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五性集·雜證謨 (1)
卷之十五性集·雜證謨 (1)
1. 經義
《陰陽應象大論》曰:積陽為天,積陰為地。陰靜陽躁,陽生陰長,陽殺陰藏。陽化氣,陰成形。寒極生熱,熱極生寒。寒氣生濁,熱氣生清。清氣在下,則生飧泄;濁氣在上,則生䐜脹。此陰陽反作,病之逆從也。陽勝則熱,陰勝則寒。重寒則熱,重熱則寒。寒傷形,熱傷氣。
風勝則動,熱勝則腫,燥勝則乾,寒勝則浮,濕勝則濡泄。喜怒傷氣,寒暑傷形。冬傷於寒,春必病溫;春傷於風,夏生飧泄;夏傷於暑,秋必咳瘧;秋傷於濕,冬生咳嗽。陽勝則身熱,腠理閉,喘粗為之俯仰,汗不出而熱,齒乾以煩冤,腹滿,死,能冬不能夏。陰勝則身寒,汗出,身常清,數慄而寒,寒則厥,厥則腹滿,死,能夏不能冬。
天之邪氣,感則害人五臟;水穀之寒熱,感則害於六腑;地之濕氣,感則害皮肉筋脈。
《天元紀大論》曰:神在天為風,在地為木。在天為熱,在地為火。在天為濕,在地為土。在天為燥,在地為金。在天為寒,在地為水。故在天為氣,在地成形,形氣相感,而化生萬物矣。
《五運行大論》曰:上下相構,寒暑相臨,氣相得則和,不相得則病。
《百病始生篇》曰:風雨寒熱,不得虛,邪不能獨傷人。
《四氣調神論》曰:春氣之應,養生之道也。逆之則傷肝,夏為寒變,奉長者少。夏氣之應,養長之道也。逆之則傷心,秋為咳瘧,奉收者少。秋氣之應,養收之道也。逆之則傷肺,冬為飧泄,奉藏者少。冬氣之應,養藏之道也。逆之則傷腎,春為痿厥,奉生者少。
《金匱真言論》曰:長夏善病洞泄寒中。
《氣交變大論》曰:歲木太過,風氣流行,脾土受邪。歲火太過,炎暑流行,肺金受邪。歲土太過,雨濕流行,腎水受邪。歲金太過,燥氣流行,肝木受邪。歲水太過,寒氣流行,邪害心火。歲木不及,燥乃大行,生氣失應。歲火不及,寒乃大行,長政不用。歲土不及,風乃大行,化氣不令。歲金不及,炎火乃行,生氣乃用。歲水不及,濕乃大行,長氣反用。
《宣明五氣篇》曰:心惡熱,肺惡寒,肝惡風,脾惡濕,腎惡燥,是謂五惡。
《經脈篇》曰:肺所生病者,咳,上氣喘渴,煩心胸滿,臑臂內前廉痛厥,掌中熱。氣盛有餘,則肩背痛,風寒汗出中風,小便數而欠。氣虛則肩背痛寒,少氣不足以息,溺色變。大腸所生病者,氣有餘則當脈所過者熱腫,虛則寒慄不復。胃所生病者,氣盛則身以前皆熱,其有餘於胃,則消穀善飢,溺色黃,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,胃中寒則脹滿。心所生病者,目黃,脅痛,臑臂內後廉痛厥,掌中熱痛。
腎所生病者,口熱舌乾,咽腫上氣,嗌乾及痛,煩心、心痛,黃疸,腸澼,脊股內後廉痛,痿厥嗜臥,足下熱而痛。心主所生病者,面赤目黃,喜笑不休,煩心心痛,掌中熱。膽所生病者,足外反熱,頭痛頷痛,目銳眥痛,缺盆腋下腫痛,馬刀俠癭,汗出振寒,瘧。
《氣厥論》曰:腎移寒於脾,癰腫少氣。脾移寒於肝,癰腫筋攣。肝移寒於心,狂,隔中。心移寒於肺,肺消。肺消者,飲一溲二,死不治。肺移寒於腎,為湧水。湧水者,按腹不堅,水氣客於大腸,疾行則鳴濯濯,如囊裹水,水之病也。脾移熱於肝,則為驚衄。肝移熱於心,則死。
心移熱於肺,傳為鬲消。肺移熱於腎,傳為柔痓。腎移熱於脾,傳為虛,腸澼,死不可治。胞移熱於膀胱,則癃,溺血。膀胱移熱於小腸,膈腸不便,上為口糜。小腸移熱於大腸,為慮瘕,為沉。大腸移熱於胃,善食而瘦,又謂之食㑊。胃移熱於膽,亦曰食㑊。膽移熱於腦,則辛頞鼻淵。
鼻淵者,濁涕下不止也。傳為衄衊瞑目。故得之氣厥也。
《壽夭剛柔篇》曰:風寒傷形,憂恐忿怒傷氣,氣傷臟,乃病臟,寒傷形,乃應形,風傷筋脈,筋脈乃應。
《咳論》曰:皮毛者,肺之合也。皮毛先受邪氣,邪氣以從其合也。其寒飲食入胃,從肺脈上至於肺,則肺寒。肺寒則外內合邪,因而客之,則為肺咳。
《刺志論》曰:氣虛身熱,此謂反也。氣盛身寒,得之傷寒。氣虛身熱,得之傷暑。氣實者,熱也。氣虛者,寒也。
《調經論》曰:血氣者,喜溫而惡寒,寒則泣不能流,溫則消而去之。帝曰:寒濕之傷人奈何?岐伯曰:寒濕之中人也,皮膚不收,肌肉堅緊,營血泣,衛氣去,故曰虛。虛者聶闢氣不足,按之則氣足以溫之,故快然而不痛。帝曰:陰之生虛奈何?曰:喜則氣下,悲則氣消,消則脈空虛,因寒飲食,寒氣熏滿,則血泣氣去,故曰虛矣。
帝曰:陽虛則外寒奈何?曰:陽受氣於上焦,以溫皮膚分肉之間,今寒氣在外,則上焦不通。上焦不通,則寒氣獨留於外,故寒慄。帝曰;陰虛生內熱奈何?曰:有所勞倦,形氣衰少,穀氣不盛,上焦不行,下脘不通,胃氣熱,熱氣熏胸中,故內熱。帝曰:陽盛生外熱奈何?曰:上焦不通利,則皮膚緻密,腠理閉塞,玄府不通,衛氣不得泄越,故外熱。
帝曰:陰盛生內寒奈何?曰:厥氣上逆,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,不瀉則溫氣去,寒獨留則血凝泣,凝則脈不通,其脈盛大以泣,故中寒。
《刺節真邪論》曰:陽勝者則為熱,陰勝者則為寒,寒則真氣去,去則虛,虛則寒搏於皮膚之間。虛邪之入於身也深,寒與熱相搏,久留而內著,寒勝其熱,則骨疼肉枯;熱勝其寒,則爛肉腐肌為膿,內傷骨,內傷骨為骨蝕。有所結,中於肉,宗氣歸之,邪留而不去,有熱則化而為膿,無熱則為肉疽。
《陰陽別論》曰:三陽為病,發寒熱。
《脈要精微論》曰:風成為寒熱。
《太陰陽明論》曰:故犯賊風虛邪者,陽受之。陽受之則入六腑,入六腑,則身熱不時臥,上為喘呼。
《風論》曰:風之傷人也,或為寒熱,或為熱中,或為寒中,或為癘風,或為偏枯,或為風也。其寒也則衰飲食,其熱也則消肌肉,故使人怢慄而不能食,名曰寒熱。風氣與陽明入胃,循脈而上至目內眥,其人肥,則風氣不得外泄,則為熱中而目黃。人瘦則外泄而寒,則為寒中而泣出。
《舉痛論》曰:寒則腠理閉,氣不行,故氣收矣。炅則腠理開,營衛通,汗大泄,故氣泄矣。
《氣穴論》曰:營衛稽留,衛散營溢,氣竭血著,外為發熱,內為少氣,疾瀉無怠,以通營衛,見則瀉之,無問所會。邪溢氣壅,脈熱肉敗,營衛不行,必將為膿,內銷骨髓,外破大膕,留於節腠,必將為敗。積寒留舍,營衛不居,卷肉縮筋,肋肘不得伸,內為骨痹,外為不仁,命曰不足,大寒留於溪谷也。
《脈解篇》曰;陽明所謂洒洒振寒者,陽明者午也,五月盛陽之陰也,陽盛而陰氣加之,故洒洒振寒也。
《經筋篇》曰:經筋之病,寒則反折筋急,熱則筋弛縱不收,陰痿不用。陽急則反折,陰急則俯不伸。淬刺者,刺寒急也。熱則筋縱不收,無用燔針。
《大惑論》曰:人之善飢而不嗜食者,何氣使然?岐伯曰:精氣並於脾,熱氣留於胃,胃熱則消穀,故善飢;胃氣逆上則胃脘寒,故不嗜食也。
《逆調論》帝曰:人身非常溫也,非常熱也,為之熱而煩滿者,何也?岐伯曰:陰氣少而陽氣勝,故熱而煩滿也。帝曰:人身非衣寒也,中非有寒氣也,寒從中生者何?曰:是人多痹氣也,陽氣少,陰氣多,故身寒如從水中出。帝曰:人有四肢熱,逢風寒如炙如火者,何也?曰:是人者,陰氣虛,陽氣盛,四肢者,陽也,兩陽相得而陰氣虛少,少水不能滅盛火,而陽獨治。獨治者,不能生長也,獨勝而止耳。
逢風而如炙如火者,是人當肉爍也。帝曰:人有身寒,湯火不能熱,厚衣不能溫,然不凍慄,是為何病?曰:是人者,素腎氣勝,以水為事,太陽氣衰,腎脂枯不長,一水不能勝兩火。腎者,水也,而生於骨,骨不生則髓不能滿,故寒甚至骨也。所以不能凍慄者,肝一陽也,心二陽也,腎孤臟也,一水不能勝二火,故不能凍慄,病名曰骨痹。是人當攣節也。
《評熱病篇》曰:邪氣之所湊,其氣必虛。陰虛者,陽必湊之,故少氣時熱而汗出也。小便黃者,少腹中有熱也。
《奇病論》曰:肥者,令人內熱,甘者,令人中滿,故其氣上溢,轉為消渴,治之以蘭,除陳氣也。
《論痛篇》帝曰:人之病,或同時而傷,或易已,或難已,其故何如?少俞曰:同時而傷,其身多熱者易已。多寒者,難已。
《五邪篇》曰:邪在肺,則病皮膚痛,寒熱,上氣喘,汗出,咳動肩背。取之膺中外腧,背三節五節之傍,以手疾按之,快然,乃刺之,取之缺盆中以越之。邪在肝,則兩脅中痛,寒中,惡血在內,行善掣節,時腳腫。取之行間以引脅下,補三里以溫胃中,取血脈以散惡血,取耳間青脈以去其掣。
邪在脾胃,則病肌肉痛。陽氣有餘,陰氣不足,則熱中善飢;陽氣不足,陰氣有餘,則寒中腸鳴腹痛。陰陽俱有餘,若俱不足,則有寒有熱,皆調於三里。
《五癃津液別篇》曰:天暑衣厚則腠理開,故汗出。寒留於分肉之間,聚沫則為痛。天寒則腠理閉,氣濕不行,水下留於膀胱,則為溺與氣。
《通評虛實論》帝曰:乳子而病熱,脈懸小者,何如?岐伯曰:手足溫則生,寒則死。帝曰:乳子中風熱,喘鳴肩息者,脈何如?曰:喘鳴肩息者,脈實大也。緩則生,急則死。
《脈要精微論》曰:粗大者,陰不足,陽有餘,為熱中也。沉細數散者,寒熱也。諸浮不躁者,皆在陽,則為熱。其有躁者,在手。諸細而沉者,皆在陰,則為骨痛。其有靜者,在足。陽氣有餘,為身熱無汗。陰氣有餘,為多汗身寒。陰陽有餘,則無汗而寒。推而外之,內而不外,有心腹積也。推而內之,外而不內,身有熱也。
《論疾診尺篇》曰:尺膚熱甚,脈盛躁者,病溫也。其脈盛而滑者,病且出也。尺膚寒,其脈小者,泄,少氣。尺膚炬然,先熱後寒者,寒熱也。尺膚先寒,久大之而熱者,亦寒熱也。肘所獨熱者,腰以上熱。手所獨熱者,腰以下熱。肘前獨熱者,膺前熱,肘後獨熱者,肩背熱。
臂中獨熱者,腰腹熱。肘後粗以下三四寸熱者,腸中有蟲。掌中熱者,腹中熱。掌中寒者,腹中寒。魚上白肉有青血脈者,胃中有寒。尺炬然熱,人迎大者,當奪血。尺堅大,脈小甚,少氣,悗有加,立死。診寒熱,赤脈上下至瞳子,見一脈一歲死,見一脈半一歲半死,見二脈二歲死,見二脈半二歲半死,見三脈三歲死。
《邪氣臟腑病形篇》曰:憂愁恐懼則傷心。形寒寒飲則傷肺,以其兩寒相感,中外皆傷,故氣逆而上行。帝曰:病之六變奈何?岐伯曰:諸急者多寒,緩者多熱。大者多氣少血,小者血氣皆少,滑者陽氣盛,微有熱,澀者多血少氣,微有寒。
《平人氣象論》曰:寸口脈沉而弱,沉而喘,曰寒熱,緩而滑曰熱中。尺寒脈細,謂之後泄。尺粗常熱者,謂之熱中。
《經絡論》曰:寒多則凝泣,凝泣則青黑。熱多則淖澤,淖澤則黃赤。
《皮部論》曰:其色多青則痛,多黑則痹,黃赤則熱多,白則寒,五色皆見,則寒熱也。邪留於筋骨之間,寒多則筋攣骨痛,熱多則筋弛骨消,肉爍䐃破,毛直而敗。
《五色篇》曰:五色奈何?曰:青黑為痛,黃赤為熱,白為寒,是為五官。人迎盛堅者,傷於寒。氣口盛堅者,傷於食。
《經脈篇》曰:凡診絡脈,脈色青則寒且痛,赤則有熱。胃中寒,手魚之絡多青矣。胃中有熱,魚際絡赤。其暴黑者,留久痹也。其有赤有黑有青者,寒熱氣也。其青短者,少氣也。
《六元正紀大論》帝曰:夫子言用寒遠寒,用熱遠熱,願聞何謂遠?岐伯曰:熱無犯熱,寒無犯寒,從者和,逆者病,不可不敬畏而遠之,所謂時興六位也。帝曰:余欲不遠寒,不遠熱,奈何?曰:發表不遠熱,攻裡不遠寒。帝曰:不發不攻而犯寒犯熱何如?曰:寒熱內賊,其病益甚。
帝曰:願聞無病者何如?曰:無者生之,有者甚之。帝曰:生者何如?曰:不遠熱則熱至,不遠寒則寒至,寒至則堅否腹滿,痛急下痢之病生矣。熱至則身熱,吐下霍亂,癰疽瘡瘍,瞀郁,注下,瞤瘈,腫脹,嘔,鼽衄,頭痛,骨節變,肉痛,血溢,血泄,淋秘之病生矣。帝曰:治之奈何?曰:時必順之,犯者,治以勝也。
《師傳篇》:岐伯曰:夫治民與自治,未有逆而能治之者也。夫惟順而已矣。百姓人民皆欲順其志也。帝曰:順之奈何?曰:入國問俗,入家問諱,上堂問禮,臨病人問所便。帝曰:便病人奈何?曰:中熱消癉則便寒,寒中之屬則便熱。胃中熱則消穀,令人懸心善飢。臍以上皮熱,腸中熱,則出黃如糜。
臍以下皮寒,胃中寒,則腹脹;腸中寒,則腸鳴飧泄。胃中寒,腸中熱,則脹而且泄。胃中熱,腸中寒,則疾飢,小腹痛脹。
《至真要大論》曰:寒者熱之,熱者寒之,微者逆之,甚者從之。帝曰:何謂逆從?岐伯曰:逆者正治,從者反治,從少從多,觀其事也。帝曰:有病熱者,寒之而熱;有病寒者,熱之而寒,二者皆在,新病復起,奈何治?曰: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,熱之而寒者取之陽。所謂求其屬也。
《八正神明論》曰:天溫日明,則人血淖溢而衛氣浮,故血易瀉,氣易行。天寒日陰,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。是以天寒無刺,天溫無凝,月生無瀉,月滿無補,月郭空無治,是謂得時而調之。
《骨空論》曰:灸寒熱之法先灸項大椎,以年為壯數。次灸撅骨,以年為壯數。視背俞陷者灸之。舉臂肩上陷者灸之。兩季脅之間灸之。外踝上絕骨之端灸之。足小指次指間灸之。腨下陷脈灸之。外踝後灸之。缺盆骨上切之堅痛如筋者,灸之。膺中陷骨間灸之。掌束骨下灸之。
臍下關元三寸灸之。毛際動脈灸之。膝下三寸分間灸之。足陽明跗上動脈灸之。顛上一灸之。犬所齧之處灸之三壯。凡當灸二十九處。傷食灸之。不已者,必視其經之過於陽者,數刺其俞而藥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