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四性集·雜證謨 (1)
卷之十四性集·雜證謨 (1)
1. 經義
《瘧論》帝曰:夫咳瘧皆生於風,其蓄作有時者,何也?岐伯曰:瘧之始發也,先起於毫毛,伸欠乃作,寒慄鼓頷,腰脊俱痛。寒去則內外皆熱,頭痛如破,渴欲冷飲。帝曰;何氣使然?曰:陰陽上下交爭,虛實更作,陰陽相移也。陽並於陰,則陰實而陽虛,陽明虛則寒慄鼓頷也。
巨陽虛則腰背頭項痛,三陽俱虛則陰氣勝,陰氣勝則骨寒而痛,寒生於內,故中外皆寒。陽盛則外熱,陰虛則內熱,外內皆熱,則喘而渴,故欲冷飲也。此皆得之夏傷於暑,熱氣盛,藏於皮膚之內,腸胃之外,此榮氣之所舍也。此令人汗空疏,腠理閉,因得秋氣,汗出遇風,及得之以浴,水氣舍於皮膚之內,與衛氣並居。衛氣者,晝日行於陽,夜行於陰,此氣得陽而外出,得陰而內薄,內外相搏,是以曰作。
白話文:
古代帝王問道:咳嗽和瘧疾都是由風引起的,但為什麼它們的發作會有規律呢?岐伯回答:瘧疾剛開始發作時,會先從毛髮末端感到不適,接著會打哈欠,出現寒顫、下巴緊繃、腰背疼痛。寒意退去後,內外都會感到熱,頭疼欲裂,口渴想喝冷飲。帝王追問:這是什麼氣導致的呢?岐伯解釋道:這是陰陽在體內上下交爭,虛實交替,陰陽互相轉移的結果。陽氣侵入陰氣,導致陰氣實而陽氣虛,陽明經氣虛弱就會出現寒顫和下巴緊繃。
巨陽經氣虛弱就會導致腰背頭項疼痛,三陽經氣都虛弱就會導致陰氣盛,陰氣盛則骨骼寒痛。寒氣從內生起,所以內外皆寒。陽氣盛則外熱,陰氣虛則內熱,內外皆熱就會喘不過氣,感到口渴,所以想喝冷飲。這些都是因為夏天受暑氣侵襲,熱氣積聚在皮膚內、腸胃外,也就是榮氣所在的地方。這會導致汗液過度流失,毛孔閉塞。到了秋天,出汗後遇到風,或者洗澡後,水氣會留在皮膚內,與衛氣共存。衛氣白天在陽氣中活動,晚上在陰氣中活動。這種氣受到陽氣的影響就會外出,受到陰氣的影響就會內薄,內外相撞擊,所以就會發作。
常曰:其間日而作者何也?岐伯曰:其氣之舍深,內薄於陰,陽氣獨發,陰邪內著,陰與陽爭不得出,是以間日而作也。帝曰:其作日晏與日早者,何氣使然?曰:邪氣客於風府,循膂而下,衛氣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,其明日日下一節,故其作也晏。此先客於脊背也。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,腠理開則邪氣入,邪氣入則病作,以此日作稍益晏也。
其出於風府,日下一節,二十五日下至骶骨,二十六日入於脊內,注於伏膂之脈。其氣上行,九日出於缺盆之中,其氣日高,故作日益早也。其間日發者,由邪氣內薄於五臟,橫連募原也。其道遠,其氣深,其行遲,不能與衛氣俱行,不得皆出,故間日乃作也。帝曰:夫子言衛氣每至於風府,腠理乃發,發則邪氣入,入則病作。
白話文:
常有人問:為何有些病症會間日發作呢?岐伯回答道:這是因為病邪之氣深入體內,內部陰氣薄弱,陽氣獨自發散,而陰邪卻滯留在內,陰陽相互爭奪,無法順利排出,所以才會間日發作。
皇帝又問:為何有些病症發作的時間,有時候較晚,有時候較早呢?岐伯回答道:因為邪氣停留在風府穴,沿著脊柱向下移動。衛氣每天晚上都會聚集在風府穴,次日會向下移動一節,所以發病時間會逐漸延後。這是因為邪氣先侵入脊背,每當到達風府穴時,毛孔就會張開,邪氣便趁機入侵,導致疾病發作,因此發病時間會逐漸延後。
當邪氣從風府穴向下移動,每天向下移一節,二十五天後便到達骶骨,二十六天後進入脊柱內部,並聚集在伏膂之脈。接著邪氣向上移動,九天後從缺盆穴冒出,由於邪氣逐漸上升,所以發病時間會逐漸提前。至於間日發作的病症,則是由於邪氣深入五臟,橫向連接募原穴所致。由於邪氣移動的路程較遠,所處的位置也較深,移動速度較慢,無法與衛氣同步移動,因此無法完全排出,導致間日發作。
皇帝總結道:您所說衛氣每到達風府穴,毛孔就會張開,邪氣趁機入侵,導致疾病發作,此言甚是。
今衛氣日下一節,其氣之發也,不當風府,其日作者奈何?曰:此邪氣客於頭項,循膂而下者也。故虛實不同,邪中異所,則不得當其風府也。故邪中於頭項者,氣至頭項而病;中於背者,氣至背而病;中於腰脊者,氣至腰脊而病;中於手足者,氣至於手足而病。衛氣之所在,與邪氣相合則病作,故風無常府;衛氣之所發,必開其腠理,邪氣之所合,則其府也。
帝曰:瘧先寒而後熱者,何也?曰:夏傷於大暑,其汗大出,腠理開發,因遇夏氣淒滄之水寒,藏於腠理皮膚之間,秋傷於風,則病成矣。夫寒者,陰氣也。風者,陽氣也。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,故先寒而後熱也。病以時作,名曰寒瘧。帝曰:先熱而後寒者,何也?曰:此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,故先熱而後寒也。
白話文:
今天衛氣下降了一節,它發散的部位不應該在風府穴,這天應該怎麼辦呢?這是因為邪氣入侵頭頸,沿著脊柱往下走,所以虛實不同,邪氣入侵的位置也不同,就不會在風府穴發病。因此,邪氣入侵頭頸,氣到達頭頸就生病;入侵背部,氣到達背部就生病;入侵腰脊,氣到達腰脊就生病;入侵手足,氣到達手足就生病。衛氣所在的位置,與邪氣結合就會發病,所以風沒有固定的位置。衛氣發散的地方,一定會打開毛孔,邪氣結合的地方,就是它的位置。
皇帝說:瘧疾為什麼先冷後熱呢?醫生回答:夏天受暑熱過度,大量出汗,毛孔張開,遇到夏天的冷水寒氣,就會藏在毛孔和皮膚之間。秋天受到風寒,就會生病。寒氣屬陰,風屬陽。先受寒氣再受風寒,所以先冷後熱。這種病隨著時間發作,叫做寒瘧。皇帝說:為什麼先熱後冷呢?醫生回答:這是先受風寒再受寒氣,所以先熱後冷。
亦以時作,名曰溫瘧。其但熱而不寒者,陰氣先絕,陽氣獨發,則少氣煩冤,手足熱而欲嘔,名曰癉瘧。岐伯曰:夫瘧之始發也。陽氣並於陰,當是之時,陽虛而陰盛,外無氣,故先寒慄也。陰氣逆極,則復出之陽,陽與陰復並於外,則陰虛而陽實,故復熱而渴。夫瘧氣者,並於陽則陽勝,並於陰則陰勝,陰勝則寒,陽勝則熱。
瘧者,風寒之氣不常也。病極則復。夫病之未發也,陰未並陽,陽未並陰,因而調之,真氣得安,邪氣乃亡,故工不能治其已發,為其氣逆也。帝曰:攻之奈何?早晏何如?曰:瘧之且發也,陰陽之且移也,必從四末始也。陽已傷,陰從之,故先其時堅束其處,令邪氣不得入,陰氣不得出,審候見之在孫絡盛堅而血者,皆取之。此真往而未得並者也。
白話文:
同樣是發作於特定時間的疾病,稱為溫瘧。如果只是發熱不發寒,那是因為陰氣先衰竭,陽氣獨自發散,就會出現氣短、心煩意亂、手腳發熱想嘔吐的症狀,稱為癉瘧。岐伯說:瘧疾剛開始發作時,陽氣與陰氣相伴隨,此時陽氣虛弱而陰氣盛,體內沒有氣,所以先會發冷。陰氣逆行到極點,就會重新發散陽氣,陽氣與陰氣再次相伴隨在體表,就會導致陰氣虛弱而陽氣旺盛,所以又會發熱口渴。瘧疾的氣,隨著陽氣則陽氣旺盛,隨著陰氣則陰氣旺盛,陰氣盛則發寒,陽氣盛則發熱。
瘧疾是一種風寒之氣不正常的病症。病情嚴重就會反覆發作。疾病未發作時,陰氣還未與陽氣相伴隨,陽氣還未與陰氣相伴隨,這時治療就能讓正氣安穩,邪氣就會消失。所以醫術高超者也不能治療已經發作的瘧疾,因為此時氣逆了。黃帝問:要怎麼治療呢?早點治療還是晚點治療好?岐伯說:瘧疾即將發作時,陰陽即將轉移,必然從四肢末端開始。陽氣已經受損,陰氣隨之而來,所以要趁早將四肢末端綁緊,防止邪氣入侵,陰氣外泄。仔細觀察,如果在孫絡部位出現顏色深沉、堅硬、有血的症狀,都要把它們去除。這是正氣已經要出,但還沒有與邪氣相伴隨的情況。
帝曰:瘧不發,其應何如?曰:瘧氣者,必更盛更虛,當氣之所在也。病在陽則熱而脈躁,在陰則寒而脈靜,極則陰陽俱衰,衛氣相離,故病得休。衛氣集,則復病也。帝曰:時有間二日或至數日發,或渴或不渴,其故何也?曰:其間日者,邪氣與衛氣客於六腑,而有時相失,不能相得,故休數日乃作也。瘧者,陰陽更勝也,或甚或不甚,故或渴或不渴。
帝曰:論言夏傷於暑,秋必病瘧。今瘧不必應者,何也?曰:此應四時者也。其病異形者,反四時也。其以秋病者,寒甚。以冬病者,寒不甚。以春病者,畏風。以夏病者,多汗。帝曰:夫病溫瘧與寒瘧而皆安舍?舍於何臟?曰:溫瘧者,得之冬中於風,寒氣藏於骨髓之中,至春則陽氣大發,邪氣不能自出,因遇大暑,腦髓爍,肌肉消,腠理發泄,或有所用力,邪氣與汗皆出。此病藏於腎,其氣先從內出之於外也。
白話文:
皇帝問道:「瘧疾不發作,會怎麼樣?」 回答說:「瘧疾的氣,一定會變得更盛更虛,這取決於它存在的位置。病在陽氣,則會發熱脈搏跳動;病在陰氣,則會發冷脈搏靜止。極端的情況下,陰陽都會衰弱,衛氣會分離,所以病人才會暫時好轉。衛氣聚集,就會再次發作。」
皇帝問道:「有時隔兩天或好幾天發作,有的時候渴,有的時候不渴,這是什麼原因?」 回答說:「隔幾天發作的,是因為邪氣和衛氣停留在六腑,彼此有時錯失,無法相遇,所以才會隔幾天再發作。瘧疾,是陰陽交替佔優勢,因此有的時候嚴重,有的時候不嚴重,所以有的時候渴,有的時候不渴。」
皇帝問道:「論述說夏季傷暑,秋季必定會得瘧疾。現在瘧疾不必然發作,這是為什麼?」 回答說:「這是在應對四時變化。那些病症表現不同的,是逆反四時變化。秋季得病的,寒氣重。冬季得病的,寒氣不重。春季得病的,怕風。夏季得病的,多汗。」
皇帝問道:「溫瘧和寒瘧,都應該安置在什麼地方?安置在什麼臟腑?」 回答說:「溫瘧,是冬天受到風寒,寒氣藏在骨髓中,等到春天陽氣大發,邪氣無法自行排出,遇到酷暑時,腦髓乾燥,肌肉消瘦,毛孔開泄,或者稍微用力,邪氣和汗水就會一起排出。這種病藏在腎臟,它的氣先從內部向外發散。」
如是者,陰虛而陽盛,陽盛則熱矣;衰則氣復反入,入則陽虛,陽虛則寒矣。故先熱而後寒,名曰溫瘧。帝曰:癉瘧何如?曰:癉瘧者,肺素有熱,氣盛於身,厥逆上衝,中氣實,而不外泄,因有所用力,腠理開,風寒舍於皮膚之內,分肉之間而發,發則陽氣盛,陽氣盛而不衰則病矣。
其氣不及於陰,故但熱而不寒,氣內藏於心,而外舍於分肉之間,令人消爍脫肉,故命曰癉瘧。
《至真要大論》帝曰:火熱或惡寒發熱,有如瘧狀,或一日發,或間數日發,其故何也?岐伯曰:勝復之氣,會遇之時,有多少也。陰氣多而陽氣少,則其發日遠;陽氣多而陰氣少,則其發日近。此勝復相搏,盛衰之節,瘧亦同法。
白話文:
如果身體陰虛陽盛,陽氣過盛就會發熱;當人體衰弱時,陽氣會重新回到體內,導致陽虛,陽虛就會發寒。所以,先發熱後發寒,叫做溫瘧。
皇帝問:癉瘧又是怎麼回事呢?
岐伯回答:癉瘧是因為肺部原本就有熱,體內氣盛,導致氣逆上衝,中氣充實,但卻不能向外散發。如果做了用力的事情,毛孔開張,風寒就會侵入皮膚和肌肉之間,引起發病。發病時陽氣盛,如果陽氣一直很旺盛不衰弱,就會得病。
這種病的陽氣沒有到達陰分,所以只有熱而沒有寒,陽氣內藏於心,外在則停留於肌肉之間,讓人消瘦脫肉,所以叫做癉瘧。
皇帝問:發熱或惡寒發熱,像瘧疾一樣,有的每天發作一次,有的隔幾天發作一次,這是什麼原因呢?
岐伯回答:勝復之氣,也就是抵抗力和恢復力的氣,在發作時,其力量有強有弱。陰氣多而陽氣少,就會發病時間較長;陽氣多而陰氣少,就會發病時間較短。這是勝復之氣互相搏鬥,盛衰交替,瘧疾也是同樣的道理。
《金匱真言論》曰:夏暑汗不出者,秋成風瘧。
《生氣通天論》曰:夏傷於暑,秋為咳瘧。魄汗未盡,形弱而氣爍,穴俞以閉,發為風瘧。
白話文:
《金匱真言論》提到:夏季若不流汗,秋季可能會出現風熱或瘧疾。
《生氣通天論》指出:夏季如果受到暑熱之氣侵襲,秋季可能就會引起咳嗽或瘧疾。如果夏季出汗不足,身體的力氣會變得虛弱,並且氣血不暢,這時若穴位被堵塞,就可能會引發風熱或瘧疾。
2. 論證(共四條)
瘧疾之疾,本由外感,故《內經》論瘧無非曰風,曰寒,其義甚明。而後世之論,則氾濫不一,總不過約言其末而反失其本,所以議論愈多,則病情愈昧矣。有辨在後,所當並察。
凡瘧因於暑,人皆知之。不知夏令炎熱,此自正氣之宜。然而,人有畏熱者,每多避暑就陰,貪涼過度,此因暑受寒,所以致瘧。經曰:夏暑汗不出者,秋成風瘧,義可知也。然又惟稟質薄弱,或勞倦過傷者,尤易感邪。此所以受邪有淺深,而為病有輕重也。第以病因暑致,故曰受暑,而不知暑有陰陽,瘧惟陰暑為病耳。
至其病變,則有為寒證者,有為熱證者,有宜散者,有宜斂者,有宜溫者,有宜清者,其要在標本虛實四字。知此四者,而因證制宜,斯盡善矣。其有云傷暑而認暑為火者,有云脾寒而執以為寒者,皆一偏之見,不足憑也。
白話文:
瘧疾之疾,本由外感,故《內經》論瘧無非曰風,曰寒,其義甚明。而後世之論,則氾濫不一,總不過約言其末而反失其本,所以議論愈多,則病情愈昧矣。有辨在後,所當並察。
瘧疾的病因,本是外感所致,因此《內經》中論述瘧疾,無非就是說風寒,其道理非常清楚。然而後世對瘧疾的論述,卻是繁雜不一,大多只是概括地描述表象,反而忽略了根本原因。所以議論越多,對病情反而越不清楚。以下將提出一些辨證,應該仔細觀察。
凡是瘧疾,都是因暑氣而起,這是大家都知道的。然而,人們並不知道夏季炎熱,這本身是正氣應該具備的狀態。然而,有些人畏懼暑熱,常常躲避暑氣,待在陰涼處,貪圖涼爽過度,這就是因為暑氣中受寒,所以才會導致瘧疾。經書中說:夏天暑氣時汗出不來的人,秋天就會得風瘧,這個道理是可以理解的。然而,只有體質虛弱,或勞累過度損傷的人,才更容易感受外邪。因此,感受外邪的程度有深淺之分,因此得病的輕重也不一樣。只是因為病因是由暑氣引起,所以才稱為受暑,卻不知道暑氣也有陰陽之分,只有陰暑才會引起瘧疾。
至於瘧疾的病變,有寒證、有熱證,有宜散、有宜斂,有宜溫、有宜清,其關鍵在於標本虛實四個字。了解這四個方面,然後根據病情用藥,這就是最好的方法。有些人說傷暑就認定暑氣是火,有些人說脾寒就執著認為是寒,這些都是片面的看法,不足為信。
凡瘧發在夏至後,秋分前者,病在陽分,其病淺;發在秋分後,冬至前者,病在陰分,其病深。發在子之後,午之前者,此陽分病也,易愈;發在午之後,子之前者,此陰分病也,難愈。病淺者,日作。病深者,間日作。若三日、四日者,以受邪日久,而邪氣居於陰分,其病尤深。
凡瘧病自陰而漸陽,自遲而漸早者,由重而輕也;自陽而漸陰,自早而漸遲,由輕而重也。凡感邪極深者,其發必遲,而多致隔日,必使漸早漸近,方是佳兆。故治此疾者,春夏為易,秋冬為難。
白話文:
瘧疾在夏至後、秋分前發作,屬於陽分病症,病情較輕;在秋分後、冬至前發作,屬於陰分病症,病情較重。在子時(晚上11點到凌晨1點)後、午時(中午11點到下午1點)前發作,屬於陽分病,較易治癒;在午時後、子時前發作,屬於陰分病,較難治癒。病情輕微者,每天發作一次;病情嚴重者,隔天發作一次。如果發作時間為三天或四天一次,表示邪氣侵襲時間較長,且已深入陰分,病情更加嚴重。
瘧疾的發作時間,如果從陰分逐漸轉為陽分,從發作時間延遲逐漸轉為早,代表病情由重轉輕;反之,如果從陽分逐漸轉為陰分,從發作時間早逐漸轉為晚,則代表病情由輕轉重。如果邪氣入侵非常深,發作時間就會很晚,通常是隔天發作,如果發作時間逐漸提前,則代表病情好轉。因此,治療瘧疾在春夏季節比較容易,秋冬季節則較為困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