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七須集 (1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七須集 (12)

1. 論下(十六)

脈濡而緊,濡則陽氣微,緊則榮中寒,陽微衛中風,發熱而惡寒,榮緊胃氣冷,微嘔心內煩。醫謂有大熱,解肌而發汗,亡陽虛煩躁,心下苦痞堅,表裡俱虛竭,卒起而頭眩,客熱在皮膚,脹怏不得眠。不知胃氣冷,緊寒在關元,當溫反下之,安可復追還。脈久數者,非外邪也,不可下之。

脈細數者,非實邪也;不可下。結胸證,其脈浮大者,邪未入府也,不可下,下之則死。大抵傷寒最宜慎下,若脈息無力,及表證未罷者,不可亂投湯劑,下之為逆。

一、證有忌下者,如太陽病外證未解,不可下,下之為逆。太陽與陽明合病,喘而胸滿者,邪在表也,不可下。陽明病,若微發熱惡寒者,表未解也,不可下。陽明病,潮熱,大便初硬後溏者,不可攻。陽明病,腹微滿,初頭硬,後必溏者,非實熱也,不可攻之。陽明病,其熱不潮者,未可與承氣湯。

陽明病,雖有潮熱,而大便不硬者,不可與承氣湯。不轉失氣者,其內不堅,慎不可攻也。陽明病,心下硬滿者,不可攻,攻之利遂不止者死。硬在心下者,其邪在胸膈,猶未入腑也,故不可攻。臟結無陽證,不往來寒熱,其人反靜,舌上苔滑者,不可攻也。病欲吐者,不可下。

嘔多,雖有陽明證,不可攻之。此嘔多者,病在上焦,病在上而攻其下,取敗之道也。陽明病,若汗多,微發熱惡寒者,外未解也,其熱不潮,未可與承氣湯。濕家下之,額上汗出,微喘,小便不利者死,下痢不止亦死。陽明病,不能食,攻其熱必噦,所以然者,胃中虛冷故也。

以其人本虛,故攻其熱必噦。陰強無陽者,雖其大便堅硬,亦不可下,下之則清穀腹滿。陰陽俱虛,惡水者。若下之,則里冷,不嗜食,大便完穀出。陽微者不可下,下之則心下痞硬。惡寒者,不可下。小便清利者,火不盛也,不可下。諸四逆厥者,不可下。咽中閉塞者不可下。

發汗多,亡陽譫語者不可下。諸虛者不可下,下之則陽虛而生寒。仲景曰:極寒反汗出,身必冷如冰,其有眼睛不慧,語言不休,口雖欲言,舌不得前者皆死。陰虛水虧,虛煩虛躁者不可下,重亡其陰,萬無生理矣。

白話文:

脈象摸起來又浮又緊,浮代表陽氣虛弱,緊則代表脈在裡面寒冷。陽氣虛弱,衛氣無法抵禦外風,就會發燒又怕冷;脈緊代表胃氣寒冷,會想吐、心裡煩躁。醫生如果誤認為是大熱,用藥發汗,反而會耗損陽氣,使人虛煩躁動,心下感到苦悶堅硬,表裡都虛弱到極點,突然站起來還會頭暈。這是因為外來的熱氣停留在皮膚表面,導致脹悶睡不著。其實是因為胃氣虛冷,寒氣停留在關元穴附近,應該用溫補的方式治療,卻反而用攻下的藥物,這樣要怎麼恢復呢?脈象如果長期呈現快而數的狀態,這不是外邪引起的,不可以隨便用瀉下的藥物。

脈象如果呈現細又快,這不是實證,不可以隨便用瀉下的藥物。如果是結胸的病症,脈象呈現浮大,代表邪氣還沒進入臟腑,不可以隨便用瀉下的藥物,如果用了就會有生命危險。大體來說,傷寒最需要謹慎使用瀉下藥,如果脈象沒有力量,或者表證還沒解除,不可以亂用湯藥來瀉下,這樣做是錯的。

第一,有些情況是不能用瀉下藥的,例如太陽病,外在的症狀還沒解除,不能用瀉下藥,用了就會出問題。太陽和陽明合病的,呼吸急促胸部滿悶,這是邪氣還在表,不能用瀉下藥。陽明病如果只是稍微發燒又怕冷,代表表證還沒解除,不能用瀉下藥。陽明病,發熱時間固定,大便一開始硬後來變軟,不能用攻下的藥物。陽明病,腹部稍微脹滿,大便一開始硬後來一定變軟,這不是實熱,不能用攻下的藥物。陽明病,如果發熱的時間不固定,不可以給予承氣湯。

陽明病,雖然有發熱的時間固定,但是大便不硬的,不可以給予承氣湯。如果腸道不排氣,表示腸道裡面沒有積滯堅硬的東西,要謹慎不可以攻下。陽明病,如果心下感覺堅硬滿悶,不可以攻下,如果攻下會導致腹瀉不止,會有生命危險。如果只是心下堅硬,這是邪氣停留在胸膈,還沒進入臟腑,所以不可以攻下。如果臟結沒有陽證,沒有忽冷忽熱的症狀,病人反而安靜,舌苔是滑的,不能用攻下的藥物。想吐的病人,不能用瀉下的藥物。

嘔吐很頻繁的,即使有陽明的症狀,也不能用攻下的藥物。因為嘔吐多的情況,病是在上焦,病在上焦卻去攻下焦,這是自取敗亡之道。陽明病,如果汗出很多,又稍微發燒又怕冷,代表外邪還沒解除,發熱時間又不固定,不可以給予承氣湯。濕氣重的病人,如果用了瀉下藥,額頭會冒汗、呼吸急促、小便不順暢,會死。腹瀉不止也會死。陽明病,如果不能進食,如果攻下熱邪一定會打嗝,那是因為胃裡面虛冷的緣故。

因為病人原本就虛弱,所以攻下熱邪一定會打嗝。陰氣太強而沒有陽氣的,即使大便很硬,也不能用瀉下的藥物,用了會導致腹瀉不止且肚子脹滿。陰陽都虛弱,又怕水的病人,如果用瀉下藥,會導致裡面虛寒、不想吃東西、大便原形排出。陽氣虛弱的,不能用瀉下藥,用了會導致心下感到痞塞堅硬。怕冷的,不能用瀉下藥。小便清澈順暢的,代表體內沒有熱,不能用瀉下藥。所有四肢冰冷、手腳厥冷的,都不能用瀉下藥。喉嚨有阻塞感的,不能用瀉下藥。

發汗過多,導致陽氣虛脫而胡言亂語的,不能用瀉下藥。所有虛弱的人,都不能用瀉下藥,用了會導致陽氣更加虛弱而產生寒象。張仲景說過:極度寒冷反而會流汗,身體一定會像冰一樣的冷,如果眼神呆滯、說話不停、嘴巴想說話但舌頭無法動彈,都是會死的徵兆。陰虛、體內水分不足、虛煩虛躁的,不能用瀉下藥,這樣會更加耗損陰液,絕對沒有活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