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四十七賢集·外科鈐(下) (1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十七賢集·外科鈐(下) (15)

1. 乳癰乳岩(五十一,婦人門亦有乳證當互察之)

立齋曰:乳房屬足陽明胃經,乳頭屬足厥陰肝經。男子房勞恚怒傷於肝腎,婦人胎產憂鬱損於肝脾,皆能致之。若因暴怒或兒口氣所吹腫痛者,宜疏肝行氣。焮痛發寒熱者,發散表邪。焮腫痛甚者,清肝消毒,並宜隔蒜灸。未成膿者,疏肝行氣。不作膿或不潰者,托裡為主。潰而不斂或膿清者,宜大補脾肺氣血為主。

又治法曰:若膿出反痛,或作寒熱,氣血虛也,十全大補湯。體倦口乾,中氣虛也,補中益氣湯。晡熱內熱,陰血虛也,八珍湯加五味子。欲嘔作嘔,胃氣虛也,補胃為主,或用香砂六君子湯。食少作嘔,胃氣虛寒也,前湯加乾薑。食少泄瀉,脾氣虛寒也,理中湯或加人參、附子。

若勞碌以致腫痛,氣血未復也,八珍湯倍用參、耆、歸、術。若因怒氣以致腫痛,肝火傷血也,八珍湯加柴胡、山梔。若肝火血虛而結核不消者,四物湯加柴胡、升麻。若肝脾氣血俱虛而結核者,四君子加芎、歸、柴胡、升麻。鬱結傷脾而結核者,歸脾湯兼神效栝蔞散。若為兒所吹而發腫焮痛,須吮通揉散,否則成癰矣。

若兼餘證,亦當治以前法。若婦人鬱怒傷肝脾而結核,不癢不痛,一二載始潰者,名曰乳岩,最難治療。

又治法曰:若忿怒傷肝,厚味積熱,以致氣不行,竅不通,乳不出,則結而為肝為痛,此陽明之血熱。甚則肉腐為膿。若膿一成,即針出之,以免遍潰諸囊之患。亦有所乳之子,膈有滯痰,口氣焮熱,含乳而睡,熱氣所吹,遂成腫痛。於初起時,須吮咂使通,或忍痛揉散之,失治必成癰患。

宜用青皮以疏厥陰之滯,石膏以清陽明之熱,甘草節以行汙濁之血,栝蔞子以消腫導毒。或加沒藥、橘葉、皂角針、金銀花、當歸更宜,隨證消息加減而治。仍用少酒佐之,更用隔蒜灸之,其效尤捷。若有膿即針之,否則通潰難於收斂。

乳癰,用蒲公英忍冬藤,入少酒煎服,即欲睡,是其功也,及覺而病安矣。(見《外科心法》)

一婦人患乳癰,寒熱頭痛,與荊防敗毒散一劑,更與蒲公英一握搗爛,入酒二三盞再搗,取汁熱服,柤熱罨患處而消。丹溪云:此草散熱毒,消腫核,又散滯氣,解金石毒之聖藥。

一婦人左乳內腫如桃,不痛,色不變,發熱,漸消瘦,以八珍湯加香附、遠志、青皮、柴胡百餘劑,又間服神效栝蔞散三十餘劑,膿潰而愈。常見患者責效太速,或不解七情及藥,不分經絡虛實者,俱難治。大抵此證四十以外者尤難治,蓋因陰血日虛也。

一婦人,因怒左乳內腫痛發熱,表散太過,致熱益甚,以益氣養營湯數劑,熱止膿成。欲用針,彼不從,遂腫脹大熱發渴。始針之,膿大泄,仍以前湯,月餘始愈。

一男子,左乳腫硬痛甚,以仙方活命飲二劑而痛止,更以十宣散加青皮四劑,膿成,針之而愈。此證若膿成未破,瘡頭有薄皮剝起者,用代針之劑點起皮處,以膏藥貼之,膿亦自出。但不若及時針之,則不致大潰。如膿出不利,更紝入搜膿化毒之藥。若膿血未盡,輒用生肌之劑,反助邪氣。縱早合,必再發。不可不慎也。

白話文:

乳房的疾病,像是乳癰和乳癌(乳房腫塊),婦女也要注意乳房的狀況。

明醫李梴說:乳房屬於足陽明胃經的循行部位,乳頭屬於足厥陰肝經的循行部位。男子因為性生活過度或生氣導致肝腎受損,婦女因為懷孕生產的憂鬱導致肝脾受損,都可能造成乳房疾病。如果是因為突然生氣或是嬰兒口中熱氣吹到而引起的腫痛,應該疏通肝氣,使氣血運行順暢。如果發熱、畏寒,表示有外邪入侵,要用發散的方式來治療。如果腫痛很厲害,要清瀉肝火、解毒,可以搭配隔蒜灸。如果還沒化膿,要疏通肝氣、使氣血運行順暢。如果不會化膿或是腫塊沒有破裂,要用補益氣血的方法來治療。如果化膿後傷口無法收口,或是膿液稀薄,應該以大補脾肺氣血為主。

另外,治療方法:如果膿液排出後反而更痛,或是出現發冷發熱,是氣血虛弱的表現,可以用十全大補湯。如果身體疲倦、口乾,是中氣不足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。如果午後發熱或體內發熱,是陰血虛弱,可以用八珍湯加上五味子。如果想吐或嘔吐,是胃氣虛弱,應該以補養胃氣為主,可以使用香砂六君子湯。如果食慾不佳且想吐,是胃氣虛寒,可以在前面的方劑中加入乾薑。如果食慾不佳且腹瀉,是脾氣虛寒,可以使用理中湯,或是加入人參、附子。

如果因為勞累導致腫痛,是氣血尚未恢復,可以用八珍湯,並加重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白朮的用量。如果因為生氣導致腫痛,是肝火傷血,可以用八珍湯加上柴胡、山梔子。如果肝火旺盛、血虛且腫塊無法消退,可以用四物湯加上柴胡、升麻。如果肝脾氣血都虛弱且有腫塊,可以用四君子湯加上芎、歸、柴胡、升麻。如果是因為憂鬱導致脾胃受損而產生腫塊,可以用歸脾湯,並搭配神效栝蔞散。如果是被嬰兒口氣吹到而發腫疼痛,必須讓嬰兒吸吮使之暢通或揉散,否則會變成癰。

如果同時有其他症狀,也應該按照前面的方法治療。如果婦女因為憂鬱生氣導致肝脾受損而產生腫塊,不癢不痛,一兩年後才破潰,這種情況叫做乳岩(乳癌),非常難以治療。

另外,治療方法:如果因為憤怒傷肝,飲食過於肥膩導致體內積熱,使氣血運行不暢,乳腺不通,乳汁無法排出,就會結成腫塊而疼痛,這是陽明經的血熱。嚴重的話,肌肉會腐爛化膿。如果化膿,應該立即用針刺破排出膿液,避免膿液擴散到其他部位。還有一種情況,哺乳的嬰兒因為體內有痰,口中熱氣很盛,含著乳頭睡覺,熱氣吹到乳房,就可能造成腫痛。在剛開始發病時,必須讓嬰兒吸吮使之暢通,或是忍痛揉散,如果沒有及時治療,一定會變成癰。

可以用青皮來疏通肝經的氣滯,用石膏來清除陽明經的熱邪,用甘草節來清除瘀血,用栝蔞子來消腫排毒。可以加入沒藥、橘葉、皂角針、金銀花、當歸等,依照病情的變化加減藥材。可以搭配少量酒來服用,也可以用隔蒜灸來加強療效。如果已經化膿,就應該用針刺破,否則膿液難以排出且傷口難以收口。

治療乳癰,可以用蒲公英和忍冬藤,加入少許酒煎服,如果服藥後想睡覺,表示藥效發揮,醒來病就好了。(出自《外科心法》)

有一位婦女患乳癰,發冷發熱、頭痛,給予荊防敗毒散一劑,並將一把蒲公英搗爛,加入兩三杯酒再搗,取汁熱服,將藥渣熱敷患處,腫痛就消除了。朱丹溪說:蒲公英這種藥草能散熱毒,消除腫塊,又能疏通氣滯,是解金石毒的聖藥。

有一位婦女左乳內長出像桃子一樣的腫塊,不痛,顏色沒有改變,發熱,逐漸消瘦,用八珍湯加上香附、遠志、青皮、柴胡,服用一百多劑,又間隔服用神效栝蔞散三十多劑,膿液潰破而痊癒。經常看到患者責怪療效太慢,或者不了解七情和藥物的作用,不分經絡虛實的,都很難治療。一般來說,這個病四十歲以上的婦女尤其難以治療,因為陰血日漸虛弱。

有一位婦女,因為生氣左乳內腫痛發熱,使用過度發散的藥物,導致熱勢更盛,後來用益氣養營湯數劑,熱勢才停止,膿液也形成了。想用針刺破排膿,她不肯,於是腫脹更加嚴重,發高燒、口渴。最後才用針刺破,膿液大量排出,再用原來的方劑,一個多月才痊癒。

有一位男子,左乳腫脹堅硬、疼痛劇烈,用仙方活命飲兩劑就止痛了,再用十宣散加上青皮四劑,膿液形成,用針刺破就痊癒了。這種情況如果膿液已經形成但還沒破潰,瘡頭有薄皮翹起,可以用類似針刺的藥劑點在翹起的地方,貼上膏藥,膿液也會自己流出。但是不如及時用針刺破來得好,這樣可以避免膿液擴散。如果膿液排出不順暢,還要使用搜膿化毒的藥物。如果膿血沒有完全排出就使用促進傷口癒合的藥物,反而會助長邪氣,即使傷口提早癒合,也一定會再次復發,不可不謹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