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四十八大集·本草正(上)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十八大集·本草正(上) (2)

1. 山草部

白朮(二),味甘辛,氣溫,氣味俱厚,可升可降,陽中有陰,氣中有血。其性溫燥,故能益氣和中,補陽生血,暖胃消穀,益津液,長肌肉,助精神,實脾胃,止嘔逆,補勞倦,進飲食,利小水,除濕運痰,消浮去脹,治心腹冷痛,胃虛下痢,痃癖癥瘕。制以人乳,欲潤其燥。炒以壁土,欲助其固。佐以黃芩,清熱安胎。以其性澀壯氣,故能止汗實表。而癰疽得之,必反多膿;奔豚遇之,恐反增氣;及上焦燥熱而氣多壅滯者,皆宜酌用之。然冬朮甘而柔潤,夏術苦而燥烈,此其功用大有不同,不可不為深辨也。若於飢時擇肥而甘者嚼而服之,服之久久,誠為延壽之物,是實人所未知。

蒼朮(四),味苦甘辛,性溫而燥,氣味俱厚,可升可降、陽也。用此者用其溫散燥濕。其性溫散,故能發汗寬中,調胃進食,去心腹脹疼,霍亂嘔吐,解諸鬱結,逐山嵐寒疫,散風眩頭疼,消痰癖氣塊,水腫脹滿。其性燥濕,故治冷痢冷泄,滑瀉腸風,寒濕諸瘡。與黃柏同煎,最逐下焦濕熱痿痹。若內熱陰虛,表疏汗出者忌服。然惟茅山者,其質堅小,其味甘醇,補益功多,大勝他術。

甘草(五),味甘氣平,生涼炙溫,可升可降,善於解毒。反甘遂、海藻、大戟、芫花。其味至甘,得中和之性,有調補之功,故毒藥得之解其毒,剛藥得之和其性,表藥得之助其升,下藥得之緩其速。助參耆成氣虛之功,人所知也;肋熟地療陰虛之危,誰其曉焉?祛邪熱,堅筋骨,健脾胃,長肌肉,隨氣藥入氣,隨血藥入血,無往不可,故稱國老。惟中滿者勿加,恐其作脹;速下者勿入,恐其緩功,不可不知也。

黃精(六),一名救窮草。味甘微辛,性溫。能補中益氣,安五臟,療五勞七傷,助筋骨,益脾胃,潤心肺,填精髓,耐寒暑,下三蟲,久服延年不飢,發白更黑,齒落更生。張華《博物志》言天老曰:太陽之草名黃精,食之可以長生。太陰之草名鉤吻,不可食之,入口立死。此但以黃精、鉤吻對言善惡,原非謂其相似也。而陶弘景謂黃精之葉與鉤吻相似,誤服之害人。蘇恭曰:黃精葉似柳,鉤吻蔓生,葉如柿葉,殊非比類。陳藏器曰:鉤吻乃野葛之別名,二物全不相似,不知陶公憑何說此?是可見黃精之內本無鉤吻,不必疑也。

肉蓯蓉(七),味甘鹹,微辛酸,氣微溫。味重陰也,降也,其性滑。以其味重而甘溫,故助相火,補精興陽,益子嗣,治女人血虛不孕,暖腰膝,堅筋骨,除下焦寒痛。以其補陰助陽,故禁虛寒遺瀝泄精,止血崩尿血。以其性滑,故可除莖中寒熱澀痛,但驟服反動大便。若虛不可攻而大便閉結不通者,洗淡,暫用三四錢,一劑即通,神效。

白話文:

白朮

白朮,味道甘甜帶點辛辣,藥性溫和,氣味濃郁,既能上升也能下降,屬於陰中帶陽,氣中帶血的藥物。它性情溫燥,所以能夠補益氣血、調和脾胃,補陽氣、生養血液,溫暖腸胃幫助消化,增進津液、強壯肌肉,提振精神、健壯脾胃,止住嘔吐、補養勞損,促進食慾、利尿通便,去除體內濕氣、化解痰液,消除水腫、去除腹脹,治療心腹冷痛、胃虛引起的腹瀉,以及腫塊或子宮肌瘤等疾病。用人乳炮製,是為了潤澤它本身的燥性。用灶心土炒過,是為了加強它固澀的功效。搭配黃芩一起使用,可以清熱安胎。因為白朮藥性澀滯、能壯陽氣,所以可以止汗固表。但是,如果用在癰瘡腫毒上,反而會使膿液增多;用在奔豚氣病(腹部氣體上衝)上,恐怕會使氣更盛;以及上焦有燥熱且氣機壅滯的人,都要謹慎使用。此外,冬天的白朮味道甘甜而柔潤,夏天的白朮味道苦澀而燥烈,它們的功效差別很大,不可以不仔細辨別。如果在飢餓的時候選擇肥厚甘甜的白朮咀嚼服用,長期服用,確實是延年益壽的好東西,只是很少人知道。

蒼朮

蒼朮,味道苦、甘、辛都有,藥性溫熱且乾燥,氣味濃郁,既能上升也能下降,屬陽性藥物。使用它主要是取其溫散燥濕的功效。它藥性溫和發散,所以能夠發汗解表、寬暢胸膈、調理腸胃、增進食慾,去除心腹脹痛、霍亂嘔吐,解除各種鬱結,驅散山嵐瘴氣、寒冷疫病,散除風眩頭痛,消除痰飲痞塊、水腫脹滿。因為它能燥濕,所以可以治療冷痢、冷泄、腹瀉不止,以及寒濕引起的瘡瘍。與黃柏一起煎煮,最能驅除下焦的濕熱痿痹。但如果體內有熱、陰虛、表虛多汗的人,則不能服用。只有茅山出產的蒼朮,質地堅實細小,味道甘醇,補益功效較強,遠勝於其他地方出產的蒼朮。

甘草

甘草,味道甘甜,藥性平和,生的藥性偏涼,炙過的藥性偏溫,既能上升也能下降,擅長解毒。與甘遂、海藻、大戟、芫花等藥物配伍會產生相反的作用。甘草味道極甘,有中和的特性,具有調和補養的功效,所以有毒的藥物用它能解毒,剛烈的藥物用它能緩和藥性,發散的藥物用它能助其上升,攻下的藥物用它能減緩其藥效。幫助人參黃耆增強補氣的功效,這是眾所周知的;輔助熟地黃治療陰虛危症,卻很少有人明白。它能去除邪熱、強健筋骨、健壯脾胃、強壯肌肉,能隨著氣藥入氣分、隨著血藥入血分,無論什麼情況都能用,因此被稱為「國老」(意指藥中長老)。但是,腹脹滿的人不能使用甘草,因為它會引起腹脹;需要快速攻下的情況下也不能使用甘草,因為它會減緩藥效,這點一定要了解。

黃精

黃精,又名救窮草。味道甘甜帶點辛辣,藥性溫和。能補中益氣、安養五臟、治療五勞七傷、強壯筋骨、健脾養胃、潤養心肺、填補精髓、耐寒耐暑、驅除體內寄生蟲,長期服用能延年益壽、不易感到飢餓、使白髮變黑、使脫落的牙齒重新生長。《博物志》中記載天老說:「太陽的草名為黃精,吃了可以長生不老;太陰的草名為鉤吻,不可以吃,入口就會立刻死亡。」這裡只是用黃精和鉤吻來比喻善與惡,並非說它們很相似。而陶弘景認為黃精的葉子與鉤吻相似,誤食會危害人體。蘇恭說:「黃精的葉子像柳葉,鉤吻是蔓生的,葉子像柿子葉,兩者根本不像。」陳藏器說:「鉤吻是野葛的別名,兩種東西完全不像,不知道陶弘景是根據什麼這樣說的?」由此可見,黃精的內部沒有鉤吻的成分,不需要懷疑。

肉蓯蓉

肉蓯蓉,味道甘鹹、帶點微辛酸,藥性微溫。味道重濁屬陰性,藥性下降,質地滑潤。因為它味重而甘溫,所以能助陽火、補益精血、振奮陽氣、增進子嗣,治療婦女血虛不孕、溫暖腰膝、強健筋骨、去除下焦寒痛。因為它能補陰助陽,所以禁止虛寒遺精、滑精泄精,以及治療血崩尿血。因為它藥性滑潤,所以能去除陰莖中的寒熱澀痛,但是突然服用反而會使大便鬆動。如果虛弱不能攻伐而大便閉結不通,可以用水洗淡,暫時用三四錢,一劑即可通便,效果神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