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四十四烈集·痘疹詮 (3)
卷之四十四烈集·痘疹詮 (3)
1. 總論治法(二十二共十九條)
氣血俱虛者,六物煎、八珍湯、十全大補湯。氣血虛寒,大宜溫補者,無如九味異功煎、六味回陽飲。即陳氏十一味木香散、十二味異功散,但虛寒而兼氣滯者宜用之,欲賴補虛,大有不及。
凡攻下諸方,亦痘中所不可無,惟必不得已然後用之,勿得視以為常也。血虛秘結,大便不通者,四順清涼飲。裡實多滯秘結者,前胡枳殼湯。表裡俱實,大便不通者,柴胡飲子。血熱便結毒盛者,當歸丸。
一、凡痘已出盡,內無不虛,蓋隨痘而為托送者,背元氣也。使於此時,不知培補化源,則何以灌漿?何以結痂?何以收靨?倘內虛無主,將恐毒母氣復陷,無不危矣。若痘之稀疏者,氣血之耗,猶為有限,若痘之多而甚者,其氣血內虧,必更甚矣。此不可不預為之防也。
一、平順之痘,毒原不甚,既出之後,內本無邪,此輩原不必治。無奈父母愛子之切,且不識病之輕重,故必延醫診視。既延醫至,無不用藥。既已用藥,無匪寒涼。在彼立意不過,曰:但解其毒,自亦何妨?不知無熱遭寒,何從消受?生陽一拔,胃氣必傷,多致中寒泄瀉,猶云協熱下利,更益芩、連,最可恨也。
又如痘瘡初見發熱,每多不審虛實,止云速當解毒,凡於十日之外,多有泄瀉而致斃者,皆此輩之殺之也。冤哉,冤哉!
余見者多矣,故筆諸此以為孟浪者戒。
一、痘在肌肉,陽明主之,故自出齊以後,最不宜吐瀉,與其救治於倒陷之後,孰若保脾土於未壞之先?
故凡生果茶水之類,皆宜慎用,而寒涼之藥,尤不可不慎也。
一、治痘須辨其證,大部濕多則泡,血熱則斑,氣不足則頂陷,血不足則漿毒不附,裡實大補則生癰毒,表實大補則不結痂。裡虛不補則內攻而陷,表虛不補則外剝而枯。但使周身氣血活潑無礙,則雖密亦不難治。故惟貴得中,勿使偏勝,則寒熱虛實,自無太過不及之患,斯足云盡善矣。
一、秘傳治痘之法,首尾當以四物湯為主,隨證加減用之。惟肚腹不實者須遠當歸,但將全劑通炒微焦,則用自無礙,且復有溫中暖脾之妙。
一、首尾皆忌汗下,此先哲治痘之心法。蓋妄汗者,必傷陽氣,陽氣傷則凡起發、灌漿、收靨之力,皆失所賴,此表虛之為害也。妄下者,必傷陰氣,陰氣傷則凡臟腑化源,精神鎖鑰,飲食倉廩,皆為所敗。此裡虛之為害也。然表虛者,猶賴裡氣完足可以充之,裡虛則根本內潰,衛氣亦從而陷,無策可施矣。
故古人深以汗下為戒,誠至要之旨也。然此以常道為言,非所以應變者設。遇外感寒邪,腠理閉密,其出不快,其發不透者,若不用辛甘發散之劑以通達肌表,則痘有壅遏之患矣。又若有大小便秘結,而毒有留伏不達者,不與苦寒泄利之藥以疏通臟腑,則有脹滿煩躁,焦紫黑陷等患矣。故當察其虛實,審其常變,當汗則汗,當下則下,中病則已,無過其制。
白話文:
總論治療方法(共十九條)
氣血都虛弱的人,可以使用六物煎、八珍湯、十全大補湯這些方劑。如果氣血虛弱又偏寒,需要溫補的人,沒有比九味異功煎、六味回陽飲更好的了。陳氏十一味木香散、十二味異功散也可用,但它們比較適合虛寒又兼有氣滯的人,如果想單純依靠它們來補虛,效果會不太夠。
所有攻下(瀉下)的方劑,在治療痘疹時也不是完全不能用,但一定要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能使用,絕對不能把它們當作常規方法。如果血虛導致便秘,大便不通,可以用四順清涼飲。如果體內實熱積滯導致便秘,可以用前胡枳殼湯。如果表裡都是實證,導致大便不通,可以用柴胡飲子。如果血熱導致便秘且毒邪很盛,可以用當歸丸。
一、一般來說,痘疹已經全部發出來之後,體內沒有不虛弱的,因為痘疹的發出是耗損元氣的過程。如果這個時候不知道補充身體的能量,那要靠什麼來滋養身體?靠什麼來結痂?靠什麼來痊癒?如果體內虛弱無力,恐怕毒邪之氣又會內陷,那是非常危險的。如果痘疹長得稀疏,氣血的損耗可能還有限,但如果痘疹長得多而嚴重,體內氣血虧虛的情況肯定更嚴重。這一點必須提前預防。
一、如果是平順發出的痘疹,毒邪本來就不嚴重,痘疹發出來後,體內本來就沒有邪氣,這種情況本來就不用治療。但是父母愛子心切,而且又不了解病情的輕重,所以一定會請醫生來看。既然請了醫生,沒有不給孩子用藥的。用了藥,大多是寒涼的藥。醫生通常認為,只要解毒就好,也沒什麼妨礙,卻不知道沒有熱證的人吃了寒涼藥會怎樣?陽氣被壓制,胃氣一定會受傷,往往會導致中寒腹瀉,他們還會認為是濕熱下痢,更加使用黃芩、黃連這些寒涼的藥,真是可恨。
還有的情況,比如痘疹剛開始發熱的時候,很多人不辨別虛實,只認為應該趕緊解毒,結果在發病十天之後,有很多因為腹瀉而死去的,都是這種人害死的,真是冤枉啊!
我見過太多這樣的例子,所以寫下來告誡那些隨意用藥的人。
一、痘疹長在肌肉,屬陽明經管轄,所以從痘疹發出來之後,最不適合催吐或瀉下。與其等到痘疹內陷之後再想辦法救治,不如在脾土(脾胃)還沒壞之前就好好保護它。
因此,像生冷的水果、茶水之類的東西,都要謹慎食用,而寒涼的藥物,更要小心使用。
一、治療痘疹一定要辨別清楚證型。一般來說,濕氣重會起水泡,血熱會出現斑點,氣不足痘疹頂部會凹陷,血不足痘疹的漿液無法附著。體內實證卻用大補,會生癰毒;體表實證卻用大補,痘疹不會結痂。體內虛弱不補,毒邪會內攻導致痘疹內陷;體表虛弱不補,痘疹會外枯而損壞。只有讓全身氣血暢通無阻,即使痘疹長得密集,也容易治療。所以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平衡,不要讓任何一方面偏盛,這樣寒熱虛實的問題自然不會太過或不及,這樣才能算是治療的最好結果。
一、我這裡有一個治療痘疹的秘方,從頭到尾都要以四物湯為基礎,然後根據不同的情況加減藥物。但如果肚子虛弱的人要避免使用當歸。可以把整帖藥全部炒至微焦,這樣使用就沒有問題了,而且還有溫中暖脾的作用。
一、治療痘疹從頭到尾都要避免發汗和瀉下,這是前輩醫家治療痘疹的核心原則。胡亂發汗會傷害陽氣,陽氣受損,痘疹的發起、漿液的滋養、以及痊癒的能力都會受到影響,這是體表虛弱的危害。胡亂瀉下會傷害陰氣,陰氣受損,臟腑的能量來源、精神的支撐、飲食的吸收都會受到破壞,這是體內虛弱的危害。如果體表虛弱,還能依靠體內充足的能量來補充,但如果體內虛弱,那就根本毀壞了,衛氣也會跟著下陷,那就沒有辦法了。
所以古人告誡大家要避免發汗和瀉下,這真是至關重要的原則。但以上說的是一般情況,並不是針對特殊情況。如果遇到外感風寒,導致肌膚閉塞,痘疹難以透發,如果不用辛甘發散的藥物來疏通肌表,痘疹就會被鬱住。又如果遇到大小便秘結,毒邪無法排出,如果不用苦寒瀉下的藥物來疏通臟腑,就會出現腹脹、煩躁、痘疹顏色發紫發黑內陷等問題。所以一定要觀察體內的虛實情況,審查病情是常規還是變異,該發汗的時候就發汗,該瀉下的時候就瀉下,只要用藥對症就好,不要過度用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