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四十六聖集·外科鈐(上) (25)
卷之四十六聖集·外科鈐(上) (25)
1. 用香散藥(二十二)
伍氏曰:氣血聞香則行,聞臭則逆。大抵瘡瘍多因營氣不從,逆於肉理,故郁聚為膿,得香散藥則氣流行,故當多服五香連翹湯、萬金散、清心內固金粉散。凡瘡本腥穢,又聞臭,濁則愈甚。若毒氣入胃,則為咳逆。古人用此,可謂有理,且如飲食調令香美,則益脾土,養真元,保其無虞矣。
立齋曰:今人有瘡瘍,不審元氣虛實,病之表裡,病者多喜內消,而醫者即用十宣散及敗毒散、流氣飲之類。殊不知十宣散,雖有參耆,然防風、白芷、厚朴、桔梗,皆足以耗氣,況不分經絡時令氣血多少,而概用之乎。敗毒散乃發表之藥,果有表證,亦止宜一二服,多則元氣反損,其毒愈盛,雖有人參莫能補也,況非表證而用之乎。流氣飲乃耗血之劑,果氣結膈滿,亦止宜二三服,多則血氣愈傷。
夫血氣凝滯,多因榮衛氣弱,不能運行,豈可用流氣飲以益其虛。況諸經氣血多寡不同,而流氣飲通行十二經,則諸經皆為所損,反為敗證。雖有芎歸亦難倚伏。若服之過度,則氣虛血耗,何以成膿。苟不察其由,而泛投克伐之劑,能無危乎。此三藥者,其不可輕用亦明矣。
河間云:凡瘡止於一經,或兼二經者,止當求責其經,不可干擾余經也。
白話文:
伍氏認為,氣血聞到香味就能通暢運行,聞到臭味就會逆行。大多數瘡瘍都是因為營氣不通暢,逆行於肌肉組織,所以鬱結成膿,使用香散藥就能使氣血通暢運行,所以應該多服用五香連翹湯、萬金散、清心內固金粉散。凡是瘡瘍本身就腥臭,聞到臭味則病情會加重。如果毒氣入侵胃部,就會引起咳嗽氣逆。古人使用香散藥治療瘡瘍,方法是很有道理的,就好比飲食調配得香美可口,就能滋養脾土,培育元氣,使其免受疾病侵害。
立齋認為,現在的人治療瘡瘍,不仔細辨別元氣虛實、疾病的表裡虛實,病人大多喜歡內服消腫的藥物,而醫生就使用十宣散、敗毒散、流氣飲等藥物。殊不知十宣散雖然含有參、耆,但是防風、白芷、厚朴、桔梗,都會耗損元氣,更何況不區分經絡、季節、氣血多少,就一概使用呢?敗毒散是發散表邪的藥物,如果確實有表證,也只宜服用一兩劑,服用太多就會損傷元氣,毒氣反而更盛,即使有人參也無法補救,更何況不是表證卻使用它呢?流氣飲是耗損血液的藥物,如果真是氣血凝滯於膈上,也只宜服用二三劑,服用太多就會更加損傷血氣。
血氣凝滯,大多是因為榮衛氣虛弱,不能正常運行,怎麼可以用耗損氣血的流氣飲來治療呢?況且各個經絡的氣血多少不同,而流氣飲卻通行十二經絡,就會損傷所有經絡,反而導致病情惡化,即使含有川芎、當歸也很難奏效。如果服用過度,就會氣虛血耗,怎麼還能使膿瘍成熟呢?如果不仔細考察病因,而泛泛地使用攻伐之劑,能沒有危險嗎?這三種藥物,不可輕易使用,這是很明顯的。
河間認為:凡是瘡瘍只侷限於一個經絡,或者兼及兩個經絡,就應該針對受影響的經絡治療,不可以干擾其他經絡。
2. 槐花酒(二十三)
槐花,治濕退熱之功,最為神速。大抵腫毒,非用蒜灸及槐花酒先去其勢。雖用托裡諸藥,其效未必甚速,惟胃寒之人,不可過用。
滁洲於侍御,髀胛患毒痛甚,服消毒藥其勢未減。即以槐花酒一服,勢逐大退。再以托裡消毒之藥而愈。
王通府,患發背十餘日,勢危脈大。先以槐花酒二服,殺退其勢,更以敗毒散二劑,再以托裡藥數劑漸潰。又用桑柴燃灸患處,每日灸良久,仍以膏藥貼之。灸至數次,膿潰腐脫,以托裡藥加白朮、陳皮,月餘而愈。
劉大尹,發背六七日,滿背腫痛,勢甚危。與隔蒜灸百壯,飲槐花酒二碗,即睡覺。以托裡消毒藥十去五六,令以桑枝灸患處而潰,數日而愈。
一上舍,肩患疽,脈數。以槐花酒一服,勢頓退。再與金銀花、黃耆、甘草,十餘服而平。(薛按)
白話文:
槐花酒具有快速清熱解濕的功效。大多數腫毒,都需要先用蒜灸或槐花酒來控制病情發展,才能再使用其他內服藥物,效果才會比較快;但胃寒的人不能過量使用。
滁州的於侍御,患有髀胛(大腿與肩胛骨之間)的腫毒,疼痛劇烈,服用消炎藥後病情仍未減輕。服用了一次槐花酒後,病情明顯好轉,再服用一些內服消腫藥就痊癒了。
王通府患發背(背部癰腫)十多天,病情危急,脈象有力。先用槐花酒兩次,控制病情發展,接著服用敗毒散兩劑,再服用幾劑內服藥物,腫毒逐漸化膿。同時用桑枝灸患處,每天灸很長時間,並貼上膏藥。灸治幾次後,膿液排出,壞死組織脫落,再服用內服藥物,加入白朮、陳皮,一個多月後痊癒。
劉大尹患發背六七天,背部腫痛,病情危急。用隔蒜灸一百壯,喝下兩碗槐花酒後就睡覺了。再服用五到六劑內服消腫藥,並用桑枝灸患處使腫毒化膿,幾天後痊癒。
一位上舍生,肩膀患疽(毒瘡),脈搏頻數。服用一次槐花酒後,病情迅速好轉。之後再服用金銀花、黃耆、甘草等藥物十多劑,病就好了。(薛氏註記)
3. 忍冬酒(二十四)
忍冬酒,治癰疽發背,初發時便當服此,不問疽發何處,或婦人乳癰,皆有奇效。如或處鄉落貧家,服此亦便且效。仍兼以麥飯石膏,及神異膏貼之,甚效。
一園丁,患發背甚危,令取金銀藤五六兩搗爛,入熱酒一鍾,絞取酒汁溫服,相罨患處,四五服而平。彼用此藥治瘡,足以養身成家,遂棄園業。諸書云:金銀花治瘡瘍未成者即散,已成者即潰,有回生之功。
一男子患腦癰,其頭數多,痛不可忍,先服消毒藥不應,更以忍冬酒服之,即酣睡覺,而勢去六七,再四劑而消。又一男子所患尤甚,亦令服之,腫痛頓退,但不能平。加以黃耆、當歸、栝蔞仁、白芷、甘草書、桔梗,數劑而愈。
一男子被鬼擊身,有青痕作痛,以金銀花煎湯,飲之即愈。《本草》謂此藥大治五種飛屍,此其驗也。
白話文:
忍冬酒能治療癰疽和發背,初期服用效果最佳,不管長在哪裡,或是婦女的乳癰,都有奇效。即使是鄉下貧窮人家服用,也能很快見效。配合麥飯石膏和神異膏外敷,效果更佳。
有個園丁,患了嚴重的發背,情況危急,就取金銀藤五到六兩搗爛,加入一杯熱酒,絞取酒汁溫服,並用藥渣敷在患處,服用四五次後就痊癒了。他用這個方法治療瘡瘍,足以維持生計,於是就放棄了園丁的工作。許多書上都記載:金銀花能治療尚未形成的瘡瘍,使之消散;已經形成的瘡瘍,則能使其潰爛,具有起死回生的功效。
有個男子患了腦癰,頭上腫塊很多,痛得受不了,先服用其他消毒藥物無效,改用忍冬酒,喝完後就酣睡,病情減輕六七成,再服用幾劑就痊癒了。另一個男子病情更嚴重,也服用忍冬酒,腫痛立刻減輕,但未完全痊癒,於是又加服黃耆、當歸、栝蔞仁、白芷、甘草、桔梗等藥物,服用幾劑後就痊癒了。
有個男子被鬼壓身,身上出現青紫色的痕跡並伴隨疼痛,用金銀花煎湯喝下去,馬上就好了。《本草綱目》記載此藥能治療五種由邪祟引起的疾病,這正好驗證了它的功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