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二從集·雜證謨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二從集·雜證謨 (1)

1. 經義

《痹論》曰:風寒濕三氣雜至,合而為痹也。其風氣勝者為行痹,寒氣勝者為痛痹,濕氣勝者為著痹。帝曰:其有五者,何也?岐伯曰:以冬遇此為骨痹,以春遇此為筋痹,以夏遇此為脈痹,以至陰遇此為肌痹,以秋遇此為皮痹。帝曰:內舍五臟六腑,何氣使然?岐伯曰:五臟皆有合,病久而不去者,內舍於其合也。

故骨痹不已,復感於邪,內舍於腎。筋痹不已,復感於邪,內舍於肝。脈痹不已,復感於邪,內舍於心。肌痹不已,復感於邪,內舍於脾。皮痹不已,復感於邪,內舍於肺。所謂痹者,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。

《痹論》曰:凡痹之客五臟者,肺痹者,煩滿喘而嘔。心痹者,脈不通,煩則心下鼓,暴上氣而喘,嗌乾善噫,厥氣上則恐。肝痹者,夜臥則驚,多飲數小便,上為引如懷。腎痹者,善脹,尻以代踵,脊以代頭。脾痹者,四肢懈惰,發咳嘔汁,上為大塞。腸痹者,數飲而出不得,中氣喘爭,時發飧泄。

白話文:

《痹論》提到,風、寒、濕三種氣候條件混雜,共同造成了痹症。其中,風氣佔優勢的稱為行痹,寒氣佔優勢的稱為痛痹,濕氣佔優勢的稱為著痹。黃帝問道:為什麼會有這五種痹症呢?岐伯回答:在冬季遇到這種情況會形成骨痹,在春季會形成筋痹,在夏季會形成脈痹,在純陰之季(即冬季)會形成肌痹,在秋季會形成皮痹。

接著,黃帝又問,這些痹症為什麼會侵入五臟六腑?岐伯說,每一個器官都有相應的穴位,如果疾病久久不愈,就會深入到這個穴位所在的器官中。因此,骨痹如果沒有痊癒,再次受到外邪的影響,就可能會進入腎臟;筋痹如果不癒,再次受到外邪影響,就可能會進入肝臟;脈痹如果不癒,再次受到外邪影響,就可能會進入心臟;肌痹如果不癒,再次受到外邪影響,就可能會進入脾臟;皮痹如果不癒,再次受到外邪影響,就可能會進入肺臟。所以,所謂的痹症,其實是根據不同季節,當人體受到風、寒、濕三氣的重複影響時所形成的。

《痹論》還提到,當風、寒、濕之氣侵入五臟時,對不同的器官會有不同的影響。肺部受到影響時,會出現胸悶、嘔吐的症狀;心臟受到影響時,脈絡不通暢,容易感到心悸,突然呼吸困難且伴有嘔吐、喉嚨乾澀、頻頻打嗝,以及偶爾的恐懼感;肝臟受到影響時,晚上容易驚醒,經常口渴且尿量增多,上腹部感覺像是有東西堵著;腎臟受到影響時,腹部容易脹痛,臀部和腳跟會疼痛,脊背也會感到不舒服;脾臟受到影響時,四肢會感到疲倦,容易咳嗽,並伴有噁心和嘔吐,上腹部會有堵塞感;腸道受到影響時,會頻繁飲水但排不出來,腹部會有喘息感,偶爾會出現拉肚子的情況。

胞痹者,少腹膀胱按之內痛,若沃以湯,澀於小便,上為清涕。陰氣者,靜則神藏,躁則消亡,飲食自倍,腸胃乃傷。淫氣喘息,痹聚在肺。淫氣憂思,痹聚在心。淫氣遺溺,痹聚在腎。淫氣乏竭,痹聚在肝。淫氣肌絕,痹聚在脾。諸痹不已,亦益內也。其風氣勝者,其人易已也。

《痹論》帝曰:痹,其時有死者,或疼久者,或易已者,其故何也?岐伯曰:其入臟者死,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。其留皮膚間者,易已。帝曰:其客於六腑者何也?曰:此亦其食飲居處,為其病本也。六腑亦各有俞,風寒濕氣中其俞,而食飲應之,循俞而入,各舍其腑也。

帝曰:痹或痛,或不痛,或不仁,或寒或熱,或燥或濕,其故何也?曰:痛者,寒氣多也,有寒故痛也。其不痛不仁者,病久入深,營衛之行澀,經絡時疏,故不痛。皮膚不營,故為不仁。其寒者,陽氣少,陰氣多,與病相益,故寒也。其熱者,陽氣多,陰氣少,病氣勝,陽遭陰,故為痹熱。

白話文:

胞痹症是指少腹膀胱部位按壓時內痛,好像用熱水澆灌一樣,小便澀滯,並伴隨清鼻涕流出。陰氣指的是人體的靜態能量,靜則神藏,躁則消亡。過度飲食會損傷腸胃。淫氣喘息,就會停滯在肺部。淫氣憂思,就會停滯在心臟。淫氣遺溺,就會停滯在腎臟。淫氣乏竭,就會停滯在肝臟。淫氣肌絕,就會停滯在脾臟。各種痹症若得不到及時治療,就會更加嚴重,深入內臟。若風氣盛行,則病人容易痊癒。

黃帝問岐伯:患痹症的人,有的會因此死亡,有的疼痛很久,有的很快就痊癒,這是什麼原因呢?岐伯回答:痹症侵入臟腑的人就會死亡,痹症停留在筋骨間的人就會長期疼痛。痹症停留在皮膚間的人,則容易痊癒。黃帝又問:痹症會進入六腑的原因是什麼?岐伯回答:這是因為患者的飲食起居習慣導致的。六腑都有相應的俞穴,風寒濕氣侵襲俞穴,而飲食又配合這種侵襲,循著俞穴進入六腑,並停留在各自的臟腑。

黃帝問:痹症有的會疼痛,有的不痛,有的麻木,有的寒有的熱,有的乾燥有的濕潤,這是什麼原因呢?岐伯回答:疼痛是因為寒氣過多,有寒氣就會疼痛。不痛不仁是因為病症久病入深,營氣衛氣運行不暢,經絡時疏時閉,所以不痛。皮膚失養,就會麻木。寒冷是因為陽氣不足,陰氣過盛,與病氣互相助長,所以寒冷。發熱是因為陽氣過盛,陰氣不足,病氣旺盛,陽氣被陰氣所傷,所以發熱。

其多汗而濡者,以其逢濕甚也,陽氣少,陰氣盛,兩氣相感,故汗出而濡也。帝曰:夫痹之為病,不痛何也?曰:痹在於骨則重,在於脈則血凝而不流,在於筋則屈不伸,在於肉則不仁,在於皮則寒。故具此五者,則不痛也。凡痹之類,逢寒則急,逢熱則縱。帝曰:善。

《周痹篇》帝曰:願聞眾痹。岐伯曰:此各在其處,更發更止,更居更起,以右應左,以左應右,非能周也,更發更休也。刺此者,痛雖已止,必刺其處,勿令復起。帝曰:願聞周痹何如?曰:周痹者,在於血脈之中,隨脈以上,隨脈以下,不能左右,各當其所。帝曰:刺此奈何?曰:痛從上下者,先刺其下以過之,後刺其下以脫之。

白話文:

如果一個人經常出汗,而且汗水濕潤,是因為他體質容易受濕氣影響,陽氣不足,陰氣過盛,兩者互相作用,就導致汗水濕潤。黃帝問道:「痺症發病時,為什麼不痛呢?」岐伯回答:「痺症如果在骨頭,就會感到沉重;在經脈,就會血凝不流;在筋,就會屈伸困難;在肉,就會失去知覺;在皮膚,就會感到寒冷。所以,如果這五個方面都有問題,就不會感到疼痛。」所有痺症都有一個共通點,遇到寒冷就會加重,遇到溫熱就會減輕。黃帝說:「很好。」

黃帝又問道:「我想了解各種痺症。」岐伯說:「這些痺症各有其發病部位,時而發作,時而停止,時而遷移,時而加重,右邊和左邊會互相影響,並非周流全身,而是反覆發作和休止。治療痺症時,即使疼痛已經停止,也必須在患處針灸,避免再次發作。」黃帝又問道:「我想了解周痹是什麼樣的病症?」岐伯說:「周痹是指痺症位於血脈之中,隨著經脈向上或向下移動,無法左右移動,只能在特定部位發作。」黃帝問道:「如何治療周痹?」岐伯說:「如果疼痛從上往下移動,先在下方針灸,讓疼痛通過,然後再在下方針灸,讓疼痛消散。」

痛從下上者,先刺其上以過之,後刺其下以脫之。帝曰:此痛安生?何因而有名?曰:風寒濕氣客於外分肉之間,迫切而為沫,沫得寒則聚,聚則排分肉而分裂也。分裂則痛,痛則神歸之。神歸之則熱,熱則痛解,痛解則厥,厥則他痹發。發則如是,此內不在臟,而外未發於皮,獨居分肉之間,真氣不能周,故命曰周痹。

《長刺節論》曰:病在筋,筋攣節痛,不可以行,名曰筋痹。病在肌膚,肌膚盡痛,名曰肌痹,傷於寒濕。病在骨,骨重不可舉,骨髓痠痛,寒氣至,名曰骨痹。

《壽夭剛柔篇》曰:病在陽者命曰風,病在陰者命曰痹,陰陽俱病命曰風痹。病有形而不痛者,陽之類也;無形而痛者,陰之類也。無形而痛者,其陽完而陰傷之也。急治其陰,無攻其陽;有形而不痛者,其陰完而陽傷之也,急治其陽,無攻其陰。陰陽俱動,乍有形,乍無形,加以煩心,命曰陰勝其陽,此謂不表不里,其形不久。

白話文:

疼痛從下往上蔓延的,先扎上方的穴位,讓疼痛通過,之後再扎下方的穴位,讓疼痛消散。皇帝問道:這種疼痛是如何產生的?為什麼會有這個名稱?醫生回答:風寒濕氣停留在肌肉與皮膚之間,相互擠壓形成泡沫,泡沫遇寒就會凝結,凝結就會推擠肌肉與皮膚,造成分離。分離就會疼痛,疼痛就會導致神氣回歸。神氣回歸就會發熱,發熱就會止痛,止痛就會出現厥逆,厥逆就會引發其他痺症。發作起來就會像這樣。這種病症不屬於內臟的病變,但也不屬於皮膚表面的病變,它獨自存在於肌肉與皮膚之間,真氣無法到達,所以叫做周痹。

《長刺節論》記載:病症在筋上的,筋脈攣縮、關節疼痛,無法行走,稱為筋痹。病症在肌膚上的,肌膚都疼痛,稱為肌痹,這是寒濕所傷。病症在骨頭上的,骨頭沉重抬不起來,骨髓酸痛,寒氣到達,稱為骨痹。

《壽夭剛柔篇》記載:病症在陽氣上的,稱為風,病症在陰氣上的,稱為痹,陰陽氣都生病的,稱為風痹。病症有形體卻不痛的,屬於陽氣的類別;無形體卻疼痛的,屬於陰氣的類別。無形體卻疼痛的,是陽氣完整而陰氣受損的,要趕緊治療陰氣,不要攻擊陽氣。有形體卻不痛的,是陰氣完整而陽氣受損的,要趕緊治療陽氣,不要攻擊陰氣。陰陽氣都活躍,時而有形,時而無形,並且伴隨心煩意亂,稱為陰氣勝過陽氣,這是屬於不表不裡的病症,病情不會持續很久。

《五邪篇》曰:邪在腎,則病骨痛陰痹。陰痹者,按之而不得,腹脹腰痛,大便難,肩背頸項痛,時眩。取之湧泉、崑崙,視有血者盡取之。

《五臟生成篇》曰:臥出而風吹之,血凝於膚者為痹,凝於脈者為泣,凝於足者為厥。此三者,血行而不得反其空,故為痹厥也。

《脈要精微論》曰:按之至骨,脈氣少者,腰脊痛而身有痹也。

《九針論》曰:八風傷人,內舍於骨解腰脊節腠理之間,為深痹也。故為治針,必長其身,鋒其末,可以取深邪遠痹。

《四時氣篇》曰:著痹不去,久寒不已,卒取其三里。

《玉機真藏論》曰:風寒客於人,使人毫毛畢直,皮膚閉而為熱。當是之時,可汗而發也。弗治,病人舍於肺,名曰肺痹,發咳上氣。弗治,肺即傳而行之肝,病名曰肝痹,一名曰厥,脅痛出食。當是之時,可按若刺耳。

白話文:

邪氣侵犯腎臟,會導致骨頭疼痛、肢體麻木。麻木時按壓沒有感覺,肚子脹、腰痛、排便困難,肩膀、背部、頸部疼痛,還會頭暈。治療時可以用湧泉、崑崙穴放血,直到流出血液為止。

人睡覺時被風吹到,血液凝固在皮膚表面就會造成痺症,凝固在血管中就叫做泣血,凝固在腳部就叫做厥。這三種情況都是因為血液循環不暢,無法回到原本的位置,所以才會導致痺症和厥。

按壓脈搏時,感覺到脈氣微弱,且接近骨頭,表示腰脊疼痛,全身有痺症。

八風侵襲人體,進入骨骼、腰脊、關節和腠理之間,就會造成深層痺症。治療這種病症,需要用長針,針尖鋒利,才能取出血氣深處的邪氣,治療遠處的痺症。

痺症久治不愈,長期寒冷,可以針刺三里穴。

風寒侵入人體,會讓人毛髮豎立,皮膚緊閉,反而感到發熱。此時應該要讓患者出汗,將寒氣排出。如果不治療,寒氣會進入肺部,稱為肺痺,出現咳嗽、氣喘。如果不治療,寒氣會再傳到肝臟,稱為肝痺,也叫做厥,會出現肋骨疼痛、食慾不振。此時可以按壓或針刺耳朵。

《五臟生成論》曰:赤脈之至也,喘而堅。診曰有積氣在中,時害於食,名曰心痹。得之外疾,思慮而心虛,故邪從之。白脈之至也,喘而浮,上虛下實,驚,有積氣在胸中,喘而虛,名曰肺痹,寒熱,得之醉而使內也。青脈之至也,長而左右彈,有積氣在心下支胠,名曰肝痹,得之寒濕,與疝同法,腰痛,足清頭痛。

黃脈之至也,大而虛,有積氣在腹中,有厥氣,名曰厥疝,女子同法,得之疾使四肢,汗出當風。黑脈之至也,上堅而大,有積氣在小腹與陰,名曰腎痹,得之沐浴清水而臥。

《逆調論》帝曰:人身非衣寒也,中非有寒氣也,寒從中生者何?岐伯曰:是人多痹氣也,陽氣少,陰氣多,故身寒如從水中出。一水不能勝二火,故不能凍慄,病名曰骨痹。(詳寒熱門)

白話文:

《五臟生成論》說:脈搏呈紅色,呼吸急促而堅硬,診斷為體內有積氣,經常影響進食,稱為心痹。這種病症是由外感引起的,思慮過度導致心虛,所以邪氣趁虛而入。脈搏呈白色,呼吸急促而浮,上虛下實,容易驚恐,體內有積氣在胸腔,呼吸急促而虛弱,稱為肺痹,會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,多因飲酒過度而誘發。脈搏呈青色,長而左右跳動,體內有積氣在心窩下方,稱為肝痹,多因寒濕侵襲所致,與疝氣的治療方法相同,會出現腰痛、足冷、頭痛等症狀。

脈搏呈黃色,脈象大而虛弱,體內有積氣在腹部,伴隨厥氣,稱為厥疝,女性的治療方法與此相同,多因外感風寒所致,導致四肢無力,汗出遇風則容易受涼。脈搏呈黑色,上部堅硬而脈象大,體內有積氣在小腹和陰部,稱為腎痹,多因沐浴後在清水中睡覺而誘發。

《逆調論》中,皇帝問道:人體並非因為衣物寒冷而產生寒氣,體內也沒有寒氣,為什麼會說寒氣從體內生出呢?岐伯回答:這是因為人體內有過多的痹氣,陽氣不足,陰氣過盛,所以身體感到寒冷,就像從水中出來一樣。然而,兩團火的力量可以戰勝一團水,所以不會感到寒冷僵硬,這種病症稱為骨痹。(詳見寒熱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