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四性集·雜證謨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四性集·雜證謨 (8)

1. 藥宜預備

居瘴地者,雖曰節慎起居,而防病之藥不可不為之備,如人參、附子、乾薑、當歸、熟地、紫金錠、蘇合丸、不換金正氣散之類,皆不可須臾離也。從宦茲土,則政事多繁,上下交際,為商往來,則經營貿易,其勢不容於自逸,稍覺不快,即宜如法服藥以解之。微邪易伏,固不致病也,惟其不能防微,則勢必至於漸盛。故曰:不治已病治未病,此之謂也。

白話文:

住在瘴癘之地的人,即使說會節制起居作息,但預防疾病的藥物還是不能不準備。像是人參、附子、乾薑、當歸、熟地、紫金錠、蘇合丸、不換金正氣散之類的藥物,都不能片刻離開身邊。到這裡做官的人,政務大多繁忙;與上下級往來應酬,或是做生意往來,為了經營貿易,情勢上不能夠太過安逸。稍微覺得身體不舒服,就應該立刻按照方法服藥來解除不適。輕微的病邪容易被制伏,本來不會導致生病,只是因為不能防範於未然,那麼病情就一定會逐漸嚴重。所以說:「不在病發後才治療,而是要在病還沒發生前就預防。」就是這個道理。

2. 瘴病脈候

兩關脈洪大者,熱瘴。脈數甚者,為熱瘴。脈弦而緊者,為瘴瘧。脈浮而緊者,宜解表。脈浮緩者為傷風,其病輕。脈洪數而按之不實者,為陽浮陰閉。脈沉微而弱者,為虛寒。

白話文:

兩邊寸關脈呈現洪大有力的脈象,是熱瘴。脈搏跳動快速急促,也是熱瘴。脈象呈現弦而緊繃的狀態,是瘴瘧。脈象浮在表面而且緊繃,應該用解表的療法。脈象浮在表面而且緩慢,是感受風邪,病情比較輕微。脈象洪大快速但是按壓下去感覺無力,是陽氣浮越在外而陰氣閉塞在內。脈象沉在裡面、微弱而且無力,是虛寒的體質。

3. 瘴病愈後將養法

凡瘴病,不發三日後,方可洗手。七日後可洗面。半月後可梳頭。一兩月後,謹戒房事,能戒百日,尤好。又瘴不發後,須吃素粥三日,經五日後,方可以豬脾煮羹,吃軟飯。十日後略可吃酒,少用肉羹。但不可食諸般骨汁。若犯之則再發,凡牛羊豬犬雞鵝諸骨汁,須並忌一月,或兩月猶佳。凡犯而再發,必多困篤。

白話文:

一般來說,得了瘴病,如果三天內沒有發作,才可以洗手。七天後可以洗臉。半個月後才能梳頭髮。一到兩個月後,要謹慎節制性生活,如果能戒慾一百天,那就更好了。另外,瘴病不發作後,要吃素粥三天,過了五天之後,才能用豬脾煮羹,吃軟飯。十天後可以稍微喝點酒,少量吃肉羹。但是絕對不可以吃各種骨頭熬的湯汁。如果違反了這些禁忌,病就可能會再發。所有牛、羊、豬、狗、雞、鵝等骨頭熬的湯汁,都要禁忌一個月,或兩個月更好。如果違反了禁忌而再次發病,病情一定會更加嚴重。

4. 瘴氣論列方

麻黃湯(散一),桂枝湯(散九),金沸草散(散八一),和解散(和二三五),神朮散(散六五),不換金正氣散(和二一),正氣散(和二三),平胃散(和十七),小柴胡湯(散十九),嘉禾散(和百六十),六和湯(和一二七),小青龍湯(散八),朮附湯(補四一),附子湯(熱二二),生薑附子湯(熱三三),七棗湯(熱百十八),姜附湯(熱三二),人參養胃湯(和二三七),三建湯(熱四二),冷湯(熱百十九),《局方》黑神散(婦五十),奪命散(補三六),溫膽湯(和一二五),承氣湯(攻一),感應丸(攻五四),紫金錠(因二百二),蘇合丸(和三七一),丹珠丸(未考)

白話文:

瘴氣論列方

以下是一些針對瘴氣(一種古代認為由環境濕熱引起的疾病)的常用方劑:

  • 麻黃湯(散劑類,第一方)
  • 桂枝湯(散劑類,第九方)
  • 金沸草散(散劑類,第八十一)
  • 和解散(和解類,第二三五方)
  • 神朮散(散劑類,第六十五方)
  • 不換金正氣散(和解類,第二一方)
  • 正氣散(和解類,第二三方)
  • 平胃散(和解類,第十七方)
  • 小柴胡湯(散劑類,第十九方)
  • 嘉禾散(和解類,第一百六十方)
  • 六和湯(和解類,第一百二十七方)
  • 小青龍湯(散劑類,第八方)
  • 朮附湯(補益類,第四一方)
  • 附子湯(溫熱類,第二十二方)
  • 生薑附子湯(溫熱類,第三十三方)
  • 七棗湯(溫熱類,第一百十八方)
  • 姜附湯(溫熱類,第三十二方)
  • 人參養胃湯(和解類,第二百三十七方)
  • 三建湯(溫熱類,第四十二方)
  • 冷湯(溫熱類,第一百十九方)
  • 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中的黑神散(婦科類,第五十方)
  • 奪命散(補益類,第三十六方)
  • 溫膽湯(和解類,第一百二十五方)
  • 承氣湯(攻下類,第一方)
  • 感應丸(攻下類,第五十四方)
  • 紫金錠(因應類,第二百零二方)
  • 蘇合丸(和解類,第三百七十一)
  • 丹珠丸(方劑來源及療效待考)

5. 論外備用方

敗毒散(散三六),聖散子(散四二),五味異功散(補四),保和湯(和一四七,散邪順氣),檳榔煎(和二三六),陳氏家傳正氣散(和二二),屠蘇酒(和二三七),降椒酒(和二三八),理中湯(熱一),生薑煎(熱百二十),冷香湯(熱八二),養胃湯(熱七十),椒囊法(熱一九二),乾薑附子湯(熱三四,陰證發熱),二味沉附湯(熱百十八),福建香茶餅(因三百二),瘟疫門諸方皆可酌用

白話文:

論外備用方

敗毒散(散劑第三十六方),聖散子(散劑第四十二方),五味異功散(補益劑第四方),保和湯(和解劑第一百四十七方,能散邪氣並使氣機順暢),檳榔煎(和解劑第二百三十六方),陳氏家傳正氣散(和解劑第二十二方),屠蘇酒(和解劑第二百三十七方),降椒酒(和解劑第二百三十八方),理中湯(溫熱劑第一方),生薑煎(溫熱劑第一百二十方),冷香湯(溫熱劑第八十二方),養胃湯(溫熱劑第七十方),椒囊法(溫熱劑第一百九十二方),乾薑附子湯(溫熱劑第三十四方,適用於陰證發熱),二味沉附湯(溫熱劑第一百一十八方),福建香茶餅(因證而用第三百零二方),瘟疫門中的各種方劑都可以酌情選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