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刪補名醫方論》~ 卷四 (1)
卷四 (1)
1. 刪補名醫方論(四)
黃連解毒湯,治一切陽熱火盛,面赤口乾,狂燥心煩,錯語不眠,大熱乾嘔,吐血
衄皿,及下後而便不實,熱仍不已者。
白話文:
黃連解毒湯
此方用於治療各種陽盛火旺證,症狀包括:
- 面部潮紅
- 口乾舌燥
- 狂躁煩躁
- 胡言亂語
- 失眠
- 嘔吐膽汁或胃液
- 咯血
黃連,梔子(各等分),黃柏,黃芩
水煎服。
白話文:
黃連、梔子(各等量)、黃柏、黃芩
【集註】汪昂曰:寒極曰陰毒,熱極曰陽毒。是方名曰黃連解毒,是君以黃連直解心經火毒也。黃芩瀉肺經火毒,黃瀉腎經火毒,梔子通瀉三焦火毒,使諸火毒從膀肌出。若大便實者加大黃,名梔子金花湯,利大便,是使火毒從大、小二便而出也。蓋陽盛則陰衰,火盛則水衰,故用大苦大寒之藥,抑陽而扶陰,瀉其亢甚之火,而救其欲絕之水也。然非實熱不可輕投。
白話文:
汪昂說:寒氣極盛稱為「陰毒」,熱氣極盛稱為「陽毒」。這個方劑取名為「黃連解毒湯」,標明黃連是君藥,直接清瀉心經的火毒。黃芩清瀉肺經的火毒,黃柏清瀉腎經的火毒,梔子通瀉三焦的火毒,讓各種火毒從膀胱排泄出來。如果大便實滯,就加大黃,這時方劑稱為「梔子金花湯」,可以通利大便,讓火毒從大便和小便排出體外。陽氣過盛就會導致陰氣衰弱,火氣過盛就會導致水液減少,因此使用大苦大寒的藥物,一方面抑制陽氣,一方面扶助陰氣,一方面清瀉旺盛的火氣,一方面救助瀕臨枯竭的水液。不過,如果不是實熱證狀,不可輕易使用。
【按】黃連解毒湯、白虎湯、三黃石膏湯、大青龍湯,皆治表裡俱熱證。然大青龍湯治表實壯熱,裡熱之淺在肌;三黃石膏湯治表實壯熱,裡熱之深在胃。故一以石膏佐麻、桂,一以石膏佐麻、豉,均發太陽之表,解陽明之裡也。大青龍湯,則更以杏、草、薑、棗、佐麻黃,其意專發熱郁之在肌也。
白話文:
黃連解毒湯、白虎湯、三黃石膏湯、大青龍湯這幾種方劑,都是用於治療表裡俱熱的證狀。不過,大青龍湯針對的是表證實熱,內熱較淺,停留在肌肉層;三黃石膏湯針對的是表證實熱,內熱較深,停留在胃中。因此,一種是用石膏配伍麻黃、桂枝,一種是用石膏配伍麻黃、豉,都是為了外發太陽病的表證,內清陽明熱的。大青龍湯還額外加入杏仁、甘草、生薑、大棗,佐配麻黃,其目的是專門發散鬱積在肌肉層的熱邪。
三黃石膏湯,則更以芩、連,梔、柏佐石膏,其意專瀉熱深之在胃也。白虎湯治表熱在肌,裡熱在胃,所以不用麻、桂以發太陽,專主石膏而清陽明也,解毒湯治表熱在三陽,裡熱在三焦,所以亦不以麻、桂發太陽表,亦不以石膏清陽明裡,而專以三黃瀉上下內外之實火也。此皆太陽之邪,侵及陽明,而未入腑成實者也。
白話文:
三黃石膏湯進一步加入黃芩、黃連、梔子、柏子來輔助石膏,其目的是專門清除胃裡深層的熱邪。白虎湯治療表熱在肌肉,裡熱在胃,所以不用麻黃、桂枝來發散太陽經的熱,而是專門使用石膏來清除陽明經的熱。解毒湯治療表熱在三陽經,裡熱在三焦,所以既不用麻黃、桂枝來發散太陽經的表熱,也不用石膏來清除陽明經的裡熱,而是專門使用三黃來清除上下內外的實熱。這些都是太陽經的邪氣侵襲陽明經,但尚未深入腑臟形成實證的病症。
若已入腑成實,則又當從事乎三承氣湯,以下其熱也。
三黃湯,治三焦實熱,一切有餘火證,大便秘結者。
黃芩,大黃(各等分),黃連
水煎服。
白話文:
如果病邪已經進入臟腑,形成實證,就應該使用三承氣湯來瀉熱。三黃湯用來治療三焦實熱,以及一切由於熱盛導致的實證,比如大便秘結。三黃湯由黃芩、大黃、黃連等量組成,水煎服。
二黃湯,治上焦火旺,頭面大腫,目赤腫痛,心胸。咽喉。口舌、耳鼻熱盛及生瘡毒者。
黃芩,黃連,甘草(各等分)
水煎,食後服。
白話文:
二黃湯
功效: 治療上焦火氣旺盛,導致頭面腫脹、眼睛發紅腫痛、心胸灼熱、咽喉腫痛、口舌發炎、耳鼻發熱、甚至生瘡毒的症狀。
【按】三黃湯用黃芩瀉上焦火,黃連瀉中焦火,大黃瀉下焦火,三焦實火大便實者,誠為允當。若大便不實者,黃連解毒湯證也。以大黃易黃柏者,因其下焦熱結未實也。加梔子者,使其熱不從大便出而從小便出也。上、中二焦實火,用涼膈散。若夫上焦實火,則以此湯之大黃易甘草,名二黃湯,使芩、連之性,緩緩而下,留連膈上。
白話文:
【解釋】三黃湯是用黃芩來瀉上焦的火氣,黃連來瀉中焦的火氣,大黃來瀉下焦的火氣。如果三焦都有實火,而且大便不通,用三黃湯是很合適的。但是如果大便通暢,那就符合黃連解毒湯的證狀。用黃柏代替大黃,是因為下焦熱結還沒有很嚴重。加梔子,是爲了讓熱氣不從大便排出,而是從小便排出。上、中兩焦有實火,可以使用涼膈散。如果只有上焦有實火,則把三黃湯中的大黃換成甘草,稱為二黃湯。這樣黃芩和黃連的藥性就會緩慢地向下走,停留在膈膜之上。
張潔古以涼膈散減硝、黃加桔梗,亦此義也。雖同一瀉火之劑,而其中上下、緩急、輕重之不同,此皆加減轉換法也,不可不知。
白話文:
古代的張潔古在「涼膈散」中減少了硝石、黃柏,並加入桔梗,也是基於這個道理。雖然它們都屬於瀉火劑,但它們在寒涼、緩急、輕重的作用上有所不同。這些都是加減轉換的方法,需要了解其原理。
三黃石青湯,治傷寒陽證,表裡大熱而不得汗,或已經汗、下,過經不解,六脈洪
白話文:
三黃石青湯
功效: 治療傷寒陽證,身體內外嚴重發熱,但無法出汗,或已經出汗、腹瀉後,症狀仍然沒有緩解,六脈浮大有力。
數,面赤鼻乾,舌燥大渴,煩躁不眠,譫語鼻衄,發黃、發疹、發斑。以上諸證,凡表實無汗,而未入里成實者,均宜主之。
白話文:
對於頻繁出現、面色潮紅、鼻頭乾燥、舌頭乾燥且極度口渴、煩躁失眠、說胡話或鼻子出血、黃疸、出疹、出斑等症狀,只要表證實且無汗,尚未進入裡部形成實證的,都適合用這個方劑。
_
石膏(兩半),黃芩,黃連,黃柏,麻黃(以上各七錢),淡豆豉(二合),梔子(三十個)
每服一兩,加蔥三根,水煎,熱服。氣實者倍服。
白話文:
石膏(14 克)、黃芩、黃連、黃柏(各 5 克)、麻黃(5 克)、淡豆豉(14 克)、梔子(30 顆)
【注】仲景於表裡大熱,立兩解之法。如大青龍湯治表裡大熱,表實無汗,故發汗,汗出而兩得解也;白虎湯治表裡大熱,因表有汗,不主麻、桂,因里未實,不主硝黃,惟以膏、知、甘草,外解陽明之肌熱,內清陽明之腑熱,表裡清而兩得解也。若夫表實無汗,熱鬱營衛,里未成實,熱盛三焦,表裡大熱之證。
白話文:
張仲景對於表裡同時出現大熱的證狀,提出了兩種治療方法:
- **大青龍湯:**用於表裡大熱,表證實證,沒有出汗。因此,使用大青龍湯發汗,汗出後,表裡熱證均能得到緩解。
- **白虎湯:**用於表裡大熱,表證虛證,有出汗。因此,白虎湯不使用麻黃、桂枝來發汗,也不使用硝石、黃連來清熱。而是使用石膏、知母、甘草,從外部緩解陽明經肌肉的熱,從內部清除陽明經臟腑的熱,表裡熱證均能得到緩解。
如果表證實證,沒有出汗,熱氣鬱結於營衛之氣,裡證尚未形成,熱氣盛行於三焦,則屬於表裡大熱的證狀。
若以大青龍湯兩解之,則功不及於三焦。若以白虎湯兩解之,則效不及於營衛。故陶華制此湯,以三黃瀉三焦之火盛,佐梔子屈曲下行,使其在裡諸熱從下而出。以麻黃開營衛之熱鬱,佐豉蔥直走皮毛,使其在表之邪從外而散。石膏倍用重任之者,以石膏外合麻、豉、取法乎青龍,是知解諸表之熱,不能外乎青龍也。
白話文:
如果用大青龍湯兩次來治療,那麼它的療效無法到達三焦。如果用白虎湯兩次來治療,那麼它的療效無法到達營衛。因此,陶華制定了這個湯劑,用三黃瀉掉三焦的旺火,輔以梔子引導其向下運行,讓體內的熱邪從下排出。用麻黃疏散營衛的熱鬱,輔以豉蔥直接作用於皮膚表層,讓表面的邪氣從外發散。石膏倍量使用,起到重要的作用,因為石膏與麻、豉相合,取法於青龍湯,說明疏散表熱,不能不採用青龍湯的思路。
內合三黃,取法乎白虎,是知解諸里之熱,不能外乎白虎也。且麻、豉得石膏、三黃,大發表熱,而不動裡熱;三黃得石膏、麻、豉,大清內熱,而不礙外邪。是此方擅表裡俱熱之長,亦得仲景之心法者也。若表有微汗,麻黃減半,桂枝倍加,以防外疏;里有微溏,則減去石膏,倍加葛根,以避中虛也。
白話文:
中藥中三黃(黃芩、黃連、黃柏)的組合,取法於白虎湯,可知消除全身熱氣的方法,離不開白虎湯。而且麻黃、豉豆得益於石膏、三黃,能大量發散外熱,但對內熱不起作用;三黃得益於石膏、麻黃、豉豆,能大量清除內熱,但對外邪不起作用。因此這個方劑擅長治療內外同時發熱,也是得自仲景的治療方法。如果表熱有輕微出汗,麻黃減半,桂枝增加一倍,以防止外氣過度發散;如果裡熱有輕微腹瀉,則減少石膏,增加一倍葛根,以避免虛弱體質受到傷害。
涼膈散,治心火上盛,中焦燥實,煩躁口渴,目赤頭眩,口瘡唇裂,吐血衄血,大
小便秘,諸風瘛瘲,胃熱發斑發狂,及小兒驚急,痘瘡黑陷。
白話文:
「涼膈散」,用於治療心火旺盛,中焦燥熱實證,表現為煩躁口渴、眼睛紅赤、頭暈目眩、口腔潰瘍、嘴脣乾裂、吐血或鼻血、大小便不通暢、風熱抽搐、胃熱引起斑疹和瘋狂,以及兒童的驚厥和痘瘡陷黑。
連翹(四兩),大黃(酒浸),黃芩(酒炒),薄荷(一兩),甘草(二兩),梔子(炒),芒硝
上為末,每服三錢,加竹葉,生蜜煎。
白話文:
連翹(120 克),大黃(用酒浸泡過),黃芩(用酒炒過),薄荷(30 克),甘草(60 克),梔子(炒過),芒硝
【集註】汪昂曰:此上、中二焦,瀉實火藥也。熱淫於內,治以鹹寒,佐以苦甘。故以連翹、黃芩、竹葉、薄荷散火於上,而以大黃、芒硝之猛利,蕩熱於中,使上升下行,而膈自清矣。用甘草、生蜜者,病在膈,甘以緩之也。古方用涼膈散居多。本方加菖蒲、遠志,名轉舌膏,治心經蘊熱。
白話文:
汪昂註解說:這些藥物針對上焦、中焦的實熱證。如果體內有熱邪,則用鹹寒藥物治療,搭配苦甘藥物輔助。所以用連翹、黃芩、竹葉、薄荷來清散上焦的熱,用大黃、芒硝這些猛烈的藥物來祛除中焦的熱,讓熱氣從上往下驅除,這樣膈膜自然就會清爽了。使用甘草和生蜜,是因為病情在膈膜,甘味藥物可以緩和病情。古方中多用涼膈散治療。本方加入菖蒲和遠志,稱為轉舌膏,用於治療心經蘊熱證。
加青黛、藍根,名活命金丹,治肝經風熱。張潔古減去硝、黃,加桔梗為之舟楫,浮而上行,治上焦諸熱,便不實者宜之,不可以此方過瀉而輕訾之也。
竹葉黃耆湯,治消渴,氣血虛,胃火盛而作渴。
白話文:
加入青黛、藍根,稱為「活命金丹」,用於治療肝經風熱。張潔古醫生減去了硝石、黃連,加入桔梗作為舟楫,能浮上行,治療上焦各種熱證,適用於體質虛弱的人。不要因為此方用量偏大而輕視它。
竹葉,生地黃(各二錢),黃耆,麥冬,當歸,川芎,黃芩,甘草,芍藥,人參,半夏,石膏(各一錢)
上水煎服。
白話文:
竹葉、生地黃(各2錢) 黃耆、麥冬、當歸、川芎、黃芩、甘草、芍藥、人參、半夏、石膏(各1錢)
【集註】柯琴曰:氣血皆虛,胃火獨盛,善治者補瀉兼施;寒之而不至損陽,溫之而至助火,扶正而邪卻矣。四君子氣藥也,加黃耆而去苓、術者,恐火就燥也。四物湯血藥也,倍地黃而用生者,正取其寒也。人參、黃耆、甘草,治煩熱之聖藥,是補中有瀉矣。且地黃之甘寒,瀉心腎之火,竹葉助芍藥清肝膽之火,石膏佐芍藥清脾胃之火,麥冬同黃芩清肺腸之火,則胃火不得獨盛,而氣血之得補可知。惟半夏一味溫中辛散,用之大寒劑中,欲其通陰陽之路也。
白話文:
柯欽評論說:當氣血都很虛弱,只有胃火旺盛時,善於治療的醫生會採用補虛瀉實的方法。讓身體涼一點,但不至於損傷陽氣;讓身體暖和一點,也不至於助長胃火,這樣就可以扶助正氣,驅除邪氣。四君子湯是補氣的藥方,加入黃耆,去掉茯苓和白朮,是擔心熱氣趁虛而入。四物湯是補血的藥方,將生地黃的用量加倍,正是取其涼寒之性。人參、黃耆、甘草是治療煩熱的聖藥,這是補中有瀉的體現。另外,生地黃甘寒,能瀉心腎之火;竹葉助芍藥清肝膽之火;石膏佐芍藥清脾胃之火;麥冬與黃芩同用,清肺腸之火。這樣一來,胃火就不會獨盛,氣血就能得到補充。只有半夏一味藥性溫中辛散,在極寒的藥方中使用,是為了疏通陰陽之氣。
岐伯治陰虛而目不瞑者,飲以半夏湯,覆杯則臥,今人以為燥而渴者禁用,是不明陰陽之理耳。
白話文:
岐伯曾經治療陰虛導致失眠的患者,給他們喝半夏湯,喝完後讓他們蓋上杯子就會入睡。現在有人認為陰虛體質、口渴的人不能服用,這是不懂得陰陽的道理。
【按】是方即竹葉石膏湯加生地、當歸、白芍、川芎、黃耆、黃芩也。彼則治傷寒解後煩渴少氣,氣逆欲吐。此則治消渴,氣血虛、胃火盛。因其氣虛,故加黃耆佐人參、甘草以補氣;因其血虛,故加歸、芎、芍、地以補血;因其胃火盛,故加黃芩佐石膏以清胃火。其煩渴則一,故余藥皆同也。
白話文:
按照前方的藥方,在竹葉石膏湯的基礎上,加入生地、當歸、白芍、川芎、黃耆和黃芩。這個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傷寒解表後出現的煩渴、氣短、氣逆欲吐等症狀。而這個方劑則用於治療消渴、氣血不足和胃火旺盛的情況。
由於患者氣虛,因此加用黃耆,配伍人參、甘草以補益氣氣;由於患者血虛,因此加用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生地以補養氣血;由於患者胃火旺盛,因此加用黃芩,配伍石膏以清熱降胃火。兩者的共同點都是煩渴,因此其他的藥物都是相同的。
於此二方推之,用半夏之意,自可知矣,故脾者為胃行其津液也。脾濕胃燥,津液不行,得火則化痰,得寒則成飲。胃火清,脾濕燥,其痰飲自除矣。半夏消痰破飲,使未化痰之津液回清,而已成痰之濁液自化,非他藥所可比倫也,故二方於胃火盛燥渴中同用之。
白話文:
從這兩種藥方來看,使用半夏的用意,就可以明白了。脾臟的作用是幫助胃運化津液。當脾臟濕氣過重,胃部燥熱時,津液無法正常運化,遇熱就會化為痰液,遇冷就會變成水飲。清除胃火,讓脾臟濕氣減少,痰飲自然就會消失。半夏有消痰化飲的作用,能使未轉化為痰液的津液恢復清澈,而已經形成的痰液則會自行化解。其他藥物無法與它相比。因此,在治療胃火旺盛、口渴的病症時,兩種藥方都使用了半夏。
清胃散,治胃經濕熱,齒齦腫痛,或牽引頭腦,或面發熱。
升麻,甘草,生地黃,川黃連,牡丹皮,當歸
水煎服。
白話文:
「清胃散」,用於治療胃經濕熱,牙齦腫痛,或是牽連到頭腦疼痛,或是面部發熱的情況。
配方包括 「升麻」、「甘草」、「生地黃」、「川黃連」、「牡丹皮」、「當歸」。
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【集註】羅謙甫曰:陽明胃多氣多血,又兩陽合明為熱盛,是以邪入而為病常實。若大渴、舌苔、煩躁,此傷氣分,熱聚胃府,燥其津液,白虎湯主之。若醇飲肥厚炙爆過用,以致濕熱壅於胃府,逆於經絡,而為是病,此傷血分,治宜清胃。方中以生地益陰涼血為君,佐之以丹皮,去蒸而疏其滯。
白話文:
《集註》中,羅謙甫說:陽明胃有充足的氣血,而且兩個陽經合稱為熱盛,因此邪氣進入時容易化為實證。如果出現口渴、舌苔厚黃、煩躁不安等症狀,表示氣分受傷,熱氣積聚在胃中,消耗津液,可用白虎湯來治療。
如果過度食用肥膩、辛辣的食物,導致濕熱壅阻在胃中,逆行於經絡,導致此病,表示血分受傷,治療時應清化胃熱。
方劑中以生地黃作為君藥,滋陰涼血;丹皮為佐藥,去除熱蒸,疏通氣滯。
以黃連清熱燥濕為臣,佐之以當歸,入血而循其經。仍用升麻之辛涼,為本經捷使引諸藥直達血所,則咽喉不清,齒齦腫痛等證,廓然俱清矣。
白話文:
以黃連作為君藥,清熱燥濕;佐以當歸,讓藥力進入血液並循著經絡運行。仍然使用升麻的辛涼之性,作為本經的快速使者,引導諸藥直達血液所在的位置。那麼,咽喉不清、齒齦腫痛等症狀,就能很快地全部消除了。
導赤散,治心熱,口糜舌瘡,小便黃赤,莖中作痛,熱淋不利。
生地,木通,甘草梢
上三味,水煎服。
白話文:
「導赤散」,用於治療心火旺盛,口腔潰爛、舌頭長瘡,小便呈現黃色或紅色,排尿時尿道疼痛,以及熱淋排尿不暢的情況。
配方包括 「生地」、「木通」、「甘草梢」。
將以上三種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【注】赤色屬心,導赤者,導心經之熱從小腸而出,以心與小腸為表裡也。然所見口糜舌瘡、小便黃赤、莖中作痛、熱淋不利等證,皆心熱移於小腸之證。故不用黃連直瀉其心,而用生地滋腎涼心,木通通利小腸,佐以甘草梢,取易瀉最下之熱,莖中之痛可除,心經之熱可導也。此則水虛火不實者宜之,以利水而不傷陰,瀉火而不伐胃也。
若心經實熱,須加黃連、竹葉,甚者更加大黃、亦釜底抽薪之法也。
白話文:
中醫認為,赤色屬心,而「導赤」就是疏導心經的熱氣,使之從小腸排出,因心和小腸是表裡關係。當出現口舌生瘡、小便發黃發紅、陰莖疼痛、熱淋不暢等症狀時,都是心經熱氣轉移到小腸的徵兆。
因此,治療時不用黃連直接瀉心火,而是使用生地黃滋養腎臟,涼潤心火,再用木通通利小腸,加入甘草梢,引導最下面的熱氣排出,就能消除陰莖疼痛,疏導心經熱氣。
這種方法適用於水液不足,火氣不旺的情況,既能利水而不損傷陰津,又能瀉火而不傷害胃氣。
五淋散,治膀胱結熱,水道不通,淋澀熱痛,或尿如豆汁,或成砂石,或如膏膿,或小便血。
白話文:
五淋散:
適用於治療膀胱發炎、尿道不通暢、小便灼熱疼痛,以及小便出現豆汁、砂粒、膿液或血。
赤苓(一錢五分),赤芍(一錢),梔仁(一錢),當歸,甘草(各錢二分)
上五味,加燈心,水煎服。
八正散
白話文:
另有一方:「赤苓」(一錢五分)、「赤芍」(一錢)、「梔仁」(一錢)、「當歸」、「甘草」(各二分)。
將以上五種藥材加上燈心草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「八正散」,
瞿麥,梔子,扁蓄,大黃,木通,滑石,車前子,甘草(各一錢)
加燈心一錢,煎服(朱震亨方:加木香一錢〕。
白話文:
瞿麥、梔子、扁蓄、大黃、木通、滑石、車前草、甘草(各1錢)
【注】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三焦之職也。受藏津液,氣化能出,膀胱之職也。若水道不輸,則內蓄喘脹,外泛膚腫,三焦之病也。若受藏不化,則諸淋澀痛,癃閉不通,膀胱之病也。經曰:陰無陽元以生,陽無陰無以化。故陰陽偏盛,皆不生化也。陽盛陰虛,而膀胱之氣不化為病者,通關丸證也。
白話文:
(注釋)疏通水液流動的通道,將其輸送到膀胱中,這是三焦的功能。接受並儲藏津液,使之氣化並排出體外,這是膀胱的功能。如果水道不通暢,水液就會在體內積蓄,導致氣喘、腹部脹滿,在外則會出現皮膚水腫,這是三焦疾病的表現。如果受藏機能失常,水液無法氣化,就會出現各種淋病、排尿困難、小便不通等症狀,這是膀胱疾病的表現。經典中說:「陰性沒有陽氣作為基礎就無法發育,陽性沒有陰性作為基礎就無法轉化。」因此,陰陽任何一方過於旺盛,都會導致生化功能失常。陽盛陰虛,導致膀胱之氣無法轉化而發病,這就是通關丸適應的證型。
陰盛陽虛,而膀胱之氣不化為病者,腎氣丸證也。此關乎氣化陰陽之為病也。經曰:下虛則遺尿。又曰:膀胱不約為遺尿。經曰:胞移熱於膀胱則癃。又曰:膀胱不利為癃。故虛而寒者,藏而不能約;實而熱者,約而不能出也。膀胱氣虛,無氣以固,則藏而不約不禁,遺失之病生,補中固真湯證也。
白話文:
如果陰氣過盛、陽氣虛弱,但膀胱功能正常,沒有出現疾病,這就是腎氣丸的證型。這關係到陰陽氣化失調而致病的原理。經典上說:「下焦虛弱就會遺尿。」又說:「膀胱不能約束就會遺尿。」經典上說:「胞宮的熱氣移到膀胱就會尿閉。」又說:「膀胱不通暢就會尿閉。」所以,虛冷的人,膀胱收縮無力,無法約束;實熱的人,膀胱收縮太強,不能排尿。膀胱氣虛,沒有足夠的氣來固攝,就會藏而不約,禁不住尿液,於是產生遺尿的症狀,這就是補中益氣湯的證型。
膀胱氣熱,壅結不行,則約而不出,淋澀癃閉之病生,八正五淋散證也。此不全關乎氣化,而又關乎虛寒、實熱之為病也。八正、五淋皆治淋澀癃閉之藥,而不無輕重之別。輕者,有熱未結,雖見淋澀尿赤、豆汁,砂石、膏血、癃閉之證,但其痛則輕,其病不急,宜用五淋散單清水道故以梔、苓清熱而輸水,歸、芍益陰而化陽,復佐以甘草調其陰陽,而用梢者,意在前陰也。
白話文:
膀胱中的氣過於燥熱,阻滯不暢,導致小便困難而出不來,就會產生淋漓澀痛、小便不通等症狀,這就是八正五淋散所治療的病症。但這種病症不完全是因氣化失調所引起,還跟虛寒和實熱有關。八正和五淋都是治療淋漓澀痛、小便不通的藥物,但分量有所不同。病情較輕時,燥熱尚未完全淤結,雖然出現淋漓澀痛、小便發紅、豆汁狀尿、砂石狀沉澱、血塊狀沉澱、小便不通等症狀,但疼痛較輕,病況不緊急,宜服用五淋散搭配清水,用梔子、茯苓清熱利尿,當歸、芍藥滋陰化陽,再佐以甘草調和陰陽。使用梢(甘草的嫩芽)的用意是針對前陰(小便口)的病症。
重者,熱已結實,不但痛甚勢急,而且大便亦不通矣,宜用八正散兼瀉二陰,故於群走前陰藥中,加大黃直攻後竅也,丹溪方加木香者,其意亦以氣化者歟!
白話文:
較重的症狀,熱毒已經形成結石,不僅疼痛劇烈且發展迅速,而且大便不通。這時應該使用八正散並瀉下二陰,所以在治療羣走前陰的藥物中加入大黃,以便直達後竅。丹溪方中加入木香,其用意大概是利用氣化作用吧!
逍遙散,治肝家血虛火旺,頭痛目眩煩赤,口苦倦怠煩渴,抑鬱不樂,兩脅作痛,寒
熱,小腹重墜,婦人經水不調,脈弦大而虛。
白話文:
逍遙散:
用於治療肝血虛火旺導致的症狀,包括:
- 頭痛、頭暈、眼睛發紅
- 口苦、疲倦、口渴
- 心情憂鬱不樂
- 兩側肋骨疼痛
- 怕冷
芍藥(酒炒),當歸,白朮(炒),茯苓,甘草(炙),柴胡(各二錢)
白話文:
牡丹花(用酒炒過),當歸,白朮(炒過),茯苓,炙甘草,柴胡(各兩錢)
引用煨姜三片,薄菏少許,煎服。
加味逍遙散,即此方加丹皮、山梔(炒)各五分。
白話文:
配方需加入三片煨薑和少量薄荷,一同煎煮後服用。
「加味逍遙散」 是在此方基礎上,添加 「丹皮」 和 「山梔」(炒)各五分。
【集註】趙羽皇曰:五臟苦欲補瀉,云肝苦急,急食甘以緩之。蓋肝性急善怒,其氣上行則順,下行則鬱,鬱則火動而諸病生矣。故發於上,則頭眩、耳鳴而或為目赤。發於中,則胸滿、脅痛而或作吞酸。發於下,則少腹疼疝而或溲尿不利。發於外,則寒熱往來,似瘧非瘧。
白話文:
【解釋】趙羽皇說:五臟之氣虛弱時需要滋補或瀉下。例如肝氣過旺,容易發怒,若用甘味食物來緩解,就能平息肝氣。因為肝性急,容易發怒,其氣向上升時順暢,向下運行時就會鬱結。鬱結就會化火,產生各種疾病。所以發作在頭部,就會頭暈、耳鳴,甚至眼睛發紅。發作在胸部,就會胸滿、脅痛,甚至會反酸。發作在下腹,就會小腹疼痛、疝氣,甚至小便困難。發作在外表,就會寒熱交替,類似瘧疾,但又不是瘧疾。
凡此諸證,何莫非肝鬱之象乎?而肝木之所以郁,其說有二:一為土虛不能升木也,一為血少不能養肝也。蓋肝為木氣,全賴土以滋培,水以灌溉。若中土虛,則木不升而鬱。陰血少,則肝不滋而枯。方用白朮、茯苓者,助土德以升木也。當歸、芍藥者,益榮血以養肝也。薄荷解熱,甘草和中。
白話文:
所有這些症狀,哪個不是肝氣鬱結的徵兆呢?而肝木之所以鬱結,原因有兩個:一是脾胃虛弱,不能滋養肝木;一是氣血不足,不能滋養肝臟。肝臟屬木氣,完全依賴脾胃來滋養,腎水來灌溉。若脾胃虛弱,則肝木無法升發,就會鬱結。氣血不足,則肝臟得不到滋養,就會枯萎。方中使用白朮、茯苓,是幫助脾胃滋養肝木。當歸、芍藥,是補益氣血以滋養肝臟。薄荷可以清熱,甘草可以調和脾胃。
獨柴胡一味,一以為厥陰之報使,一以升發諸陽。經云:木鬱則達之。遂其曲直之性,故名曰逍遙。若內熱、外熱盛者,加丹皮解肌熱,炒梔清內熱,此加味逍遙散之義也。
白話文:
只有柴胡這一味藥,一方面用來疏通厥陰經,一方面用來升發體內的陽氣。經書上說:鬱結的木氣需要疏通。順應柴胡的升發性質,所以叫逍遙散。如果內熱、外熱很盛,就加入丹皮來解除肌肉熱,炒梔子來清除內熱,這就是加味逍遙散的原理。
龍膽瀉肝湯,治脅痛口苦,耳聾耳腫,筋痿陰濕,熱癢陰腫,白濁溲血。
白話文:
龍膽草(酒炒),黃芩(炒),梔子(酒炒),澤瀉,木通,車前子,當歸(酒洗),柴胡,甘草,生地(酒炒)
龍膽草(用酒炒過)
黃芩(用火炒過)
梔子(用酒炒過)
澤瀉
木通
車前子
當歸(用酒洗過)
柴胡
甘草
生地(用酒炒過)
水煎服。
白話文:
將龍膽草、黃芩、梔子用酒炒過,澤瀉、木通、車前子、當歸(用酒洗過)、柴胡、甘草、生地(用酒炒過)一起水煎服。
【注】脅痛口苦,耳聾耳腫,乃膽經之為病也,筋痿陰濕,熱癢陰腫,白濁溲血,乃肝經之為病也。故用龍膽草瀉肝膽之火,以柴胡為肝使,以甘草緩肝急,佐以芩、梔、通、澤、車前輩大利前陰,使諸濕熱有所從出也。然皆瀉肝之品,若使病盡去,恐肝亦傷矣,故又加當歸、生地補血以養肝。
白話文:
當肋部疼痛、口苦、耳鳴、耳腫時,表示膽經出了問題;而筋脈無力、陰部潮濕、熱癢、陰部腫脹、白濁尿血,則表示肝經有問題。
因此使用龍膽草來清除肝膽的火氣,用柴胡作為肝臟的使者,用甘草緩解肝臟的急躁,佐以黃芩、梔子、澤瀉、澤蘭、車前子等藥材,大幅緩解前陰的濕熱,讓濕熱得以排出體外。
但這些藥材都屬於瀉肝的,如果用量過多,恐怕會損傷肝臟,因此又添加了當歸、生地黃等補血藥材來養護肝臟。
蓋肝為藏血之臟,補血即所以補肝也。而妙在瀉肝之劑,反作補肝之藥,寓有戰勝撫綏之義矣。
左金丸,治肝臟火實,左脅作痛。
黃連(炒,六兩),吳茱萸(湯泡,一兩)
上為末,作丸。
白話文:
肝臟是儲藏血液的器官,補血也就是補肝。奇妙的是,瀉肝的藥物反而能起到補肝的作用,這就如同以戰勝的方式來撫慰,包含了深層的道理。左金丸治療肝火旺盛,左邊肋骨疼痛的症狀。用炒過的黃連六兩,湯泡過的吳茱萸一兩,研磨成粉末,製成丸藥服用。
【集註】胡天錫曰:此瀉肝火之正劑。肝之治有數種:水衰而木無以生,地黃丸,乙癸同源是也;土衰而木無以植,參苓甘草劑,緩肝培土是也;本經血虛有火,用逍遙散清火;血虛無水,用四物湯養陰。至於補火之法,亦下同乎腎;而瀉火之治,則上類乎心。左金丸獨用黃連為君,從實則瀉子之法,以直折其上炎之勢;吳茱萸從類相求,引熱下行,並以辛燥開其肝鬱,懲其捍格,故以為佐。然必本氣實而土不虛者,庶可相宜。
左金者,木從左而制從金也。
白話文:
【註解】胡天錫說:這個方子是瀉肝火的正方。治療肝病的方法有很多種:如果腎水不足,不能滋養肝木,可以使用地黃丸,乙癸同源湯等;如果脾胃虛弱,不能固攝肝木,可以使用參苓甘草補劑,緩肝培土;如果肝血不足有熱,可以使用逍遙散清熱;如果肝血不足無水滋養,可以使用四物湯養陰。至於滋補肝火的藥物,與補腎的藥物類似;而瀉肝火的藥物,則與清心的藥物相似。左金丸以黃連為君藥,屬於瀉實子的方法,用於直接遏制肝火上炎;吳茱萸則是從類相求,引熱下行,同時辛燥開鬱,懲戒肝鬱氣滯,所以作為佐藥。但是,必須在患者氣血充實,脾胃不虛的情況下,才能使用這個方子。
瀉青丸,治肝火風熱,不能安臥,多驚多怒,目赤腫痛,及小兒急驚抽搐。
白話文:
瀉青丸,治療肝火風熱導致的無法安穩入睡、容易驚嚇發怒,眼睛發紅腫痛,以及小兒急驚風抽搐等症狀。
龍膽草,山梔,大黃(酒蒸),川芎,當歸,羌活,防風
等分,蜜丸,竹葉湯下。
白話文:
- 龍膽草
- 山梔子
- 大黃(用酒蒸過)
- 川芎
- 當歸
- 羌活
- 防風
【注】龍膽草直入肝經,以瀉其火,佐梔子、大黃,使其所瀉之火,從大、小二便而出,是治火之標也。肝主風,風能生火,治肝不治風,非其治也。故用羌活、防風散肝之風,即所以散肝之火,是治火之本也。肝之情欲散,故用川芎之辛以散之。肝之質喜滋,故用當歸之濡以潤之。
白話文:
龍膽草直接作用於肝經,瀉掉肝火,配合梔子、大黃,讓它瀉出的火從大小便排出,這是治療火證的表象方法。肝主風,風能生火,只治肝火而不治風,不是治本。因此使用羌活、防風來散肝風,也就是散肝火,這是治本的方法。肝的本質是情志疏散,所以使用川芎的辛味來疏散它。肝的質地喜歡滋潤,所以使用當歸的潤澤來滋潤它。
是於瀉肝之中,寓有養肝之意。瀉肝者,瀉肝之病也;養肝者,悅肝之神也。蓋肝木主春,乃陽升發動之始,萬物生化之源,不可傷也。
白話文:
瀉肝的同時兼顧養肝。瀉肝,是治療肝臟疾病;養肝,是讓肝臟的機能感到舒暢。因為肝屬木,主掌春天,是陽氣升發動態的開始,萬物生長的泉源,不可損傷。
當歸龍薈丸,治肝經實火,頭運目眩,耳聾耳鳴,驚悸搐溺,躁擾狂越,大便秘結,
小便澀滯,或胸脅作痛,陰囊腫脹,凡屬肝經實火,皆宜服之。
白話文:
當歸龍薈丸,用於治療肝經實火引起的症狀,包括:
- 頭昏眼花,頭部旋轉目眩
- 耳朵失聰和耳鳴
- 驚悸、抽搐和遺尿
- 躁動、狂躁和越界行為
- 大便乾結
當歸(一兩),黃連(一兩),黃芩(一兩),龍膽草(一兩),梔子仁(一兩),大黃(五錢),蘆薈(五錢),青黛(五錢),木香(二錢五分),黃柏(一兩),麝香(另研,五錢)
上為末,炒神麯,糊丸。每服二十丸,薑湯下。
白話文:
當歸(60 克),黃連(60 克),黃芩(60 克),龍膽草(60 克),梔子仁(60 克),大黃(30 克),蘆薈(30 克),青黛(30 克),木香(15 克),黃柏(60 克),麝香(另研磨,30 克)
【集註】汪昂曰:肝木為生火之本,肝火盛則諸經之火相因而起,為病不止一端矣。故以當歸、蘆薈、龍膽草、青黛直入本經氣血兩途,先平其甚者,而諸經之火,無不漸平矣,佐以黃芩瀉肺火,黃連瀉心火,黃柏瀉腎火,大黃瀉腸胃火,梔子瀉三焦火,備舉大苦大寒而直折之,使上、中、下三焦之火,悉從大、小二便利出。少加木香、麝香者,取其調氣開竅靈通周至也。
然非實火不可輕投。
白話文:
【註解】汪昂說:肝臟屬木,是產生火的根源。肝火旺盛,則會牽連其他經絡的火氣一同發作,導致疾病的不止一處。因此,使用當歸、蘆薈、龍膽草、青黛直接作用於經絡氣血兩方面,先平息最嚴重的證候,之後其他經絡的火氣自然會逐漸平息。輔以黃芩瀉肺火,黃連瀉心火,黃柏瀉腎火,大黃瀉腸胃火,梔子瀉三焦火,用這些極苦寒的藥材直接攻克火氣。讓上、中、下三焦的火氣,全部從大、小便排出。少量加入木香、麝香,目的是調和氣機,使竅道通暢,氣血周流。
越婢加半夏湯,治咳而上氣;此為肺脹,其人喘,目如脫狀,脈浮大者。
白話文:
越婢加半夏湯,用於治療咳嗽咳到連氣都上不來的情況。這是因為肺部發脹導致的,病人會出現氣喘、目光呆滯、脈搏浮大等症狀。
麻黃(六兩),石膏(半斤),生薑(三兩),甘草(二兩),半夏(半升),大棗(十五枚)
白話文:
麻黃:6 兩 石膏:半斤 生薑:3 兩 甘草:2 兩 半夏:半升 大棗:15 枚
上六味,以水六升,先煮麻黃,去沫,內藥,取三升,分溫三服。
小青龍加石青湯,治肺脹,咳而上氣,煩躁而喘,脈浮者,心下有水氣。
白話文:
將以上六種藥材用水煎煮,先煮 「麻黃」,去掉泡沫後加入其他藥材,煎至剩三升,分三次溫服。
「小青龍加石膏湯」,用於治療肺部脹滿,咳嗽伴有上氣,煩躁並喘息,脈象浮動,心下有水氣的情況。
麻黃(三兩),桂枝(三兩),細辛(三兩),芍藥(三兩),半夏(半升),石膏(三兩),乾薑(三兩),瘛瘲(半升),甘草(三兩)
上九味,以水一斗,煮麻黃,去沫,內諸藥,取三升。強人服一升,羸者減之,日三服。小兒服四合。
白話文:
麻黃:3 兩 桂枝:3 兩 細辛:3 兩 芍藥:3 兩 半夏:半升 石膏:3 兩 乾薑:3 兩 瘛瘲:半升 甘草:3 兩
【集註】喻昌曰:前一方,麻黃中以桂、杏易石膏,以脈大有熱而加薑、棗,則發散之力微而且緩也。後一方,小青龍湯中加入石膏,以證兼煩躁,雖宜汗散寒飲,猶防助熱傷津也。越婢方中有石膏、半夏二物,協力建功。石膏清熱,藉辛熱亦能豁痰,半夏豁痰,借辛涼亦能清熱。
白話文:
說明:
喻昌說:前一個方子中,麻黃用桂枝和杏仁代替石膏,因為脈象強大且有熱,所以加入薑和紅棗,發散力道微弱且緩慢。後一個方子中,小青龍湯加入石膏,因為病情兼有煩躁,雖然適合發汗驅散寒飲,但也需要注意防止發熱傷津。越婢湯中含有石膏和半夏兩味藥,相輔相成發揮作用。石膏清熱,藉助辛熱之藥也能化痰;半夏化痰,藉助辛涼之藥也能清熱。
前麥冬湯方中下氣止逆,全藉半夏入生津藥中。此二方又藉半夏入清溫劑中,仲景加減成方,無非化裁後學矣。
清燥救肺湯,治諸氣膹郁,諸痿喘嘔。
白話文:
前一個關於麥冬湯的藥方,可以降氣止嘔,這是因為它使用了半夏,這是一種能生津液的藥物。這兩個藥方都用到了半夏,並把它加入溫熱藥劑中。仲景根據這些藥方調整後,創立了自己的藥方,這些藥方都是為了啟發後輩學習而創立的。
桑葉(經霜者,三錢),石膏(炒,二錢五分),甘草(一錢),胡麻仁(炒、研,一錢),真阿膠(八分),人參(七分),麥冬(一錢二分),杏仁(去皮尖、炒黃,七分),枇杷葉(去毛,蜜炙,一片)
上九味,以水一碗,煎六分,頻頻二三次,滾熱服。
白話文:
桑葉(經過霜打過的,三錢),石膏(炒過,二錢五分),甘草(一錢),胡麻仁(炒過、磨碎,一錢),阿膠(八分),人參(七分),麥冬(一錢二分),杏仁(去皮、尖端,炒黃,七分),枇杷葉(去毛,用蜂蜜烤製,一片)
痰多加貝母、栝蔞。血枯加生地。熱甚加犀角、羚羊角,或加牛黃。
白話文:
如果痰多,可以增加貝母和栝蔞。如果血虛,可以增加生地黃。如果發熱嚴重,可以增加犀牛角、羚羊角,或者牛黃。
【集註】喻昌曰:按諸氣膹郁之屬於肺者,屬於肺之燥也,而古今治氣鬱之方,用辛香行氣,絕無一方治肺之燥者。諸痿喘嘔之屬於上者,亦屬於肺之燥也。而古今治法,以痿、嘔屬陽明,以喘屬肺,是則嘔與痿屬之中、下,而惟喘屬上矣,所以亦無一方及於肺之燥也。即喘之屬於肺者,非表即下,非行氣即泄氣,間有一二用潤劑者,又不得其肯綮。
白話文:
集註中,喻昌說:按照中醫理論,氣血鬱積在胸腔,屬於肺部的事情。但是,古今以來治療氣鬱的方法,都是使用辛香藥物疏通氣血,卻沒有任何一種是治療肺部乾燥的。各種虛弱、氣喘、嘔吐等症狀的病因在上焦,也主要是肺部乾燥所致。但是,古今的治療方法,卻認為虛弱和嘔吐屬於陽明經,氣喘才屬於肺經。這樣一來,嘔吐和虛弱就屬於中焦和下焦,只有氣喘屬於上焦了。因此,在治療這些疾病的方法中,也沒有考慮到肺部乾燥的問題。即使是氣喘屬於肺部疾病,治療方法也都是外治或內治,疏通氣血或宣泄氣血,偶爾會有一些使用潤澤藥物的,但也不太對症。
今擬此方名清燥救肺,大約以胃為主,胃土為肺金之母也。其天冬。知母能清金滋水,以苦寒而不用,至如苦寒降火之藥,尤在所忌。蓋肺金自至於燥,所存陰氣不過一線耳。倘更以苦寒下其氣,傷其胃,其人尚有生理乎?誠仿此增減以救肺燥變生諸證,庶克有濟。
白話文:
現在擬定此方名為「清燥救肺」,大約以胃為主要治療目標,因為胃土是肺金之母。
其中的天冬、知母能清熱滋潤,它們雖然有苦寒性質,但並不用,至於那些苦寒降火的藥物,尤其要避免使用。因為肺金本身就偏燥,所剩的陰氣只像一線般細,如果再用苦寒藥物降低它的氣血,損傷它的胃,那麼人還有生路嗎?
請遵循這樣的原理增減藥物,來治療因肺燥變生的各種病症,這樣纔可能有所幫助。
柯琴曰:古方用香燥之品以治氣鬱,不獲奏效者,以火就燥也。惟繆仲醇知之,故用甘涼滋潤之品,以清金保肺立法。喻昌宗其旨,集諸潤劑,而制清燥救肺湯,用意深,取藥當,無遺蘊矣。
白話文:
柯琴說:古代的方子使用辛燥的藥材來治療氣鬱,如果沒有效果,那是因為火上加油,會導致乾燥。只有繆仲醇知道這個道理,所以他使用甘涼滋潤的藥材,以清金保肺的方法制定藥方。喻昌宗領會了他的用意,採集了各種滋潤的藥材,製成了清燥救肺湯。這個藥方用心良苦,用藥恰當,沒有什麼可以補充的了。
【按】經云:損其肺者益其氣。肺主諸氣故也。然火與元氣不兩立,故用人參、甘草甘溫而補氣,氣壯火自消,是用少火生氣之法也。若夫火燥膹鬱於肺,非佐甘寒多液之品,不足以滋肺燥,而肺氣反為壯火所食,益助其燥矣。故佐以石膏、麥冬、桑葉、阿膠、胡麻仁輩,使清肅令行,而壯火亦從氣化也。
白話文:
[註解]《傷寒論》上說:損耗肺氣可以增益身體的元氣。因為肺部是主導全身氣機的。但是火氣和元氣是不能同時存在的,所以使用人參、甘草這類溫補藥品來補元氣,當元氣增強後,火氣自然就會消退,這是用生氣來滅火的治療方法。如果肺部有燥熱和瘀血積滯的情況,如果不輔以寒涼滋潤的藥材,不足以滋潤肺部燥火,反而會導致肺氣被壯大的火氣所消耗,更加助長燥熱的症狀。所以要輔以石膏、麥冬、桑葉、阿膠、胡麻仁這類藥材,使肺氣通暢,壯大的火氣也會隨之化解。
經曰:肺苦氣上逆,急食苦以降之。故又佐以杏仁、枇杷葉之苦以降氣。氣降火亦降,而制節有權;氣行則不郁,諸痿喘嘔自除矣。要知諸膹郁,則肺氣必大虛,若泥於肺熱傷肺之說而不用人參,郁必不開而火愈熾,皮聚毛落,喘咳不休而死矣。此名之救肺,涼而能補之謂也。
白話文:
醫經上說:肺臟受苦會產生氣往上逆的情況,這時需要急著吃苦味的東西來壓制這股逆氣。所以這裡又加入了苦味的杏仁和枇杷葉來幫助抑氣。氣被壓住了,火氣也會跟著被壓制,這樣就能適當地控制這些症狀;氣順暢了就不會鬱結,各種乾咳喘不過氣嘔吐的症狀也會自然消失。要知道,身體各個部位出現鬱結,肺氣必定十分虛弱,如果執著於「肺部發熱會傷肺」的說法而不使用人參,鬱結就一定無法消除,火氣會越來越旺盛,皮膚收縮、毛髮脫落,咳喘不斷直到死亡。這隻有靠滋養肺臟,既能清涼又能滋補的藥方纔能救得了。
若謂實火可瀉,而久服芩、連,苦從火化,亡可立待耳。
麥門冬湯,火逆上氣,咽喉不利,止逆下氣者主之。
白話文:
如果認為實火可以用藥物清瀉,但長期服用黃芩、黃連等苦寒藥物,可能會使火勢更旺,造成不良後果。
「麥門冬湯」,適用於因火逆造成的上氣,以及咽喉不適,可以幫助止逆和降氣。
麥門冬(七升),半夏(一升),人參(三兩),甘草(二兩),粳米(三合),大棗(十二枚)
上六味,以水一斗二升,煮取六升,溫服一升;日三服,夜一服。
白話文:
麥門冬(1.4公斤) 半夏(0.2公斤) 人參(150克) 甘草(100克) 粳米(150克) 紅棗(12顆)
【集註】喻昌曰:此方治胃中津液乾枯,虛火上炎,治本之良法也。夫用降火之藥而火反升,用寒涼之藥而熱轉熾者,徒知與火熱相爭,弗知補正氣以生津液,不惟無益而反害之矣。凡肺病有胃氣則生,無胃氣則死。胃氣者,肺之母氣也。《本草》有知母之名,謂肺藉其清涼,知清涼為肺之母也。
白話文:
【備註】喻昌說:這個方劑用來治療胃中津液枯竭、虛火上浮的病症,是治療根本的良方。使用清熱藥物反而會讓火氣上升,使用寒涼藥物反而會讓熱氣更盛,這是因為只知道與火熱對抗,卻不知道補充正氣以生津。這樣做不僅沒有益處,反而有害。肺病的發生與否取決於胃氣的存亡,沒有胃氣就會死亡。胃氣是肺的本源之氣。《本草綱目》中提到「知母」,認為肺依靠其清涼之性,所以清涼是肺的根本。
又有貝母之名,謂肺藉其豁痰,豁痰為肺之母也。然屢施於火逆上氣,咽喉不利之證,而屢不應者,名不稱矣。孰知仲景妙法,於麥冬、人參、甘草、大棗、粳米大補中氣以生津液隊中,又增入半夏辛溫之味,以開胃行津而潤肺,豈特用其利嚥下氣哉!顧其利嚥下氣,非半夏之功,實善用半夏之功也。
白話文:
貝母又名肺母,因為肺藉助貝母的功效來化解痰液,化痰是肺的根本功用。然而,貝母卻常常用於治療火氣上逆、氣喘、咽喉不適的症狀,但往往效果不佳,這說明貝母的名稱並不符合它的實際功效。
但是,中醫名家仲景卻妙用貝母,在麥冬、人參、甘草、大棗、粳米這些大補氣血生津液的藥材中,又加入了辛溫的半夏,以開胃生津潤肺。貝母不僅能化痰止咳,還能順氣降逆。注意,貝母的順氣降逆並非半夏的功勞,而是準確運用半夏的功勞。
人參清肺湯,治肺胃虛寒,咳嗽喘急,坐臥不安。並治久年勞嗽,吐血腥臭。
白話文:
人蔘清肺湯
功效: 治療肺胃虛寒,咳嗽喘急,坐臥不安。還能治療久年勞嗽,吐血腥臭。
人參,阿膠,骨皮,知,母,烏梅,粟殼,炙草,杏,仁,桑皮(各等分)
加棗子,煎服。
人參定喘湯
人參,麻黃,阿膠,五味,粟殼,甘草,半夏曲(各一錢),桑皮(二錢)
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
人參瀉肺湯,治肺經積熱上喘,胸隔脹滿痰多,大便澀。
人參,黃芩,梔子,枳殼,薄荷,甘草,連翹,杏仁,桑皮,大,黃,桔梗
水煎服。
白話文:
人參、阿膠、骨皮、知母、烏梅、粟殼、炙草、杏仁、桑皮各等分,再加上棗子,煎煮服用,稱為人參定喘湯。
人參、麻黃、阿膠、五味子、粟殼、甘草、半夏曲各一錢,桑皮二錢,生薑三片,水煎煮服用,稱為人參瀉肺湯,用於治療肺經積熱上喘,胸膈脹滿痰多,大便澀。
人參、黃芩、梔子、枳殼、薄荷、甘草、連翹、杏仁、桑皮、大黃、桔梗,水煎煮服用。
【集註】王又原曰:經云: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。又肺為嬌臟,其不堪破耗也明矣。自肺熱傷肺之說行,曰保肺補肺,眾共譁之。曰清肺瀉肺,藥與和之。豈知古人清肺、瀉肺等湯,而必皆以人參立名,夫亦可曉然於肺氣之不可耗,而人參之在所必用也。肺體清而法天,下濟而司降令,一切渾濁不得上乾者,皆胸中之氣健運行而不息也。
白話文:
【集註】王又原說:醫書上說:邪氣會聚集在身體虛弱的地方。肺髒是嬌嫩的臟器,不能損耗是顯而易見的。自從「肺熱傷肺」的說法流行以來,大家都在討論「保護肺部」和「補肺」。也有人說「清肺」和「瀉肺」,並用藥物調理。難道不知道古人的「清肺」和「瀉肺」湯劑,都必須以人參作為主要藥材嗎?這也說明瞭肺氣不能耗損,而人參是必不可少的。肺的質地清澈,其功能與天相通,下通各髒腑,主導水液下降。如果胸中的氣血運行不暢,就會導致渾濁之氣上升。
若肺氣少弛,則降下失令,渾濁之氣遂逆上行,此為咳嗽為喘急,肺葉脹舉,胸膈緊痛,移熱大腸,大便艱澀,種種顯有餘之象,實種種為不足之徵。故不問內傷外感,為熱為寒,要以人參保定肺氣為主。
白話文:
如果肺氣衰弱,下行失常,濁氣就會向上逆行。這會導致咳嗽、氣喘、肺部腫脹、胸悶疼痛。熱力轉移到大腸,導致大便乾結。這些症狀看起來是過剩的現象,但實際上卻是氣虛的表現。所以無論是內傷還是外感,是熱證還是寒證,都應該以人參補益肺氣為主。
或佐骨皮、知母、阿膠滋之,烏梅、五味、罌粟殼斂之,半夏曲、生薑降之,杏仁,桑皮、枳殼、桔梗利之,梔子、黃芩、連翹涼之,麻黃、薄荷發之,大黃下之,總恃人參之大力,握樞而運,已入之邪易出,而將來之邪無從入也。肺邪得諸藥以俱出,而肺氣不隨諸藥以俱出也。
白話文:
可以使用骨皮、知母、阿膠來滋養,烏梅、五味子、罌粟殼來收斂,半夏曲、生薑來化解,杏仁、桑皮、枳殼、桔梗來通利,梔子、黃芩、連翹來清涼,麻黃、薄荷來驅散,大黃來瀉下,總是要靠人參的大力,掌握關鍵樞紐而運行。已經進入身體的邪氣就容易排出,而未來的邪氣也無從進入。肺中邪氣受到諸藥作用而一起排出,但肺氣不會隨著諸藥完全排出。
然則人參亦何嘗傷肺,乃畏而不敢用耶?又謂風寒咳嗽,忌用五味子;嗽用粟殼,止嗽如神,切肺如刀。然此無本之言,不知始自何出,皆因不讀《本草》,不知藥之性味功能,以訛傳訛也。近世之醫,亦不能辨,惟識者察之。
白話文:
那麼人參怎麼會傷肺呢?難道因為害怕就不敢使用嗎?還有人說風寒咳嗽,不能用五味子;用粟子殼止咳,止咳效果很好,但就像刀割肺部一樣。但這些都是沒有根據的言論,不知道是從哪裡開始的,都是因為沒有讀過《本草綱目》,不瞭解藥物的性質和功能,以訛傳訛罷了。近代的醫生也無法分辨,只有有識之士能明察這一點。
瀉白散,治肺氣鬱熱,咳嗽而喘,面腫身熱。
桑白皮,地骨皮,甘草
水煎服。
白話文:
「瀉白散」,用於治療肺部氣滯熱盛,咳嗽並伴有喘息,面部腫脹和身體發熱的情況。
配方包括 「桑白皮」、「地骨皮」 和 「甘草」。
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【集註】季楚重曰:經云:肺苦氣上逆。上逆則上焦鬱熱,氣鬱生涎,火鬱生熱,因而制節不行,壅甚為喘滿腫嗽。白者肺之色,瀉白瀉肺氣之有餘也。君以桑白皮,質液而味辛,液以潤燥,辛以瀉肺。臣以地骨皮,質輕而性寒,輕以去實,寒以勝熱。甘草生用瀉火,佐桑皮、地骨皮瀉諸肺實,使金清氣肅而喘嗽可平,較之黃芩、知母苦寒傷胃者遠矣。
白話文:
季楚重說:經書記載,肺受傷會導致氣逆而上。氣逆而上會導致上焦鬱熱,氣鬱而生痰,火鬱而生熱,因此導致氣機不調,阻塞嚴重就會出現喘滿、腫脹、咳嗽。白色是肺的顏色,瀉白色就是瀉掉肺氣的過盛之處。
藥方中的主藥桑白皮,質地濕潤而味道辛辣,濕潤可以滋潤乾燥,辛辣可以瀉肺。輔藥地骨皮,質地輕盈而性質寒涼,輕盈可以祛除實熱,寒涼可以剋制熱症。
甘草生用可以瀉火,配合桑白皮、地骨皮一起瀉除肺部實熱,使肺氣清肅而喘嗽得以平復。這種方法比使用苦寒傷胃的黃芩、知母要好得多。
夫火熱傷氣,救肺之治有三:實熱傷肺,用白虎湯以治其標;虛火刑金,用生脈散以治其本;若夫正氣不傷,鬱火又甚,則瀉白散之清肺調中,標本兼治,又補二方之不及也。
阿膠散,治肺虛有火,嗽無津液,咳而硬氣者。
白話文:
火熱會損傷元氣,救治肺部的治療方法有三個:
- 實熱損傷肺部時,用白虎湯來治療其病症。
- 虛火刑傷肺金時,用生脈散來調治其根本。
- 如果正氣未傷,鬱火又很嚴重,則使用瀉白散清肺調中,既治療了病症,又補了其他兩方的不足。
真阿膠(一兩),牛蒡子(炒,二錢半),馬兜鈴(炒,五錢),杏仁(七錢),炙甘草(五錢),糯米)一合)
每服兩許,水煎服。
白話文:
真阿膠:一兩 炒牛蒡子:二錢半 炒馬兜鈴:五錢 杏仁:七錢 炙甘草:五錢 糯米:一合
【集註】程應旄曰:痰帶紅線,嗽有血點,日漸成痿,緣肺處臟之最高,葉間布有細竅,氣從此出入,呼吸成液,灌溉周身,所謂水出高源也,一受火炎,吸時徒引火升,呼時並無液出,久則肺竅俱閉,喉間或癢或瘡,六葉遂日焦枯矣。今用阿膠為君者,消竅瘀也。用杏仁,大力子,宣竅道也。馬兜鈴者,清竅熱也。糯米以補脾,母氣到則肺自輕清無礙矣。
白話文:
程應旄說:痰中帶有紅絲,咳嗽中有血點,日漸消瘦乏力。這是因為肺臟位於人體最高處,肺葉間布滿了細小的氣孔,空氣通過這些氣孔進出,呼吸產生的液體滋潤全身,就像水從高源流下一樣。一旦肺部受到火熱的侵襲,吸氣時只會將火氣吸入,呼氣時卻沒有液體排出。久而久之,肺部的氣孔就會閉合,喉嚨會發癢或長瘡,肺葉也會逐漸焦枯。
現在使用的藥方中,以阿膠為君藥,可以消除氣孔中的瘀血。杏仁和大力子可以疏通氣道。馬兜鈴可以清除氣孔中的熱氣。糯米可以補益脾氣,當脾臟的元氣強盛,肺部自然就會輕清通暢,沒有阻礙。
大棗,治肥盛之人,濕痰為患,喘嗽脹滿。
半夏(制,三錢),茯苓(三錢),陳皮(去白,二錢),甘草(一錢)
上四味,加姜三片,水煎服。
白話文:
「大棗」,適用於體型肥胖者,因濕痰困擾,出現喘息咳嗽和胸部脹滿的情況。
配方包括 「半夏」(炮製過,三錢)、「茯苓」(三錢)、「陳皮」(去白,二錢)、「甘草」(一錢)。
將以上四種藥材加上三片薑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【集註】李中梓曰:肥人多濕,濕挾熱而生痰,火載氣而逆上,半夏之辛,利二便而去濕。陳皮之辛,通三焦而理氣。茯苓佐半夏,共成燥濕之功。甘草佐陳皮,同致調和之力。成無己曰:半夏行水氣而潤腎燥。經曰:辛以潤之是也。行水則土自燥,非半夏之性燥也。或曰:有痰而渴,宜去半夏代以貝母。
白話文:
集註: 李中梓說:肥胖的人體內濕氣較多,濕氣夾著熱氣會產生痰液,火氣帶著氣往上衝。半夏的辛味藥性,可以利尿排便,祛除濕氣。陳皮的辛味藥性,可以疏通三焦(上焦、中焦、下焦),調理氣機。茯苓輔佐半夏,共同發揮燥濕的功效。甘草輔佐陳皮,起到調和的協同作用。成無己說:半夏可以運行水氣,滋潤腎臟的燥熱。經典醫書說:「用辛味藥來滋潤。」指的是這個道理。運行水氣,腎臟自然就會變乾燥,並不是半夏的藥性本身具有燥熱性。有人說:有痰液又口渴,應該去掉半夏,用貝母代替。
吳琨曰:渴而喜飲,小便利者易之。不能飲水,小便不利,雖渴宜半夏也,此濕為本,熱為標,所謂濕極而兼勝已之化,非真象也。又東南之人,濕熱生痰,故朱震亨主之加枳實、砂仁,名枳實二陳湯,其性較急也,先哲云:二陳為治痰之妙劑,其於上下、左右無所不宜,然只能治實痰之標,不能治虛痰之本。虛痰之本在脾胃,治者詳之。
白話文:
吳琨說:如果口渴想喝水,並且小便較少,就調整一下治療。如果不能喝水,小便也不利,即使口渴也應該用半夏。這是因為,這種情況是濕邪為主,熱邪為輔,也就是「濕氣過重,熱邪也變得很強大」,並不是真正的熱邪證。另外,東南地區的人,濕熱容易生痰,因此朱震亨主張加入枳實、砂仁,稱為「枳實二陳湯」,它的藥性比較猛烈。古人說:「二陳湯」是治療痰證的良方,無論痰在上焦、下焦,左邊或右邊,都能使用。但它只能治療實痰的表象,不能治療虛痰的根本原因。虛痰的根本原因在脾胃,治療時要仔細辨別。
溫膽湯,治熱嘔吐苦,虛煩,驚悸不眠,痰氣上逆。
竹茹,枳實,半夏,甘草,陳皮,茯苓,生薑
上七味,水煎服。
白話文:
「溫膽湯」,適用於治療因熱引起的嘔吐、苦澀感,虛煩、驚悸、失眠,以及痰氣上逆的情況。
配方包括 「竹茹」、「枳實」、「半夏」、「甘草」、「陳皮」、「茯苓」、「生薑」。
將以上七種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_
【集註】羅謙甫曰:膽為中正之官,清靜之府,喜寧謐,惡煩擾,喜柔和,惡壅鬱。蓋東方木德,少陽溫和之氣也。若病後,或久病而宿有痰飲未消,胸膈之餘熱未盡,必致傷少陽之和氣,以故虛煩驚悸者,中正之官,以熇蒸而不寧也。熱嘔吐苦者,清靜之府,以郁炙而不謐也。
白話文:
膽囊是身體的中正之官,也是清靜之府,它喜歡安寧平靜,厭惡煩擾,喜歡柔和,厭惡阻塞鬱悶。因為東方屬木,少陽之氣溫和,如果生病之後,或是久病之後,還有痰飲沒有消散,胸膈的餘熱也沒有完全消退,就會損傷少陽的溫和之氣,所以會出現虛煩驚悸,這表示中正之官受到燥熱蒸騰而不安寧。如果出現熱嘔吐苦味,就是清靜之府受到鬱熱炙烤而無法安寧。
痰氣上逆者,木家挾熱而上升也。方以二陳治一切痰飲,加竹茹以清熱,加生薑以止嘔,加枳實以破逆,相濟相須,雖不治膽而膽自和,蓋所謂膽之痰熱去故也。命名溫者,乃謂溫和之溫,非謂溫涼之溫也。若謂膽家真畏寒而怯而溫之,不但方中無溫膽之品,且更有涼胃之藥也。
白話文:
脾胃中的痰氣向上逆流,是因為肝膽的熱火上竄所致。可以用「二陳湯」治療各種痰飲,再加入竹茹清熱,生薑止嘔,枳實破逆,這些藥物互相配合,就算不直接治療膽,膽也會自然平和,因為膽中的痰熱已經消除了。
湯的名稱叫做「溫膽湯」,「溫」指的是溫和之意,而不是溫暖之意。如果認為膽虛寒而需要溫補,這個湯方中不只有溫膽的藥物,還有清涼胃部的藥材。
小半夏湯,嘔家本渴,渴為欲解,今反不渴,心下有支飲故也。
半夏(一升),生薑(半斤)
以水七升,煮取一升半,分溫再服。
小半夏加茯苓湯,治卒嘔吐,心下痞,膈間有水,眩悸者。
半夏(一升),生薑(半斤),茯苓(三兩)
煎服如前。
白話文:
小半夏湯用於治療嘔吐,原本口渴,但渴意想減輕,現在反而不渴,這是因為心下有積水的原因。
用半夏一升,生薑半斤,加水七升,煮到剩下一升半,分開溫熱服用。
小半夏加茯苓湯用於治療突然嘔吐,心下痞悶,膈間有水,頭昏心悸的症狀。
用半夏一升,生薑半斤,茯苓三兩,煎服方法同前。
《外臺》茯苓飲,治心胸中有痰飲宿水,自吐出水,復心胸間虛氣滿不能食,消痰氣令能食。
白話文:
《外臺祕要》中的「茯苓飲」,用於治療心胸中有痰飲、積水,導致自吐清水,以及心胸虛氣脹滿、不能進食的情況。此方能消痰破氣,幫助恢復食慾。
茯苓(三兩),人參(三兩),白朮(三兩),枳實(二兩),橘皮(二兩半),生薑(四兩)
上六味,水六升,煮取一升八合,分三服。如人行八九里,再進之。
白話文:
茯苓(180 公克),人參(180 公克),白朮(180 公克),枳實(120 公克),橘皮(150 公克),生薑(240 公克)
【集註】趙良曰:嘔為痰飲動中,湧而出之。嘔盡本當渴,渴則可徵支飲之全去。今反不渴,是其飲尚留,去之未盡也。用半夏之辛溫,生薑之辛散,散其欲出之飲,則所留之邪自盡矣。半夏、生薑皆味辛,可治膈上痰,心下堅,嘔逆目眩。然悸必心受水凌,故加茯苓以去水,伐腎邪安心神也。
白話文:
註解: 趙良說:嘔吐是因為痰液和飲水在體內動盪,湧出來造成的。嘔吐結束後本應感到口渴,口渴證明體內的痰飲已經完全去除。現在沒有口渴,說明體內還有痰飲殘留,沒有完全去除。使用半夏的辛溫之氣和生薑的辛散之氣,散開想要出來的痰飲,那麼殘留體內的邪氣自然會消盡。半夏和生薑都是辛味,可以治療膈肌上部的痰液,心下堅硬,嘔吐反胃,頭暈目眩。但心悸一定是因為心臟受到了水液的侵襲,所以加入茯苓來去除水液,消除腎臟的邪氣,安撫心神。
後方加人參、枳實、橘皮,此由上、中二焦氣弱,水飲入胃,脾不能輸歸於肺,肺不能通調水道,以致停積為痰、為宿水。吐之則下氣因而上逆,虛與氣結,滿不能食,當補益中氣。以人參、白朮為君,茯苓逐宿水,枳實破諸氣為臣。開脾胃,宣揚上焦,發散凝滯,則陳皮、生薑為使也。
其積飲既去,而虛氣塞滿其中,不能進食,此證最多。
白話文:
在後方的方劑中,加入人參、枳實、橘皮,是因為上焦和中焦氣虛,導致水液停留在胃中,脾臟無法將水液運送回肺部,肺部也無法疏通水道,於是這些水液停滯形成痰濁和水飲。
如果這個時候催吐,會導致下氣上逆,出現虛弱和氣滯,導致滿腹不思飲食,因此需要補益中氣。
方劑中,人參和白朮為主藥,用來補益中氣;茯苓可以驅除停滯水液;枳實可以破除各種氣滯。
陳皮和生薑用作輔助藥物,可以開脾胃、疏通上焦、散結化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