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五性集·雜證謨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五性集·雜證謨 (1)

1. 經義

《陰陽應象大論》曰:積陽為天,積陰為地。陰靜陽躁,陽生陰長,陽殺陰藏。陽化氣,陰成形。寒極生熱,熱極生寒。寒氣生濁,熱氣生清。清氣在下,則生飧泄;濁氣在上,則生䐜脹。此陰陽反作,病之逆從也。陽勝則熱,陰勝則寒。重寒則熱,重熱則寒。寒傷形,熱傷氣。

風勝則動,熱勝則腫,燥勝則乾,寒勝則浮,濕勝則濡泄。喜怒傷氣,寒暑傷形。冬傷於寒,春必病溫;春傷於風,夏生飧泄;夏傷於暑,秋必咳瘧;秋傷於濕,冬生咳嗽。陽勝則身熱,腠理閉,喘粗為之俯仰,汗不出而熱,齒乾以煩冤,腹滿,死,能冬不能夏。陰勝則身寒,汗出,身常清,數慄而寒,寒則厥,厥則腹滿,死,能夏不能冬。

白話文:

天地是由陽氣積聚而成天,陰氣積聚而成地。陰氣靜止,陽氣活躍,陽氣生長,陰氣滋長,陽氣主宰,陰氣藏匿。陽氣化為氣體,陰氣凝結成形體。極度的寒冷會轉化為熱,極度的熱也會轉化為寒。寒冷產生濁氣,熱氣產生清氣。清氣在下則導致腹瀉,濁氣在上則導致腹脹。這些都是陰陽反常,疾病逆轉的表現。陽氣過盛則發熱,陰氣過盛則發寒。寒氣過重則轉為熱,熱氣過重則轉為寒。寒氣傷損形體,熱氣傷損氣血。

風氣過盛則導致身體運動,熱氣過盛則導致身體腫脹,燥氣過盛則導致身體乾燥,寒氣過盛則導致身體浮腫,濕氣過盛則導致身體濕潤泄瀉。喜怒傷氣,寒暑傷形。冬天受寒,春天容易患溫病;春天受風,夏天容易腹瀉;夏天受暑,秋天容易咳嗽瘧疾;秋天受濕,冬天容易咳嗽。陽氣過盛則身體發熱,毛孔閉塞,呼吸急促,汗液不出而發熱,口乾舌燥,煩躁不安,腹部脹滿,最終導致死亡,冬季能夠生存,夏季則無法生存。陰氣過盛則身體寒冷,汗出,身體經常清涼,經常顫抖發冷,寒冷則昏厥,昏厥則腹部脹滿,最終導致死亡,夏季能夠生存,冬季則無法生存。

天之邪氣,感則害人五臟;水穀之寒熱,感則害於六腑;地之濕氣,感則害皮肉筋脈。

《天元紀大論》曰:神在天為風,在地為木。在天為熱,在地為火。在天為濕,在地為土。在天為燥,在地為金。在天為寒,在地為水。故在天為氣,在地成形,形氣相感,而化生萬物矣。

《五運行大論》曰:上下相構,寒暑相臨,氣相得則和,不相得則病。

《百病始生篇》曰:風雨寒熱,不得虛,邪不能獨傷人。

《四氣調神論》曰:春氣之應,養生之道也。逆之則傷肝,夏為寒變,奉長者少。夏氣之應,養長之道也。逆之則傷心,秋為咳瘧,奉收者少。秋氣之應,養收之道也。逆之則傷肺,冬為飧泄,奉藏者少。冬氣之應,養藏之道也。逆之則傷腎,春為痿厥,奉生者少。

白話文:

天上的邪氣會傷害人體五臟,水穀的寒熱會傷害六腑,地上的濕氣會傷害皮肉筋脈。

《天元紀大論》說:神在天上是風,在地是木;在天上是熱,在地是火;在天上是濕,在地是土;在天上是燥,在地是金;在天上是寒,在地是水。所以說,氣在天上,在地就成形,形氣互相感應,才生化出萬物。

《五運行大論》說:天地互相聯繫,寒暑互相交替,氣相互配合就和諧,不配合就會生病。

《百病始生篇》說:風雨寒熱等外邪,如果不趁人虛弱的時候,是無法單獨傷害人體的。

《四氣調神論》說:春天應該養生,順應春氣,否則會傷肝,夏天容易出現寒變,生長氣不足。夏天應該養長,順應夏氣,否則會傷心,秋天容易出現咳嗽瘧疾,收斂氣不足。秋天應該養收,順應秋氣,否則會傷肺,冬天容易出現腹瀉,收藏氣不足。冬天應該養藏,順應冬氣,否則會傷腎,春天容易出現痿厥,生發氣不足。

《金匱真言論》曰:長夏善病洞泄寒中。

《氣交變大論》曰:歲木太過,風氣流行,脾土受邪。歲火太過,炎暑流行,肺金受邪。歲土太過,雨濕流行,腎水受邪。歲金太過,燥氣流行,肝木受邪。歲水太過,寒氣流行,邪害心火。歲木不及,燥乃大行,生氣失應。歲火不及,寒乃大行,長政不用。歲土不及,風乃大行,化氣不令。歲金不及,炎火乃行,生氣乃用。歲水不及,濕乃大行,長氣反用。

《宣明五氣篇》曰:心惡熱,肺惡寒,肝惡風,脾惡濕,腎惡燥,是謂五惡。

《經脈篇》曰:肺所生病者,咳,上氣喘渴,煩心胸滿,臑臂內前廉痛厥,掌中熱。氣盛有餘,則肩背痛,風寒汗出中風,小便數而欠。氣虛則肩背痛寒,少氣不足以息,溺色變。大腸所生病者,氣有餘則當脈所過者熱腫,虛則寒慄不復。胃所生病者,氣盛則身以前皆熱,其有餘於胃,則消穀善飢,溺色黃,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,胃中寒則脹滿。心所生病者,目黃,脅痛,臑臂內後廉痛厥,掌中熱痛。

白話文:

《金匱真言論》提到,長夏季節容易出現腹瀉,這是寒氣入侵所致。

《氣交變大論》中說,當木氣過盛時,風氣盛行,脾土受邪;火氣過盛時,炎暑流行,肺金受邪;土氣過盛時,雨濕流行,腎水受邪;金氣過盛時,燥氣流行,肝木受邪;水氣過盛時,寒氣流行,心火受邪。木氣不足時,燥氣盛行,生氣失調;火氣不足時,寒氣盛行,長政失用;土氣不足時,風氣盛行,化氣不順;金氣不足時,炎火盛行,生氣被用;水氣不足時,濕氣盛行,長氣反被使用。

《宣明五氣篇》提到,心害怕熱,肺害怕寒,肝害怕風,脾害怕濕,腎害怕燥,這就是五臟的五惡。

《經脈篇》中說,肺生病時,會出現咳嗽、上氣喘渴、心胸煩悶、手臂前側疼痛、手掌發熱等症狀。氣盛有餘時,會出現肩背疼痛、風寒汗出、小便頻數等症狀。氣虛時,會出現肩背疼痛、氣短、小便顏色改變等症狀。大腸生病時,氣盛則沿經脈過處出現紅腫,氣虛則出現寒慄等症狀。胃生病時,氣盛則身體前部發熱,胃氣過盛則食慾旺盛,小便黃色,氣虛則身體前部發冷,胃寒則脹滿。心臟生病時,會出現眼睛發黃、脅肋疼痛、手臂後側疼痛、手掌發熱疼痛等症狀。

腎所生病者,口熱舌乾,咽腫上氣,嗌乾及痛,煩心、心痛,黃疸,腸澼,脊股內後廉痛,痿厥嗜臥,足下熱而痛。心主所生病者,面赤目黃,喜笑不休,煩心心痛,掌中熱。膽所生病者,足外反熱,頭痛頷痛,目銳眥痛,缺盆腋下腫痛,馬刀俠癭,汗出振寒,瘧。

《氣厥論》曰:腎移寒於脾,癰腫少氣。脾移寒於肝,癰腫筋攣。肝移寒於心,狂,隔中。心移寒於肺,肺消。肺消者,飲一溲二,死不治。肺移寒於腎,為湧水。湧水者,按腹不堅,水氣客於大腸,疾行則鳴濯濯,如囊裹水,水之病也。脾移熱於肝,則為驚衄。肝移熱於心,則死。

心移熱於肺,傳為鬲消。肺移熱於腎,傳為柔痓。腎移熱於脾,傳為虛,腸澼,死不可治。胞移熱於膀胱,則癃,溺血。膀胱移熱於小腸,膈腸不便,上為口糜。小腸移熱於大腸,為慮瘕,為沉。大腸移熱於胃,善食而瘦,又謂之食㑊。胃移熱於膽,亦曰食㑊。膽移熱於腦,則辛頞鼻淵。

白話文:

腎臟生病時,會出現口乾舌燥、咽喉腫痛、呼吸困難、咽喉乾燥疼痛、心煩意亂、心痛、黃疸、腹瀉、腰部和腿後側疼痛、四肢無力嗜睡、腳底發熱疼痛等症狀。心臟生病時,會出現臉紅目黃、喜笑不止、心煩心痛、手掌發熱等症狀。膽囊生病時,會出現腳外側發熱、頭痛、脖子痛、眼角疼痛、鎖骨下方和腋窩腫痛、脖子腫大、出汗怕冷、瘧疾等症狀。

《氣厥論》中提到,腎臟的寒氣移到脾臟,就會出現癰腫和氣短。脾臟的寒氣移到肝臟,就會出現癰腫和筋攣。肝臟的寒氣移到心臟,就會出現狂躁和胸悶。心臟的寒氣移到肺臟,就會導致肺部消瘦,出現喝水多尿少的情況,這種情況是無法治癒的。肺臟的寒氣移到腎臟,就會出現水腫。水腫患者按壓腹部時,腹部不硬,水氣停留在腸道,走路時會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,就像水袋一樣,這就是水病。脾臟的熱氣移到肝臟,就會出現驚厥和鼻出血。肝臟的熱氣移到心臟,就會導致死亡。

心臟的熱氣移到肺臟,就會傳染成肺部消瘦。肺臟的熱氣移到腎臟,就會傳染成水腫。腎臟的熱氣移到脾臟,就會傳染成虛弱、腹瀉,無法治癒。子宮的熱氣移到膀胱,就會出現排尿困難和血尿。膀胱的熱氣移到小腸,就會出現腸道不通暢,並出現口瘡。小腸的熱氣移到腸道,就會出現腹部腫塊,以及大便不通。腸道的熱氣移到胃部,就會出現食慾旺盛但體重下降,也稱為食慾亢進。胃部的熱氣移到膽囊,也稱為食慾亢進。膽囊的熱氣移到腦部,就會出現鼻腔分泌物增多、鼻塞等症狀。

鼻淵者,濁涕下不止也。傳為衄衊瞑目。故得之氣厥也。

《壽夭剛柔篇》曰:風寒傷形,憂恐忿怒傷氣,氣傷臟,乃病臟,寒傷形,乃應形,風傷筋脈,筋脈乃應。

《咳論》曰:皮毛者,肺之合也。皮毛先受邪氣,邪氣以從其合也。其寒飲食入胃,從肺脈上至於肺,則肺寒。肺寒則外內合邪,因而客之,則為肺咳。

《刺志論》曰:氣虛身熱,此謂反也。氣盛身寒,得之傷寒。氣虛身熱,得之傷暑。氣實者,熱也。氣虛者,寒也。

《調經論》曰:血氣者,喜溫而惡寒,寒則泣不能流,溫則消而去之。帝曰:寒濕之傷人奈何?岐伯曰:寒濕之中人也,皮膚不收,肌肉堅緊,營血泣,衛氣去,故曰虛。虛者聶闢氣不足,按之則氣足以溫之,故快然而不痛。帝曰:陰之生虛奈何?曰:喜則氣下,悲則氣消,消則脈空虛,因寒飲食,寒氣熏滿,則血泣氣去,故曰虛矣。

白話文:

鼻淵是指鼻涕不斷流出,嚴重時還會伴隨鼻出血、眼花和昏迷。這是因為身體受到寒氣侵襲而導致氣血運行不暢。

《壽夭剛柔篇》中提到,風寒會損傷身體,憂愁、恐懼、憤怒會傷氣,氣傷會導致臟器生病,寒氣損傷形體,會引起形體上的變化,風寒會損傷筋脈,也會導致筋脈出現問題。

《咳論》中說,皮膚和毛髮是肺的表象,當皮膚和毛髮先受到寒邪侵襲時,寒邪會沿著表象進入肺部。如果吃冰冷的食物,寒氣會從胃部經由肺脈到達肺部,導致肺寒。肺寒會導致外邪侵入,進而引起咳嗽。

《刺志論》中提到,氣虛體熱,這是由於陽氣不足,陰氣過盛導致的。氣盛體寒,則是因為陽氣過盛,陰氣不足導致的。氣虛體熱,是因為暑氣侵襲;氣實體寒,是因為寒氣侵襲。

《調經論》中說,血液和氣血喜歡溫暖,害怕寒冷。如果天氣寒冷,血液就會凝滯不流,如果天氣溫暖,血液就會流通暢通。皇帝問:如何才能避免寒濕傷害人體?岐伯回答:寒濕侵襲人體,就會導致皮膚收縮,肌肉僵硬,營血凝滯,衛氣外散,因此身體虛弱。虛弱的人容易感到寒冷,用手指按壓時,會有溫熱感,但不會疼痛。皇帝又問:陰氣導致身體虛弱的原因是什麼?岐伯回答:喜悅會導致氣下降,悲傷會導致氣消散,氣消散就會導致脈搏虛弱。如果食用冰冷的食物,寒氣會充滿體內,導致血液凝滯,氣血外散,因此身體虛弱。

帝曰:陽虛則外寒奈何?曰:陽受氣於上焦,以溫皮膚分肉之間,今寒氣在外,則上焦不通。上焦不通,則寒氣獨留於外,故寒慄。帝曰;陰虛生內熱奈何?曰:有所勞倦,形氣衰少,穀氣不盛,上焦不行,下脘不通,胃氣熱,熱氣熏胸中,故內熱。帝曰:陽盛生外熱奈何?曰:上焦不通利,則皮膚緻密,腠理閉塞,玄府不通,衛氣不得泄越,故外熱。

帝曰:陰盛生內寒奈何?曰:厥氣上逆,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,不瀉則溫氣去,寒獨留則血凝泣,凝則脈不通,其脈盛大以泣,故中寒。

《刺節真邪論》曰:陽勝者則為熱,陰勝者則為寒,寒則真氣去,去則虛,虛則寒搏於皮膚之間。虛邪之入於身也深,寒與熱相搏,久留而內著,寒勝其熱,則骨疼肉枯;熱勝其寒,則爛肉腐肌為膿,內傷骨,內傷骨為骨蝕。有所結,中於肉,宗氣歸之,邪留而不去,有熱則化而為膿,無熱則為肉疽。

白話文:

皇帝問道:「陽氣虛弱導致外寒,該怎麼辦?」回答說:「陽氣受氣於上焦,用來溫暖皮膚和肌肉之間,現在寒氣在外,上焦就無法通暢。上焦不通,寒氣就會留在體外,所以才會發冷。」皇帝又問:「陰氣虛弱導致內熱,該怎麼辦?」回答說:「勞累過度,身體氣力衰弱,飲食不消化,上焦無法運作,下脘不通暢,胃氣發熱,熱氣燻蒸胸腔,所以才會內熱。」皇帝繼續問:「陽氣過盛導致外熱,該怎麼辦?」回答說:「上焦不通暢,皮膚就會緊密,毛孔閉塞,玄府不通,衛氣無法外泄,所以才會外熱。」

皇帝又問:「陰氣過盛導致內寒,該怎麼辦?」回答說:「厥氣逆流,寒氣積聚在胸腔而無法排出,不排出就無法溫暖,寒氣獨留就會導致血液凝滯,凝滯就會阻礙血液循環,脈搏會變得強大而遲緩,所以才會內寒。」

《刺節真邪論》中記載:「陽氣過盛就會導致發熱,陰氣過盛就會導致寒冷。寒冷就會導致真氣流失,流失就會虛弱,虛弱就會導致寒氣停留在皮膚之間。外邪侵入體內很深,寒氣和熱氣相互搏鬥,長時間停留就會深入體內,寒氣勝過熱氣,就會導致骨頭疼痛,肉體枯萎;熱氣勝過寒氣,就會導致腐爛潰瘍,化膿,內傷骨骼,甚至骨蝕。如果外邪停留在肌肉中,宗氣就會被吸引過來,外邪就會停留不去,如果體內有熱氣,就會化膿,沒有熱氣,就會形成肉瘤。」

《陰陽別論》曰:三陽為病,發寒熱。

《脈要精微論》曰:風成為寒熱。

《太陰陽明論》曰:故犯賊風虛邪者,陽受之。陽受之則入六腑,入六腑,則身熱不時臥,上為喘呼。

《風論》曰:風之傷人也,或為寒熱,或為熱中,或為寒中,或為癘風,或為偏枯,或為風也。其寒也則衰飲食,其熱也則消肌肉,故使人怢慄而不能食,名曰寒熱。風氣與陽明入胃,循脈而上至目內眥,其人肥,則風氣不得外泄,則為熱中而目黃。人瘦則外泄而寒,則為寒中而泣出。

《舉痛論》曰:寒則腠理閉,氣不行,故氣收矣。炅則腠理開,營衛通,汗大泄,故氣泄矣。

白話文:

《陰陽別論》說:三陽生病,會發寒熱。

《脈要精微論》說:風氣化為寒熱。

《太陰陽明論》說:所以犯了賊風虛邪的人,陽氣會受到侵襲。陽氣受到侵襲,就會進入六腑,進入六腑,就會身體發熱,不能安穩地躺著,呼吸急促,喘不過氣。

《風論》說:風氣傷害人,有時會造成寒熱,有時會造成熱中,有時會造成寒中,有時會造成癘風,有時會造成偏枯,有時會造成風邪。風寒會造成人衰弱,食慾不振;風熱會造成人消瘦,肌肉減少,所以會讓人心神不安,不能進食,稱為寒熱。風氣和陽明之氣進入胃部,沿著經脈上行至眼內眥,如果人體肥胖,風氣無法外泄,就會造成熱中,眼睛發黃。如果人體瘦弱,風氣外泄,就會造成寒中,眼睛流淚。

《舉痛論》說:寒邪會讓毛細孔閉塞,氣血運行不暢,所以氣血收縮。熱邪會讓毛細孔張開,營衛之氣流通,汗液大量排出,所以氣血外泄。

《氣穴論》曰:營衛稽留,衛散營溢,氣竭血著,外為發熱,內為少氣,疾瀉無怠,以通營衛,見則瀉之,無問所會。邪溢氣壅,脈熱肉敗,營衛不行,必將為膿,內銷骨髓,外破大膕,留於節腠,必將為敗。積寒留舍,營衛不居,卷肉縮筋,肋肘不得伸,內為骨痹,外為不仁,命曰不足,大寒留於溪谷也。

《脈解篇》曰;陽明所謂洒洒振寒者,陽明者午也,五月盛陽之陰也,陽盛而陰氣加之,故洒洒振寒也。

《經筋篇》曰:經筋之病,寒則反折筋急,熱則筋弛縱不收,陰痿不用。陽急則反折,陰急則俯不伸。淬刺者,刺寒急也。熱則筋縱不收,無用燔針。

白話文:

《氣穴論》說:營氣和衛氣停滯,衛氣散失而營氣溢出,導致氣虛血凝,外在表現為發熱,內在表現為氣短,腹瀉卻沒有疲憊感。要疏通營氣和衛氣,發現病症就應當瀉之,不用考慮病症所在位置。邪氣溢出、氣機壅塞,脈象熱盛、肌肉腐敗,營氣和衛氣無法運行,將會形成膿腫,向內侵蝕骨髓,向外破壞大肌肉,停留在關節和肌膚之間,最終導致潰爛。寒邪積聚停留,營氣和衛氣無法駐留,導致肌肉收縮、筋脈緊縮,肋骨和肘部無法伸展,內在表現為骨頭疼痛,外在表現為麻木,稱為「不足」,這是寒邪停留於經脈的溪谷所致。

《脈解篇》說:陽明脈象表現為微微發抖、寒涼的感覺,是因為陽明主午,五月陽氣盛極而陰氣開始加重,陽氣盛而陰氣加之,所以脈象微微發抖、寒涼。

《經筋篇》說:經筋病變,寒則筋脈反折、緊繃,熱則筋脈鬆弛、無力收縮,導致陰痿無力。陽氣急則筋脈反折,陰氣急則筋脈下垂無法伸展。淬刺法,是針對寒邪導致的筋脈緊縮而使用的。熱則筋脈鬆弛無力,不能使用燔針法。

《大惑論》曰:人之善飢而不嗜食者,何氣使然?岐伯曰:精氣並於脾,熱氣留於胃,胃熱則消穀,故善飢;胃氣逆上則胃脘寒,故不嗜食也。

《逆調論》帝曰:人身非常溫也,非常熱也,為之熱而煩滿者,何也?岐伯曰:陰氣少而陽氣勝,故熱而煩滿也。帝曰:人身非衣寒也,中非有寒氣也,寒從中生者何?曰:是人多痹氣也,陽氣少,陰氣多,故身寒如從水中出。帝曰:人有四肢熱,逢風寒如炙如火者,何也?曰:是人者,陰氣虛,陽氣盛,四肢者,陽也,兩陽相得而陰氣虛少,少水不能滅盛火,而陽獨治。獨治者,不能生長也,獨勝而止耳。

逢風而如炙如火者,是人當肉爍也。帝曰:人有身寒,湯火不能熱,厚衣不能溫,然不凍慄,是為何病?曰:是人者,素腎氣勝,以水為事,太陽氣衰,腎脂枯不長,一水不能勝兩火。腎者,水也,而生於骨,骨不生則髓不能滿,故寒甚至骨也。所以不能凍慄者,肝一陽也,心二陽也,腎孤臟也,一水不能勝二火,故不能凍慄,病名曰骨痹。是人當攣節也。

白話文:

《大惑論》中說,人為什麼會常感到飢餓卻不愛吃東西呢?岐伯說,精氣聚集在脾臟,熱氣停留在胃裡,胃熱就會消化食物,所以容易感到飢餓;但如果胃氣逆流上衝,胃脘就會感到寒冷,所以就不愛吃東西。

《逆調論》中,皇帝問,人體既不特別溫暖也不特別炎熱,為什麼會覺得熱而煩躁呢?岐伯回答,陰氣不足而陽氣旺盛,所以會覺得熱而煩躁。皇帝又問,人體既沒穿少衣服,體內也沒有寒氣,為什麼會從內部生寒呢?岐伯說,這是因為人體有過多的痹氣,陽氣不足,陰氣過盛,所以身體冰冷,就像剛從水中出來一樣。皇帝接著問,有些人四肢發熱,遇到風寒就如同炙烤一般,這是為什麼呢?岐伯回答,這種人陰氣虛弱,陽氣旺盛,四肢屬陽,兩個陽氣相遇,而陰氣虛弱不足,水少不能滅盛火,只有陽氣獨自旺盛。陽氣獨盛,無法生長,只能勉強維持,卻不能持久。

遇到風寒就如同炙烤一般,這種人將會出現肉體消瘦的症狀。皇帝又問,有些人身體寒冷,無論是熱湯熱水還是厚厚的衣服都無法暖和,但卻沒有發抖,這是什麼病呢?岐伯回答,這種人天生腎氣旺盛,以水為本,太陽氣虛弱,腎脂枯竭不生,一水無法抵禦兩火。腎屬水,滋養骨骼,骨骼不生長,髓液就不能充盈,所以寒冷會直達骨髓。之所以沒有發抖,是因為肝屬一陽,心屬二陽,腎是孤臟,一水無法抵禦二火,所以不會發抖,這種病叫做骨痹。這種人將會出現肢體攣縮的症狀。

《評熱病篇》曰:邪氣之所湊,其氣必虛。陰虛者,陽必湊之,故少氣時熱而汗出也。小便黃者,少腹中有熱也。

《奇病論》曰:肥者,令人內熱,甘者,令人中滿,故其氣上溢,轉為消渴,治之以蘭,除陳氣也。

《論痛篇》帝曰:人之病,或同時而傷,或易已,或難已,其故何如?少俞曰:同時而傷,其身多熱者易已。多寒者,難已。

《五邪篇》曰:邪在肺,則病皮膚痛,寒熱,上氣喘,汗出,咳動肩背。取之膺中外腧,背三節五節之傍,以手疾按之,快然,乃刺之,取之缺盆中以越之。邪在肝,則兩脅中痛,寒中,惡血在內,行善掣節,時腳腫。取之行間以引脅下,補三里以溫胃中,取血脈以散惡血,取耳間青脈以去其掣。

白話文:

《評熱病篇》提到,外邪入侵人體,必定會導致氣虛。陰虛的人,陽氣容易聚集,所以會出現氣短、發熱、出汗的症狀。小便發黃,則是因為小腹有熱。

《奇病論》說,肥胖會導致內熱,甜食容易讓人腹脹,因此氣往上溢,轉變成消渴症。可以用蘭草治療,去除陳舊的氣息。

《論痛篇》中,皇帝問道,人們生病,有的同時受傷,有的容易治癒,有的難以治癒,這是為什麼呢?少俞回答,同時受傷,體內熱盛者容易治癒,寒盛者就難以治癒。

《五邪篇》指出,邪氣在肺,會導致皮膚疼痛、寒熱交替、氣喘、出汗、咳嗽,並牽連肩背。可以用針刺胸部外側的腧穴,背部第三節和第五節旁的穴位,以及缺盆中,以驅散邪氣。邪氣在肝,會導致兩側肋骨疼痛、腹中寒涼、內有瘀血、四肢抽搐、腳腫。可以用針刺行間穴引導氣血至脅下,補三里穴溫暖胃中,刺血脈穴散瘀血,刺耳間青脈穴去除抽搐。

邪在脾胃,則病肌肉痛。陽氣有餘,陰氣不足,則熱中善飢;陽氣不足,陰氣有餘,則寒中腸鳴腹痛。陰陽俱有餘,若俱不足,則有寒有熱,皆調於三里。

《五癃津液別篇》曰:天暑衣厚則腠理開,故汗出。寒留於分肉之間,聚沫則為痛。天寒則腠理閉,氣濕不行,水下留於膀胱,則為溺與氣。

《通評虛實論》帝曰:乳子而病熱,脈懸小者,何如?岐伯曰:手足溫則生,寒則死。帝曰:乳子中風熱,喘鳴肩息者,脈何如?曰:喘鳴肩息者,脈實大也。緩則生,急則死。

《脈要精微論》曰:粗大者,陰不足,陽有餘,為熱中也。沉細數散者,寒熱也。諸浮不躁者,皆在陽,則為熱。其有躁者,在手。諸細而沉者,皆在陰,則為骨痛。其有靜者,在足。陽氣有餘,為身熱無汗。陰氣有餘,為多汗身寒。陰陽有餘,則無汗而寒。推而外之,內而不外,有心腹積也。推而內之,外而不內,身有熱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病邪侵犯脾胃,就會導致肌肉疼痛。陽氣過盛,陰氣不足,則會出現口渴、易飢的熱症;反之,陽氣不足,陰氣過盛,則會出現腹痛、腸鳴的寒症。無論是陽氣過盛或不足,陰氣過盛或不足,都可以通過刺激三里穴來調節陰陽平衡。

《五癃津液別篇》中提到,夏天穿衣過厚,毛孔就會張開,容易出汗。寒氣留在肌肉之間,聚集就會引起疼痛。冬天毛孔閉合,濕氣無法排出,水分留在膀胱,就會出現小便異常和氣喘。

《通評虛實論》中記載,皇帝問岐伯,嬰兒發熱,脈象懸小,應該怎麼處理?岐伯回答,手腳溫暖則生,寒冷則死。皇帝又問,嬰兒中風發熱,喘息肩鳴,脈象如何?岐伯回答,喘息肩鳴的脈象是實大,脈搏緩慢則生,急促則死。

《脈要精微論》中提到,脈象粗大,說明陰氣不足,陽氣過盛,屬於熱證。脈象沉細數散,說明寒熱交雜。脈象浮而不躁,說明病邪在陽氣,屬於熱證,如果躁動,則病邪在手。脈象細而沉,說明病邪在陰氣,屬於骨痛,如果靜止,則病邪在足。陽氣過盛,會出現身體發熱不出汗;陰氣過盛,會出現多汗怕冷。陰陽都過盛,則會出現無汗且寒冷。病邪向外推,但沒有推出去,說明心腹有積聚;病邪向內推,但沒有推進去,說明身體有熱。

《論疾診尺篇》曰:尺膚熱甚,脈盛躁者,病溫也。其脈盛而滑者,病且出也。尺膚寒,其脈小者,泄,少氣。尺膚炬然,先熱後寒者,寒熱也。尺膚先寒,久大之而熱者,亦寒熱也。肘所獨熱者,腰以上熱。手所獨熱者,腰以下熱。肘前獨熱者,膺前熱,肘後獨熱者,肩背熱。

臂中獨熱者,腰腹熱。肘後粗以下三四寸熱者,腸中有蟲。掌中熱者,腹中熱。掌中寒者,腹中寒。魚上白肉有青血脈者,胃中有寒。尺炬然熱,人迎大者,當奪血。尺堅大,脈小甚,少氣,悗有加,立死。診寒熱,赤脈上下至瞳子,見一脈一歲死,見一脈半一歲半死,見二脈二歲死,見二脈半二歲半死,見三脈三歲死。

白話文:

《論疾診尺篇》提到:手腕部位皮膚非常熱,脈搏強勁而躁動的,屬於溫病。如果脈搏強勁而滑利,病症即將發作。手腕部位皮膚冰冷,脈搏微弱的,代表身體虛弱,氣血不足。手腕部位皮膚灼熱,先熱後冷的,是寒熱交替的病症。手腕部位皮膚先冷,久而久之才變得熱的,也是寒熱交替的病症。單獨肘部發熱的,代表上半身腰部以上發熱。單獨手部發熱的,代表上半身腰部以下發熱。單獨肘關節前面發熱的,代表胸前發熱;單獨肘關節後面發熱的,代表肩背部發熱。

手臂中間單獨發熱的,代表腰腹發熱。肘關節後面向下三到四寸處發熱的,代表腸道有蟲。手掌發熱的,代表腹部發熱。手掌冰冷的,代表腹部寒冷。魚際穴(手掌大拇指根部)處白肉上有青色的血管的,代表胃中有寒。手腕部位灼熱,人迎脈(頸部兩側)強勁的,需要放血治療。手腕部位堅硬而脈搏微弱,氣息微弱,病情加重,馬上就會死亡。診斷寒熱病症時,觀察紅色脈搏上下延伸至瞳孔,一根脈搏代表一年死亡,一根半脈搏代表一年半死亡,兩根脈搏代表兩年死亡,兩根半脈搏代表兩年半死亡,三根脈搏代表三年死亡。

《邪氣臟腑病形篇》曰:憂愁恐懼則傷心。形寒寒飲則傷肺,以其兩寒相感,中外皆傷,故氣逆而上行。帝曰:病之六變奈何?岐伯曰:諸急者多寒,緩者多熱。大者多氣少血,小者血氣皆少,滑者陽氣盛,微有熱,澀者多血少氣,微有寒。

《平人氣象論》曰:寸口脈沉而弱,沉而喘,曰寒熱,緩而滑曰熱中。尺寒脈細,謂之後泄。尺粗常熱者,謂之熱中。

《經絡論》曰:寒多則凝泣,凝泣則青黑。熱多則淖澤,淖澤則黃赤。

《皮部論》曰:其色多青則痛,多黑則痹,黃赤則熱多,白則寒,五色皆見,則寒熱也。邪留於筋骨之間,寒多則筋攣骨痛,熱多則筋弛骨消,肉爍䐃破,毛直而敗。

白話文:

憂愁恐懼會傷心,形寒飲冷會傷肺,因為寒氣相感,內外皆受損,所以氣逆而上。皇帝問道:疾病的六種變化如何分辨?岐伯回答:急症多是寒症,緩症多是熱症。病勢嚴重者多氣少血,輕微者血氣皆少,脈象滑者陽氣盛,微有熱意,脈象澀者多血少氣,微有寒意。

正常人的脈象,寸口脈沉而弱,沉而喘,說明是寒熱症,緩而滑則說明是熱症。尺脈寒而細,表示有後泄之症。尺脈粗而常熱,說明是熱症。

經絡方面,寒氣過盛會導致氣血凝滯,凝滯則呈現青黑色。熱氣過盛則氣血流動過快,呈現濕潤的黃赤色。

皮膚方面,如果顏色偏青,則表示疼痛,偏黑則表示痺症,黃赤則表示熱症,白色則表示寒症,五種顏色皆見,則表示寒熱交雜。邪氣留滯在筋骨之間,寒氣過盛則筋攣骨痛,熱氣過盛則筋弛骨消,肉潰爛,毛髮豎立而脫落。

《五色篇》曰:五色奈何?曰:青黑為痛,黃赤為熱,白為寒,是為五官。人迎盛堅者,傷於寒。氣口盛堅者,傷於食。

《經脈篇》曰:凡診絡脈,脈色青則寒且痛,赤則有熱。胃中寒,手魚之絡多青矣。胃中有熱,魚際絡赤。其暴黑者,留久痹也。其有赤有黑有青者,寒熱氣也。其青短者,少氣也。

《六元正紀大論》帝曰:夫子言用寒遠寒,用熱遠熱,願聞何謂遠?岐伯曰:熱無犯熱,寒無犯寒,從者和,逆者病,不可不敬畏而遠之,所謂時興六位也。帝曰:余欲不遠寒,不遠熱,奈何?曰:發表不遠熱,攻裡不遠寒。帝曰:不發不攻而犯寒犯熱何如?曰:寒熱內賊,其病益甚。

白話文:

《五色篇》提到,五種顏色反映着不同的病症:青黑色代表疼痛,黃赤色代表發熱,白色代表寒冷,這些顏色分別对应着五官。如果人迎脉强劲坚实,说明受寒了;如果气口脉强劲坚实,说明吃太多东西了。

《经脉篇》中提到,观察络脉颜色可以诊断病情:青色代表寒痛,红色代表发热。如果胃寒,手鱼际的络脉会偏青;如果胃热,鱼际络脉会偏红。脉色突然变黑,说明痹症时间久了。如果脉色出现红黑青三种颜色,说明体内寒热交战。青色脉短,说明气虚。

《六元正纪大论》中,黄帝问岐伯:“您说用寒治寒,用热治热,请问什么是‘远’?”岐伯回答说:“热症不能再用热药,寒症不能再用寒药,顺应自然规律就能恢复健康,违背自然规律就会生病,不可不敬畏地远离它们,这就是所谓的‘时兴六位’。”黄帝又问:“我想不远离寒,也不远离热,该怎么做?”岐伯回答说:“用发汗的方法治疗热症,不需远离热;用攻里方法治疗寒症,不需远离寒。”黄帝接着问:“不发汗也不攻里,直接犯寒犯热会怎么样?”岐伯回答说:“寒热内在作祟,病情会更加严重。”

帝曰:願聞無病者何如?曰:無者生之,有者甚之。帝曰:生者何如?曰:不遠熱則熱至,不遠寒則寒至,寒至則堅否腹滿,痛急下痢之病生矣。熱至則身熱,吐下霍亂,癰疽瘡瘍,瞀郁,注下,瞤瘈,腫脹,嘔,鼽衄,頭痛,骨節變,肉痛,血溢,血泄,淋秘之病生矣。帝曰:治之奈何?曰:時必順之,犯者,治以勝也。

《師傳篇》:岐伯曰:夫治民與自治,未有逆而能治之者也。夫惟順而已矣。百姓人民皆欲順其志也。帝曰:順之奈何?曰:入國問俗,入家問諱,上堂問禮,臨病人問所便。帝曰:便病人奈何?曰:中熱消癉則便寒,寒中之屬則便熱。胃中熱則消穀,令人懸心善飢。臍以上皮熱,腸中熱,則出黃如糜。

白話文:

皇帝問:「我想知道沒有病的人是什麼樣子?」回答說:「沒有病的人,是順應自然,有病的人,是違背自然。」

皇帝問:「順應自然是什麼意思?」回答說:「不遠離溫暖,就會感到溫暖,不遠離寒冷,就會感到寒冷。寒冷到達身體,就會導致身體僵硬、腹脹、疼痛、急迫的腹瀉等病症。溫暖到達身體,就會導致身體發熱、嘔吐、霍亂、癰疽瘡瘍、神志不清、小便淋漓、抽搐、腫脹、嘔吐、鼻衄、頭痛、骨節疼痛、肌肉疼痛、血溢、血瀉、淋病、便秘等病症。」

皇帝問:「那要怎麼治療呢?」回答說:「一定要順應時節,如果違背了,就要用剋制的方法治療。」

《師傳篇》中,岐伯說:「治理國家和治理自己,沒有違背自然法則就能治好的。只有順應自然才行了。百姓人民都希望順從自己的意願。」

皇帝問:「那要怎麼順應呢?」回答說:「進入一個國家就要了解當地的風俗,進入一個家庭就要了解禁忌,上到廳堂就要了解禮儀,探望病人就要了解病人的喜好。」

皇帝問:「那怎麼順應病人的喜好呢?」回答說:「如果病人體內有熱,就要用寒涼的方法治療;如果病人體內有寒,就要用溫暖的方法治療。胃裡有熱,就會消穀,讓人焦慮,容易感到飢餓。肚臍以上皮膚發熱,腸道有熱,就會排泄黃色的稀便。」

臍以下皮寒,胃中寒,則腹脹;腸中寒,則腸鳴飧泄。胃中寒,腸中熱,則脹而且泄。胃中熱,腸中寒,則疾飢,小腹痛脹。

《至真要大論》曰:寒者熱之,熱者寒之,微者逆之,甚者從之。帝曰:何謂逆從?岐伯曰:逆者正治,從者反治,從少從多,觀其事也。帝曰:有病熱者,寒之而熱;有病寒者,熱之而寒,二者皆在,新病復起,奈何治?曰: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,熱之而寒者取之陽。所謂求其屬也。

《八正神明論》曰:天溫日明,則人血淖溢而衛氣浮,故血易瀉,氣易行。天寒日陰,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。是以天寒無刺,天溫無凝,月生無瀉,月滿無補,月郭空無治,是謂得時而調之。

白話文:

如果肚臍以下的皮膚冰冷,胃部也寒涼,就會導致腹部脹滿;如果腸道也寒涼,則會出現腸鳴和腹瀉。如果胃部寒涼,腸道卻很熱,則會同時出現腹部脹滿和腹瀉。反之,如果胃部炎熱,腸道卻很冰冷,則會感到飢餓難耐,並且伴隨小腹疼痛和脹滿。

《至真要大論》中說:寒涼的病症就用溫熱的方法治療,溫熱的病症就用寒涼的方法治療,輕微的病症就逆著它的特性治療,嚴重的病症就順著它的特性治療。皇帝問:什麼叫做逆治和順治呢?岐伯回答:逆治就是正治,順治就是反治,順著病情輕重,觀察病情的變化進行治療。皇帝又問:如果病人原本是熱症,用寒涼的方法治療卻反而更熱;原本是寒症,用溫熱的方法治療卻反而更寒,兩種情況都存在,而且舊病未除,又生新病,該怎麼治療呢?岐伯回答:對於寒症用溫熱治療反而更熱的病人,就要從陰虛的角度去治療;對於熱症用寒涼治療反而更寒的病人,就要從陽虛的角度去治療。這就是所謂的“求其屬”。

《八正神明論》中說:天氣溫暖,陽光明媚的時候,人體的血氣充盈,衛氣上浮,所以血容易流動,氣也容易運行。天氣寒冷,陰暗潮濕的時候,人體的血氣凝滯,衛氣下沉。因此,天氣寒冷的時候不要針灸,天氣溫暖的時候不要凝血,月圓的時候不要瀉血,月滿的時候不要補血,月缺的時候不要治療,這就是所謂的“得時而調之”。

《骨空論》曰:灸寒熱之法先灸項大椎,以年為壯數。次灸撅骨,以年為壯數。視背俞陷者灸之。舉臂肩上陷者灸之。兩季脅之間灸之。外踝上絕骨之端灸之。足小指次指間灸之。腨下陷脈灸之。外踝後灸之。缺盆骨上切之堅痛如筋者,灸之。膺中陷骨間灸之。掌束骨下灸之。

臍下關元三寸灸之。毛際動脈灸之。膝下三寸分間灸之。足陽明跗上動脈灸之。顛上一灸之。犬所齧之處灸之三壯。凡當灸二十九處。傷食灸之。不已者,必視其經之過於陽者,數刺其俞而藥之。

白話文:

《骨空論》裡說:治療寒熱的方法,首先灸項部的大椎穴,以年齡為壯數(灸幾壯)。接著灸肩胛骨(撅骨),同樣以年齡為壯數。如果背部的腧穴凹陷,就灸它;如果舉起手臂,肩部上方凹陷,也灸它;兩側肋骨之間也灸;外踝上方絕骨的末端灸它;腳小指和次指之間灸它;腨下(小腿肚)凹陷的脈絡灸它;外踝後方灸它;缺盆骨上方堅硬疼痛像筋一樣的地方,灸它;胸部正中凹陷的骨間灸它;手掌束骨下方灸它。

肚臍下三寸的關元穴灸它;毛際(毛髮邊緣)的動脈灸它;膝蓋下方三寸的足三里穴灸它;腳陽明經跗骨上的動脈灸它;頭頂正中灸它;狗咬傷的地方灸它三壯。總共要灸二十九個部位。傷食也可以灸它。如果灸了還不見效,就要觀察一下,是不是經絡陽氣過盛,需要在腧穴上多刺幾針,並配合藥物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