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四性集·雜證謨 (5)
卷之十四性集·雜證謨 (5)
1. 簡易方
一方,截瘧神效。用常山末二錢,烏梅肉四個研爛,酒調,臨發日早服。
一方,不問新久瘧,用常山一兩,銼碎,以好酒浸一宿,瓦器煮乾為末,每服二錢,水一盞,煎半盞,去滓停冷,五更服之,不吐不瀉,效。
一方,治瘧神效。用蒜不拘多少,研極爛,和黃丹少許,以聚為度,丸如芡實大,候乾,每服一丸,新汲水空心面東吞下。
白話文:
簡易方
**第一方:**這個方子,對於治療瘧疾有神奇的效果。使用常山粉末二錢,加上四個搗爛的烏梅肉,用酒調和,在瘧疾發作的那天早上服用。
**第二方:**這個方子,無論是新發的或是舊有的瘧疾都有效。使用一兩的常山,切碎後用好酒浸泡一個晚上,接著用瓦器煮到乾燥,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一碗水煎成半碗,去除藥渣,放涼後在清晨五更時服用,不會引起嘔吐或腹瀉,效果很好。
**第三方:**這個方子,對於治療瘧疾有神奇的效果。使用蒜頭,不論多少,搗爛成泥,加入少許黃丹,攪拌均勻到可以捏成團的程度,搓成芡實般大小的藥丸,等乾燥後,每次服用一顆,用剛汲取的井水在空腹時面向東方吞下。
2. 針灸法
刺瘧論諸刺法具載本經。大椎(可灸三壯),三椎骨節間(灸亦可愈),間使(可灸)
白話文:
關於針刺治療瘧疾的方法,各種針刺手法都詳細記載在《黃帝內經》裡。像是大椎穴(可以灸三壯),第三胸椎骨節之間(灸也可能治好),間使穴(可以灸)。
3. 瘧疾論列方
柴陳煎(新散九),麻桂飲(新散七),柴苓湯(和一九三),歸柴飲(新散十七),柴芩煎(新散十),理中湯(熱一),理陰煎(新熱三),參蘇飲(散三四),養中煎(新熱四),溫胃飲(新熱五),大營煎(新補十四),小營煎(新補十五),五福飲(新補六),一陰煎(新補八),三陰煎(新補十一),五陰煎(新補十三),六味丸(補百二十),八味丸(補百二一),八珍湯(補十九),右歸飲(新補三),胃關煎(新熱九),胃苓湯(和百九十),牛膝煎(新因二四),木賊煎(新因二六),十全大補湯(補二十),何人飲(新因二五),草果飲(和二二六),補中益氣湯(補三十),休瘧飲(新補二九),追瘧飲(新因又二五),清脾飲(和二二五),截瘧飲(和二二二),補陰益氣煎(新補十六),一柴胡飲(新散一),二柴胡飲(新散二),桂附二陳湯(熱百十四),三柴胡飲(新散三),四柴胡飲(新散四),六味地黃湯(補百二十),正柴胡飲(新散六),小柴胡湯(散十九),加減一陰煎(新補九),四君子湯(補一),大補元煎(新補一),柴胡白虎煎(新散十二),大溫中飲(新散八),大和中飲(新和七),截瘧常山飲(和二三一),小和中飲(新和八),雪梨漿(新寒十六)
白話文:
以下列出治療瘧疾的藥方:
柴陳煎(新方劑,編號九),麻桂飲(新方劑,編號七),柴苓湯(調和類方劑,編號193),歸柴飲(新方劑,編號十七),柴芩煎(新方劑,編號十),理中湯(溫熱類方劑,編號一),理陰煎(新溫熱類方劑,編號三),參蘇飲(發散類方劑,編號三十四),養中煎(新溫熱類方劑,編號四),溫胃飲(新溫熱類方劑,編號五),大營煎(新補益類方劑,編號十四),小營煎(新補益類方劑,編號十五),五福飲(新補益類方劑,編號六),一陰煎(新補益類方劑,編號八),三陰煎(新補益類方劑,編號十一),五陰煎(新補益類方劑,編號十三),六味丸(補益類方劑,編號一百二十),八味丸(補益類方劑,編號一百二十一),八珍湯(補益類方劑,編號十九),右歸飲(新補益類方劑,編號三),胃關煎(新溫熱類方劑,編號九),胃苓湯(調和類方劑,編號一百九十),牛膝煎(新因襲類方劑,編號二十四),木賊煎(新因襲類方劑,編號二十六),十全大補湯(補益類方劑,編號二十),何人飲(新因襲類方劑,編號二十五),草果飲(調和類方劑,編號二百二十六),補中益氣湯(補益類方劑,編號三十),休瘧飲(新補益類方劑,編號二十九),追瘧飲(新因襲類方劑,編號又二十五),清脾飲(調和類方劑,編號二百二十五),截瘧飲(調和類方劑,編號二百二十二),補陰益氣煎(新補益類方劑,編號十六),一柴胡飲(新方劑,編號一),二柴胡飲(新方劑,編號二),桂附二陳湯(溫熱類方劑,編號一百十四),三柴胡飲(新方劑,編號三),四柴胡飲(新方劑,編號四),六味地黃湯(補益類方劑,編號一百二十),正柴胡飲(新方劑,編號六),小柴胡湯(發散類方劑,編號十九),加減一陰煎(新補益類方劑,編號九),四君子湯(補益類方劑,編號一),大補元煎(新補益類方劑,編號一),柴胡白虎煎(新方劑,編號十二),大溫中飲(新方劑,編號八),大和中飲(調和類方劑,編號七),截瘧常山飲(調和類方劑,編號二百三十一),小和中飲(新調和類方劑,編號八),雪梨漿(新寒涼類方劑,編號十六)。
4. 論外備用方
歸脾湯(補三二),柴平湯(和二三三,濕瘧身痛),四善飲(和二二八,和胃消痰),七寶飲(和二二七,截瘧),截瘧丹(和二百三十),不換金正氣散(和二一,寒濕瘴瘧),正氣散(和二三,脾滯),祛瘧飲(和二二一,邪火),藿香正氣散(和二十,寒滯),柴葛二陳湯(和六暑濕),驅瘧飲(和二百二十,邪濕),人參養胃湯(和二三四,和胃順氣),萬安散(和二二二,實邪初感),常山散(和二二九),交加飲子(和二三二,痰食瘴),鱉甲飲(和二二四,久瘧瘧母),紅丸子(攻九六,消食瘧),白虎加桂枝湯(寒四,熱瘧),七棗湯(熱百十八,陰瘧),扶陽助胃湯(熱百十五,中寒),加味小柴胡湯(散二一,熱邪)
白話文:
歸脾湯(補益藥方第三十二個,主要功能為補益氣血),柴平湯(調和藥方第二百三十三個,主要功能為調和脾胃,治療濕瘧引起的身體疼痛),四善飲(調和藥方第二百二十八個,主要功能為調和腸胃,消除痰液),七寶飲(調和藥方第二百二十七個,主要功能為截斷瘧疾),截瘧丹(調和藥方第二百三十個,主要功能為截斷瘧疾),不換金正氣散(調和藥方第二十一個,主要功能為驅散寒濕引起的瘴瘧),正氣散(調和藥方第二十三個,主要功能為治療脾胃積滯),祛瘧飲(調和藥方第二百二十一個,主要功能為去除瘧疾引起的邪火),藿香正氣散(調和藥方第二十個,主要功能為驅散寒邪引起的氣滯),柴葛二陳湯(調和藥方第六個,主要功能為治療暑濕引起的疾病),驅瘧飲(調和藥方第二百二十個,主要功能為驅散瘧疾引起的邪濕),人參養胃湯(調和藥方第二百三十四個,主要功能為調和腸胃,使氣機順暢),萬安散(調和藥方第二百二十二個,主要功能為治療實邪初期的感冒),常山散(調和藥方第二百二十九個,主要功能為治療瘧疾),交加飲子(調和藥方第二百三十二個,主要功能為治療痰食引起的瘴病),鱉甲飲(調和藥方第二百二十四個,主要功能為治療久瘧及瘧母),紅丸子(攻下藥方第九十六個,主要功能為消除飲食積滯引起的瘧疾),白虎加桂枝湯(寒涼藥方第四個,主要功能為治療熱性瘧疾),七棗湯(熱性藥方第一百一十八個,主要功能為治療陰性瘧疾),扶陽助胃湯(熱性藥方第一百一十五個,主要功能為治療中寒),加味小柴胡湯(發散藥方第二十一個,主要功能為治療熱邪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