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四性集·雜證謨 (3)
卷之十四性集·雜證謨 (3)
1. 論汗
凡古人治瘧之法,若其久而汗多,腠理開泄,陽不能固者,必補斂之;無汗則腠理致密,邪不能解,必發散之。故曰:有汗者要無汗,扶正為主;無汗者要有汗,散邪為主。此大法也。蓋瘧本外邪,非汗不能解,若不知散解其邪,而妄用劫劑,多致胃氣受傷,邪不能解,必反難愈。此宜以補劑為主,加減取汗,汗後再加補養可也。
若邪在陰分,則下體最難得汗,補藥力到,自然汗出至足,方是佳兆。凡病此而邪有未解者,大忌飽食,亦以汗之難易為優劣也。凡寒邪之自外而入者,得汗即解,如傷寒之類皆是也。而惟時瘟時瘧之病,則病有淺深之不同。即如病瘟者,雖有大汗而熱仍不退。病瘧者,屢發屢汗而瘧猶不止,此其所感最深,故不能以一二汗而即愈,或通身如洗而猶不能透。若此者,但當察其強弱,仍漸次再汗之,方得邪解。
白話文:
古時候治療瘧疾的方法,如果病人病程較長,而且出汗很多,導致毛孔開泄,陽氣無法固守,就必須要補益斂汗;如果病人沒有出汗,表示毛孔緊閉,邪氣無法排出,就必須要發散邪氣。所以說:出汗的病人要讓他不出汗,以扶正為主;不出汗的病人要讓他出汗,以散邪為主。這是治療瘧疾的大原則。
瘧疾本是外邪入侵,不透過出汗很難驅除。如果不懂得散解邪氣,就胡亂使用峻猛的藥物,容易傷害脾胃,邪氣無法排出,反而更難痊癒。這時應該以補益藥物為主,適度調整藥方幫助出汗,出汗之後再加強補養即可。
如果邪氣侵入陰分,則下半身最難出汗。補藥的藥力到達,自然會從腳底冒汗,這才是好的徵兆。凡是患上這種病,而邪氣尚未消除的,都要忌諱飽食,而且出汗的容易與否,也是判斷病情輕重的一個標準。
凡是寒邪從體外入侵的,只要出汗就能痊癒,例如傷寒之類的疾病都是如此。但是,時疫和瘧疾就不一樣,它們的病情有淺深之分。例如患上時疫的人,即使出了很多汗,發熱的症狀仍然不退。患上瘧疾的人,雖然反覆發作,也反覆出汗,但是瘧疾仍然沒有停止。這是因為他們感受的邪氣很深,所以不能一兩次出汗就痊癒,即使全身出汗,好像洗過一樣,還是不能徹底清除邪氣。遇到這種情況,只要觀察病人的體力狀況,仍然要漸漸地再次出汗,才能將邪氣驅除。
故不可謂汗後必無邪也。此但當以脈之緊與不緊,及頭身之痛與不痛,寒熱之甚與不甚為辨耳。然又有雖已得汗,邪氣將解而不守禁忌,或因於勞,或因於欲,或受生冷微邪,或胃氣未清,因而過食,隨觸隨發,此其舊邪未盡而新邪又至,纏綿深固,因致留連者,亦必宜仍從汗解,但其宜固宜散,則猶當以酌虛實為首務。
白話文:
所以不能說出汗後就一定沒有邪氣。這應該根據脈象的緊與不緊,以及頭身疼痛與否,寒熱的程度來判斷。
但是也可能已經出汗,邪氣將要消散,卻不守禁忌,或是因為勞累,或是因為慾望,或是受到生冷微邪,或是胃氣尚未恢復,而過度飲食,隨之發病。這是因為舊邪未盡,又有了新的邪氣,纏綿難解,導致病情反复。這種情況也必須繼續用汗法來治療,但要根據虛實來決定是固表還是散邪,以虛實為主要原則。
2. 論標本
凡治瘧當知標本。予嘗言:有標則治標,無標則治本,此最為治瘧之肯綮。何以言之?蓋標以邪氣言,本以正氣言也。夫邪正相爭,所以病瘧。凡瘧之初起,本由邪盛,此當治邪,固無疑也。若或表散已過,或久而不愈,則於邪正之間,有不可不辨矣。蓋有邪者,證必猖熾,脈必弦緊,或頭疼頭痛未除,或汗雖出而未透,凡屬形證有餘者,即其病雖已久,亦必有表邪之未清也。但覺有微邪,此猶宜兼標為治。
若汗出已多,邪解已透,別無實證實脈可據,而猶然不愈者,必由正氣全虛,或以質弱,或以年衰,故餘氣有未能卻,而真陰有未能靜耳。此當專治其本,但使元氣既復,則無有不愈。設或不明標本,無論有邪無邪,而但知攻瘧,則害者多矣。予為此說雖因瘧而發,然諸病皆同此理,明者,當心志之。
白話文:
凡治瘧當知標本
治療瘧疾,必須明白標本之分。我曾說過:有表證就治表,無表證就治本,這是治療瘧疾的關鍵所在。為什麼這樣說呢?因為表證指的是邪氣,本證指的是正氣。
邪氣與正氣相互爭鬥,才會導致瘧疾。瘧疾初發,由於邪氣盛行,應當治療邪氣,這是無庸置疑的。但如果表證已經散去,或久治不愈,就必須在邪氣與正氣之間分辨清楚。
如果有邪氣,症狀必定明顯,脈象必定弦緊,或者頭痛未消,或者雖然出汗但汗液未透,凡是屬於形體症狀過盛的,即使病程已久,也必然有表邪未清。但如果僅僅感覺有微弱的邪氣,就應該同時兼顧表證進行治療。
如果已經出汗很多,邪氣也已透出,沒有其他實質的症狀和脈象可以依據,但依然未癒,那麼一定是正氣虛弱所致。可能是體質虛弱,可能是年老體衰,因此餘氣未能完全消退,真陰未能完全安靜。這時候就應該專注治療其根本,只要元氣恢復,就沒有不癒的。
如果不能清楚辨別標本,不論是否有邪氣,只知道一味地攻治瘧疾,就會造成很大的危害。我之所以談論這些,雖然是以瘧疾為例,但所有疾病都遵循同樣的道理。明白的人,應該牢記於心。
3. 論厭瘧
凡厭瘧之法,今世俗相傳多用之,但其有效有不效,人每疑之,而其所以然者,自有的確之妙,則從來人所未知也。蓋瘧以邪正相爭,其感之淺者,乃少陽膽經病也。惟其邪本不甚,則邪正互為勝負。當此時也,亦猶楚漢相持之勢,但得一助之者,為楚則楚勝,為漢則漢勝,故不論何物,皆可用以為厭。但使由之,勿使知之,其人恃有所助,則膽氣略壯,而邪即敗矣。
此即《內經》移精變氣之意也。然必勢均力敵者,乃可以一助而勝之,正勝則愈也。若果彼強我弱,勢不易制者,則厭必無益。故惟邪輕日作者可厭,而邪深間日者則不能厭。此自理勢之使然,無庸惑也。
白話文:
古時候治療瘧疾的方法,現在民間流傳很多,但效果有好有壞,大家經常懷疑它。其實,這些方法之所以有效或無效,其中自有其道理,只是人們一直沒有真正了解。
瘧疾是人體正氣和邪氣相互爭鬥的結果。那些輕微的瘧疾,只是少陽膽經受了邪氣入侵。由於邪氣並不強,正邪之間就互相較量,誰能得到助力,誰就能取得勝利。就像楚漢相爭的局面,只要一方得到幫助,楚國就能戰勝,漢國就能取勝。所以,治療瘧疾,任何東西都可以用來「厭」,只要病人不知道,以為自己得到了幫助,膽氣就會稍微壯大,邪氣自然就被擊退了。
這就是《內經》中「移精變氣」的意思。但只有在正邪勢力相當的情況下,才可以用「厭」來幫助正氣獲勝,最終治癒疾病。如果邪氣強大,正氣虛弱,勢力無法制衡,「厭」就毫無作用。所以,只有邪氣較輕、發病時間較短的瘧疾可以用「厭」來治療,而邪氣深重、發病時間較長的瘧疾則不能用「厭」。這是根據疾病的發展狀況決定的,不必感到困惑。
4. 論截瘧(共四條)
凡截瘧之法,方固不可,然亦無必效之方。若以愚見並及治驗,則未嘗藉於截也。蓋有邪者,去邪則愈。若散邪既透,解表已過,則但收拾元氣而氣復即愈。惟能於邪正之間,得其攻補之宜,則無不自愈,此截之最善者也。至如截瘧諸方,雖不可執,亦不可無。第有效於此而不效於彼者,亦以人之氣血陰陽各有不同故耳。
故凡用截藥者,亦當察人之強弱而酌以用之,庶乎得效,然亦惟輕者,易截。而重者,不易截也。茲錄諸方於後,亦可備於酌用。截瘧常山飲,氣血強壯者,可用。截瘧飲,氣分不足者,可用。牛膝煎,血分不足者,可用。截瘧丹,時氣多濕者,可用。木賊煎,濕痰邪實者,可用。
白話文:
治療瘧疾的方法,固然不能一概而論,但也沒有絕對有效的方子。依我的經驗來看,治瘧疾並不一定要用截瘧的藥物。因為瘧疾是由外邪引起的,驅除外邪就能痊癒。如果邪氣已經散開,表症也已經消失,就只要調養元氣,氣血恢復正常,自然就能痊癒。只要能根據患者的病情,採取攻補適宜的方法,就能自癒,這才是最好的截瘧方法。雖然截瘧的藥方不能完全依靠,但也不能完全摒棄。之所以有些藥方對某些人有效,而對另一些人无效,是因为每个人的气血阴阳都不同。
因此,使用截瘧藥物時,要根據患者的体质强弱来选择用药,这样才有可能收到效果。輕症比較容易截瘧,重症则不易截瘧。下面列舉一些藥方,可以根据情况酌情使用。截瘧常山飲適合氣血強壯的人。截瘧飲適合氣分不足的人。牛膝煎適合血分不足的人。截瘧丹適合時氣多濕的人。木賊煎適合濕痰邪實的人。
何人飲、休瘧飲,血氣大虛,欲急濟者,可用。小柴胡湯加常山二錢,截瘧如神。追瘧飲,凡氣血未衰,或屢散之後,用之最效。
丹溪曰:數發之後,便宜截而除之,久則發得中氣虛弱,致病邪愈深而難治。世有砒丹等截藥,大毒,不可輕用。常山性暴悍,善驅逐,然能傷真氣,病人稍虛怯者,勿用。
楊仁齋曰:或其人素虛者,慎勿用常山等藥。
薛立齋曰:若病勢正熾,一二髮間,未宜遽截,恐邪氣不去,正氣反傷耳。若胃氣弱者,用寒涼止截,脾胃復傷,必致連綿不已。若非培養元氣,決不能愈。每見飲啖生冷物者,病或少愈,多致脾虛胃損,反為難治。若咽酸口酸,且宜節飲食,其病潮作時,雖大渴亦只薑湯乘熱飲之,此亦截瘧之良法。
白話文:
如果患者血氣虛弱,急需治療瘧疾,可以用何人飲或休瘧飲。也可以在小柴胡湯中加入二錢常山,效果如同神效般截斷瘧疾。對於氣血尚佳,或已服用過其他藥物治療瘧疾的患者,追瘧飲效果最佳。
丹溪認為,瘧疾發作多次後,應該儘快治療截斷,拖延時間會導致患者元氣虛弱,病邪深入難治。市面上雖然有砒丹等截瘧藥,但毒性很大,不可輕易使用。常山性烈,擅長驅逐病邪,但會損傷正氣,體弱患者不宜使用。
楊仁齋也提醒,體質虛弱的患者,要謹慎使用常山等藥。
薛立齋則認為,如果瘧疾正處於發作初期,不宜急於截斷,以免病邪未除,反而傷及正氣。胃氣虛弱者,使用寒涼藥物截瘧,容易傷及脾胃,導致瘧疾反覆發作。若不注重調理元氣,就無法痊癒。很多人在病況稍微好轉後,就貪吃生冷食物,結果反而導致脾虛胃損,更難治癒。如果出現咽酸口酸的症狀,就應該節制飲食,即使在瘧疾發作時口渴,也應喝熱薑湯,這也是治療瘧疾的有效方法。
凡欲截之,若血氣俱虛,用人參、生薑各一兩煎服,頓止。不問新久並效。
白話文:
如果想要制止出血,如果是血和氣都虛弱的情況,可以使用人參和生薑,每種各一兩,煎煮後飲服,可以馬上止血。不管新病還是久病,都能見效。
5. 論似瘧非瘧
凡似瘧非瘧之病,雖有往來寒熱,而時作時止,本非瘧之類也。凡大病後,或產後,或虛損,俱有此證。經曰:陽虛則外寒,陰虛則內熱,陰氣上入陽中則惡寒,陽氣下入陰中則惡熱。故凡無外邪而病為寒熱者,必屬虛證。但虛有陰陽之異,而陽虛者必多寒,陰虛者必多熱。
陽虛者宜補其陽,如理中湯、十全大補湯加薑桂附子之類,此皆人所易知也。惟陰虛之證則最不易辨,蓋陰中之水虛者,陰虛也;陰中之火虛者,亦陰虛也。如其津液枯燥,精血耗傷,表裡上下,俱多煩熱等證,此陰中之水虛也。治宜壯水以配陽,如一陰煎、六味地黃湯,或加減一陰煎之類主之。
白話文:
有些病症看似瘧疾,卻又不像瘧疾,雖然有寒熱交替,但發作時間不固定,其實並非瘧疾。這些病症常發生在大病、產後或虛損之後。醫書上說:「陽虛則外寒,陰虛則內熱,陰氣上入陽中則惡寒,陽氣下入陰中則惡熱。」因此,沒有外邪入侵而出現寒熱症狀的,一定是由於虛證。但虛證也有陰陽之分,陽虛者多寒,陰虛者多熱。
陽虛的人要補陽氣,可以用理中湯、十全大補湯加上薑、桂、附子等藥材,這些都是比較容易理解的。但陰虛的症狀就比較難辨別,因為陰虛分為陰中之水虛和陰中之火虛。如果津液乾燥、精血耗損、表裡上下都有煩熱等症狀,這就是陰中之水虛。治療方法是要滋陰補水,可以用一陰煎、六味地黃湯或加減一陰煎等藥物。
其有倏熱往來,或面赤如脂,而腹喜熱飲,或上熱如烙,而下冷如冰,或喉口大熱,而大便不實,此其證雖若熱,而脈必細微,或雖洪大而浮空無力者,是皆陽氣無根而孤浮於上,此陰中之火虛也。治宜益火之本,使之歸源,如海藏八味地黃丸,或右歸飲之類主之。假熱退則真寒見,自可因證而治之也。
寒熱門論治尤詳,所當並察。
白話文:
如果患者突然发热,反复出现,或者脸颊红得像脂膏一样,而且肚子喜欢喝热饮,或者上半身热得像烙铁一样,下半身却冷得像冰块一样,或者喉咙口非常热,但大便不成形,这些症状虽然看起来像是热证,但脉象一定细微,或者虽然脉象洪大,却浮于表面无力,这都是阳气没有根基,虚浮在上,属于阴中虚火。治疗应该补益火气的根本,使其回归本源,可以使用像八味地黄丸或者右归饮这样的方剂来治疗。假热退去之后,就会显露出真正的寒证,到时候就可以根据具体的症状进行治疗了。
寒热证的治疗方法特别复杂,必须仔细观察才能判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