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二從集·雜證謨 (2)
卷之十二從集·雜證謨 (2)
1. 論證(共二條)
風痹一證,即今人所謂痛風也。蓋痹者,閉也。以血氣為邪所閉,不得通行而病也。如《痹論》曰:風氣勝者為行痹。蓋風者善行數變,故其為痹,則走注歷節,無有定所,是為行痹,此陽邪也。曰:寒氣勝者為痛痹。以血氣受寒則凝而留聚,聚則為痛,是為痛痹,此陰邪也。
曰:濕氣勝者為著痹。以血氣受濕則濡滯,濡滯則肢體沉重而疼痛頑木,留著不移,是為著痹,亦陰邪也。凡此三者,即痹之大則也。此外如五臟六腑之痹,則雖以飲食居處皆能致之,然必重感於邪而內連臟氣,則合而為痹矣。若欲辨其輕重,則在皮膚者輕,在筋骨者甚,在臟腑者更甚。
白話文:
風痺這種病症,就是現代人所說的痛風。因為「痺」的意思是阻塞,由於血氣被邪氣阻塞,無法流通而導致疾病。就像《痹論》中所說:風氣盛行的人會患上行痺。因為風性善於流動變化,所以風痺會在關節間遊走不定,沒有固定位置,這就是行痺,屬於陽邪。
寒氣盛行的人會患上痛痹。因為血氣受寒就會凝固而積聚,積聚就會疼痛,這就是痛痹,屬於陰邪。
濕氣盛行的人會患上著痺。因為血氣受濕就會濡濕阻塞,阻塞就會導致肢體沉重疼痛、僵硬不靈活,停留在一個地方不動,這就是著痺,也屬於陰邪。
以上三種就是痺症的總體表現。除此之外,還有五臟六腑的痺症,雖然飲食起居都會造成這種病症,但必須是感受了外邪,並且內連臟腑,才會形成痺症。如果要判斷痺症的輕重,那麼表現在皮膚上的輕,表現在筋骨上的重,表現在臟腑上的更重。
若欲辨其寒熱,則多熱者方是陽證,無熱者便是陰證。然痹本陰邪,故惟寒者多而熱者少,此則不可不察。
觀《痹論》曰:風寒濕三氣雜至,合而為痹,而《壽夭剛柔篇》又曰:在陽者命曰風,在陰者命曰痹,何也?蓋三氣之合,乃專言痹證之所因也。曰:在陽為風,在陰為痹。又分言表裡之有殊也。如風之與痹,本皆由感邪所致,但外有表證之見,而見發熱頭疼等證,或得汗即解者,是皆有形之謂,此以陽邪在陽分,是即傷寒中風之屬也,故病在陽者命曰風。
若既受寒邪,而初無發熱頭疼,又無變證,或有汗,或無汗,而筋骨之痛如故,及延綿久不能愈,而外無表證之見者,是皆無形之謂,此以陰邪直走陰分,即諸痹之屬也。故病在陰者命曰痹。其或既有表證,而疼痛又不能愈,此即半表半裡,陰陽俱病之證,故陰陽俱病者命曰風痹。
白話文:
要判斷疾病是寒症還是熱症,通常有熱症就是陽證,沒有熱症就是陰證。不過痺症本質上是陰邪引起的,所以寒症居多,熱症較少,這一點不能不注意。
《痹論》說,風寒濕三氣一起侵入,就會導致痺症。而《壽夭剛柔篇》又說,在陽分者稱為風,在陰分者稱為痺。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三氣合而為痺,是說痺症的病因;而「在陽為風,在陰為痹」,則是指表裡有別。風和痺都因感邪而起,但風有外在的表證,比如發熱、頭痛等,或者出汗就能緩解,這是有形之邪,屬於陽邪在陽分,也就是傷寒中風。所以病在陽分者稱為風。
如果受了寒邪,一開始沒有發熱、頭痛,也沒有其他變化,可能出汗也可能不出汗,但筋骨疼痛依然存在,而且持續很久不能痊癒,也沒有外在的表證,這就是無形之邪,屬於陰邪直走陰分,也就是各種痺症。所以病在陰分者稱為痺。如果既有表證,疼痛又不能痊癒,就是半表半裡,陰陽都病的狀態,所以陰陽俱病者稱為風痺。
此所以風病在陽,而痹病在陰也。然則諸痹者,皆在陰分,亦總由真陰衰弱,精血虧損,故三氣得以乘之而為此諸證。經曰:邪入於陰則痹,正謂此也。是以治痹之法,最宜峻補真陰,使血氣流行,則寒邪隨去。若過用風濕痰滯等藥而再傷陰氣,必反增其病矣。
白話文:
這就是為什麼風病屬於陽證,而痹病屬於陰證。所以各種痹症都屬於陰分病變,根源在於真陰虛弱,精血虧損,導致三氣(風、寒、濕)乘虚而入,形成這些病症。經書說:「邪入於陰則痹」,正是指這個道理。
因此,治療痹症最重要的是峻補真陰,使血氣運行通暢,寒邪自然消散。如果過度使用祛風濕、化痰止咳等藥物,反而會再次損傷陰氣,病情必然加重。
2. 風痹治法(共五條)
痹因外邪,病本在經,而深則連臟,故其在上則有喘嘔,有吐食;在中則為脹滿,為疼痛;在下則為飧泄,為秘結諸病,此皆風痹之兼證也。凡見此者,當於各門權其緩急先後而隨證治之。
一、痹證之風勝者,治當從散,宜敗毒散、烏藥順氣散之類主之。若以風勝而兼微火者,宜大秦艽湯,或九味羌活湯之類主之。
一、痹證之寒勝者,但察其表裡俱無熱證,即當從溫治之,宜五積散,或小續命湯、甘草附子湯之類主之。若寒甚氣虛者,宜《三因》附子湯之類主之。
白話文:
痹症的中醫解釋與治療方法:
痹症的病因和病機:
痹症是由於外邪侵襲人體而引起的疾病,其病根在經絡之中,但若病邪深入則會累及臟腑。因此,痹症在不同部位會有不同的表現:
- 在上則有喘嘔、吐食: 痹症侵犯上焦,會出現呼吸困難、嘔吐、飲食不消化的症狀。
- 在中則為脹滿、疼痛: 痹症侵犯中焦,會出現腹部脹滿、疼痛的症狀。
- 在下則為飧泄、秘結諸病: 痹症侵犯下焦,會出現消化不良、腹瀉或便秘等症狀。
上述這些症狀都是風痹症的併發症,在治療時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診斷和治療。
治療原則:
治療痹症應該根據不同病症的緩急程度和先後順序,針對具體症狀進行治療。
不同病因的治療方法:
- 風勝者: 應以散風解表為治,適合使用敗毒散、烏藥順氣散等藥物。如果風邪兼夾熱邪,則可以使用大秦艽湯、九味羌活湯等藥物治療。
- 寒勝者: 如果患者表裡均無熱症,則應以溫經散寒為治,適合使用五積散、小續命湯、甘草附子湯等藥物。若寒邪較重,患者氣虛,則可以使用附子湯等藥物治療。
總之, 痹症的治療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辨證施治,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。
一、痹證之濕勝者,其體必重,或多寒,或多痰,或多汗,皆脾弱陰寒證也。若羌活勝濕湯,乃兼風散濕之劑也。五積散,乃溫經散濕之劑也。真武湯,乃溫中除濕之劑也。《三因》附子湯,乃補脾燥濕之劑也。調氣平胃散,乃行氣行濕之劑也。五苓散,乃利水導濕之劑也。
二陳湯,六君子湯,乃化痰去濕之劑也。大抵治濕者欲其燥,欲燥者宜從暖。蓋脾土喜燥而惡濕,喜暖而惡寒,故溫脾即所以治濕也。然又有濕熱之為病者,必見內熱之證,滑數之脈,方可治以清涼,宜二妙散及加味二妙丸、當歸拈痛湯之類主之。其有熱甚者,如抽薪飲之類亦可暫用,先清其火而後調其氣血。
白話文:
如果痹症是濕氣過盛引起的,患者體重必然偏重,或是容易感到寒冷,或是痰多,或是容易出汗,這些都是脾氣虛弱、陰寒過盛的表現。針對這種情況,可以用羌活勝濕湯來散風除濕,五積散來溫經散濕,真武湯來溫暖脾胃、去除濕氣,附子湯來補脾燥濕,調氣平胃散來行氣化濕,五苓散來利水導濕。
二陳湯和六君子湯則可以化痰去濕。總的來說,治療濕氣重的人,要以乾燥為目標,而乾燥的治療方法應該以溫暖為主。因為脾胃喜燥惡濕,喜暖惡寒,所以溫暖脾胃就是治療濕氣的關鍵。
但如果患者是濕熱引起的疾病,就會出現內熱的症狀,脈象滑數,這時候就應該用清涼的藥物來治療,比如二妙散、加味二妙丸、當歸拈痛湯等。如果熱度很重,可以暫時使用抽薪飲等清熱藥物,先清熱火,再調和氣血。
一、風痹之證,大抵因虛者多,因寒者多。惟血氣不充,故風寒得以入之,惟陰邪留滯,故經脈為之不利,此痛痹之大端也。惟三氣飲及大防風湯之類,方能奏效,凡治痹之法,惟此為最。其有宜酒者,即以三氣飲浸酒服之亦妙,法見本方,或用易老天麻丸亦可。
白話文:
風濕痺痛的病症,大多是因體虛或受寒引起。由於氣血不足,風寒容易侵入體內,又因陰邪停滯,經脈受阻,導致疼痛麻痺。治療風濕痺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三氣飲和大防風湯等藥方。如果患者適合飲酒,可以用三氣飲浸酒服用,效果更佳。也可以服用易老天麻丸。
3. 歷節風痛
歷節風痛,以其痛無定所,即行痹之屬也。《病源》云:歷節風痛是氣血本虛,或因飲酒,腠理開,汗出當風所致,或因勞倦調護不謹,以致三氣之邪遍歷關節,與氣血相搏,而疼痛非常,或如虎之咬,故又有白虎歷節之名。《中藏經》曰:歷節疼痛者,因醉犯房而得之,此其概也。
大都痛痹之證,多有晝輕而夜重者,正陰邪之在陰分也。其有遇風雨陰晦而甚者,此正陰邪侮陽之證也。或得暖遇熱而甚者,此濕熱傷陰之火證也。有火者宜從清涼,有寒者宜從溫熱。若筋脈拘滯,伸縮不利者,此血虛血燥證也,非養血養氣不可。凡諸治法,總宜如前。
一、凡諸痹作痛者,俱宜用火龍膏貼之。
白話文:
歷節風痛,也就是俗稱的風濕痛,其特點是疼痛位置不定,屬於行痹的範疇。《病源》中記載,歷節風痛的成因可能是氣血虛弱,或者因飲酒導致腠理開泄,汗出遇風而引發,也可能是勞累過度、護理不周,導致三氣邪氣遍布關節,與氣血交搏,引起劇烈疼痛,甚至像老虎咬噬一般,因此也稱作白虎歷節。《中藏經》則認為,歷節疼痛可能是因醉酒後受寒而引起的。
總體而言,風濕痛的症狀通常是白天輕微,晚上加重,這是因為陰邪侵犯陰分所致。遇到風雨陰晦天氣時,疼痛加劇,則是陰邪侵犯陽氣的表現。如果在溫暖環境下,疼痛加重,則可能是濕熱傷陰導致的火證。因此,火證宜清涼,寒證宜溫熱。若出現筋脈拘緊,伸縮不便的狀況,這是血虛血燥的表現,需要滋養氣血才能改善。
治療方面,所有風濕痛患者,都適合使用火龍膏外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