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四十六聖集·外科鈐(上) (10)
卷之四十六聖集·外科鈐(上) (10)
1. 總論治法(七)
若頭痛拘急,發熱惡寒者,由邪客於外,宜人參敗毒散,以散表邪。若腫痛焮赤,發熱作渴,此毒氣凝於肉裡,宜仙方活命飲,解散其毒。若食少體倦,發熱惡寒,此中氣虛弱,宜六君子湯,以補脾胃。又曰:大抵證有本末,治有權宜。治其主,則末病自退。用其權,則不拘於時。
泥於守常,必致病勢危甚。況雜用攻劑,動損各經乎。羅謙甫云:守常者眾人之見,知變者智者之事。知常而不知變,因細事而取敗者多矣。
凡癰疽,實證不可溫補,虛證不可涼泄,此大法也。觀前條陳良甫曰:凡瘡瘍未潰,一毫熱藥斷不可用。癰疽已潰,臟腑已虧,一毫冷藥亦不可用。又立齋云,若腫焮痛甚,煩躁脈大,寒熱往來,大便秘結,小便澀痛,心神憒悶,皆邪熱之證。凡辛熱之劑,不但腫瘍不可用,雖潰瘍亦不可用也。
此固然矣。然二公已道其半,猶未盡也。余讀之曰,凡癰疽陰盛陽衰者,但見體虛脈弱,陽氣無權等證,則凡苦寒之劑,非為潰瘍不可用,即腫瘍亦不可用也。又若陰邪凝結之毒,非用溫熱,何以運行。而陳氏謂腫瘍不可用熱藥,恐不可以概言也。
白話文:
如果頭痛、感覺緊繃、發燒、怕冷,這是因為外邪侵入身體,應該使用人參敗毒散來驅散體表的邪氣。如果腫痛、紅腫發熱、口渴,這是毒氣凝結在肌肉裡,應該使用仙方活命飲來化解毒素。如果食慾不佳、身體疲勞、發燒、怕冷,這是因為中氣虛弱,應該使用六君子湯來補養脾胃。
另外,一般來說,病症有主要和次要之分,治療方法也有權衡和變通。治療主要的問題,次要的問題自然會消失。運用權變的方法,就不必拘泥於常規。
如果死守常規,一定會導致病情更加危險。更何況如果胡亂使用攻伐的藥物,會傷害到身體的各個經脈。羅謙甫說過:墨守成規是多數人的看法,懂得變通是智者的做法。只知道常規而不知道變通,因為小事情而導致失敗的例子太多了。
凡是癰疽,實證不能用溫補的方法,虛證不能用寒涼瀉下的方法,這是治療的大原則。前面提到陳良甫說:凡是瘡瘍還沒潰破時,一點點熱性的藥都不能使用。癰疽已經潰破,臟腑已經虛弱,一點點寒涼的藥也不能使用。又說,如果腫脹紅熱疼痛劇烈、煩躁、脈搏強大、忽冷忽熱、大便乾結、小便澀痛、心神昏亂,這些都是邪熱的症狀。凡是辛熱的藥,不只腫瘍不能用,即使是潰瘍也不能用。
這當然是正確的。然而這兩位醫生只說到了一半,還不夠完整。我認為,凡是癰疽屬於陰盛陽衰的情況,只見到身體虛弱、脈搏無力、陽氣不足等症狀,那麼所有苦寒的藥物,不只是潰瘍不能用,連腫瘍也不能用。此外,如果是陰邪凝結造成的毒素,不用溫熱的藥物,又怎麼能使氣血運行呢?陳醫生說腫瘍不能用熱藥,恐怕不能一概而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