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四十五烈集·痘疹詮 (11)
卷之四十五烈集·痘疹詮 (11)
1. 潰爛(五十七)
痘瘡膿熟或微有潰爛者,亦常候也。惟於未成膿之先即有潰者,此名斑爛;有當靨不靨而身多破爛不收者,此名潰爛。良由未出之先,當發散而不發散,則熱毒內藏,必潰爛而兼喘促悶亂,或不當發散而誤發散,則表虛毒濫亦致遍身潰爛,此皆不善表之故也。又有陽毒內熾,火盛脈實,便結喜冷而失於清利,以致陽明蓄熱,肌肉潰爛者,此不善解毒之故也。故治此之怯,表熱者仍宜清理火邪,表虛者即宜補養營衛。
且脾主肌肉,尤宜調脾進食,務令大便得,所以生肌解毒。但解毒不至於過冷,調養不至於太熱,必得中和,方為良法。
一、表虛不收者,必其衛氣不足,別無熱證,宜十全大補湯之類,或去肉桂,加防風、荊芥穗,多服自愈。
一、火盛胃熱潰爛者,宜大連翹飲之類;若大便秘者,以豬膽導之。
一、痘瘡或發表太過,或清解過當,以致表裡俱虛,陽氣不守,則內為泄瀉,外為潰爛,急當救里,宜陳氏十二味異功散,或九味異功煎。
一、潰爛膿水淋漓者,以敗草散,或蕎麥散襯之。若斑爛作膿痛甚者,以天水散和百花膏敷之。
一、痘瘡衣以厚綿,圍以厚被,或向火偎抱,或任其飲酒,未七日而靨,日期未足,其收太急,以致自面至腰潰爛平𤹀不作痂者,蓋此非正靨,乃倒靨也,急宜解去衣被,勿近火,勿飲酒。因立一方,用黃耆、白芷以排膿,防風、蟬蛻以疏表,青皮、桔梗以和中,牛蒡子、甘草以解毒。服後潰瘡復脹,則中外毒氣俱得無留,而漸可收矣。
白話文:
痘瘡化膿或略有潰爛,是很常見的。但還沒化膿就潰爛的,稱為斑爛;痘瘡不應出疹卻不出,全身卻潰爛不癒的,稱為潰爛。這是因為痘瘡未發時,應該發散卻不發散,熱毒內藏,就會潰爛並伴隨呼吸急促、胸悶心慌;或者不該發散卻強行發散,導致表虛毒盛,也會全身潰爛,這些都是因為處理表證不當造成的。還有一種情況是陽毒內盛,火熱旺盛,脈象有力,患者卻喜歡冷飲,未能及時清熱利濕,導致陽明經蓄積熱毒,肌肉潰爛,這是因為解毒不力造成的。所以治療潰爛,表熱者仍需清熱瀉火,表虛者則需補益營衛。
脾主肌肉,更要調理脾胃,多進食,務必使大便通暢,以利於生肌解毒。但解毒不能過於寒涼,調養也不能過於溫熱,必須平衡,才能收到良好效果。
第一種情況,表虛不收,是因為衛氣不足,沒有其他熱證,可用十全大補湯之類,或去掉肉桂,加入防風、荊芥穗,多服用就能自愈。
第二種情況,火盛胃熱導致潰爛,可用大連翹飲之類;如果大便秘結,可用豬膽汁導瀉。
第三種情況,痘瘡發散過度,或清熱解毒過度,導致表裡俱虛,陽氣不足,內則泄瀉,外則潰爛,需急救裡氣,可用陳氏十二味異功散,或九味異功煎。
第四種情況,潰爛流膿不止,可用敗草散,或蕎麥散外敷;如果斑爛化膿疼痛劇烈,可用天水散和百花膏外敷。
第五種情況,痘瘡患者用厚棉衣包裹,蓋厚被,或靠近火取暖,或飲酒,未滿七天就結痂,時間未到就痊癒太快,導致從臉到腰部潰爛,不結痂,這是因為不是正常的出疹結痂,而是反常的結痂,需立即去除衣被,避免靠近火,戒酒。此時可用一方,用黃耆、白芷以排膿,防風、蟬蛻以疏解表邪,青皮、桔梗以調和脾胃,牛蒡子、甘草以解毒。服用後潰瘍再次腫脹,則內外毒氣都能排出,潰瘍就能漸漸癒合了。
2. 多汗(五十八)
痘疹自汗者,以陰中之火自里及表,達於衛氣,故皮膚為之緩,腠理為之疏,津液流行,故多自汗,但得痘疹身常潮潤,實為美證。此乃陰陽氣和,血脈通暢,蓋熱隨汗減,毒隨汗散,邪不能留,則易出易解,雖見熱甚,而汗出之後身必清涼,此即毒之消散也,不必治之。
然只宜微汗不宜大汗,若汗出過多,則陽氣泄而衛氣弱,恐致難救難靨,或為癢𤹀寒戰之患,此則速宜固表以斂其汗也。又有汗出不止,其熱反甚者,此邪熱在表,陰為陽擾之患,速宜清火解毒,陽邪退而汗自斂也。若汗出如油,或發潤如洗而喘不休者,此肺脫之證,不可治。
一、別無邪熱,但以衛氣虛,肌表不固而多汗者,調元湯倍加黃耆,或白朮散。
一、脾虛於中,衛虛於外,肌肉無主,別無他證而汗不斂者,人參建中湯。
一、心氣虛,神怯多驚而汗不固者,團參散。
一、或吐或瀉,氣脫於中,陽脫於外,而汗出不收,微者五福飲加炮薑、棗仁。甚至手足厥冷,或嘔惡不止而汗不收者,速宜人參理陰煎,或六味回陽飲,遲則恐致不救。
一、陰中火盛,或身有大熱而汗多不收者,當歸六黃湯。
一、睡中汗出不收者,以陽入陰中,而陰不能靜也,當歸六黃湯。
一、陽明熱盛,火邪燔灼肌肉,或身熱煩渴,或二便熱澀而汗不收者,人參白虎湯,或加黃連。
一、收靨痂脫之後,自汗不止者,此邪去而氣虛也,宜十全大補湯,或調止汗散,或以滑石粉撲之。
白話文:
多汗(五十八)
麻疹患者自汗,是因為體內陰中之火從內向外,到達衛氣,導致皮膚鬆弛、毛孔疏鬆,津液外洩,所以容易自汗。但麻疹患者身體經常潮濕潤澤,其實是好的徵兆。這表示陰陽氣和、血脈通暢,熱氣隨著汗液排出,毒素也隨汗液散去,邪氣無法停留,因此容易痊癒。雖然看起來發熱很嚴重,但汗出之後身體就會涼快,這是毒素消散的表現,不必治療。
但是,汗出宜少不宜多,如果汗出過多,陽氣就會洩漏,衛氣虛弱,恐導致難以治療的後果,或出現皮膚瘙癢、發冷等症狀,這就應該迅速採取措施固表止汗。還有一種情況是汗出不止,反而發熱加重,這是因為邪熱在表,陰被陽擾亂所致,應該迅速清熱解毒,陽邪退去,汗液自然會減少。如果汗出如油,或頭髮濕潤如同洗過一般,並且喘息不止,這是肺氣虛脫的症狀,無法治療。
-
如果沒有其他邪熱,只是因為衛氣虛弱,肌表不固而多汗,可以使用調元湯加倍黃耆,或白朮散。
-
如果脾虛於內,衛氣虛於外,肌肉無力,沒有其他症狀但汗液止不住,可以使用人參建中湯。
-
如果心氣虛弱,精神怯弱多驚,汗液止不住,可以使用團參散。
-
如果伴有嘔吐或腹瀉,氣虛於內,陽虛於外,汗液出而不止,症狀輕微者,可以使用五福飲加炮薑、棗仁。如果嚴重到手腳冰冷,或嘔吐不止,汗液止不住,則應迅速使用人參養陰煎,或六味回陽飲,延誤治療恐致不治。
-
如果陰中之火旺盛,或身體發熱嚴重,汗液多且止不住,可以使用當歸六黃湯。
-
如果睡夢中汗液出而不止,是因為陽氣進入陰中,陰氣不能安靜所致,可以使用當歸六黃湯。
-
如果陽明熱盛,火邪灼傷肌肉,或身體發熱煩渴,或大小便灼熱澀滯,汗液止不住,可以使用人參白虎湯,或加黃連。
-
如果麻疹結痂脫落後,自汗不止,這是邪氣已去而氣虛所致,可以使用十全大補湯,或調止汗散,或用滑石粉撲在患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