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四十七賢集·外科鈐(下) (9)
卷之四十七賢集·外科鈐(下) (9)
1. 瘰癧(四十七)
若虛而用下藥,或用追蝕藥,瘀血雖去,而瘡口不合,反致難治。(俱薛按)
治瘰癧痰核方,凡瘰癧初起未甚者,即宜服此,或加夏枯草更佳。
用忍冬花、蒲公英各四五錢,以水二碗同煎湯,朝夕代茶飲之,十餘日漸消。然此藥但可治標,若欲除根,必須灸肩髃、曲池二穴。
白話文:
如果體質虛弱卻使用瀉下藥,或使用腐蝕性的藥物,就算瘀血清除了,瘡口也不會癒合,反而會變得難以治療。(這是薛氏的按語)
以下提供治療瘰癧痰核的藥方,凡是瘰癧剛開始、還不嚴重的時候,就應該服用這個藥方,如果再加入夏枯草效果會更好。
使用金銀花、蒲公英各四五錢,用水兩碗一起煎煮成湯,早晚當茶飲用,十幾天後就會逐漸消退。然而這個藥方只能治標,如果想要徹底根治,必須要針灸肩髃穴和曲池穴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