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五性集·雜證謨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五性集·雜證謨 (2)

1. 論證

病有寒熱者,由陰陽之有偏勝也。凡陽勝則熱,以陰之衰也。陰勝則寒,以陽之衰也。故曰:發熱惡寒者,發於陽也;無熱惡寒者,發於陰也。此寒熱之病有不同,而陰陽之不可不察也。又若外來之寒熱,由風寒之外感。內生之寒熱,由臟氣之內傷,此寒熱之因有不同,而表裡之不可不察也。

雖曰陽證多熱,陰證多寒,然極熱者反有寒證,極寒者亦有熱證,此又真假之不可不察也。雖曰外入之邪多有餘,內出之邪多不足,然陽盛生外熱,陽虛生外寒,陰盛生內寒,陰虛生內熱,此又虛實之不可不察也。諸如此者,有證可據,有脈可診,有因可問。且經文盡發其深秘,已列前條,余有寒熱篇,亦悉其證候,具在首卷。

白話文:

疾病的寒熱變化,都是因為陰陽失衡所致。陽氣過盛就會發熱,是因為陰氣衰弱;陰氣過盛就會發寒,是因為陽氣衰弱。所以說,發熱怕冷的,是陽氣過盛;不發熱怕冷的,是陰氣過盛。這就是寒熱病症的不同,陰陽的變化不可不仔細觀察。

此外,寒熱的來源也有不同,外來的寒熱是因風寒外感,內生的寒熱是因臟腑氣血內傷。這就是寒熱的病因不同,表裡之分不可不仔細觀察。

雖然說陽證多發熱,陰證多發寒,但極熱的症狀反而可能出現寒證,極寒的症狀也可能出現熱證,這就需要辨別真假,不可不仔細觀察。

同樣地,雖然說外來的邪氣多為有餘,內在的邪氣多為不足,但陽氣過盛會生發外熱,陽氣虛弱會生發外寒,陰氣過盛會生發內寒,陰氣虛弱會生發內熱,這就需要辨別虛實,不可不仔細觀察。

總之,對於寒熱病症,需要根據臨床表現、脈象診斷和詢問病史來判斷。經文已經詳細闡述了這些深奧的道理,在前面的條目中已經列舉出來,而我寫的《寒熱篇》也詳細記錄了各種寒熱的證候,都在卷首部分。

及傷寒門,亦有寒熱辨。但因此以詳求其理,則可盡悉其要,而辨治自無難也。

一、寒熱真假篇,義詳一卷及火證門論虛火條中。

一、治法有逆從論,在一卷論治篇中。

白話文:

在《傷寒門》部分,確實存在對於寒熱的區分與辨別。然而,若我們深入探討並詳細理解這些理論,便能全面掌握其核心要點,並且進行診斷與治療時自然不會感到困難。

一、「寒熱真假篇」的理論詳述於一卷專門的篇章中,並且在討論「火證門」中的「虛火」條目中也有詳細論述。

二、「治法有逆從論」的原則則在另一卷專門的「論治篇」中有所討論。

2. 論諸寒證治(共五條)

凡寒病之由於外者,或由風寒以傷形,或由生冷以傷臟;其由於內者,或由勞欲以敗陽,或由稟賦之氣弱。若寒自外入者,必由淺及深,多致嘔惡脹滿,或為疼痛泄瀉;寒由內生者,必由臟及表,所以戰慄憎寒,或為厥逆拘攣。總之,熱者多實,寒者多虛。故凡治寒證者,當兼察其虛而仍察其臟,此不易之法也。

一、凡陰毒寒邪直中三陰者,此即傷寒類所謂直中陰經之陰證也。其於倉卒受寒,以致身冷戰慄,或四體拘攣,或心腸疼痛,或口噤失音,昏迷厥逆,或吐瀉蜷臥,脈來微細,或沉緊無神者,皆其證也。切不可妄用風藥,再散其氣,但速宜溫中,則寒邪自散。輕則理中湯、溫胃飲,甚則四逆湯、大溫中飲,或附子理陰煎之類主之。

白話文:

寒冷的疾病,可能是外來的,也可能是內生的。外來的寒邪,可能是風寒入侵身體,也可能是生冷食物損傷臟腑;內生的寒邪,可能是勞累过度损伤阳气,也可能是天生体质虚弱。如果寒邪从外侵入,会逐渐深入,导致呕吐、恶心、腹胀、疼痛、腹泻等症状;如果寒邪从内生起,会从脏腑蔓延到体表,导致畏寒、发抖、手脚冰凉、四肢麻木等症状。总而言之,热证多实,寒证多虚。治疗寒证,一定要兼顾虚实,并仔细辨别寒邪侵犯的部位,这是治疗寒证的根本原则。

阴寒邪气直接侵犯三阴经,这就是伤寒类疾病中直中阴经的阴证。患者突然受寒,出现身体发冷、发抖,四肢僵硬,心痛、胸闷,口不能言,昏迷、厥逆,呕吐、腹泻、蜷缩卧床,脉象微弱细小,或沉紧无力等症状。切不可乱用风药,以免散气伤阳,应该尽快温中散寒。症状较轻者,可以使用理中汤、温胃饮;症状严重者,可以使用四逆汤、大温中饮,或附子理阴煎等方剂治疗。

其有勢在危急,唇青囊縮,無脈者,宜用華陀救陽脫方急治之。或仍灸氣海、關元二、三十壯,但得手足漸溫,脈微出者,乃可生也。一方以胡椒研碎,用滾酒泡服,外用蔥鹽熨法。一方用黑豆二合炒熱,以酒烹入,滾數沸,去豆取酒,服二碗即愈。

一、寒中太陰,則中脘疼痛,宜理中湯、溫胃飲。寒中少陰,則臍腹疼痛,宜歸氣飲,或五積散加吳茱萸。寒中厥陰,則少腹疼痛,宜四逆湯、歸氣飲、暖肝煎。其有寒中三陰而寒滯不散,因致脹滿痛甚者,宜暫用排氣飲,或韓氏溫中湯,先散其滯,然後調補之。或用五味沉附湯,或暖肝煎,俱可擇用。

白話文:

如果病人情況危急,嘴唇發青,陰囊收縮,沒有脈搏,應該用華陀救陽脫方緊急治療。或者也可以灸氣海、關元穴各二、三十壯,只要手腳逐漸溫暖,脈搏微弱地出現,就可以活下來。另外,可以將胡椒研碎,用滾燙的酒泡服,外部用蔥鹽熨法。或者將黑豆二合炒熱,用酒烹煮,滾沸數次,去除豆子,服用剩下的酒,喝下兩碗就會痊癒。

如果病人是寒中太陰,則會出現中脘疼痛,應該服用理中湯、溫胃飲。如果是寒中少陰,則會出現臍腹疼痛,應該服用歸氣飲,或者五積散加吳茱萸。如果是寒中厥陰,則會出現少腹疼痛,應該服用四逆湯、歸氣飲、暖肝煎。如果病人寒中三陰皆有寒滯不散,導致脹滿疼痛嚴重,應該先服用排氣飲,或者韓氏溫中湯,先散去寒滯,然後再進行調理補益。也可以服用五味沉附湯,或者暖肝煎,根據情況選擇使用。

一、生冷內傷,以致臟腑多寒,或為疼痛,或為嘔吐,或為泄瀉等證,治法隨見各門。又或素稟陽臟,每多恃強,好食生冷茶水,而變陽為陰者,治亦同前。

一、稟賦素弱,多有陽衰陰勝者,此先天之陽氣不足也。或斫喪太過,以致命門火衰者,此後天之陽氣失守也。其證則未冷先寒,或手足清厥,或身為寒慄,或脾胃不健,或肚腹不實,或小水頻數,或陽道不壯,或每多恐畏,或眼耳少神,是皆陽虛生寒也,治宜溫補元氣。其微者,宜五君子煎、理陰煎、六氣煎、溫胃飲、壽脾煎之類,擇而用之。

白話文:

生冷的食物吃太多,會傷到內臟,導致臟腑寒涼,出現疼痛、嘔吐、腹瀉等症狀,治療方法要根據不同的情況而定。有些人天生陽氣充足,經常逞強,喜歡吃生冷食物和喝冷茶,結果把陽氣轉變成了陰氣,治療方法也是一樣。

有些人天生體質虛弱,陽氣不足,陰氣過盛,這是先天陽氣不足。有些人過度勞累,導致身體陽氣衰弱,這是後天陽氣失守。他們會在還沒完全冷的天氣就感到寒冷,或者手腳冰冷,或者全身發冷,或者脾胃虛弱,或者肚子空虛,或者頻頻小便,或者性功能減退,或者容易感到恐懼,或者眼睛耳朵神采不足,這些都是陽氣虛弱導致寒涼的症狀。治療需要溫補元氣。症狀較輕的,可以用五君子煎、理陰煎、六氣煎、溫胃飲、壽脾煎等藥方,選擇合適的藥方使用。

其甚者,宜大補元煎、右歸飲、右歸丸、四味回陽飲、六味回陽飲、海藏八味地黃丸之類主之。其有脾腎虛寒,每多腹痛飧泄。腎泄者,宜九氣丹、一氣丹,並於泄瀉門求法治之。

白話文:

若病症嚴重者,應服用大補元煎、右歸飲、右歸丸、四味回陽飲、六味回陽飲、海藏八味地黃丸等藥方治療。若患者脾腎虛寒,常有腹痛、腹瀉的症狀,腎氣虛弱導致腹瀉者,宜服用九氣丹、一氣丹,並尋求專業醫師治療腹瀉。

3. 論諸熱證治(共四條)

凡熱病之作,亦自有內外之辨。如感風寒而傳化為熱,或因時氣而火盛為熱,此皆外來之熱,即傷寒、瘟疫、時毒、咳瘧之屬也。至若內生之熱,則有因飲食而致者,有因勞倦而致者,有因酒色而致者,有因七情而致者,有因藥餌而致者,有因過暖而致者,有因陰虛而致者,有偶感而致者,有積累而致者。雖其所因不同,而病候無過表裡。

故在外者,但當察經絡之深淺;在內者,但當察臟腑之陰陽。凡此諸證,在各門具有方論者,茲不再贅。且熱即火也。故治熱之法,即當於火證門通融用之。其有未盡之義,仍列於後。

一、治熱之法,凡微熱之氣,宜涼以和之。大熱之氣,宜寒以制之。鬱熱在經絡者,宜疏之、發之。結熱在臟腑者,宜通之、利之。陰虛之熱者,宜壯水以平之。無根之熱者,宜益火以培之。此其中有宜降者,所謂高者抑之也。有宜散者,所謂下者舉之也。有相類者,所謂逆者正治也。

白話文:

中醫認為熱病的發生,有內外之分。外來的熱,像是因風寒傳化而成的熱,或是因季節氣候導致的火熱,都屬於外來熱,包括傷寒、瘟疫、時毒、咳嗽、瘧疾等。內生的熱,則可能是因為飲食、勞累、酒色、七情、藥物、過度溫暖、陰虛、偶感、積累等原因造成的。雖然致病原因不同,但病症表現卻都離不開表裡。

外來的熱,主要觀察經絡的深淺程度;內生的熱,則需觀察臟腑的陰陽狀況。各種病症的治療方法,在各個門類中都有詳細的論述,這裡就不再贅述了。

熱就是火,所以治療熱病的方法,就應該從火證門的治療方法中參考運用。一些未盡之言,會在後面列出。

治療熱病的原則:對於輕微的熱氣,應該用涼性的方法來調節;對於嚴重的熱氣,應該用寒性的方法來控制。經絡中的鬱熱,應該疏通發散;臟腑中的結熱,應該通暢利導。陰虛引起的熱,應該滋補陰液來平衡;無根的熱,應該補益陽氣來培育。其中有些需要下降的,就是“高者抑之”;有些需要散開的,就是“下者舉之”;有些需要相類的,就是“逆者正治”。

有相反者,所謂從者反治也。治熱之法,不過如此,而鮮有得其善者,豈亦由學力之未至乎。

一、五臟之熱證有可據者。如肺氣上通於鼻,而下主於皮毛。心氣上通於舌,而下主於血脈。脾氣上通於口,而下主於四肢。胃氣上通於頭面牙齦,而下主於肌肉。肝氣上通於目,而下主於筋節。腎氣上通於喉、耳,而下主於二陰。而六腑之氣,亦可因表裡以察之,此皆病在形體也。凡有諸中者必形諸外,故必有熱證可據,方可以熱論治,醫中關係,惟此為最。

一、治五臟之熱,當察微甚。如心經之微熱者,宜二陰煎、安神丸、天王補心丹、導赤散之類,皆可隨證酌用;其熱甚者,如瀉心湯、黃連解毒湯、八正散、《直指》黃芩湯,及犀角地黃湯三方,皆其類也。肺經微熱者,宜加減一陰煎、《正傳》麥門冬湯、瀉白散之類主之;其熱甚者,宜黃芩清肺飲、黃芩知母湯之類主之。肝經微熱者,宜化肝煎、保陰煎;熱甚者,宜加味龍膽瀉肝湯、芍藥清肝散、七正散。

白話文:

治療疾病時,應考慮相反相成的關係,從反面入手治療。治療熱證的方法,其實很簡單,但很少有人能真正掌握精髓,難道是因為醫術不夠精湛嗎?

要治療五臟的熱證,首先要找到熱證的表現。例如,肺氣上通於鼻,下達於皮毛;心氣上通於舌,下達於血脈;脾氣上通於口,下達於四肢;胃氣上通於頭面牙齦,下達於肌肉;肝氣上通於目,下達於筋節;腎氣上通於喉、耳,下達於二陰。同樣地,六腑的氣也依據表裡關係可以觀察判斷。這些都是疾病在身體上的表現。凡是內在病症都會反映在外表,因此一定有熱證可供參考,才能根據熱證進行治療。這是醫學中最基本的關係。

治療五臟的熱證,要細心觀察熱的程度。例如心經微熱,可以用二陰煎、安神丸、天王補心丹、導赤散等藥物,根據具體情況選用;如果熱證嚴重,可以使用瀉心湯、黃連解毒湯、八正散、《直指》黃芩湯以及犀角地黃湯等。肺經微熱,可以用加減一陰煎、《正傳》麥門冬湯、瀉白散等藥物治療;熱證嚴重,可以用黃芩清肺飲、黃芩知母湯等藥物治療。肝經微熱,可以用化肝煎、保陰煎等藥物治療;熱證嚴重,可以用加味龍膽瀉肝湯、芍藥清肝散、七正散等藥物治療。

脾胃微熱者,清化飲、黃芩芍藥湯。陽明熱甚者,白虎湯、太清飲、瀉黃散、玉泉散。腎經微熱者,一陰煎、滋陰八味丸。熱甚者,正氣湯、丹溪大補陰丸。腎虛兼胃火者,玉女煎。膀胱微熱者,五淋散;熱甚者,大分清飲、化陰煎。三焦微熱者,徙薪飲;熱甚者,抽薪飲、大連翹飲、涼膈散、三補丸、大金花丸之類,擇宜用之。凡清火退熱方論甚多,此亦言其約耳。

欲盡其義,當詳考寒陣二類。

白話文:

如果脾胃有點熱,可以考慮清化飲或黃芩芍藥湯。陽明經熱得很厲害的話,就用白虎湯、太清飲、瀉黃散、玉泉散。腎經微熱用一陰煎、滋陰八味丸,熱得很厲害則用正氣湯、丹溪大補陰丸。腎虛又伴隨胃火,就用玉女煎。膀胱有點熱,可以考慮五淋散;熱得很厲害就用大分清飲、化陰煎。三焦有點熱,用徙薪飲;熱得很厲害,就用抽薪飲、大連翹飲、涼膈散、三補丸、大金花丸等等。這些方子只是列舉一些常見的,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。想要完全理解這些藥方,還要仔細研究寒熱兩類的藥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