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四性集·雜證謨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四性集·雜證謨 (3)

1. 論汗

凡古人治瘧之法,若其久而汗多,腠理開泄,陽不能固者,必補斂之;無汗則腠理致密,邪不能解,必發散之。故曰:有汗者要無汗,扶正為主;無汗者要有汗,散邪為主。此大法也。蓋瘧本外邪,非汗不能解,若不知散解其邪,而妄用劫劑,多致胃氣受傷,邪不能解,必反難愈。此宜以補劑為主,加減取汗,汗後再加補養可也。

若邪在陰分,則下體最難得汗,補藥力到,自然汗出至足,方是佳兆。凡病此而邪有未解者,大忌飽食,亦以汗之難易為優劣也。凡寒邪之自外而入者,得汗即解,如傷寒之類皆是也。而惟時瘟時瘧之病,則病有淺深之不同。即如病瘟者,雖有大汗而熱仍不退。病瘧者,屢發屢汗而瘧猶不止,此其所感最深,故不能以一二汗而即愈,或通身如洗而猶不能透。若此者,但當察其強弱,仍漸次再汗之,方得邪解。

故不可謂汗後必無邪也。此但當以脈之緊與不緊,及頭身之痛與不痛,寒熱之甚與不甚為辨耳。然又有雖已得汗,邪氣將解而不守禁忌,或因於勞,或因於欲,或受生冷微邪,或胃氣未清,因而過食,隨觸隨發,此其舊邪未盡而新邪又至,纏綿深固,因致留連者,亦必宜仍從汗解,但其宜固宜散,則猶當以酌虛實為首務。

2. 論標本

凡治瘧當知標本。予嘗言:有標則治標,無標則治本,此最為治瘧之肯綮。何以言之?蓋標以邪氣言,本以正氣言也。夫邪正相爭,所以病瘧。凡瘧之初起,本由邪盛,此當治邪,固無疑也。若或表散已過,或久而不愈,則於邪正之間,有不可不辨矣。蓋有邪者,證必猖熾,脈必弦緊,或頭疼頭痛未除,或汗雖出而未透,凡屬形證有餘者,即其病雖已久,亦必有表邪之未清也。但覺有微邪,此猶宜兼標為治。

若汗出已多,邪解已透,別無實證實脈可據,而猶然不愈者,必由正氣全虛,或以質弱,或以年衰,故餘氣有未能卻,而真陰有未能靜耳。此當專治其本,但使元氣既復,則無有不愈。設或不明標本,無論有邪無邪,而但知攻瘧,則害者多矣。予為此說雖因瘧而發,然諸病皆同此理,明者,當心志之。

3. 論厭瘧

凡厭瘧之法,今世俗相傳多用之,但其有效有不效,人每疑之,而其所以然者,自有的確之妙,則從來人所未知也。蓋瘧以邪正相爭,其感之淺者,乃少陽膽經病也。惟其邪本不甚,則邪正互為勝負。當此時也,亦猶楚漢相持之勢,但得一助之者,為楚則楚勝,為漢則漢勝,故不論何物,皆可用以為厭。但使由之,勿使知之,其人恃有所助,則膽氣略壯,而邪即敗矣。

此即《內經》移精變氣之意也。然必勢均力敵者,乃可以一助而勝之,正勝則愈也。若果彼強我弱,勢不易制者,則厭必無益。故惟邪輕日作者可厭,而邪深間日者則不能厭。此自理勢之使然,無庸惑也。

4. 論截瘧(共四條)

凡截瘧之法,方固不可,然亦無必效之方。若以愚見並及治驗,則未嘗藉於截也。蓋有邪者,去邪則愈。若散邪既透,解表已過,則但收拾元氣而氣復即愈。惟能於邪正之間,得其攻補之宜,則無不自愈,此截之最善者也。至如截瘧諸方,雖不可執,亦不可無。第有效於此而不效於彼者,亦以人之氣血陰陽各有不同故耳。

故凡用截藥者,亦當察人之強弱而酌以用之,庶乎得效,然亦惟輕者,易截。而重者,不易截也。茲錄諸方於後,亦可備於酌用。截瘧常山飲,氣血強壯者,可用。截瘧飲,氣分不足者,可用。牛膝煎,血分不足者,可用。截瘧丹,時氣多濕者,可用。木賊煎,濕痰邪實者,可用。

何人飲休瘧飲,血氣大虛,欲急濟者,可用。小柴胡湯常山二錢,截瘧如神。追瘧飲,凡氣血未衰,或屢散之後,用之最效。

丹溪曰:數發之後,便宜截而除之,久則發得中氣虛弱,致病邪愈深而難治。世有砒丹等截藥,大毒,不可輕用。常山性暴悍,善驅逐,然能傷真氣,病人稍虛怯者,勿用。

楊仁齋曰:或其人素虛者,慎勿用常山等藥。

薛立齋曰:若病勢正熾,一二髮間,未宜遽截,恐邪氣不去,正氣反傷耳。若胃氣弱者,用寒涼止截,脾胃復傷,必致連綿不已。若非培養元氣,決不能愈。每見飲啖生冷物者,病或少愈,多致脾虛胃損,反為難治。若咽酸口酸,且宜節飲食,其病潮作時,雖大渴亦只薑湯乘熱飲之,此亦截瘧之良法。

凡欲截之,若血氣俱虛,用人參生薑各一兩煎服,頓止。不問新久並效。

5. 論似瘧非瘧

凡似瘧非瘧之病,雖有往來寒熱,而時作時止,本非瘧之類也。凡大病後,或產後,或虛損,俱有此證。經曰:陽虛則外寒,陰虛則內熱,陰氣上入陽中則惡寒,陽氣下入陰中則惡熱。故凡無外邪而病為寒熱者,必屬虛證。但虛有陰陽之異,而陽虛者必多寒,陰虛者必多熱。

陽虛者宜補其陽,如理中湯十全大補湯加薑桂附子之類,此皆人所易知也。惟陰虛之證則最不易辨,蓋陰中之水虛者,陰虛也;陰中之火虛者,亦陰虛也。如其津液枯燥,精血耗傷,表裡上下,俱多煩熱等證,此陰中之水虛也。治宜壯水以配陽,如一陰煎六味地黃湯,或加減一陰煎之類主之。

其有倏熱往來,或面赤如脂,而腹喜熱飲,或上熱如烙,而下冷如冰,或喉口大熱,而大便不實,此其證雖若熱,而脈必細微,或雖洪大而浮空無力者,是皆陽氣無根而孤浮於上,此陰中之火虛也。治宜益火之本,使之歸源,如海藏八味地黃丸,或右歸飲之類主之。假熱退則真寒見,自可因證而治之也。

寒熱門論治尤詳,所當並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