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三性集·雜證謨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三性集·雜證謨 (1)

1. 經義

《陰陽應象大論》曰:冬傷於寒,春必溫病。

《金匱真言論》曰:夫精者,身之本也。故藏於精者,春不病溫。

《熱論篇》帝曰:今夫熱病者,皆傷寒之類也,或愈或死,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間,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,何也?岐伯對曰:巨陽者,諸陽之屬也。其脈連於風府,故為諸陽主氣也。人之傷於寒也,則為病熱,熱雖甚不死。其兩感於寒而病者,必不免於死。帝曰:願聞其狀。岐伯曰:傷寒一日,巨陽受之,故頭項痛,腰脊強。

二日,陽明受之,陽明主肉,其脈俠鼻,絡於目,故身熱目疼而鼻乾,不得臥也。三日,少陽受之,少陽主膽,其脈循脅絡於耳,故胸脅痛而耳聾。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臟者,故可汗而已。四日,太陰受之,太陰脈循布胃中,絡於嗌,故腹滿而嗌乾。五日,少陰受之,少陰脈貫腎,絡於肺,系舌本,故口燥舌乾而渴。

白話文:

冬天受寒,春天就容易得溫病。人體的精氣是生命之本,精氣充足的人,春天就不會得溫病。熱病都是因寒氣入侵所致,有的病患會痊癒,有的會死亡,死亡的都在六七天內,痊癒的都在十天以上。這是因為陽氣受損的程度不同而導致的。寒氣入侵第一天,陽氣受損,就會出現頭項疼痛、腰脊酸痛的症狀。第二天,陽明經受損,陽明經主宰肌肉,其經脈經過鼻子,連接到眼睛,所以會出現發熱、眼睛疼痛、鼻子乾燥、無法平躺的症狀。第三天,少陽經受損,少陽經主宰膽,其經脈沿著脅肋,連接到耳朵,所以會出現胸脅疼痛、耳朵失聰的症狀。這三陽經都受損,但還沒有深入臟腑,所以只要出汗就可以。第四天,太陰經受損,太陰經的經脈循行於胃部,連接到咽喉,所以會出現腹部脹滿、咽喉乾燥的症狀。第五天,少陰經受損,少陰經的經脈貫穿腎臟,連接到肺部,繫於舌根,所以會出現口乾舌燥、口渴的症狀。

六日,厥陰受之,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,故煩滿而囊縮。三陰三陽、五臟六腑皆受病,營衛不行,五臟不通則死矣。其不兩感於寒者,七日,巨陽病衰,頭痛少愈。八日,陽明病衰,身熱少愈。九日,少陽病衰,耳聾微聞。十日,太陰病衰,腹減如故,則思飲食。十一日,少陰病衰,渴止不滿,舌乾已而嚏。

十二日,厥陰病衰,囊縱,少腹微下,大氣皆去,病日已矣。帝曰:治之奈何?岐伯曰:治之各通其臟脈,病日衰已矣。其未滿三日者,可汗而已;其滿三日者,可泄而已。

《熱論篇》曰:兩感於寒者,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,則頭痛口乾而煩滿。二日則陽明與太陽俱病,則腹滿,身熱不欲食,譫言。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,則耳聾,囊縮而厥,水漿不入,不知人,六日死。帝曰:五臟已傷,六腑不通,營衛不行。如是之後,三日乃死,何也?岐伯曰:陽明者,十二經脈之長也,其血氣盛,故不知人,三日其氣乃盡,故死矣。

白話文:

第六天,厥陰受病,厥陰經脈沿著陰器走行,連結到肝臟,所以患者會感到煩躁、肚子脹滿,且陰囊收縮。三陰三陽、五臟六腑都受到病邪侵襲,營氣衛氣無法正常運行,五臟不通暢就會死亡。如果患者沒有受到寒邪的二次侵襲,第七天,巨陽病邪減退,頭痛症狀有所緩解。第八天,陽明病邪減退,發熱症狀有所緩解。第九天,少陽病邪減退,耳朵稍微有點聽不清。第十天,太陰病邪減退,肚子減小,恢復到之前的狀態,患者開始想要吃飯。第十一天,少陰病邪減退,口渴症狀消失,但喝水喝不飽,舌頭乾燥,並且出現打噴嚏的現象。

第十二天,厥陰病邪減退,陰囊鬆弛,小腹微微下墜,呼吸急促,生命垂危。黃帝問道:如何治療?岐伯回答:治療方法是疏通各個臟腑的經脈,病邪就會逐漸減退。如果病程不到三天,可以用發汗法治療;如果病程超過三天,可以用瀉法治療。

《熱論篇》記載:如果患者受到寒邪的二次侵襲,第一天就會出現巨陽和少陰同時生病的症狀,患者會頭痛、口乾舌燥、肚子脹滿。第二天就會出現陽明和太陽同時生病的症狀,患者會腹脹、發熱、不想吃飯、神志不清。第三天就會出現少陽和厥陰同時生病的症狀,患者會耳聾、陰囊收縮、昏厥、無法進食、神志不清,六天就會死亡。黃帝問道:五臟已經受傷,六腑不通暢,營氣衛氣無法正常運行,這種情況下,為什麼過了三天就會死亡?岐伯回答:陽明是十二經脈中最長的經脈,它的血氣最旺盛,所以患者神志不清,三天之後陽明經脈的氣血耗盡,就會死亡。

《熱論篇》曰:凡病傷寒而成溫者,先夏至日者,為病溫。後夏至日者,為病暑。暑當與汗皆出,勿止。

《熱論篇》帝曰:熱病已愈,時有所遺者,何也?岐伯曰:諸遺者,熱甚而強食之,故有所遺也。若此者,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,因其穀氣相搏,兩熱相合,故有所遺也。帝曰:治遺奈何?岐伯曰:視其虛實,調其逆從,可使必已也。帝曰:病熱當何禁之?岐伯曰:病熱少愈,食肉則復,多食則遺,此其禁也。

《刺熱篇》曰:肝熱病者,小便先黃,腹痛多臥,身熱,熱爭則狂言及驚,脅滿痛,手足躁,不得安臥。庚辛甚,甲乙大汗,氣逆則庚辛死。刺足厥陰、少陽。其逆則頭痛員員,脈引沖頭也。心熱病者,先不樂,數日乃熱,熱爭則卒心痛,煩悶善嘔,頭痛,面赤,無汗。壬癸甚,丙丁大汗,氣逆則壬癸死。

白話文:

《熱論篇》說:凡是因傷寒而導致溫病的,如果發病時間是在夏至日之前,稱為溫病;如果發病時間是在夏至日之後,稱為暑病。暑病應該讓汗液充分排出,不要阻止。

《熱論篇》黃帝問道:熱病痊癒後,有時會留下一些後遺症,這是為什麼呢?岐伯回答:這些後遺症是因為熱邪過盛,病人卻強行進食,所以留下了後遺症。這種情況是因為病邪已經衰弱,但熱邪還殘留在體內,與食物的穀氣互相衝突,兩種熱邪相結合,所以留下後遺症。黃帝問道:治療後遺症應該怎麼辦呢?岐伯回答:要根據病人的虛實情況,調節治療方法,讓病症完全消失。黃帝問道:熱病應該忌諱什麼?岐伯回答:熱病剛痊癒,吃肉就會復發,吃太多就會留下後遺症,這就是忌諱。

《刺熱篇》說:肝熱病患者,小便先變黃,腹部疼痛,喜歡臥床休息,身體發熱,熱邪加重時會出現胡言亂語和驚恐,脅肋部脹痛,手腳躁動不安,無法安睡。病情嚴重時,會在庚辛日(五行屬金)發汗,氣逆則會在庚辛日死亡。應該刺足厥陰、少陽經。如果病情逆轉,則會出現頭部疼痛,脈搏上衝頭部。心熱病患者,一開始會感到心情不愉快,幾天後才會發熱,熱邪加重時會突然心痛,煩躁不安,容易嘔吐,頭疼,面部發紅,沒有汗液。病情嚴重時,會在壬癸日(五行屬水)發汗,氣逆則會在壬癸日死亡。

刺手少陰、太陽。脾熱病者,先頭重頰痛,煩心,顏青欲嘔,身熱,熱爭則腰痛不可用俯仰,腹滿泄,兩頷痛。甲乙甚,戊己大汗,氣逆則甲乙死。刺足太陰、陽明。肺熱病者,先淅然厥,起毫毛,惡風寒,舌上黃,身熱,熱爭則喘咳,痛走胸膺背,不得太息,頭痛不堪,汗出而寒。丙丁甚,庚辛大汗,氣逆則丙丁死。

刺手太陰、陽明,出血如大豆,立已。腎熱病者,先腰痛胻酸,苦渴數飲,身熱,熱爭則項痛而強,胻寒且酸,足下熱,不欲言,其逆則項痛員員澹澹然。戊己甚,壬癸大汗,氣逆則戊己死。刺足少陰、太陽。諸汗者,至其所勝日汗出也。肝熱病者,左頰先赤。心熱病者,顏先赤。

白話文:

針刺手少陰、太陽經脈,用於治療脾熱病。脾熱病患者,一開始頭部沉重、臉頰疼痛、心煩意亂、面色青白、想嘔吐、身體發熱。熱度加重時,腰部疼痛,無法彎腰或仰頭,腹部脹滿,大便溏瀉,兩邊下巴疼痛。病情嚴重時,甲乙日(即初一、初二)發熱,戊己日(即初五、初六)大量出汗,氣逆則在甲乙日死亡。

針刺足太陰、陽明經脈,用於治療肺熱病。肺熱病患者,一開始會感到身體發冷、起雞皮疙瘩、怕風寒、舌頭上發黃、身體發熱。熱度加重時,會出現喘咳、胸部、背部疼痛難忍,不能深呼吸,頭部疼痛難以忍受,出汗卻感到寒冷。病情嚴重時,丙丁日(即初三、初四)發熱,庚辛日(即初七、初八)大量出汗,氣逆則在丙丁日死亡。

針刺手太陰、陽明經脈,如果流出如大豆大小的血液,就能立即見效。用於治療腎熱病。腎熱病患者,一開始會感到腰部疼痛、腿部酸痛、口渴喝水,身體發熱。熱度加重時,會出現頸部疼痛僵硬、腿部又冷又酸、腳底發熱、不想說話,病情加重時,頸部會疼痛得像要斷裂一樣。病情嚴重時,戊己日(即初五、初六)發熱,壬癸日(即初九、初十)大量出汗,氣逆則在戊己日死亡。針刺足少陰、太陽經脈,用於治療各種出汗的病症,患者在該經脈所主宰的日期就會出汗。肝熱病患者,左邊臉頰會先發紅。心熱病患者,臉部會先發紅。

脾熱病者,鼻先赤。肺熱病者,右頰先赤。腎熱病者,頤先赤。病雖未發,見赤色者,刺之,名曰治未病。太陽之脈色榮顴骨,熱病也,榮未交,曰今且得汗,待時而已。與厥陰脈爭見者,死期不過三日。其熱病內連腎,少陽之脈色也。少陽之脈色榮頰前,熱病也。榮未交,曰今且得汗,待時而已。

與少陰脈爭見者,死期不過三日。(此一節即言傷寒之兩感也,詳註備載《類經·疾病類》四十四)

《熱病篇》曰:熱病三日,而氣口靜、人迎躁者,取之諸陽,五十九刺,以瀉其熱而出其汗,實其陰以補其不足者。身熱甚,陰陽皆靜者,勿刺也。其可刺者,急取之,不汗出則泄。所謂勿刺者,有死徵也。熱病七日、八日,脈口動喘而弦者,急刺之,汗且自出,淺刺手大指間。

白話文:

脾臟有熱的人,鼻子尖會發紅;肺臟有熱的人,右臉頰會先發紅;腎臟有熱的人,下巴會先發紅。即使疾病還沒發作,只要看到這些部位發紅,就可以用針灸治療,稱為「治未病」。太陽經脈的顏色如果榮盛於顴骨,代表有熱病,如果還沒有交會,就表示快要出汗了,只要等待時機即可。如果與厥陰脈爭相出現,則病人生命最多只有三天。熱病內連腎臟,是少陽經脈的顏色表現。少陽經脈的顏色如果榮盛於臉頰前方,代表有熱病,如果還沒有交會,就表示快要出汗了,只要等待時機即可。如果與少陰脈爭相出現,則病人生命最多只有三天。

《熱病篇》說:熱病發病三天,如果氣口靜止、人迎脈搏跳動急促,就要針刺陽經的五十九個穴位,瀉熱發汗,補充陰氣,以補其不足。如果身體發熱很嚴重,陰陽脈搏都靜止,則不要針刺。可以針刺的病患,要及時治療,如果不出汗就要泄熱。所謂不要針刺,是指有死亡徵兆。熱病發病七天、八天,如果脈搏跳動急促而弦緊,就要立即針刺,汗水會自動流出,淺刺手拇指間的穴位。

熱病七日、八日,脈微小,病者溲血,口中乾,一日半而死,脈代者,一日死。熱病已得汗出,而脈尚躁,喘且復熱,勿刺膚,喘甚者死。熱病七日、八日,脈不躁,躁不散數,後三日中有汗,三日不汗,四日死。未曾汗者,勿腠刺之。熱病不知所痛,耳聾不能自收,口乾,陽熱甚,陰頗有寒者,熱在髓,死不可治。

熱病而汗且出,及脈順可汗者,取之魚際、太淵、大都、太白,瀉之則熱去,補之則汗出。汗出太甚,取內踝上橫脈以止之。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,此陰脈之極也,死。其得汗而脈靜者,生。熱病者,脈尚躁盛而不得汗者,此陽脈之極也,死。脈盛躁得汗靜者,生。熱病不可刺者有九:一曰汗不出,大顴發赤,噦者死。

白話文:

發燒七天、八天,脈搏微弱,病人小便帶血,口乾舌燥,一天半就過世了;脈搏代脈者,一天就過世。發燒已經出汗了,但脈搏仍然躁動,呼吸急促且反覆發燒,不要針刺皮膚,呼吸急促嚴重者會死亡。發燒七天、八天,脈搏不躁動,躁動不散且頻數,之後三天內出汗,三天不出汗,第四天就會死亡。沒有出汗的人,不要針刺皮膚。發燒不知道疼痛,耳聾不能自己閉合,口乾舌燥,陽熱極盛,陰氣卻有寒氣,熱氣在骨髓,病入膏肓,無法醫治。

發燒並且出汗,且脈搏平順可以出汗的人,針刺魚際、太淵、大都、太白穴,瀉血則熱氣消退,補血則出汗。出汗過多,針刺內踝上橫脈來止汗。發燒已經出汗了,但脈搏仍然躁動強烈,這是陰氣衰竭的徵兆,會死亡。如果出汗後脈搏平靜,就會活下來。發燒者,脈搏仍然躁動強烈而不出汗,這是陽氣衰竭的徵兆,會死亡。脈搏強勁躁動,出汗後平靜下來,就會活下來。發燒不能針刺的情況有九種:一是汗不出,顴骨發紅,喘不過氣,會死亡。

二曰泄而腹滿甚者,死。三曰目不明,熱不已者,死。四曰老人嬰兒,熱而腹滿者,死。五曰汗不出,嘔下血者,死。六曰舌本爛,熱不已者,死。七曰咳而衄,汗不出,出不至足者死。八曰髓熱者死。九曰熱而痙者死,腰折、瘛瘲、齒噤齘也。凡此九者,不可刺也。太陽之脈色榮顴骨,熱病也。

與厥陰脈爭見者,死。死期不過三日。少陽之脈色榮頰前,熱病也。與少陰脈爭見者,死期不過三日。(本篇刺法未及詳錄,具載《類經·針刺類》第四十)

《評熱病論》帝曰:有病溫者,汗出輒復熱,而脈躁疾,不為汗衰,狂言不能食,病名為何?岐伯曰:病名陰陽交,交者,死也。人所以汗出者,皆生於穀,穀生於精。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,是邪卻而精勝也。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,復熱者,邪氣也。汗者,精氣也。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講述了古代醫書中關於熱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。其中列舉了九種熱病的致命徵兆,例如腹瀉伴隨腹脹、視力模糊伴隨高燒、老人和嬰兒伴隨高燒和腹脹等等。這些情況都屬於不可針灸的危重症狀。

接著,文中提到了兩種脈象,太陽脈色榮顴骨和少陽脈色榮頰前,都代表著熱病。如果這兩種脈象與厥陰脈或少陰脈相爭,病人將會在三日內死亡。

最後,文中提到了“陰陽交”的病症,這是一種汗出後仍然發熱、脈象躁疾、神志不清、不能進食的病症,預後極差,因為它代表著邪氣與人體精氣相互爭奪,最終導致死亡。

今汗出而輒復熱者,是邪勝也。不能食者,精無俾也。病而留者,其壽可立而傾也。且夫熱論曰:汗出而脈尚躁盛者,死。今脈不與汗相應,此不勝其病也,其死明矣。狂言者,是失志,失志者,死。今見三死,不見一生,雖愈必死也。

《刺志論》曰:氣盛身寒,得之傷寒;氣虛身熱,得之傷暑。

《論疾診尺篇》曰:尺膚熱甚,脈盛躁者,病溫也。其脈盛而滑者,病且出也。

《刺法論》帝曰:余聞五疫之至,皆相染易,無問大小,病狀相似,不施救療,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?岐伯曰:不相染者,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,避其毒氣,天牝從來,復得其往,氣出於腦,即不幹邪。氣出於腦,即室先想心如日。欲將入於疫室,先想青氣自肝而出,左行於東,化作林木。

白話文:

現在如果出汗後馬上又發熱,代表邪氣太過強盛了。如果患者吃不下東西,代表精氣不足。病症長期不癒,壽命岌岌可危。此外,醫書上說:如果出汗時脈搏仍然強勁紊亂,就會致命。現在患者脈搏與出汗狀況不符,說明無法戰勝病魔,死亡已成定局。胡言亂語代表神志不清,神志不清就會死亡。如今已經出現了三種死亡徵兆,卻不見任何生機,即使暫時康復,最終也會死去。

《刺志論》說:體內陽氣旺盛,身體卻感到寒冷,是寒氣入侵導致;體內陽氣虛弱,身體卻感到發熱,是暑氣入侵導致。

《論疾診尺篇》說:如果手腕皮膚非常熱,脈搏強勁紊亂,就是溫病。如果脈搏強勁而滑利,病症很快就會出現。

《刺法論》中,皇帝問:我聽說五種瘟疫流行時,都會互相傳染,無論大人小孩,病狀都相似,如果不施予治療,怎麼才能避免互相傳染呢?岐伯回答:避免感染的人,是因為正氣充盈,邪氣無法侵入,他們躲避瘟疫的毒氣,自身陰氣自然而然地恢復,陽氣從頭部散發出來,就不會被邪氣入侵。陽氣從頭部散發出來,房間裡就會出現像太陽一樣的光芒。想要進入瘟疫流行的房間,首先要想象青色的氣息從肝臟散發出來,向東邊流動,變成樹木。

次想白氣自肺而出,右行於西,化作戈甲。次想赤氣自心而出,南行於上,化作焰明。次想黑氣自腎而出,北行於下,化作水。次想黃氣自脾而出,存於中央,化作土。五氣護身之畢,以想頭上如北斗之煌煌,然後可入於疫室。

《水熱穴論》帝曰:夫子言治熱病五十九俞,願聞其處,因聞其意。岐伯曰:頭上五行行五者,以越諸陽之熱逆也。大杼、膺俞、缺盆、背俞,此八者,以瀉胸中之熱也。氣街、三里、巨虛上下廉,此八者,以瀉胃中之熱也。雲門、髃骨、委中、髓空,此八者以瀉四肢之熱也。

五臟俞傍五,此十者,以瀉五臟之熱也。凡此五十九穴者,皆熱之左右也。帝曰:人傷於寒而傳為熱,何也?曰:夫寒盛則生熱也。

白話文:

想像白色氣息從肺部出來,往西方流動,化為盔甲;紅色氣息從心臟出來,往南方流動,化為火焰;黑色氣息從腎臟出來,往北方流動,化為水;黃色氣息從脾臟出來,停留在中央,化為土。五種氣息保護身體完畢後,再想像頭頂如同北斗七星般閃耀,然後才能進入疫病的房間。

皇帝問道:先生說治療熱病要針灸五十九個穴位,請問這些穴位在哪裡,以及背後的用意是什麼?岐伯回答:頭上的五行穴位是為了抵禦陽氣逆流而生的熱病。大杼、膺俞、缺盆、背俞這八個穴位,用來瀉去胸腔的熱氣;氣街、三里、巨虛、上下廉這八個穴位,用來瀉去胃部的熱氣;雲門、髃骨、委中、髓空這八個穴位,用來瀉去四肢的熱氣。

五臟的旁邊還有五個穴位,這十個穴位,用來瀉去五臟的熱氣。這五十九個穴位,都是針對熱病的治療方法。皇帝又問:人體受寒後會轉變成熱病,這是為什麼?岐伯回答:因為寒氣過盛就會產生熱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