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二從集·雜證謨 (4)
卷之十二從集·雜證謨 (4)
1. 經義
《陰陽應象大論》曰:陽之汗,以天地之雨名之。
《宣明五氣篇》曰:心為汗。
《陰陽別論》曰:陽加於陰謂之汗。
《評熱病論》曰:陰虛者,陽必湊之,故少氣時熱而汗出也。
《決氣篇》曰:津脫者,腠理開,汗大泄。
《骨空論》曰:風從外入,令人振寒,汗出頭痛,身重惡寒。大風汗出,灸噫嘻,噫嘻在背下俠脊傍三寸所。
《金匱真言論》曰:夏暑汗不出者,秋成風瘧。
《熱論》曰:暑當與汗皆出,勿止。
《生氣通天論》曰:因於暑,汗,煩則喘喝,靜則多言,體若燔炭,汗出而散。汗出偏沮,使人偏枯。汗出見濕,乃生痤痱。勞汗當風,寒薄為皶,郁乃痤。魄汗未盡,形弱而氣爍,穴俞以閉,發為風瘧。陽者,衛外而為固也。
白話文:
古籍中記載,汗與陽氣息息相關。天地降雨,如同陽氣的汗液;心主汗,陽氣加於陰氣則生汗。陰虛之人,陽氣容易外泄,因此會出現少氣時熱而汗出的情況。津液流失,腠理開泄,就會導致大量出汗。風邪從外入侵,會引起振寒、汗出、頭痛、身重惡寒等症狀,大風汗出時,可用艾灸噫嘻穴,此穴位於背部脊柱旁三寸處。夏暑時若汗出不暢,秋季易患風瘧。暑熱當與汗一同排出,不可抑制。暑熱引起出汗、煩躁、喘息、多言、身體灼熱等症狀,汗出後可散解。汗出過多,會導致人體偏枯;汗出後見濕,容易生長痤痱。勞動出汗遇風,體寒則會出現皶色,鬱積則會生痤。汗液未盡,體弱氣虛,穴俞不閉,容易引發風瘧。陽氣具有護衛外邪、固守人體的作用。
《評熱病論》曰:人所以汗出者,皆生於穀,穀生於精,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,是邪卻而精勝也。復熱者,邪氣也。汗者,精氣也。今汗出而輒復熱者,是邪勝也。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。
《熱病篇》曰:熱病已得汗出,而脈尚躁,喘且復熱。喘甚者,死。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,此陰極之脈也,死;其得汗而脈靜者,生。熱病者脈尚盛躁而不得汗者,此陽極之脈也,死;脈盛躁得汗靜者,生。熱病而汗且出,及脈順可汗者,取之魚際、太淵、大都、太白,瀉之則熱去,補之則汗出,汗出太甚,取內踝上橫脈以止之。
《寒熱病篇》曰:臂太陰可汗出,足陽明可汗出。故取陰而汗出甚者,止之於陽;取陽而汗出甚者,止之於陰。
白話文:
《評熱病論》說:人之所以會出汗,都是由穀物而來,穀物是由精氣所生,現在邪氣在骨肉間交爭而導致出汗,這是邪氣被趕走,精氣戰勝了。再次發熱的是邪氣,出汗的是精氣。現在出汗後又馬上發熱,這是邪氣戰勝了。出汗而脈象仍然躁盛,就會死亡。
《熱病篇》說:熱病已經出汗了,但脈象仍然躁動,呼吸急促而且又發熱。呼吸急促嚴重者,會死亡。熱病已經出汗,但脈象仍然躁盛,這是陰氣衰竭的脈象,會死亡;如果出汗後脈象平靜,就會活下來。熱病患者脈象仍然盛躁,而且不出汗,這是陽氣衰竭的脈象,會死亡;脈象盛躁,出汗後脈象平靜,就會活下來。熱病患者已經要出汗了,而且脈象順利,可以幫助他出汗,就取魚際、太淵、大都、太白穴,瀉法可以退熱,補法可以促進出汗。出汗過多,就取內踝上橫脈來止汗。
《寒熱病篇》說:手太陰經可以促進出汗,足陽明經也可以促進出汗。因此,取陰經而導致出汗過多,就用陽經來止汗;取陽經而導致出汗過多,就用陰經來止汗。
《逆順篇》曰:無刺熇熇之熱,無刺漉漉之汗。
《五禁篇》曰:五禁、五奪、五逆者,皆不可刺。曰:大汗出之後,是三奪也。
《平人氣象論》曰:尺澀脈滑,謂之多汗。
《邪氣臟腑病形篇》曰:肺脈緩甚為多汗,微緩為痿瘻、偏風,頭以下汗出不可止。
《本藏篇》曰:衛氣者,所以溫分肉,充皮毛,肥腠理,司闔關者也。
《經脈別論》曰:飲食飽甚,汗出於胃。驚而奪精,汗出於心。持重遠行,汗出於腎。疾走恐懼,汗出於肝。搖體勞倦,汗出於脾。
《本病論》曰:醉飽行房,汗出於脾。
《水熱穴論》曰:勇而勞甚則腎汗出。所謂玄府者,汗空也。
《舉痛論》曰:炅則腠理開,營衛通,汗大泄,故氣泄矣。勞則喘息汗出,外內皆越,故氣耗矣。
白話文:
《逆順篇》說:不要針刺發燒發熱的病人,也不要針刺出汗過多的病人。
《五禁篇》說:五禁、五奪、五逆,這三種情況都不可針刺。所謂三奪,是指大汗出之後的狀態。
《平人氣象論》說:脈象尺部澀,脈搏滑,稱為多汗。
《邪氣臟腑病形篇》說:肺部的脈象緩慢,稱為多汗;脈象稍緩,稱為痿瘻、偏風,這種情況下,從頭部以下出汗,無法止住。
《本藏篇》說:衛氣的作用,是溫暖四肢、滋養肌肉、充實皮毛、使毛孔閉合,並守護關節。
《經脈別論》說:飲食過飽,則汗出於胃;驚嚇而失精,則汗出於心;負重遠行,則汗出於腎;疾走恐懼,則汗出於肝;搖晃身體勞累,則汗出於脾。
《本病論》說:醉酒、飽食、房事過度,則汗出於脾。
《水熱穴論》說:勇猛勞累過度,則腎汗出。所謂玄府,指的是汗液流失的部位。
《舉痛論》說:身體發熱,則毛孔開張,營氣衛氣流通,汗液大量流出,導致氣虛。勞累則喘息出汗,內外失調,導致氣耗。
2. 論證(共三條)
汗出一證,有自汗者,有盜汗者,自汗者,濈濈然無時,而動作則益甚×汗者,寐中通身汗出,覺來漸收。諸古法云:自汗者屬陽虛,腠理不固,衛氣之所司也。人以衛氣固其表,衛氣不固,則表虛自汗,而津液為之發泄也。治宜實表補陽。盜汗者屬陰虛,陰虛者陽必湊之,故陽蒸陰分則血熱,血熱則液泄而為盜汗也。
治宜清火補陰。此其大法,固亦不可不知也。然以余觀之,則自汗亦有陰虛,盜汗亦多陽虛也。如遇煩勞大熱之類,最多自汗。故或以飲食之火起於胃,勞倦之火起於脾,酒色之火起於腎,皆能令人自汗,若此者,謂非陽盛陰衰者而何?又若人之寤寐,總由衛氣之出入,衛氣者,陽氣也,人於寐時則衛氣入於陰分,此其時非陽虛於表者而何?所以自汗盜汗亦各有陰陽之證。不得謂自汗必屬陽虛,盜汗必屬陰虛也。
白話文:
出汗是一種症狀,可以分為自汗和盜汗。自汗是指白天不自主地出汗,活動時更加明顯;盜汗是指睡覺時全身出汗,醒來後汗漸漸退去。
古人認為,自汗屬於陽虛,身體表面的腠理不堅固,導致衛氣不足,無法固守身體表面,因此汗液外泄。治療方法應該以補益陽氣,固護表層為主。
盜汗則屬於陰虛,陰虛則陽氣必然相隨,導致陽氣蒸騰陰液,造成血熱,進而引發盜汗。治療方法應該以清熱補陰為主。
雖然這是治療自汗盜汗的基本原則,但實際上也可能出現陰虛自汗和陽虛盜汗的情況。例如,勞累、發熱等情況,很容易導致自汗,這屬於陽氣旺盛、陰氣不足。又例如,睡眠時衛氣進入陰分,這也是一種陽氣不足的表現,所以自汗和盜汗也可能存在陰陽兩種情況。
因此,不能一概而論,認為自汗就一定是陽虛,盜汗就一定是陰虛。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判斷和治療。
然則陰陽有異,何以辨之?曰:但察其有火無火,則或陰或陽,自可見矣。蓋火盛而汗出者,以火爍陰,陰虛可知也;無火而汗出者,以表氣不固,陽虛可知也。知斯二者,則汗出之要無餘義,而治之之法,亦可得其綱領矣。
一、汗由血液,本乎陰也。經曰:陽之汗,以天地之雨名之,其義可知。然汗發於陰而出於陽,此其根本則由陰中之營氣,而其啟閉則由陽中之衛氣。故凡欲疏汗而不知營衛之盛衰,欲禁汗而不知橐籥之牝牡,亦猶盪舟於陸而駕車於海耳。吾知其不敗不已也。
一、汗證有陰陽。陽汗者,熱汗也;陰汗者,冷汗也。人但知熱能致汗,而不知寒亦致汗。所謂寒者,非曰外寒,正以陽氣內虛,則寒生於中而陰中無陽,陰中無陽,則陰無所主而汗隨氣泄。故凡大驚、大恐、大懼,皆能令人汗出,是皆陽氣頓消,真元失守之兆。至其甚者,則如病後產後,或大吐大瀉失血之後,必多有汗出者,是豈非氣去而然乎?故經曰:陰勝則身寒汗出,身常清,數慄而寒,寒則厥,厥則腹滿死。仲景曰:極寒反汗出,身必冷如冰,是皆陰汗之謂也。
白話文:
要如何區分陰陽?只要觀察有沒有火氣就能分辨。火氣旺盛而流汗,代表陰氣虛弱;沒有火氣卻流汗,代表陽氣不足。掌握這兩點,就能明白流汗的原因,進而找到治療方法。
汗液來自血液,本質屬陰。古籍記載,陽氣的汗如天地雨水,由此可知汗發於陰而出於陽。汗液的產生源於陰中營氣,而汗液的開合則由陽中衛氣掌管。想要疏通汗液卻不了解營衛氣的盛衰,想要抑制汗液卻不了解氣機的開合,如同在陸地上划船,在海上駕車一樣荒謬,注定失敗。
汗證也有陰陽之分,陽汗是熱汗,陰汗是冷汗。人們只知道熱能導致流汗,卻不知道寒也能導致流汗。這裡的寒不是指外寒,而是指陽氣內虛,寒氣由內而生,陰中無陽,陰氣失去主控,汗隨氣而泄。因此,大驚、大恐、大懼都能導致流汗,這都是陽氣驟減,元氣虧損的徵兆。更嚴重的情況,如病後產後,或大吐大瀉失血之後,常伴隨流汗,這都是氣虛導致的。古籍記載:「陰盛則身寒汗出,身常清,數慄而寒,寒則厥,厥則腹滿死。」醫聖張仲景也說:「極寒反汗出,身必冷如冰」,這些都是陰汗的表現。
故凡治陰汗者,但當察氣虛之微甚、微虛者,略扶正氣,其汗自收;甚虛者,非速救元氣不可,即薑桂附子之屬,必所當用。余別有治按在傷寒門戰汗條中。
白話文:
因此,凡是要治療陰汗(一種病症)時,必須觀察氣虛的程度,如果氣虛較輕微,只需稍微補充正氣,那麼流汗的現象就會自然停止;如果氣虛非常嚴重,則必須迅速拯救元氣,像是使用薑、桂、附子等藥物,都是必需的。其他的治療方法,我在《傷寒論》中的「戰汗」條目中有另外詳細說明。
3. 汗出不治證
凡汗出不治之證有六:一、汗出而喘甚者,不治。二、汗出而脈脫者,不治。三、汗出而身痛甚者,不治。四、汗出發潤至顛者,不治。五、汗出如油者,不治。六、汗出如珠者,不治。凡見此類,不得妄為用藥。
白話文:
所有需要特別注意的出汗情況總共有六種: 一、如果出汗同時伴有嚴重的喘息,不進行治療。 二、如果出汗導致脈搏變得虛弱甚至消失,不進行治療。 三、如果出汗並伴隨著嚴重的身體疼痛,不進行治療。 四、如果出汗使皮膚變得光潤至接近昏迷狀態,不進行治療。 五、如果出汗像油脂一樣,不進行治療。 六、如果出汗像珍珠一樣,不進行治療。
凡遇到上述情況,不可隨意使用藥物。
4. 論治(共八條)
一、陽證自汗或盜汗者,但察其脈證有火,或夜熱煩渴,或便熱喜冷之類,皆陽盛陰虛也,宜當歸六黃湯為第一,保陰煎亦妙。其或陰分雖有微火而不甚者,宜一陰煎、或加減一陰煎之類主之。其有心火不寧,煩躁出汗者,宜硃砂安神丸、天王補心丹、生脈散之類主之。又有本非陰虛,止因內火熏蒸,血熱而多汗者,宜正氣湯,或黃芩芍藥湯、清化飲之類主之。
白話文:
如果患者出現自汗或盜汗,但脈象顯示有火氣,或晚上發熱口渴,或大便乾燥喜涼等情況,都是屬於陽氣旺盛、陰氣虛弱的表現。這時應首選當歸六黃湯,保陰煎也是不錯的選擇。如果陰分只是有輕微火氣,不嚴重,則可以選用一陰煎或加減一陰煎治療。若患者心火不寧,煩躁出汗,則應服用硃砂安神丸、天王補心丹、生脈散等藥物。還有一些患者,並非陰虛,只是內火蒸熏,血熱導致多汗,可以服用正氣湯、黃芩芍藥湯、清化飲等藥物治療。
一、陰證自汗或盜汗者,但察其內無火邪,又無火脈,便是氣虛陰證,皆不可妄用涼藥以敗陽氣。若止因氣虛而火未衰者,宜三陰煎、參歸湯、人參建中湯之類主之。若睡中盜汗而無火者,宜參苓散、獨參湯主之。若陽氣俱虛者,宜參附湯、大建中湯之類主之。若氣虛火衰之甚者,宜大補元煎、六味回陽飲之類主之。
白話文:
如果一個人出現自汗或盜汗,但身體裡面並沒有熱邪,脈象也沒有熱象,這就屬於氣虛引起的陰證,不能隨便使用寒涼藥物,以免損傷陽氣。如果只是氣虛,而體內的熱氣沒有消退,可以使用三陰煎、參歸湯、人參建中湯等藥物治療。如果是在睡夢中盜汗,而且沒有熱象,可以使用參苓散、獨參湯等藥物治療。如果陽氣也虛弱,可以使用參附湯、大建中湯等藥物治療。如果氣虛和火衰都非常嚴重,可以使用大補元煎、六味回陽飲等藥物治療。
一、衛氣不固,腠理不密而易汗者,是亦陰證之屬,宜黃耆六一湯、玉屏風散、耆附湯之類主之。
一、諸病誤治,有不當汗而妄汗,或雖當汗而汗之太過者,皆汗多亡陽之證,是亦陰證之屬,當察其虛之微甚。微虛者,宜三陰煎、五陰煎、獨參湯之類主之;大虛者,非大補元煎、六味回陽飲之類不可。
一、濕氣乘脾者,亦能作汗。凡證有身重困倦,而脈見緩大,聲音如從甕中出者,多屬濕證。若熱濕勝者,但去其火而濕自清,宜用前陽證之法。寒濕勝者,但助其火而濕自退,宜用前陰證之法。或用玉屏風散、四君子湯、五君子煎之類以健脾土之氣,則濕去而汗自收。
白話文:
如果身體抵抗力不足,皮膚表面的毛孔不緊密,容易流汗,這也屬於陰虛的表現,可以用黃耆六一湯、玉屏風散、耆附湯等藥物治療。
如果生病誤治,不應該流汗卻無故出汗,或雖然應該流汗但流汗過度,都是汗多耗損陽氣的表現,也屬於陰虛的表現,要仔細觀察虛弱的程度。如果虛弱輕微,可以用三陰煎、五陰煎、獨參湯等藥物治療;如果虛弱嚴重,就必須使用大補元煎、六味回陽飲等藥物才能治療。
濕氣入侵脾臟也會導致出汗。如果身體沉重、困倦,脈象緩慢有力,聲音像從甕裡發出來,大多是濕氣過重的表現。如果熱濕過盛,只要祛除火氣,濕氣自然就會消散,可以用治療陽虛的方法。如果寒濕過盛,只要溫補陽氣,濕氣自然就會退去,可以用治療陰虛的方法。也可以使用玉屏風散、四君子湯、五君子煎等藥物來健脾益氣,濕氣消除後,出汗自然就會減少。
一、收汗止汗之劑,如麻黃根、浮小麥、烏梅、北五味、小黑豆、龍骨、牡蠣之屬,皆可隨宜擇用。一曰:黃耆得防風而力愈大。一曰:官桂最能實表。一、凡汗出太多不能收者,速宜用五倍子為末,以唾津調填臍中,外用帕帛縛定,過宿即止;或用何首烏為末,填臍縛之,亦止。
白話文:
想要止汗,可以用麻黃根、浮小麥、烏梅、北五味子、黑豆、龍骨、牡蠣等藥材,依情況選擇使用。黃耆搭配防風效果更佳。官桂最適合固表止汗。如果汗出不止,可以將五倍子研磨成粉,用唾液調和後填入肚臍,外用布帛固定,過夜即可止汗;或者用何首烏研磨成粉,填入肚臍固定,也能止汗。
一、小兒盜汗,雖是常事,在東垣諸公,皆曰不必治之。蓋由血氣未足也。然汗之太多者,終屬氣分之虛。余於兒輩見汗之甚者,每以人參一錢許,煎湯與服,當夜即止。正恐他日之強弱未必不由乎此,所以培補之功原不可少。
一、病後多汗,若傷寒,若瘧疾。凡系外感寒邪,汗出熱退而有汗不即止者,此以表邪初解,必由腠理衛氣開泄,其汗宜然,即數日旬日亦自無妨,俟衛氣漸實,汗必自止,無足慮也。若其他雜證,本非外感之解,而有自汗盜汗者,乃非所宜,不容不治。
白話文:
孩子盜汗,雖然是常見的事,但東垣諸位醫家都說不必治療。因為孩子血氣尚未充足。但汗出過多,終究是氣虛的表現。我治療過很多汗出得很厲害的孩子,經常給他們服用一小錢的人參煎湯,當晚汗就止住了。我擔心他們日後的強弱可能與汗出過多有關,所以補益之功不可或缺。
病後多汗,比如傷寒、瘧疾等,凡是因外感寒邪而汗出退熱,但汗出不止的,這是因為表邪剛解,腠理和衛氣開泄,汗出是正常的,即使持續數日或十日也不必擔心,等衛氣漸漸充實,汗就會自然止住。至於其他雜症,本來就不是外感解表引起的,卻有自汗或盜汗,就不正常了,不能不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