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三性集·雜證謨 (2)
卷之十三性集·雜證謨 (2)
1. 論證(共二條)
經曰:冬傷於寒,春必病溫,是溫病即傷寒也。然傷寒有四時之不同,如冬感寒邪而即病者,為真傷寒。其有寒毒內侵而未至即病者,必待春溫氣動,真陰外越,再觸寒邪,其病則發,故至春犯寒,則發為溫病;至夏犯寒,則發為熱病,亦猶傷氣者,遇氣則作。傷食者,遇食則發。
其義一也。然而傷寒瘟疫,多起於冬不藏精及辛苦飢餓之人。蓋冬不藏精,則邪氣乘虛易入,而飢餓勞倦之流,則受傷尤甚。故大荒之後,必有大疫,正為此也。但此輩疫氣既盛,勢必傳染。又必於體質虛濁者,先受其氣。以漸遍傳,則又有不待冬寒而病者矣。然此以冬寒主氣之為病也。
白話文:
經書上說:冬天受到寒冷侵襲,春天可能會罹患溫熱性疾病,這就是溫病。然而傷寒疾病在四季有所不同,例如冬天受到寒邪立刻生病的,是真正意義上的傷寒。若是寒邪深入體內,並未立即導致疾病,那麼等到春天溫熱之氣開始活躍,真陰外洩,再遇到寒邪,疾病就會發作。所以到了春天碰上寒冷,會發為溫病;到了夏天碰上寒冷,則會發為熱病,這就像傷了氣體,遇到氣體就發作;傷了食物,遇到食物就會發作。道理是一樣的。然而,傷寒和瘟疫,多半發生在冬季未能保養精氣和辛酸乾餓的人身上。因為冬季未能保養精氣,邪氣容易趁虛而入,而飢餓疲勞的人,受到的傷害更嚴重。所以災難過後,一定會有大規模的疫情,正是這個原因。但是這類瘟疫氣氛強烈,必定會造成傳染。而且必定首先在體質虛弱混亂的人身上,接受這種氣氛。然後逐漸傳播,甚至不等冬季寒冷就開始生病。然而,這都是因為冬季主導的氣候導致的疾病。
至於客氣變遷,歲時不同,故有冬行春令,則應冷反溫,夏行冬令,則應熱反冷,春秋皆然,是則非其時而有其氣。壯者無恙;怯者受傷。是又不止冬寒,而運氣不正之害,所當察而慎避者有如此。
一、瘟疫本即傷寒,無非外邪之病,但染時氣而病無少長率相似者,是即瘟疫之謂。古人有云:瘟證因春時溫氣而發,乃因鬱熱自內而發於外,初非寒傷於表也,故宜用辛平之劑。治與正傷寒用麻黃者,不同也。此說固若近理,而實有未必然者。蓋瘟疫若非表證,則何以必汗而後解?故余於前論中,謂其先受寒邪,再觸則發,誠理勢之確然也。
白話文:
至於氣候變化,一年四季不同,因此冬天行春天的氣候,就應該用溫熱的方式應對寒冷,夏天行冬天的氣候,就應該用清涼的方式應對炎熱,春秋季節也是如此,這就是不符合季節卻出現了不合時宜的氣候。體質強壯的人不會有任何問題,體質虛弱的人就會受到傷害。這不僅僅是冬季寒冷的危害,更是運氣不正所帶來的傷害,這些都是我們應該觀察並謹慎避免的。
瘟疫本質上就是傷寒,都是外邪入侵造成的疾病,只是因為感染了季節性的氣候而發病,無論年紀大小,症狀都十分相似,這就是瘟疫的特性。古人說:瘟疫的發作是因為春天溫暖的氣候,是由於體內鬱熱從內而外發散導致的,最初並不是寒邪入侵體表造成的,因此應該使用辛平的藥物治療。這與治療一般的傷寒使用麻黃的藥物,是不同的。這種說法看似很有道理,但實際上並非絕對。因為如果瘟疫不是表證,為什麼一定要發汗才能痊癒呢?因此我在之前的論述中,認為瘟疫是先受到寒邪入侵,然後再接觸到其他因素才會發作,這才是真正符合理性和實際情況的。
但其時有寒熱,證有陰陽,治陽證熱證者,即冬時亦可清解;治陰證寒證者,即春夏亦可溫散。謂宜因證因時者則可,謂非寒傷於表也則不可。
白話文:
當時若出現寒熱症狀,病情分為陰性和陽性。對待陽性及熱性病症,即使在冬天也可以進行清熱治療;對待陰性及寒性病症,即使在春夏季節也可以進行溫和散寒治療。意思是,根據病情和季節選擇治療方式是可以的,但不能認為寒氣只是傷害皮膚表面。
2. 瘟疫脈候
凡病傷寒瘟疫,脈洪大滑數,而數中兼緩者,可治。脈洪大而緊數甚者,危。脈雖浮大而按之無力者,宜補兼表。身雖熱而脈弱者,當以純補為主,或兼溫散。身大熱而脈見沉澀細小,足冷者,難治。瘟病四五日,身熱,腹滿而吐,脈來細而弦強者,十二日死。瘟病二三日,頭痛腹滿,脈直而疾者,八日死。
瘟病八九日,頭身不痛,色不變,而利不止,心下堅,脈不鼓,時或大者,十七日死。瘟病汗不出,或出不至下部者,死。瘟病下痢,腹中痛甚者死。以上死證,言其略耳,諸所未盡,當於傷寒門參閱。
白話文:
如果患了傷寒瘟疫,脈象洪大滑數,而且數中兼有緩慢的,可以治療。但如果脈象洪大而緊數甚重,就十分危險。雖然脈象浮大,但按壓時無力,則需要補益兼顧表症。身體發熱但脈象虛弱,應以純粹補益為主,或可配合溫散藥物。身體極度發熱,脈象沉澀細小,且雙腳冰冷,則難以治療。
若患瘟疫四五天,身體發熱,腹部飽滿且嘔吐,脈象細小而弦強,則將在十二天內死亡。若患瘟疫二三天,頭痛腹脹,脈象直而疾速,則將在八天內死亡。
若患瘟疫八九天,頭身沒有疼痛,面色無異,但腹瀉不止,心下堅硬,脈象不鼓,時而強大,則將在十七天內死亡。患瘟疫時出汗很少,或出汗無法到達下半身,則會死亡。患瘟疫時腹瀉,腹痛劇烈,也會死亡。
以上只是一些死亡的徵兆,並非全部,詳細內容請參閱傷寒門。
3. 治法六要
自古傷寒治法,苦於浩渺。余自考索以來,留心既久,每臨編得其法,未必見其病,臨病見其證,未必合其方,可見病多變態,執滯難行,惟貴圓通而知其要耳。故余注《類經》,所列傷寒治要有六:曰汗、補、溫、清、吐、下。然亦但言其概,而未及其詳,今悉諸法於此,用補傷寒之未備者。
倘欲求仲景心法,乃當閱傷寒本門,使能彼此參證,則綱舉目張,自有包羅貫串之妙。既約且盡,而活人之要,當無出此。
白話文:
自古以來,治療傷寒的醫法浩瀚無垠,令人困惑不解。我自從開始鑽研醫學以來,一直專注於此,但常常遇到這樣的困境:編寫好的治療方法,卻不見得遇到符合的病症;遇到病症,卻不見得能找到合適的藥方。可見疾病變化多端,固守成規難以應對,唯有通達圓融,掌握醫理精髓才是關鍵。
因此,我在注釋《類經》時,將傷寒治療要點歸納為六類:發汗、補益、溫陽、清熱、吐瀉、下瀉。然而,這些只是概括性的描述,並沒有詳細闡述。現在我將所有方法詳細列出,用來補充傷寒醫學的不足之處。
如果你想要探究仲景醫學的精髓,就必須閱讀傷寒本門,並與我所整理的內容相互參照,這樣才能綱舉目張,融會貫通,體會其中的妙處。精簡而完備,拯救生命的要義,應該都在這裡了。
4. 汗有六要五忌
治傷寒之法,余已析其六要。而六要之外,又有五忌者,何也?蓋六法之中,惟汗為主,正以傷寒之愈,未有不從汗解者,故法雖有六,汗實統之。而汗外五法,亦無非取汗之法也。然取汗以辛散,此固其常也,而何以五法皆能取汗?六要則已,又何以有五忌之辨也?蓋汗由液化,其出自陽,其源自陰。若肌膚閉密,營衛不行,非用辛散,則玄府不開而汗不出,此其一也。
又若火邪內燔,血乾液涸,非用清涼,則陰氣不滋而汗不出,此其二也。又若陰邪固閉,陽氣不達,非用辛溫,則凝結不開而汗不出,此其三也。又若營衛不足,根本內虧,非用峻補,則血氣不充而汗不出,此其四也。又若邪在上焦,隔遮陽道,不施吐湧,則清氣不升而汗不出,此其五也。
白話文:
治療傷寒的方法,我已經分析了六個要點。但除了這六個要點之外,還有五個忌諱,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六法之中,以發汗為主,傷寒病的痊癒,沒有不從發汗解毒的,所以雖然有六個方法,但發汗其實統治著一切。而除了發汗之外的五種方法,也都是為了達到發汗的效果。
但是發汗要用辛散之法,這是常理,為什麼五種方法都能發汗呢?六個要點已經說清楚了,為什麼還要再有五個忌諱呢?這是因為汗液是由體液轉化而來,它出自陽氣,它的來源是陰氣。如果肌膚閉塞,營衛之氣不能通行,不用辛散之法,那麼玄府(汗孔)就不會打開,汗液就出不來,這就是第一個忌諱。
又比如,如果火邪內燔(火熱內盛),血燥液涸(血液乾燥,津液枯竭),不用清涼之法,那麼陰氣就不能滋長,汗液就出不來,這就是第二個忌諱。又比如,如果陰邪固閉(寒邪阻滯),陽氣不能到達,不用辛溫之法,那麼寒邪就會凝結不開,汗液就出不來,這就是第三個忌諱。又比如,如果營衛不足(氣血不足),根本內虧(身體虛弱),不用峻補之法,那麼血氣就不充盈,汗液就出不來,這就是第四個忌諱。又比如,如果邪氣在上焦,阻礙了陽氣通路,不施以吐湧之法,那麼清氣就不能上升,汗液就出不來,這就是第五個忌諱。
又若邪入陽明,胃氣壅滯,不以通下,則濁氣不解而汗不出,此其六也。凡此者皆取汗之道,是即所謂六要也。
何謂五忌?蓋一曰熱在表者,內非實火,大忌寒涼,寒則陰邪凝滯不散,邪必日深,陽必日敗,而汗不得出者死。二曰元氣本弱,正不勝邪者,大忌消耗,尤忌畏補,消耗則正氣日消,不補則邪氣日強,消者日清,甚者日甚,而必不能汗者死。三曰實邪內結,伏火內炎者,大忌溫補,溫則愈燥,補則愈堅,而汗不得出者死。
四曰中虛氣弱,並忌汗諸條者,大忌發散,散則氣脫,氣脫而汗不能出,氣脫而汗不能收者死。五曰病非陽明實邪,並忌下諸條者,大忌通瀉,瀉則亡陰,陰虛則陽邪深陷,而汗不得出者,死。是即所謂五忌也。能知六要而避五忌,傷寒治法盡於是矣。第假熱者多,真實者少,能察秋毫於疑似,非有過人之見者不能也。
余之諄諄,其亦顒望於潛心者耳。
白話文:
如果邪氣入侵陽明經,造成胃氣阻塞,如果不採取通下瀉法,就會導致濁氣無法排出,汗液也無法發散,這就是六要中的第六條。以上六條都是關於發汗的原則,也就是所謂的六要。
那麼什麼是五忌呢?第一,如果熱邪在表,內部並非實火,就絕對不能使用寒涼藥物,因為寒涼會使陰邪凝滯不散,邪氣會越來越深,陽氣會越來越衰敗,最終導致汗液無法排出而死亡。第二,如果元氣本來就虛弱,正氣無法抵抗邪氣,就絕對不能過度消耗元氣,更忌諱畏懼補益,因為過度消耗會導致正氣越來越虛弱,不補益會導致邪氣越來越強盛,虛弱就會越來越嚴重,最終導致無法發汗而死亡。第三,如果邪氣實證在內部結聚,伏火內炎,就絕對不能使用溫補藥物,因為溫補會加重燥熱,補益會加重邪氣凝聚,最終導致汗液無法排出而死亡。
第四,如果體內虛弱,氣血不足,並且忌諱發汗,就絕對不能使用發散藥物,因為發散會導致氣血耗散,氣血耗散就會導致汗液無法排出,甚至會導致汗液無法收斂而死亡。第五,如果疾病並非陽明經實邪,並且忌諱通下瀉法,就絕對不能使用通瀉藥物,因為通瀉會導致陰液損耗,陰虛就會導致陽邪深入,最終導致汗液無法排出而死亡。以上五條就是所謂的五忌。
能夠掌握六要,並且避免五忌,這就是傷寒治療的全部精髓。只是,假熱症狀多,真正實熱的少,能夠察覺細微的疑似症狀,非有過人之見者不能做到。
我如此諄諄教誨,只是希望潛心研究醫術的人能夠有所收穫。
5. 汗散法(共五條)
凡傷寒瘟疫,表證初感,速宜取汗,不可遲也。故仲景曰:凡發汗服湯藥,其方雖言日三服,若病劇不解,當半日中盡三服。如服一劑,病證猶在,當復作本湯服之。至有不肯汗出者,服三劑乃解。若汗不能出者,死病也。此所謂汗不宜遲也。然取汗之法,又當察其元氣、病氣之虛實,若忽爾暴病,表證已具,而元氣未虧者,但以辛平之劑,直散之可也。若兼雜證,則當察其寒熱溫涼,酌宜而治,不得但知發散也。
又若身雖大熱,表證全具,而脈見虛弱者,必不易汗,此即當詳察補虛法,酌而治之。若不知標本,而概行強散,營竭則死。
一、傷寒之宜平散者,以其但有外證,內無寒熱,而且元氣無虧也,宜以正柴胡飲為主治。此外如十神湯、參蘇飲,皆可酌用。若病在陽明者,宜升麻葛根湯。若感四時瘟疫,而身痛發熱,及煙瘴之氣者,宜敗毒散,或荊防敗毒散。若病在三陽,而頭痛鼻塞,項強身痛,咳嗽者,宜神朮散。若傷風兼寒,而發熱咳嗽者,宜柴陳煎,或金沸草散。甚者,小青龍湯。
白話文:
傷寒瘟疫初感,取汗要訣
凡是傷寒瘟疫,一開始出現的表證,就應該立即採取發汗的方法,不可拖延。正如張仲景所言,服用發汗的湯藥,即使方劑上寫著一日三服,若病情嚴重沒有好轉,就應該在半日內服用完三劑。如果服用一劑後,症狀仍然存在,就應該再次服用相同方劑。有些患者不願意出汗,服用三劑才見效。如果始終無法出汗,就會有生命危險。這就是所謂的「汗不宜遲」。
然而,發汗的方法也要根據患者元氣和病氣的虛實來判斷。如果是突然發病,表證已經出現,但元氣尚未虧損的,可以用辛平的藥物,直接散發表邪即可。如果病情複雜,需要根據寒熱溫涼的證候,用藥也要隨之調整,不可一味追求發散。
又例如,患者雖然身熱發燒,表證齊全,但脈象卻虛弱,就難以出汗。這時就要仔細觀察,採取補虛的方法來治療。如果不懂得標本兼治,一味強行發散,就會耗損津液,導致死亡。
治療傷寒的原則
- 宜平散者:是指患者只有外證,沒有內寒內熱,而且元氣沒有虧損的。這類患者適合以正柴胡飲為主治方。此外,十神湯、參蘇飲等方劑,也可以根據病情酌情使用。
- 病在陽明者:適合服用升麻葛根湯。
- 感四時瘟疫,身痛發熱,及煙瘴之氣者:適合服用敗毒散,或荊防敗毒散。
- 病在三陽,頭痛鼻塞,項強身痛,咳嗽者:適合服用神朮散。
- 傷風兼寒,發熱咳嗽者:適合服用柴陳煎,或金沸草散。嚴重者,可以服用小青龍湯。
一、傷寒之宜溫散者,以其寒邪外盛,而內無熱證,及元氣無虧而氣清受寒者,皆可從溫直散之,宜二柴胡飲為最當。若寒甚表實者,惟麻桂飲為最妙,毋疑畏也。此外如五積散、麻黃湯、桂枝湯、小青龍湯、葛根湯、聖散子之類,皆可酌用。
一、傷寒之宜涼散者,以其外熱里亦熱,必脈證俱陽,而煩渴喜冷,及元氣強實者,乃可兼涼兼散,宜一柴胡飲為先。或九味羌活湯,柴葛解肌湯。甚者,六神通解散,皆可酌用。若內外俱熱,而或為熱瀉者,宜柴芩煎。若表裡俱熱而兼斑疹者,宜柴葛煎。
白話文:
傷寒治療方法說明:
一、宜溫散者:
當患者因寒邪入侵,外感寒氣而內無熱證,且元氣未受損、氣機清朗,則可用溫和的方法驅散寒邪,二柴胡飲最為適合。若寒邪入侵甚深,導致表症實證,則麻桂飲為最佳選擇,無需猶豫。此外,五積散、麻黃湯、桂枝湯、小青龍湯、葛根湯、聖散子等藥方,也可根據患者情況適當選用。
二、宜涼散者:
當患者外感熱邪,內亦有熱證,脈象和症狀皆屬陽性,並出現煩躁、口渴喜冷等症狀,且元氣充沛,則可用兼具清熱和散邪功效的藥方,一柴胡飲為首選。九味羌活湯、柴葛解肌湯等方也可用於治療。情況嚴重者,可用六神通解散。若患者內外皆有熱證,且伴有腹瀉,則宜用柴芩煎。若表裡俱熱,並伴有斑疹,則宜用柴葛煎。
一、傷寒之宜兼補兼散者,以營衛不足,血氣不充也。用藥如用兵,兵進而糧餉不繼則兵覆,攻病而元氣不繼則病覆。故治虛邪之宜散者,必當先本後末,此其最要者也。若寒邪在營,肝脾血少,而邪熱不退者,宜三柴胡飲,或歸柴飲。若寒邪在衛,脾肺氣虛,而表邪不解者,宜四柴胡飲。
若脾胃氣血不足,而邪熱不解者,宜五柴胡飲。若邪在半表半裡,往來寒熱,而微見氣虛者,宜小柴胡湯。若溫暑大熱大渴,津枯液涸,陰虛不能作汗者,宜歸葛飲。若寒邪深入,而陰中陽氣不足,或背惡寒者,必難散解,非理陰煎不可。若中氣大虛大寒,身熱惡寒,或大便溏泄,而表邪不能解者,非大溫中飲不可。
白話文:
患有傷寒的病人,如果需要同時補益和散寒,是因為他們營衛不足,氣血虧虛。用藥就像打仗,部隊前進卻沒有糧草供給就會失敗,治療疾病卻沒有元氣支持也會失敗。因此,治療虛邪要用散寒藥物,必須先補益根本,再治標,這是最重要的。
如果寒邪侵襲營氣,肝脾血虛,而熱邪不退,應該使用三柴胡飲或歸柴飲。如果寒邪侵襲衛氣,脾肺氣虛,而表邪未解,應該使用四柴胡飲。
如果脾胃氣血不足,而熱邪不退,應該使用五柴胡飲。如果邪氣在半表半裡,寒熱往來,並且略微出現氣虛,應該使用小柴胡湯。如果溫熱暑邪導致大熱大渴,津液枯竭,陰虛不能出汗,應該使用歸葛飲。如果寒邪深入,而陰中陽氣不足,或背部怕冷,就很难散寒解表,必須使用理陰煎。如果中氣大虛、大寒,身體發熱怕冷,或大便溏泄,而表邪不能解,必須使用大溫中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