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刪補名醫方論》~ 卷一 (3)
卷一 (3)
1. 刪補名醫方論(一)
【集註】張璐曰:氣虛者,補之以甘,參、朮、苓、草,甘溫益胃,有健運之功,具沖和之德,故為君子。蓋人之一生,以胃氣為本,胃氣旺則五臟受蔭,胃氣傷則百病叢生。故凡病久虛不愈,諸藥不效者,惟有益胃、補腎兩途。故用四君子,隨證加減,無論寒熱補瀉,先培中土,使藥氣四達,則周身之機運流通,水穀之精微敷布,何患其藥之不效哉!是知四君子為司命之本也。
吳琨曰:夫面色痿白,則望之而知其氣虛矣。言語輕微,則聞之而知其氣虛矣。四肢無力,則問之而知其氣虛矣。脈來虛弱,則切之而知其氣虛矣,如是則宜補氣。是方也,四藥皆甘溫,甘得中之味,溫得中之氣,猶之不偏不倚之人,故名君子。本方加木香、藿香、葛根名七味白朮散,治小兒脾虛肌熱,泄瀉作渴。
以木藿之芳香、佐四君入脾,其功更捷;以葛根甘寒,直走陽明,解肌熱而除渴也。
【按】本方加陳皮,名五味異功散,治氣虛而兼氣滯者;再加半夏,名六君子湯,治氣虛而兼痰飲者;再加砂仁、藿香,名香砂六君子湯,治氣虛而兼嘔吐者。此皆補中有消導之意也。
香砂六君子湯,治氣虛痰飲,嘔吐痞悶,脾胃不和,變生諸證者。
人參(一錢),白朮(二錢),茯苓(二錢),甘草(七分),陳皮(八分),半夏(一錢),砂仁(八分),木香(七分)
上生薑二錢,水煎服。
【集註】柯琴曰:經曰:壯者氣行則愈,怯者著而為病。蓋人在氣交之中,因氣而生,而生氣總以胃氣為本,若脾胃一有不和,則氣便著滯,或痞悶噦嘔,或生痰留飲,因而不思飲食,肌肉消瘦,諸證蜂起,而形消氣息矣。四君子氣分之總方也,人參致沖和之氣,白朮培中宮,茯苓清治節,甘草調五臟,胃氣既治,病安從來。然撥亂反正,又不能無為而治,必舉大行氣之品以輔之,則補者不至泥而不行。
故加陳皮以利肺金之逆氣,半夏以疏脾上之濕氣,而痰飲可除也;加木香以行三焦之滯氣,縮砂以通脾腎之元氣,而膹郁可開也。君得四輔,則功力倍宣,四輔奉君,則元氣大振,相得而益彰矣。
當歸補血湯,治男婦血虛似白虎證,肌熱面赤,煩渴引飲,脈來洪大而虛,重按則微。
當歸(二錢),黃耆(一兩)
水煎服。
【集註】吳琨曰:血實則身涼,血虛則身熱,或以飢困勞役虛其陰血,則陽獨治,故諸證生焉。此證純象白虎,但脈大而虛,非大而實為辨耳。《內經》所謂脈虛、血虛是也。五味之中,惟甘能補,當歸味甘而厚,味厚則補血;黃耆味甘而薄,味薄則補氣,今黃耆多數倍,而云補血者,以有形之血不能自生,生於無形之氣故也。經言:陽生陰長,是之謂耳。
白話文:
[刪補名醫方論(一)]
註解:
張璐說:氣虛的人,要用甘味的藥來補。像是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這些藥,它們甘甜溫和,能夠增強胃的功能,有健脾運化的作用,而且性質平和,所以被稱為君子藥。因為人的一生,以胃氣為根本,胃氣強盛,五臟就能得到滋養;胃氣受損,就會產生各種疾病。所以凡是久病虛弱不能痊癒,各種藥物都沒效的情況,只有從調理胃氣、補益腎氣這兩方面入手。因此,使用四君子湯,並根據病情加減藥物,無論是寒證熱證、補還是瀉,都應該先調理脾胃,使藥力能夠輸送到全身,讓身體的氣機運行暢通,水穀精微能滋養全身,這樣就不用擔心藥物沒效果了!可見四君子湯是維護生命的重要根本。
吳琨說:臉色蒼白,一看就知道是氣虛;說話聲音很小,一聽就知道是氣虛;四肢無力,一問就知道是氣虛;脈搏虛弱,一摸就知道是氣虛,遇到這種情況就應該補氣。四君子湯的四味藥都是甘溫的,甘味能得到中和的味道,溫性可以得到中和的氣,就像不偏不倚的人一樣,所以稱為君子。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上木香、藿香、葛根,就成了七味白朮散,可以治療小兒脾虛導致的肌膚發熱、腹瀉、口渴。
用木香、藿香的芳香之氣,輔助四君子湯進入脾臟,效果會更快;用葛根的甘寒之性,直接作用於陽明經,可以解除肌肉發熱和口渴。
說明:
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上陳皮,就成了五味異功散,可以治療氣虛兼有氣滯的病症;再加半夏,就成了六君子湯,可以治療氣虛兼有痰飲的病症;再加砂仁、藿香,就成了香砂六君子湯,可以治療氣虛兼有嘔吐的病症。這些方子都有補益兼顧消導的作用。
香砂六君子湯 可以治療氣虛痰飲、嘔吐胸悶、脾胃不和,並由此引發的各種病症。
配方:人參(一錢),白朮(二錢),茯苓(二錢),甘草(七分),陳皮(八分),半夏(一錢),砂仁(八分),木香(七分)。
加上生薑二錢,用水煎服。
註解:
柯琴說:古書上說:「身體強壯的人,氣血運行通暢,病就能好;身體虛弱的人,氣血運行受阻,就會生病。」人的生命依賴於氣,而氣的根本在於胃氣。如果脾胃不和,氣就會阻塞不暢,導致胸悶嘔吐、產生痰液、積聚飲邪,進而導致食慾不振、肌肉消瘦,各種病症紛紛出現,身體衰弱、氣息微弱。四君子湯是調理氣虛的基本方劑。人參可以調和氣血,白朮可以培補脾胃,茯苓可以清理調節身體各部分的氣機,甘草可以調和五臟。胃氣調理好,疾病自然就消除了。但是,要撥亂反正,也不能什麼都不做,必須用一些行氣的藥物來輔助,這樣補益的藥物才不會停滯不前。
所以,加入陳皮可以疏通肺氣的逆行,加入半夏可以疏散脾臟的濕氣,這樣痰飲就可以消除;加入木香可以疏通行走於三焦的氣,加入砂仁可以疏通脾腎的元氣,這樣胸悶鬱結就可以打開。君藥有了四味輔藥的幫助,功效就能加倍發揮;輔藥輔助君藥,就能使元氣大振,兩者相輔相成,效果更加顯著。
當歸補血湯 可以治療男性或女性血虛,出現類似白虎湯證的症狀,比如肌膚發熱、面色潮紅、煩渴想喝水、脈搏洪大而虛弱,重按時則感覺微弱。
配方:當歸(二錢),黃耆(一兩)。
用水煎服。
註解:
吳琨說:血充足則身體涼爽,血虛則身體發熱。有時因為飢餓、勞累而耗損陰血,導致陽氣過盛,就會產生各種症狀。這種情況和白虎湯證很像,但區別在於脈搏大而虛,而不是大而實。《內經》所說的脈虛就是指血虛。在五味之中,只有甘味能夠補益。當歸味甘而厚,味道厚重可以補血;黃耆味甘而薄,味道輕薄可以補氣。現在用黃耆的量是當歸的好幾倍,但卻說是補血的,這是因為有形的血液不能自己產生,需要無形的氣來化生。古書上說:「陽氣產生陰氣滋長」,就是這個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