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四十三烈集·痘疹詮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十三烈集·痘疹詮 (5)

1. 辨虛質寒熱(八)

里執者,為煩躁狂言,口乾大渴,咽腫喉痛,內熱自汗,小便赤澀,大便秘結,衄血溺血,皆火在臟腑之證,治宜清熱解毒。虛實寒熱等證,雖表裡之分,各有如此,然表之虛實,表之寒熱,孰不由中氣之所使,故惟善治中氣,則未有表不和調者也,是即必求其本之道。

一、純陰無陽之證,凡痘瘡發熱,手足卻宜和暖,若手足厥冷,必其人曾有吐瀉,脾臟氣虛也。脾主四肢所以冷為惡候,即有外證,亦不可單用發散,反損脾胃之氣。此當溫中兼表,宜黃耆建中湯,或六氣煎、五物煎加防風、羌活、生薑、荊芥之類,以補養脾胃血氣,而助痘疹之成就也。

白話文:

體內有實證的人,會出現煩躁不安、胡言亂語、口乾舌燥、非常想喝水、喉嚨腫痛、身體內部發熱、容易流汗、小便顏色赤紅且排尿不暢、大便乾硬、流鼻血或尿血等症狀,這些都是體內臟腑有火的表現,治療上應該以清熱解毒為主。

虛證、實證、寒證、熱證等症狀,雖然有表裡之分,但各有各的表現。然而,表證的虛實、寒熱,哪一個不是由中氣所主導的呢?所以只要能好好調治中氣,就沒有表證不協調的情況。這就是必須追究病本的道理。

第一種情況是純陰無陽的證候。凡是出痘瘡發熱時,手腳應該是溫暖的,如果手腳冰冷,一定是這個人曾經有過嘔吐腹瀉,導致脾臟氣虛。脾主四肢,所以手腳冰冷是病情惡化的徵兆。即使有外表的症狀,也不可以單用發散的藥物,反而會損傷脾胃之氣。這時應該用溫中兼顧表證的方法,適合使用黃耆建中湯,或是六氣煎、五物煎,再加上防風、羌活、生薑、荊芥之類的藥材,來補養脾胃的氣血,幫助痘疹順利發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