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四十二謨集·痘疹詮 (6)
卷之四十二謨集·痘疹詮 (6)
1. 總論治法(十二)
景岳曰:按以上萬氏治疹諸條,皆極詳妥,然其中惟瀉痢氣喘二證則最多疑似。蓋二證之由疹毒,固當如其治矣。然有不因疹毒者,如俗醫但見是疹,無不概用寒涼,不知有可涼者,有不可涼者。其有脾氣本弱而過用寒藥,或以誤會生冷致傷脾胃而為泄瀉者,亦多有之。此一證也,雖曰由疹而發,而實非疹毒之病矣。
但察其別無熱證熱脈,而兼之色白氣餒者,便須速救脾氣,急從溫補,宜溫胃飲、五君子煎、胃關煎之類主之。若執謂疹毒不可溫,則無不危矣。此醫之當知本也。又如氣喘一證,大有虛實。蓋十喘九虛,若察其本非火證,又非外邪,而或以大瀉,或以大汗而致喘者,必皆氣脫之候,此非六氣煎,或貞元飲必不可也。凡此二者,皆不可不加細察,而或者以氣促作氣喘,則萬萬大誤矣。
又痘瘡總論中,有因人因證之辨,與此麻疹實同一理,所當參閱。故不可以麻疹之邪,悉認為實火,而不知虛火之為害也。
徐東皋曰:痘難疹易之說,此俗談耳。其有胃氣原弱,所感入深,又或因瀉利而發有不快,或發之未透而隨現隨隱,久之邪氣漸入於胃,必瀉泄不已,出而復出,加之喘促,則必危矣。凡若此者,又豈可以易言哉。所以但有出疹,若見虛弱,急當先補脾胃;其有欲出不出,急當托裡發表以助之。且首尾供不可瀉,一如痘證同也。
白話文:
張景岳說:仔細研究上面萬氏治療麻疹的各種方法,都非常詳盡妥當,但其中只有腹瀉和氣喘這兩種症狀最容易被誤判。這兩種症狀如果是因為麻疹病毒引起的,當然應該按照治療麻疹的方法來處理。然而,有些情況並非由麻疹病毒引起。比如,有些庸醫只要看到是麻疹,就一概使用寒涼藥物,卻不知道有些情況可以使用寒涼藥,有些情況則不能用。有些人本身脾胃虛弱,卻過度使用寒涼藥物,或者因為誤食生冷食物而損傷脾胃導致腹瀉,這種情況也很多。這種腹瀉雖然說是因麻疹而發,但實際上並不是麻疹病毒引起的疾病。
只要仔細觀察發現沒有發熱的跡象,脈象也不熱,反而臉色蒼白、精神萎靡,就必須趕快補益脾氣,緊急使用溫補的方法,可以使用溫胃飲、五君子煎、胃關煎等藥方來治療。如果硬說麻疹病毒不能用溫補藥物,那就會非常危險。這是醫生必須要知道的根本道理。
另外,氣喘這個症狀,虛證和實證的情況差別很大。十個氣喘的人有九個是虛證。如果觀察到不是因為體內有火,也不是因為外感邪氣,而是因為過度腹瀉或大量出汗而導致的氣喘,那必定是氣虛脫的表現,必須使用六氣煎或貞元飲才能治療。這些情況都必須仔細觀察,而有些人把呼吸急促當成氣喘,那就大錯特錯了。
另外,在痘瘡的總論中,有提到因人因證而異的辨別方法,這和麻疹的道理是一樣的,應該參考理解。所以不能把麻疹的邪氣全部當成實火來處理,要知道虛火的危害。
徐東皋說:痘瘡難治,麻疹容易治癒,這只是民間的說法。有些人本身脾胃虛弱,感受的邪氣深入體內,或者因為腹瀉而導致身體不舒服,或者麻疹沒有完全發出來,時而出現時而消失,時間久了,邪氣逐漸侵入脾胃,必然會腹瀉不止,反覆發作,再加上氣喘,那就非常危險了。凡是遇到這種情況,怎麼能說麻疹容易治癒呢?所以只要出現麻疹,如果看到身體虛弱,就要趕快先補養脾胃;如果麻疹想發出來卻發不出來,就要趕快使用托裡發表的方法來幫助它發出來。而且從頭到尾都不能使用瀉法,這和治療痘瘡的道理是一樣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