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四十七賢集·外科鈐(下) (34)
卷之四十七賢集·外科鈐(下) (34)
1. 脫疽(六十五)
立齋曰:脫疽,以疔患於足,或足趾,重者潰脫,故名之。亦有患於手指者,名曰蛀節疔。重者腐去本節,輕者筋攣。此證固膏粱厚味,酒面炙爆,積毒所致,或不慎房勞,腎水枯竭,或服丹石補藥,致有先渴而後患者,有先患而後渴者,皆腎水虧涸,不能制火也。此證形勢雖小,其惡甚大,不問腫潰,皆須隔蒜灸之。
不痛者,宜明灸之,庶得少殺其毒。凡初發而色黑不潰者,不治。毒延入腹者,不治。色黑不痛者,亦不治。色赤作痛自潰者,可治。若失解其毒,以致肉死色黑者,急斬去之。亦有因修手足口咬等傷而致者,若元氣虛弱,或犯房事,或外塗寒涼,內服克伐,損傷脾胃,以致患處不潰,或黑延上足,亦多致死。重者須當用腳刀轉解周骨,輕拽去之,使筋隨骨出,而毒得泄,亦不痛。
否則毒筋內斷,雖去而仍潰。且偏僻之處,氣血罕到,藥難導達。況攻毒之劑,必先傷脾胃,反損元氣,不若灸法為良。重者,須解去為善。故孫真人云:在肉則割,在指則截。使不如此,則必致夭歿而害尤甚矣。況患處已壞,雖解不痛,又何憚而不為乎。患者當知之。若女人患此,又多因札縛,血脈不通,遂成死肉,惟當壯其脾胃,行其經絡,生其血氣則愈。
又《治法》曰:色赤作痛者,元氣虛而濕毒壅盛也,先用隔蒜灸,更用解毒藥,如活命飲、托裡散之屬。仍速用補劑,如十全大補湯、加減八味丸,則毒氣不致上侵,元氣不致虧損,庶可保生。作渴者,宜滋陰降火。色黑者,不治。
崔氏方,治手足甲疽,或因修甲傷肉,或因損足成瘡,潰爛上腳,用綠礬置鐵板上,煅沸色赤如溶金色者為真,沸定,取出研末,以鹽湯洗而搽之。一男子,足趾患之,焮痛色赤,發熱,隔蒜灸之,更以人參敗毒散去桔梗,加金銀花、白芷、大黃,二劑痛止。又用十宣散去桔梗、官桂,加天花粉、金銀花,數劑而痊。
一男子,足趾患之,色紫不痛,隔蒜灸五十餘壯,尚不知痛,又明灸百壯始痛,更投仙方活命飲四劑,乃以托裡藥,潰脫而愈。一膏粱之人,先作渴足熱,後足大趾赤痛,六脈洪數而無力,左尺為甚,予謂此足三陰虛證,當滋化源為主。彼固服除濕敗毒等劑,元氣益虛,色黯延足。
余乃朝用補中益氣湯,夕用補陰八珍湯,各三十餘劑,及桑枝灸,潰而膿清,作渴不止。遂朝以前湯送加減八味丸,夕用十全大補湯,三十餘劑而痊。是時,同患此證,服敗毒之藥者,俱不效。
一膏粱人,年逾五十,亦患此,色紫黑,腳焮痛,喜其飲食如故,動息自寧,為瘡瘍之善證,尚可治。遂以連翹消毒散六劑,更以金銀花、甘草節、栝蔞二十餘劑,患指潰脫,再以當歸、川芎、連翹、生地、金銀花、白芷,二十餘劑而愈。
白話文:
脫疽(六十五)
脫疽是指發生在腳趾或腳部的疔瘡,嚴重者會潰爛脫落,因此得名。也有些病例發生在手指上,稱為蛀節疔。嚴重者會腐爛至骨節,輕者則筋脈攣縮。這種病症多因經常食用肥甘厚味、飲酒、吃炙烤的食物,導致體內積聚毒素所引起;也可能是房事不節,傷了腎水,或服用補益藥物(尤其是丹石類藥物)過度,導致先出現口渴,然後才發病,或先發病後才出現口渴,這些都是因為腎水虧虛,不能抑制內火所致。雖然此病症看起來很小,但危害卻很大,無論腫脹或潰爛,都必須用隔蒜灸法治療。
不痛的患處,宜用明灸,以殺滅毒氣。初期發病,患處顏色發黑但未潰爛者,不可治療;毒氣蔓延至腹部者,不可治療;顏色發黑且不痛者,亦不可治療;顏色發紅色、疼痛且自行潰爛者,則可以治療。如果未能及時解毒,導致肉腐爛變黑,則應立即切除壞死部分。也有些病例是因修剪手腳指甲、咬傷等外傷所致,如果元氣虛弱,或房事過度,或外用寒涼藥物,內服攻伐之藥,損傷脾胃,則患處可能不潰爛,或黑色蔓延至整個腳部,大多會導致死亡。嚴重者必須用腳刀在患處周圍的骨頭上劃開,輕輕地將壞死組織拽出,使筋隨骨一起出來,毒氣得以排出,就不會疼痛了。
否則,毒氣會阻斷筋脈,即使切除壞死組織,仍然會潰爛。而且患處多在偏僻之處,氣血難以到達,藥物也很難滲透。況且攻毒的藥物,必然先傷脾胃,反而損耗元氣,所以不如灸法為好。重症患者,必須切除壞死組織。正如孫真人所說:「在肉則割,在指則截。」如果不這樣做,必然會導致死亡,危害極大。況且患處已經壞死,即使切除後不痛,又何必猶豫呢?患者應該明白這一點。如果是女性患此病,大多是因為束縛過緊,血脈不通,導致組織壞死,只能先調理脾胃,疏通經絡,使氣血恢復正常才能痊癒。
另外,《治法》中記載:患處顏色發紅且疼痛者,是元氣虛弱,濕毒壅盛所致,應先用隔蒜灸,再服用解毒藥物,如活命飲、托里散等。同時要服用補益藥物,如十全大補湯、加減八味丸等,這樣可以防止毒氣上行侵犯,防止元氣耗損,以保全性命。口渴者,宜滋陰降火。患處顏色發黑者,不治。
崔氏方劑,用於治療手足甲疽,可能是修剪指甲傷及肉,或損傷足部導致潰爛上行所致,方法是用綠礬放在鐵板上煅燒,燒至赤紅色,如同熔化的金子一樣,才是真正的綠礬,待其冷卻後研磨成粉,用鹽水洗淨後塗抹患處。有一個男子,足趾患病,紅腫疼痛,發熱,用隔蒜灸治療,再服用人參敗毒散(去桔梗,加金銀花、白芷、大黃),兩劑藥後疼痛停止。之後又服用十宣散(去桔梗、官桂,加天花粉、金銀花),服用幾劑後痊癒。
另一個男子,足趾患病,顏色紫黑不痛,用隔蒜灸五十多壯,仍然感覺不到疼痛,又用明灸一百壯才感到疼痛,再服用仙方活命飲四劑(托裡藥物),潰爛後痊癒。一個經常吃肥甘厚味的人,先出現口渴、腳熱,然後大腳趾紅腫疼痛,六脈洪數無力,左尺脈尤其明顯,我判斷這是足三陰虛證,應該以滋補陰血為主。但他卻服用除濕敗毒等藥物,結果元氣更加虛弱,顏色暗沉且蔓延至整個腳部。
我於是讓他早上服用補中益氣湯,晚上服用補陰八珍湯,各服用三十多劑,並配合桑枝灸,潰爛後膿液清澈,但口渴不止。於是改為早上服用補中益氣湯送服加減八味丸,晚上服用十全大補湯,服用三十多劑後痊癒。當時,同時患此病症,服用敗毒藥物的患者,均無效。
另一個經常吃肥甘厚味的人,年過五十,也患此病,顏色紫黑,腳部紅腫疼痛,但飲食起居如常,精神狀態良好,這是瘡瘍的良好預兆,尚可治療。於是服用連翹消毒散六劑,再服用金銀花、甘草節、栝蔞二十多劑,患處潰爛脫落,之後再服用當歸、川芎、連翹、生地、金銀花、白芷二十多劑後痊癒。
一個農民,左腳趾患有一個水泡,麻木、顏色發紅,第二天腳趾變黑,第五天整個腳都發黑、冰冷,感覺不到疼痛,脈象沉細,這是脾胃受毒所致。服用飛龍奪命丹一劑後,第二天將腳上壞死的組織切除,切除後骨頭才開始疼痛,病情才得以控制。之後服用十全大補湯治療痊癒。壞死的組織是因為毒氣盛,阻礙營氣運行的結果,況且患處在足部最陰寒的地方,氣血難以到達。《經》書上說:「風淫末疾」,指的就是這種疾病。如果用攻伐的方法治療,則元氣和邪氣都會更盛,乘虛上犯,必致不可救治。(俱薛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