如蟲行皮中,從腰下如冰,後坐被上,又以一被繞腰以下,温令微汗瘥。

風濕相摶,一身盡疼痛,法當汗出而解。值天陰雨不止,醫云此可發汗,汗之病不愈者,何也?蓋發其汗,汗大出者,但風氣去,濕氣在,是故不愈也。若治風濕者,發其汗,但微微似欲汗出者,風濕俱去也。

【註】風濕相摶,一身盡痛,法當從汗而解,而汗亦不可失其宜也。值雨淫濕盛之時,若發其汗使大出,亦不能愈,以風氣去,濕氣在,故不愈。然治風濕者,必俟其天氣晴明發其汗,使微微似欲汗出者,則風濕皆去,病斯愈矣。

【集註】徐彬曰:此言風濕當汗解,而不可過也。謂風濕相摶疼痛,原當汗解,值天陰雨,則濕更甚,可汗無疑。而不愈何故?蓋風性急可驟驅,濕性滯當漸解,汗大出則驟,風去而濕不去,故不愈。若發之微,則出之緩,緩則風濕俱去矣。然則濕在人身,黏滯難去,驟汗且不可,而況驟下乎?故前章曰下之死,此但云不愈,見用法不當,而非誤下比也。

傷寒八九日,風濕相摶,身體疼煩,不能自轉側,不嘔不渴,脈浮虛而濇者,桂枝附子湯主之;若大便堅,小便自利者,去桂枝加白朮湯主之。

【註】此承上條詳申脈證,以明其治也。謂此風濕之病,雖得之傷寒八九日,而不嘔不渴,是無傷寒裏病之證也。脈浮虛濇,是無傷寒表病之脈也。脈浮虛,表虛風也。濇者,濕也。身體煩疼,風也。不能轉側,濕也。乃風濕相摶之身體疼痛,非傷寒骨節疼痛也。與桂枝附子湯温散其風濕,從表而解也。若脈浮實者,則又當以麻黃加朮湯,大發其風濕也,如其人有是證,雖大便硬,小便自利,而不議下者,以其非邪熱入裏之硬,乃風燥濕去之硬,故仍以桂枝附子湯。去桂枝者,以大便堅,小便自利,不欲其發汗,再奪津液也。加白朮者,以身重著濕在肌分,用以佐附子逐水氣於皮中也。

【集註】程林曰:風淫所勝,則身煩疼;濕淫所勝,則身體難轉側。風濕相摶於營衛之間,不干於裏,故不嘔不渴也。脈浮為風。濇為濕,以其脈近於虛,故用桂枝附子湯温經以散風濕。小便利者,大便必硬,桂枝近於解肌,恐大汗故去之;白朮能去肌濕,不妨乎內,故加之。凡方後有如蟲、如醉、如冒等狀者,皆藥勢將行使然。

周揚俊曰:傷寒至八九日,亦云久矣。既不傳經,復不入府者,因風濕持之也。所現外證煩疼者風也,不能轉側者濕也,不嘔不渴者無裏證也,其脈浮虛而濇,正與相應。然後知風濕之邪,在肌肉而不在筋節,故以桂枝表之。不發熱為陽氣素虛,故以附子逐濕。兩相綰合,自不能留矣。

桂枝附子湯方

桂枝(去皮,四兩) 附子(炮,去皮,破八片,三枚) 甘草(炙,二兩) 生薑(切,三兩) 大棗(擘,十二枚)

上五味,以水六升,煮取二升,去滓,分温三服。

白朮附子湯方

白朮(二兩) 附子(炮,去皮,一枚半) 甘草(炙,一兩) 生薑(切,一兩半) 大棗(擘,六枚)

上五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去滓,分温三服,一服覺身痹,半日許再服,三服都盡,其人如冒狀勿怪,卽是朮附并走皮中,逐水氣未得除故耳!

風濕相摶,骨節疼煩,掣痛不得屈伸,近之則痛劇,汗出短氣,小便不利,惡風不欲去衣,或身微腫者,甘草附子湯主之。

【註】風濕相摶,身體煩疼重著,不能轉側者,濕勝風也。今掣痛不可屈伸,風勝濕也。掣痛不可屈伸,近之則痛劇,汗出、短氣、惡風不欲去衣,皆風邪壅盛也。小便不利,濕內蓄也。身微腫者,濕外摶也。以甘草附子湯微汗之,祛風為主,除濕次之也。此上二條,皆詳風濕之義,以明風濕之治也。

甘草附子湯方

甘草(炙,二兩) 附子(炮,去皮,二枚) 白朮(二兩) 桂枝(去皮,四兩)

上四味,以水六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初服得微汗,則解能食。汗出復煩者,服五合。恐一升多者,宜服六七合為妙。

【方解】甘草附子湯,卽桂枝附子湯去薑、棗加白朮也。去薑、棗者,畏過散也。加白朮者,燥中濕也。日三服,初服一升,不得汗,則仍服一升,若得微汗則解,解則能食,解已徹也,可止再服,若汗出而復煩者,是解未徹,仍當服也,但不可服一升,恐已經汗出而過汗也,服五合可也。如不解,再服六七合為妙。似此服法,總是示人不可盡劑之意,學者宜詳求之。

太陽中熱者,暍是也。汗出惡寒,身熱而渴,白虎加人參湯主之。

【註】中暑熱病,亦由太陽而入,故曰太陽中熱者,暍是也。汗出惡寒,身熱而渴,頗似太陽温熱之病,但温熱無惡寒,以熱從裏生,故雖汗出而不惡寒也。中暍暑邪,由表而入,故汗出惡寒也。究之於脈,温熱之浮,浮而實,中暍之浮,浮而虛,以暑熱傷氣也。究之於渴,温熱之渴,初病不過欲飲,中暍之渴,初病卽大引飲也。温熱則傳經,變病不一;中暍則不傳,不愈卽死也。雖同為太陽經中之病,而虛實施治,自有不同。用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者,蓋以益氣為主,清暑熱次之也。

【集註】李彣曰:熱傷氣,氣泄則汗出,氣虛則惡寒,熱蒸肌腠則身熱,熱傷津液則作渴,此惡寒身熱,與傷寒相類。然所異者,傷寒初起無汗不渴,中暍初起卽汗出而渴也。

白虎加人參湯方

知母(六兩) 石膏(碎,一斤) 甘草(二兩) 粳米(六合) 人參(三兩)

上五味,以水一斗,煮米熟,湯成去滓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
太陽中暍,發熱惡寒,身重而疼痛,其脈弦細芤遲,小便已,洒洒然毛聳,手足逆冷,小有勞,身卽熱,口開,前板齒燥。若發其汗,則惡寒甚;加温鍼,則發熱甚;數下之,則淋甚。

【註】此承上文互詳證脈,不可妄行汗、下也,中暍本有汗,若發熱無汗,身重疼痛者,雖證似傷寒,然見弦細芤遲虛脈,則非傷寒也。且有小便己,洒洒然惡寒毛聳之狀,皆太陽膀胱表氣,為暑所傷而畏也;手足逆冷者,暑傷氣,氣不能達四肢則寒也;小有勞,身卽發熱,口開,前板齒燥者,勞則動熱,暑熱益烈,傷陰液也。此皆中暍危證。若以發熱無汗,惡寒身痛,誤為傷寒之表,妄行發汗,則表氣愈虛,惡寒更甚也。若以手足逆冷,誤為陽虛,妄加温鍼,則暑邪愈盛,發熱更熾也。若以壯熱齒乾,誤為胃火,而數下之,則水源竭濇,尿淋窘甚也。凡此之證,皆中暍,妄行汗,下、温鍼致變,以白虎加人參湯主之,或人參湯調辰砂六一散亦可也。

【集註】程林曰:《內經》云:先夏至為病温,後夏至為病暑。又曰:熱病者,皆傷寒之類也。以其太陽受病與傷寒相似,亦令發熱惡寒,身重而疼痛也。經曰:寒傷形,暑傷氣。氣傷則氣消而脈虛弱,所以弦細芤遲也。小便已毛聳者,陽氣內陷,不能衛外,手足亦逆冷也。勞動則擾乎陽,故熱甚,則口開,口開則前板齒燥也。發汗虛其陽,則惡寒甚。温鍼動火邪,則發熱甚。下之亡津液,則淋甚也。

太陽中暍,身熱疼重,而脈微弱,此以夏月傷冷水,水行皮中所致也,一物瓜蒂湯主之。

【註】太陽中暍之證,身熱而倦者,暑也;身熱疼重者,濕也;脈微弱者,暑傷氣也。以此證脈揆之,乃因夏月中暑之人,暴貪風涼,過飲冷水,水氣雖輸行於皮中,不得汗瀉所致也。此時卽以香薷飲、大順散汗之,可立愈矣。若稍緩,水氣既不得外瀉,勢必內攻於中而作喘腫脹矣。喘則以葶藶大棗湯,腫脹則以瓜蒂一物湯下之可也。

【集註】周揚俊曰:無形之熱傷其肺金,則用白虎加人參湯;有形之水傷其肺金,則用瓜蒂湯,各有所主也。

李彣曰:中暍邪在表,故身熱。傷冷水,故身疼。中暑傷氣,氣虛故脈微弱也。瓜蒂治身面四肢浮腫,散皮膚中水氣,苦以泄之也。

一物瓜蒂湯方

瓜蒂(二十個)

上銼,以水一升,煮取五合,去滓,頓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