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四十七賢集·外科鈐(下)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十七賢集·外科鈐(下) (2)

1. 發背(四十二)

又《治法》曰:腫硬痛深脈實者,邪在內也,可下之。腫高焮痛脈浮者,邪在表也,宜托之。焮痛煩躁或咽乾,火在上也,宜瀉之。腫高或不作膿者,邪氣凝結也,宜解之。腫痛飲冷,發熱睡語者,火也,宜清之。不作膿或不潰不斂者,陽氣虛也,宜補之。瘀肉不腐,或積毒不解者,陽氣虛也,宜助陽氣。

膿多或清者,氣血俱虛也,宜峻補之。脈浮大或澀,而肌肉遲生者,氣血俱虛也,宜補之。右關脈弱,而肌肉遲生者,宜補脾胃。

又《諸毒治法》曰:如頭痛有表證者,宜先服人參敗毒散一二劑。如焮痛發熱脈數者,用金銀花散、槐花酒、神功托裡散。如疼痛腫硬脈實者,以清涼飲、仙方活命飲、苦參丸。腫硬木悶,疼痛發熱,煩躁飲冷便秘,脈沉實者,內疏黃連湯,或清涼飲。大便已通,欲其作膿,宜仙方活命飲、托裡散、蠟礬丸,外用神異膏。

如飲食少思,或不甘美,用六君子湯加藿香,連進三五劑,更用雄黃解毒散洗患處,每日用烏金膏塗瘡口處。俟有瘡口,即用紙作捻蘸烏金膏紝入瘡內。若有膿為脂膜間隔不出,或作脹痛者,宜用針引之。腐肉堵塞者去之,若瘀肉腐動,用豬蹄湯洗之。如膿稠或痛,飲食如常,瘀肉自腐,用消毒與托裡藥相兼服之,仍用前二膏塗貼。

若腐肉已離好肉者,宜速去之。如膿不稠不稀,微有疼痛,飲食不甘,瘀肉腐遲,更用桑柴灸之,亦用托裡藥。若瘀肉不腐,或膿清稀,不焮痛者,急服大補之劑,亦用桑木灸之,以補接陽氣,解散郁毒。常觀患疽稍重未成膿者,不用蒜灸之法,及膿熟不開,或待腐肉自去,則多致不救。

大抵氣血壯實,或毒少輕者,可假藥力,或自腐潰。若怯弱之人,熱毒中隔,內外不通,不行針灸,藥無全功矣。此證若膿已成,急宜開之,否則重者潰通臟腑,腐爛筋骨。若使透膈則不可治。輕者延潰良肉,難於收功,因而不斂者多矣。

又《諸補治法》曰:若腫焮作痛,寒熱作渴,飲食如常,此形氣病氣俱有餘也,先用仙方活命飲,後用托裡消毒散解之。漫腫微痛,或色不赤,飲食少思,此形氣病氣俱不足也,用托裡散調補之。不作膿或膿成不潰,陽氣虛也,托裡散倍加肉桂、參、耆。膿出而反痛,或膿清稀,氣血俱虛也,八珍湯。

惡寒形寒,或不收斂,陽氣虛也,十全大補湯。晡熱內熱或不收斂,陰血虛也,四物加參朮。作嘔欲嘔,或不收斂,胃氣虛也,六君加炮姜。食少體倦,或不收斂,脾氣虛也,補中益氣湯加茯苓、半夏。肉赤而不斂,血熱也,四物加山梔、連翹。肉白而不斂,脾虛也,四君加酒炒芍藥、木香。

小便頻數者,腎陰虧損也,加減八味丸。大抵病毒勢甚,若妄用攻劑,怯弱之人必損元氣,因而變證者眾矣。

白話文:

如果腫塊堅硬疼痛且深入,摸起來脈搏強勁,代表邪氣在身體內部,可以用瀉下的方法治療。如果腫塊高起發紅疼痛,摸起來脈搏浮淺,代表邪氣在身體表面,應該用托法幫助排出。如果發紅疼痛,煩躁不安,或者咽喉乾燥,代表火氣上炎,應該用瀉火的方法治療。如果腫塊高起但不化膿,代表邪氣凝結,應該用解散的方法治療。如果腫塊疼痛且喜歡喝冷飲,同時發熱說胡話,代表是火邪,應該用清火的方法治療。如果腫塊不化膿,或者潰破後不收口,代表陽氣虛弱,應該用補益的方法治療。如果壞死的肉不腐爛,或者毒素積聚不散,也是因為陽氣虛弱,應該用助陽氣的方法治療。

如果膿液很多或清稀,代表氣血都虛弱,應該用峻補的方法治療。如果脈搏浮大或澀,而且肌肉生長緩慢,代表氣血都虛弱,也應該用補益的方法治療。如果右關脈微弱,而且肌肉生長緩慢,應該用補脾胃的方法治療。

《諸毒治法》裡說:如果頭痛且有表證,應該先服用人參敗毒散一到兩劑。如果發紅疼痛發熱且脈搏快速,可以用金銀花散、槐花酒、神功托裡散治療。如果疼痛腫硬且脈搏強勁,可以用清涼飲、仙方活命飲、苦參丸治療。如果腫塊堅硬木悶,疼痛發熱,煩躁喜歡冷飲且便秘,摸起來脈搏沉實,可以用內疏黃連湯或者清涼飲治療。如果大便已經通暢,想要讓腫塊化膿,可以用仙方活命飲、托裡散、蠟礬丸,外用神異膏。

如果食慾不振,或吃東西覺得沒有味道,可以用六君子湯加藿香,連續服用三到五劑,再用雄黃解毒散清洗患處,每天用烏金膏塗抹瘡口。等到出現瘡口後,用紙撚沾取烏金膏塞入瘡內。如果有膿液被脂肪膜隔開排不出來,或者脹痛,可以用針刺引流。如果腐肉堵塞,應該去除。如果壞死的肉開始腐動,可以用豬蹄湯清洗。如果膿液濃稠或疼痛,但飲食正常,壞死的肉自行腐爛,應該服用消毒和托裡的藥物,同時用前面說的兩種藥膏塗抹。

如果壞死的肉已經脫離好肉,應該迅速去除。如果膿液不濃不稀,稍微疼痛,食慾不振,壞死的肉腐爛緩慢,可以用桑柴灸,同時服用托裡藥。如果壞死的肉不腐爛,或者膿液清稀,不紅腫疼痛,應該趕緊服用大補的藥物,也用桑木灸,以補養陽氣,解散淤積的毒素。常常看到患疔瘡稍重還沒有化膿的情況,如果不用蒜灸的方法,或者膿液熟透還沒有破潰,或者等待腐肉自己脫落,多半會導致無法救治。

總之,氣血強盛,或者毒素輕微的,可以依靠藥力,或者自行腐爛潰破。如果身體虛弱的人,熱毒阻隔,內外不通,不進行針灸,藥物就不能完全發揮作用。這種病如果膿液已經形成,應該趕緊切開,否則嚴重的會潰破到內臟,腐爛到筋骨。如果使毒氣穿透膈膜就無法治療。輕微的會蔓延潰爛到好的肌肉,難以收口,因此不收口的情況很多。

《諸補治法》說:如果腫塊發紅疼痛,忽冷忽熱且口渴,飲食正常,這代表形體和氣血都屬於有餘,應該先用仙方活命飲,然後用托裡消毒散解毒。如果腫塊漫腫微痛,或者顏色不紅,食慾不振,這代表形體和氣血都屬於不足,應該用托裡散調補。如果不化膿或者膿液形成但不潰破,代表陽氣虛弱,用托裡散時加倍使用肉桂、人參和黃耆。如果膿液排出後反而疼痛,或者膿液清稀,代表氣血都虛弱,用八珍湯。

如果怕冷且身體寒冷,或者傷口不收口,代表陽氣虛弱,用十全大補湯。如果午後發熱或身體內部發熱,或者傷口不收口,代表陰血虛弱,用四物湯加人參和白朮。如果噁心想吐,或者傷口不收口,代表胃氣虛弱,用六君子湯加炮薑。如果食慾不振且身體疲倦,或者傷口不收口,代表脾氣虛弱,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和半夏。如果肌肉發紅但不收口,代表血熱,用四物湯加山梔和連翹。如果肌肉蒼白但不收口,代表脾虛,用四君子湯加酒炒芍藥和木香。

如果小便頻繁,代表腎陰虧損,用加減八味丸。總之,病毒的勢頭很猛烈,如果胡亂使用攻伐的藥物,身體虛弱的人必定會損傷元氣,從而導致病情發生變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