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四十五烈集·痘疹詮 (1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十五烈集·痘疹詮 (12)

1. 夾疹(五十九)

痘瘡止宜單出,若與疹並出者,謂之夾疹。蓋痘、疹之發,皆有時氣,而二者並見,其毒必甚。《心鑑》曰:夾疹者,即痘之兩感證也,大為不順之候。若痘本稀少而夾疹者,名為麻夾痘,其證則輕;若痘本稠密而更加以疹,彼此相混,些碎莫辨,其證則凶。急宜以辛涼之劑解散為先,而托裡次之。

但得疹毒漸消,痘見壘落者,乃為可治。若痘疹相雜,毒不少減者,必危無疑。

一、治夾疹之法,先當察痘之稀密,疹之微甚。若疹輕熱微者,但當以痘為主,痘獲吉而疹無慮也。若疹多熱甚者,即當急解疹毒,務令疹散而後痘可保也。

一、痘瘡初出,內有細密如蠶子者,即夾疹證也。若痘稀疹多者,宜但解疹毒為主。如表邪不解,外熱甚,內火不甚而夾疹者,宜疏邪飲、升麻葛根湯、荊防敗毒散,或十味羌活散。如表裡俱熱,毒盛而夾疹者,柴葛煎、解毒防風湯、或十三味羌活散。如內熱毒盛而夾疹者,六味消毒飲,或合黃連解毒湯。

如陽明火盛,多熱多渴,或煩躁而夾疹者,白虎湯、化斑湯,或葛根麥門冬散。以上諸治如法,而疹散痘出者可治然後隨證調。理之。若疹不散毒不解者難治。

一、痘疹俱多者,毒必大盛,雖治得其法,疹毒已解,亦必氣血重傷,終難為力。凡遇此者,惟當以保養脾胃,調和氣血為主,庶克有濟。

一、收靨後復出疹者,此餘毒解散之兆,不必治之。

白話文:

夾疹(五十九)

天花(痘瘡)最好單獨出現,如果同時伴隨出疹子,就叫做夾疹。因為天花和疹子的出現,都與時令的氣候有關,兩種疾病同時出現,毒性必定很嚴重。《痘疹心鑑》說:夾疹就是天花感染兩次的意思,是很不利的徵兆。如果天花本來就很少,又夾雜疹子,叫做麻夾痘,症狀比較輕;如果天花本來就很多,又加上疹子,彼此混雜不清,難以分辨,病情就非常凶險。要緊急使用辛涼的藥物先解表散寒,再扶助正氣。

只有等到疹子的毒氣逐漸消退,天花出現隆起結痂的現象,才算是可以治療的。如果天花和疹子混雜在一起,毒氣沒有減少,那就肯定很危險。

治療夾疹的方法,首先要觀察天花的多少,疹子的輕重。如果疹子輕微,發熱不嚴重,只要以治療天花為主即可,天花痊癒了,疹子也就不用擔心了。如果疹子很多,發熱很厲害,就要緊急解毒,務必讓疹子消退,然後才能保住天花。

天花初發,裡面有細小的疹子像蠶豆一樣,就是夾疹的症狀。如果天花少而疹子多,就要以解毒為主。如果表邪不解,外熱嚴重,內火不盛而夾雜疹子,就要用疏邪飲、升麻葛根湯、荊防敗毒散,或者十味羌活散。如果表裡都熱,毒氣盛而夾雜疹子,就要用柴葛解肌湯、解毒防風湯,或者十三味羌活散。如果內熱毒氣盛而夾雜疹子,就要用六味消毒飲,或者加上黃連解毒湯。

如果陽明經火盛,發熱口渴,或者煩躁不安而夾雜疹子,就要用白虎湯、化斑湯,或者葛根麥門冬湯。以上這些治療方法,如果按照正確的方法使用,疹子消退,天花出現,就可以治療,然後再根據病情調整治療。如果疹子不消退,毒氣不解,就很難治療。

天花和疹子都很嚴重的話,毒氣一定很盛,即使治療方法正確,疹子和毒氣已經消退,也一定會傷及氣血,最終難以痊癒。遇到這種情況,只能以保養脾胃,調和氣血為主,希望能有所幫助。

天花結痂後又出現疹子,這是餘毒消散的徵兆,不用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