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從集·雜證謨 (1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從集·雜證謨 (19)

1. 論外備用方

人參養營湯(補二一),加味歸脾湯(補三三),調中益氣湯(補三一,虛邪),朮附湯(補四一,中寒),參附湯(補三七,厥冷),《金匱》大建中湯(補二三,中寒),逍遙散(補九二,血虛發熱),聖愈湯(補九十,虛熱),八味大建中湯(補二五,陰寒),人參固本丸(補百六,陰虛熱),益陰腎氣丸(補一二五),七味白朮散(補五五,虛熱渴),柴苓湯(和一九二,寒熱瀉),藿香正氣散(和二十,風寒),龍腦雞蘇丸(和三七二,陰虛煩熱),四逆散(散二八,熱厥),小柴胡湯(散十九),加減小柴胡湯(散二二,寒熱腹痛),九味羌活湯(散四四,外邪寒熱),退熱湯(寒九三,急勞大熱),秦艽扶羸湯(寒九二,虛勞),黃耆鱉甲煎(寒九十,虛勞),地骨皮散(寒七四,熱渴),《局方》大已寒丸(熱百七十,中寒),十補丸(熱一七三,腎虛寒),已寒丸(熱一七二,阻陽於下),《元戎》大己寒丸(熱一七一,冷秘),四逆湯(熱十四,寒厥),附子湯(熱二二,背惡寒),附子理中湯(熱二,寒厥),溫胃湯(熱十二,溫中),三建湯(熱四二,陰寒厥逆),扶陽助胃湯(熱百十五,中寒),《保命》柴胡四物湯(補十二,虛勞)

白話文:

以下是一些中醫常用的方劑,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選用:

補益類:

  • 人參養營湯:可以用於補養氣血。
  • 加味歸脾湯:可以用於補益心脾,改善氣血不足。
  • 調中益氣湯:可以用於補中益氣,改善體虛邪弱的狀況。
  • 朮附湯:可以用於溫補中焦,改善中焦虛寒。
  • 參附湯:可以用於回陽救逆,改善手腳冰冷。
  • 《金匱》大建中湯:可以用於溫補中焦,改善中寒。
  • 逍遙散:可以用於疏肝解鬱,改善血虛發熱。
  • 聖愈湯:可以用於滋陰清熱,改善虛熱。
  • 八味大建中湯:可以用於溫補下焦,改善陰寒。
  • 人參固本丸:可以用於滋陰清熱,改善陰虛發熱。
  • 益陰腎氣丸:可以用於滋補肝腎。
  • 七味白朮散:可以用於健脾益氣,改善虛熱口渴。
  • 《保命》柴胡四物湯:可以用於補益氣血,改善虛勞。

和解類:

  • 柴苓湯:可以用於調和寒熱,改善腹瀉。
  • 藿香正氣散:可以用於解表化濕,改善風寒感冒。
  • 龍腦雞蘇丸:可以用於清熱除煩,改善陰虛煩熱。

疏散類:

  • 四逆散:可以用於疏肝理氣,改善熱厥。
  • 小柴胡湯:可以用於和解少陽。
  • 加減小柴胡湯:可以用於和解少陽,改善寒熱腹痛。
  • 九味羌活湯:可以用於解表散寒,改善外感風寒。

清熱類:

  • 退熱湯:可以用於清熱退燒,改善急勞發熱。
  • 秦艽扶羸湯:可以用於清熱養陰,改善虛勞。
  • 黃耆鱉甲煎:可以用於滋陰清熱,改善虛勞。
  • 地骨皮散:可以用於清熱生津,改善熱渴。

溫裡類:

  • 《局方》大已寒丸:可以用於溫中散寒,改善中寒。
  • 十補丸:可以用於溫補腎陽,改善腎虛寒。
  • 已寒丸:可以用於溫陽散寒,改善陽氣鬱結於下。
  • 《元戎》大己寒丸:可以用於溫通陽氣,改善冷秘。
  • 四逆湯:可以用於回陽救逆,改善寒厥。
  • 附子湯:可以用於溫陽散寒,改善背部怕冷。
  • 附子理中湯:可以用於溫中散寒,改善寒厥。
  • 溫胃湯:可以用於溫中散寒。
  • 三建湯:可以用於溫補下焦,改善陰寒厥逆。
  • 扶陽助胃湯:可以用於溫中散寒,改善中寒。

2. 暑證

3. 經義

《熱論》曰:凡病傷寒而成溫者,先夏至日者為病溫,後夏至日者為病暑。暑當與汗皆出,勿止。

《生氣通天論》曰:因於暑,汗,煩則喘滿,靜則多言,體若燔炭,汗出而散。

《刺志論》曰:氣盛身寒,得之傷寒。氣虛身熱,得之傷暑。

《金匱真言論》曰:夏暑汗不出者,秋成風瘧。

《陰陽應象大論》曰:夏傷於暑,秋必咳瘧。

白話文:

《熱論》說:凡是生病因為感受寒邪而變成溫病的,在夏至日之前發病的,稱為溫病;在夏至日之後發病的,稱為暑病。暑病的時候,應該讓汗水自然排出,不要阻止。

《生氣通天論》說:因為感受暑邪,導致汗出、煩躁,就會氣喘胸悶;如果安靜下來,就會多話;身體像被火烤一樣發熱,汗出後熱就會散去。

《刺志論》說:體內氣盛而身體發冷,是因為感受了寒邪;體內氣虛而身體發熱,是因為感受了暑邪。

《金匱真言論》說:夏天因為暑熱而導致汗出不來,秋天容易得風瘧。

《陰陽應象大論》說:夏天感受了暑邪,秋天一定會咳嗽和發瘧疾。

4. 論證(共七條)

暑本夏月之熱病,然有中暑而病者,有因暑而致病者,此其病有不同,而總由於暑。故其為病,則有陰陽二證:曰陰暑,曰陽暑,治猶冰炭,不可不辨也。陰暑者,因暑而受寒者也。凡人之畏暑貪涼,不避寒氣,則或於深堂大廈,或於風地樹陰,或以乍熱乍寒之時,不謹衣被。以致寒邪襲於肌表,而病為發熱頭痛,無汗惡寒,身形拘急,肢體痠痛等證。

此以暑月受寒,故名陰暑,即傷寒也。惟宜溫散為主,當以傷寒法治之也。又有不慎口腹,過食生冷,以致寒涼傷臟,而為嘔吐、瀉痢、腹痛等證,此亦因暑受寒,但以寒邪在內,治宜溫中為主,是亦陰暑之屬也。陽暑者,乃因暑而受熱者也,在仲景即謂之中暍。凡以盛暑烈日之時,或於長途,或於田野,不辭勞苦,以致熱毒傷陰,而病為頭痛煩躁,肌體大熱,大渴大汗,脈浮氣喘,或無氣以動等證。此以暑月受熱,故名陽暑。

治宜察氣之虛實,火之微甚,或補或清,以固其氣。此與陰暑之治,大有不同,若或因暑之名,而不分表裡,不察陰陽,則誤人不淺矣。

一、陰暑證,或在於表,或在於里。惟富貴安逸之人多有之。總由恣情任性,不慎風寒所致也。陽暑證,惟辛苦勞役之人多有之。由乎觸冒暑熱,有勢所不容已也。然暑熱逼人者,畏而可避,可避則犯之者少;陰寒襲入者,快而莫知,莫知則犯之者多。故凡有病暑者,陽暑不多見,而陰暑居其八九。

今之人治暑者,但見發熱頭痛等證,則必曰此中暑也。而所用無非寒涼,其不達也亦甚矣。

一、傷寒之病,雖同為寒邪,而名有不同也。傷暑之名,雖可同為暑邪,而病有不同也。傷寒之名有不同者,在冬之寒,即謂之正傷寒;在春之溫,即謂之溫病;在夏之暑,即謂之暑病。是溫病、暑病。亦皆傷寒之別名耳。經曰:冬傷於寒,春必溫病。又曰:凡病傷寒而成溫者,先夏至日者為病溫,後夏至日者為病暑,即此謂也。

傷暑之病有不同者,其因暑而感寒者,寒則傷形,即傷寒也;因暑而受熱者,熱則傷氣,即傷暑也。是內傷外感,俱有暑病之不同耳。經曰:氣盛身寒,得之傷寒;氣虛身熱,得之傷暑,即此謂也。蓋氣盛身寒者,謂身受寒邪而氣無恙也,故曰傷寒。氣虛身熱者,謂身冒暑熱,而熱傷氣也,故曰傷暑。

此義人多不解,而謂傷寒者必身寒,則於理不通,而大昧經旨矣。

一、夏月盛暑之時,必令身有微汗,此養身之道,最得時宜者也。若必使快然無汗,則未免陰勝於陽,多致疾矣。觀之經曰:暑當與汗皆出,勿止。是言暑汗之勿宜止也。又曰:夏暑汗不出者,秋成風瘧,是言暑汗不出之為病也。此夏月之汗宜否,蓋可知矣。

一、夏月伏陰續論,在前第二卷《傳忠錄》中。

一、暑有八證:脈虛,自汗,身熱,背寒,面垢,煩渴,手足微冷,體重是也。凡治此者,宜調理元氣為主,清利次之。

一、中暑死者,不可使得冷,得冷便死。只宜以溫暖之物,護其臍中,徐徐治之。

白話文:

關於暑病的論證(共七條)

暑病是夏天炎熱引起的疾病,但有些人是中暑而生病,有些人則是因為暑熱導致其他疾病,雖然病症不同,但都跟暑熱有關。所以暑病可以分成兩種:陰暑和陽暑,這兩種的治療方法截然不同,必須仔細分辨。

所謂陰暑,是因為暑熱而受寒導致的疾病。通常是怕熱貪涼的人,不注意避寒,可能在涼爽的大廳、陰涼的樹下,或是在忽冷忽熱的時候不注意保暖,導致寒氣侵入體表,引起發熱頭痛、無汗怕冷、身體僵硬、肢體痠痛等症狀。

這是因為在暑熱的月份受寒,所以稱為陰暑,其實就是傷寒的一種。治療上應該以溫散為主,採用治療傷寒的方法。另外,還有些人因為飲食不慎,吃了過多生冷的食物,導致寒涼之氣傷害內臟,引起嘔吐、腹瀉、腹痛等症狀,這也是因為暑熱受寒引起的,只是寒邪在體內,治療應該以溫中為主,也屬於陰暑的範疇。

所謂陽暑,是因為暑熱而受熱導致的疾病,在《傷寒論》中稱為中暍。通常是盛夏烈日下,或是長途跋涉、在田間勞作,不辭辛勞,導致熱毒損傷身體陰液,引起頭痛煩躁、身體發熱、口渴多汗、脈象浮盛、呼吸急促,甚至虛弱無力等症狀。這是因為在暑熱的月份受熱,所以稱為陽暑。

治療上應該仔細觀察身體氣虛的程度、火熱的輕重,分別採取補氣或清熱的方法,來穩固元氣。這與治療陰暑的方法截然不同。如果只是因為病名叫做「暑」,而不區分表裡、陰陽,會造成很大的誤診。

一、陰暑的病症,可能在體表,也可能在體內。多發生在生活安逸的富貴人家,通常是因為放縱任性、不注意風寒所引起的。而陽暑的病症,多發生在辛勤勞動的人,是因為接觸暑熱,有時也是不得已。然而,暑熱逼人,人們知道畏懼而會躲避,所以陽暑比較少見;陰寒侵入,人們往往不察覺,所以陰暑的發病率很高,十有八九都是陰暑。

現在的人治療暑病,只要看到發熱頭痛等症狀,就認為是中暑,使用的藥物也都是寒涼之藥,這種治療方法實在是很不恰當。

二、傷寒的疾病,雖然都屬於寒邪,但名稱不同。同樣的,暑病的名稱,雖然都屬於暑邪,但病症也不同。傷寒的名稱不同,是因為冬季的寒邪稱為正傷寒;春季的溫邪稱為溫病;夏季的暑邪稱為暑病。所以溫病、暑病,都是傷寒的別名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冬天感受寒邪,春天一定會得溫病。」又說:「凡是傷寒變成溫病的,在夏至之前發病的稱為溫病,在夏至之後發病的稱為暑病」,就是這個意思。

暑病的病症不同,是因為感受暑熱又感受寒邪的,寒邪會傷害身體,就是傷寒;因為感受暑熱而受熱的,熱邪會傷害身體的氣,就是傷暑。所以內傷、外感都有暑病的不同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氣盛身體發寒,是得傷寒;氣虛身體發熱,是得傷暑。」就是這個意思。所謂氣盛身體發寒,是指身體感受寒邪而氣沒有受損,所以叫做傷寒。所謂氣虛身體發熱,是指身體感受暑熱,而熱邪傷害了氣,所以叫做傷暑。

很多人不了解這個道理,認為傷寒一定是身體發寒,這是不符合道理,而且大大誤解了《黃帝內經》的旨意。

三、夏天酷暑時,身體應該要有微微的出汗,這是養生的方法,最符合時節。如果一定想要身體不出汗,恐怕會導致陰氣勝過陽氣,容易生病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暑熱的時候應該要汗出,不要阻止。」就是說暑熱時不應該阻止汗出。又說:「夏天暑熱時不出汗,秋天會得瘧疾。」就是說夏天不出汗會生病。所以夏天應該要不要出汗,道理就很清楚了。

四、關於夏季陰氣潛藏的論述,在《傳忠錄》第二卷中已經提到。

五、暑病有八種症狀:脈象虛弱、自汗、身體發熱、背部發冷、面部污垢、煩躁口渴、手腳稍微發冷、身體沉重。治療這種病症,應該以調理元氣為主,清熱為輔。

六、中暑而死的人,絕對不可以讓他受冷,一受冷就會死亡。應該用溫熱的東西保護他的肚臍,慢慢進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