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四十二謨集·痘疹詮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十二謨集·痘疹詮 (5)

1. 疹涕(十)

凡疹出至二三日,必兩鼻俱干。待收完,看毒氣輕者,清涕即來,就思飲食,此不必服藥。若清涕來遲,不思飲食者,須要清肺解毒,必俟清涕出,方可不用藥。

白話文:

疹子長出來二三天後,鼻子一定都會乾燥。等到疹子快好了,如果毒性輕微,鼻涕就會自然流出來,人也開始想吃東西,這種情況就不用吃藥。但如果鼻涕流出來得很慢,而且不想吃東西,就需要服用清肺解毒的藥物,等到鼻涕自然流出來之後,才能停藥。

2. 疹吉凶(十一)

或熱或退,五六日而後出者輕。

透發三日而漸沒者輕。

淡紅滋潤,頭面勻淨而多者輕。

頭面不出者重。

紅紫黯燥者重。

咽喉腫痛不食者重。

冒風沒早者重。

移熱大腸變痢者重。

黑黯乾枯,一出即沒者不治。

鼻扇口張,目無神者不治。

鼻清,糞黑者不治。氣喘,心前吸者不治。

白話文:

疹子或發熱或退燒,五六天後才出現的比較輕。

疹子三天內透發出來,然後逐漸消退的比較輕。

疹子顏色淡紅,濕潤光澤,頭面部均勻分佈,數量較多的比較輕。

頭面部沒有疹子出現的比較重。

疹子顏色紅紫暗沉乾燥的比較重。

咽喉腫痛,吃不下東西的比較重。

受風後疹子很快消退的比較重。

熱邪下移到腸道,引起痢疾的比較重。

疹子顏色黑暗乾枯,一出就消失的,難以治癒。

鼻翼扇動,張口呼吸,眼神呆滯的,難以治癒。

鼻涕清澈,大便黑色,難以治癒。氣喘,心窩處有吸氣的聲音,難以治癒。

3. 總論治法(十二)

一、疹喜清涼而惡濕,痘喜溫暖而惡涼,此固其大法也,然亦當有得其宜者。如疹子初出,亦須和暖則易出,所以發苗之初,只要發出得盡,則疹毒便解,非若痘之苗而秀,秀而實,而後毒解也。痘子成熟之時,若太溫熱,則反潰爛不收,是痘之後亦喜清涼也。故治痘疹者,無過熱,無過寒,必溫涼適宜,使陰陽和平,是為得之。

一、痘宜內實,可用補劑;疹忌內實,只惟解散,惟初熱發表時略相似耳。既出之後,痘宜補氣以生血,疹宜補陰以制陽。何也?蓋疹熱甚則陰分受其熬煎,而血多虛耗,陰津被克,故治以清火滋陰為主,而不可少動其氣,若燥悍之劑,首尾皆深忌也。世知痘證所繫之重。而不知疹之殺人尤甚,方書多忽而不備,良可太息也矣。

一、斑疹之毒,皆出於火。《內經》曰:赫曦之紀,其病瘡瘍。故或遇二火司天,或司運之歲,肺金受制,感而發者居多。輕則如蚊跡之狀,或壘腫於皮膚間,名曰癮疹。重者如朱點紅暈,或片片如錦紋,名曰斑疹。大抵色赤者吉,色黑者凶。其證似傷寒發熱,凡三四日而出,七八日而靨也。

凡此之類,皆屬邪熱,治之之法,惟辛涼解利而已。即若吐瀉,亦斷不可用溫補也。如豆蔻、乾薑之類,切勿輕用。而初發之時,尤不可大汗,只宜升麻、葛根、透邪煎之屬,微表之耳。故用宜斟酌,有不可一概取必也。

一、標出不紅,現而發熱轉甚,或頭痛身痛煩躁者,升麻湯,或透邪煎。

一、色赤稠密,身痛煩躁者,升麻湯加紫草、連翹。

一、寒熱並作,頭痛背強者,升麻湯加羌活、防風、連翹。

一、頭項面腫,升麻湯加牛蒡子、荊芥。若脈強火盛熱渴者,宜清降其火,以白虎湯加減用之。

一、自汗煩渴,氣壅脈數者,化斑湯。

一、身熱煩渴,泄瀉者,柴苓湯,或四苓散。如夏月,益元散。

一、熱甚,小便赤澀,譫語驚恐者,導赤散、四苓散加辰砂。夏月,益元散加辰砂。

一、咳嗽甚者,二母散、麥門冬湯、清肺湯。

一、喘者,小柴胡湯去人參加五味子。

一、熱甚鼻衄,或便血溺血熱甚者,黃連解毒湯。血甚者,犀角地黃湯。

一、傷食嘔吐,六君子湯加藿香、乾葛,或減去人參。熱甚嘔吐者,解毒湯。小便不利而嘔吐者,四苓散。一二日不通者,導赤散。

一、大便秘結,發熱身痛者,大柴胡湯。腹脹氣喘者,前胡枳殼湯。

一、咽喉不利,甘桔湯。兼風熱咳嗽者,加防風。

一、寒熱往來似瘧,小柴胡湯,如兼咳嗽去人參。

一、靨後身熱不除者,升麻湯,或去升麻加黃芩、黃連各酒炒用。

一、下痢赤白腹痛者,黃芩芍藥湯,或加枳殼,身熱腹痛者,解毒湯。

一、餘毒未盡,變生癰疽瘡癤者,升麻湯加防風、荊芥、牛蒡子。

白話文:

一、麻疹喜歡清涼乾燥,討厭潮濕;水痘喜歡溫暖,討厭寒冷,這是一般的基本原則,但也要根據具體情況來調整。例如,麻疹剛開始出現時,也需要稍微溫暖才能順利發出來,所以剛開始發疹時,只要能讓疹子完全發出來,麻疹的毒性就解除了,不像水痘那樣要經過發芽、生長、成熟的過程,毒性才會解除。水痘成熟的時候,如果太過溫熱反而容易潰爛難以收口,可見水痘後期也喜歡清涼。所以治療痘疹,不要過熱,也不要過寒,必須保持溫涼適中,使身體的陰陽平衡,這樣才是正確的方法。

二、水痘適合身體內部強壯,可以使用補藥;麻疹則忌諱內部強壯,只能用疏散的方法,只有在剛開始發熱的時候,兩者的治療方法稍微相似。疹子發出來之後,水痘需要補氣來生血,麻疹需要補陰來抑制陽氣。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麻疹的熱邪太過,會損耗陰液,導致血液虛弱,陰液被損耗,所以治療上要以清火滋陰為主,不可以隨便動用補氣的藥,如果使用燥熱的藥物,從頭到尾都要嚴格禁止。世人知道水痘的嚴重性,卻不知道麻疹的殺傷力更大,很多醫書都忽略了這點,實在讓人嘆息。

三、斑疹的毒性都是因為火熱引起的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在火熱旺盛的年份,容易出現瘡瘍類的疾病。所以如果遇到火運當值的年份,或者火氣過盛的年份,肺金受到抑制,就容易發病。症狀輕的就像蚊子叮咬的痕跡,或者皮膚之間出現腫塊,這叫做癮疹。嚴重的則像朱砂紅點或者紅暈,或者一片片像錦緞的花紋,這叫做斑疹。一般來說,顏色鮮紅的吉利,顏色發黑的凶險。它的症狀類似傷寒發熱,大約三四天會出現,七八天會消退。

總之,這類疾病都屬於邪熱,治療的方法只能用辛涼解表的方法。即使出現嘔吐、腹瀉,也絕對不能用溫補的藥物,像豆蔻、乾薑之類的藥物,千萬不要輕易使用。而且剛開始發病的時候,尤其不能大量發汗,只能用升麻、葛根、透邪煎之類的藥物,稍微疏散一下表邪就行了。所以用藥要仔細斟酌,不能一概而論。

四、疹子發不出來,反而發熱加重,或者出現頭痛、身體疼痛、煩躁不安的情況,可以用升麻湯,或者透邪煎。

五、疹子顏色鮮紅密集,身體疼痛煩躁不安,可以用升麻湯加紫草、連翹。

六、忽冷忽熱,頭痛、後背僵硬,可以用升麻湯加羌活、防風、連翹。

七、頭部、脖子、臉部腫脹,可以用升麻湯加牛蒡子、荊芥。如果脈搏強勁、火氣旺盛、口渴嚴重,應該用白虎湯加減來清降火氣。

八、自汗、口渴、氣悶、脈搏急促,可以用化斑湯。

九、發熱口渴、腹瀉,可以用柴苓湯,或者四苓散。如果是夏天,可以用益元散。

十、發熱嚴重、小便赤澀、出現胡言亂語、驚恐不安,可以用導赤散、四苓散加辰砂。如果是夏天,可以用益元散加辰砂。

十一、咳嗽嚴重,可以用二母散、麥門冬湯、清肺湯。

十二、出現喘氣,可以用小柴胡湯去掉人參,加入五味子。

十三、發熱嚴重,流鼻血,或者大便出血、小便出血,可以用黃連解毒湯。如果出血嚴重,可以用犀角地黃湯。

十四、因為飲食不當導致嘔吐,可以用六君子湯加藿香、乾葛,或者減去人參。如果發熱嚴重導致嘔吐,可以用解毒湯。小便不利導致嘔吐,可以用四苓散。一兩天大便不通暢,可以用導赤散。

十五、大便秘結、發熱、身體疼痛,可以用大柴胡湯。如果腹脹、氣喘,可以用前胡枳殼湯。

十六、咽喉不舒服,可以用甘桔湯。如果同時出現風熱咳嗽,可以加防風。

十七、忽冷忽熱,類似瘧疾,可以用小柴胡湯,如果同時出現咳嗽,可以去掉人參。

十八、疹子消退後,身體仍然發熱,可以用升麻湯,或者去掉升麻,加入用酒炒過的黃芩、黃連。

十九、腹瀉,拉出紅白色粘液,腹痛,可以用黃芩芍藥湯,或者加枳殼。如果發熱腹痛,可以用解毒湯。

二十、如果疹子消退後,毒素還沒完全清除,出現癰疽、瘡癤,可以用升麻湯加防風、荊芥、牛蒡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