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四十九大集·本草正(下) (9)
卷之四十九大集·本草正(下) (9)
1. 果部
烏梅(二一七)味酸澀,性溫平。下氣,除煩熱,止消渴吐逆,反胃霍亂,治虛勞骨蒸,解酒毒,斂肺癰肺痿,咳嗽喘急,消癰疽瘡毒,喉痹乳蛾,澀腸止冷熱瀉痢,便血尿血,崩淋帶濁,遣精夢泄,殺蟲伏蛔,解蟲、魚、馬汗、硫黃毒。和紫蘇煎湯,解傷寒時氣瘴瘧,大能作汗。取肉燒存性,研末,敷金瘡惡瘡,去腐肉弩肉死肌,一夜立盡,亦奇方也。
山楂(二一八)味甘微酸,氣平,其性善於消滯。用此者,用其氣輕,故不甚耗真氣。善消宿食痰飲吞酸,去瘀血疼痛,行結滯,驅膨脹,潤腸胃,去積塊,亦祛頹疝。仍可健脾,小兒最宜。亦發瘡疹。婦人產後兒枕痛,惡露不盡者,煎汁入沙糖服之,立效。煮汁洗漆瘡亦佳。腸滑者少用之。
甜瓜蒂(二一九)一名苦丁香。味苦,性寒,有毒。陰中有陽,能升能降。其升則吐,善湧濕熱頑痰積飲,去風熱頭痛,癲癇喉痹,頭目眩暈,胸膈脹滿,並諸惡毒在上焦者,皆可除之。其降則瀉,善逐水濕痰飲,消浮腫水膨,殺蠱毒蟲毒,凡積聚在下焦者,皆能下之。蓋其性峻而急,不從上出,即從下出也。若治鼻中瘜肉,不聞香臭,當同麝香、細辛為末,以綿裹塞鼻中,日一換之,當漸消縮。
大腹皮(二百二十)味微辛,性微溫。主冷熱邪氣,下一切逆氣滯氣攻衝心腹大腸,消痰氣吞酸痞滿,止霍亂,逐水氣浮腫,腳氣瘴瘧,及婦人胎氣惡阻脹悶,並宜加姜鹽同煎。凡用時,必須酒洗炒過,恐其有鴆鳥毒也。
吳茱萸(二二一)味辛苦,氣味俱厚,升少降多,有小毒。能助陽健脾,治胸膈停寒,脹滿痞寒,化滯消食,除吞酸嘔逆霍亂,心腹蓄冷,中惡絞痛,寒痰逆氣,殺諸蟲鬼魅邪疰,及下焦肝腎膀胱寒疝,陰毒疼痛,止痛瀉血痢,厚腸胃,去濕氣腸風痔漏,腳氣水腫。然其性苦善降,若氣陷而元氣虛者,當以甘補諸藥制而用之。
白話文:
果部
烏梅 味道酸澀,性質溫和。能使氣向下走,消除煩躁發熱,止渴、止嘔吐、反胃和霍亂;治療虛勞引起的骨蒸潮熱,解酒毒;收斂肺部的癰腫和萎縮,止咳平喘;消除癰瘡、腫毒、咽喉腫痛和扁桃腺炎;澀腸止瀉,治療冷熱痢疾、便血、尿血、崩漏、白帶混濁、遺精和夢遺;殺蟲,驅除蛔蟲;能解蟲毒、魚毒、馬汗毒和硫磺毒。與紫蘇一起煎湯,能解傷寒、時疫和瘴氣瘧疾,並有發汗的作用。將烏梅肉燒成炭,研成粉末,敷在金瘡和惡瘡上,可以去除腐肉、贅肉和死肌,效果非常快速,是個奇妙的藥方。
山楂 味道甘甜微酸,性質平和,其藥性善於消除積滯。使用山楂是利用它輕清的氣,因此不會過度消耗人體的真氣。能消除積食、痰飲、反酸,去除瘀血疼痛,疏通行氣結滯,消除腹部脹滿,潤腸胃,去除積塊,也能治療疝氣。還可以健脾,尤其適合兒童。也能引發瘡疹。婦女產後腹痛,惡露不盡,煎汁加入紅糖服用,效果顯著。煮汁清洗漆瘡也有很好的效果。腸胃容易滑瀉的人要少用。
甜瓜蒂 又名苦丁香。味道苦,性質寒涼,有毒。陰中有陽,能上升也能下降。其上升作用能催吐,善於湧吐濕熱、頑痰、積飲,去除風熱引起的頭痛、癲癇、咽喉腫痛、頭暈目眩、胸膈脹滿,以及各種上焦的毒邪。其下降作用能瀉下,善於驅逐水濕痰飲,消除浮腫,殺滅蠱毒蟲毒,凡是積聚在下焦的病症,都能瀉下。因為藥性峻猛而快速,不是從上而出,就是從下而出。如果治療鼻息肉,導致聞不到氣味,可以將甜瓜蒂與麝香、細辛研成粉末,用棉花包裹塞入鼻中,每天更換一次,鼻息肉會逐漸縮小。
大腹皮 味道微辛,性質微溫。主要治療寒熱邪氣,使一切上逆的氣、滯氣、衝擊心腹和大腸的氣向下走;消除痰氣、反酸、痞滿;止霍亂;驅逐水氣浮腫、腳氣、瘴氣瘧疾,以及婦女懷孕引起的胎氣、惡阻、脹悶,都適合加入生薑和食鹽一同煎煮。使用時,必須用酒洗過並炒過,因為它可能含有鴆鳥的毒性。
吳茱萸 味道辛苦,氣味都濃重,上升作用少,下降作用多,有小毒。能助陽健脾,治療胸膈寒冷、脹滿痞悶、化解積滯、消除食積、反酸、嘔吐、霍亂;治療心腹積冷、中惡絞痛、寒痰逆氣;殺滅各種蟲類和鬼魅邪氣;治療下焦肝腎膀胱的寒疝、陰毒疼痛;止瀉血痢;增厚腸胃;去除濕氣、腸風痔瘡、腳氣水腫。但是藥性苦而善於下降,如果氣虛下陷,應該與甘補的藥物一起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