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三十八人集·婦人規(上) (2)
卷之三十八人集·婦人規(上) (2)
1. 經不調(五)
經血為水穀之精氣,和調於五臟,灑陳於六腑,乃能入於脈也。凡其源源而來,生化於脾,總統於心,藏受於肝,宣布於肺,施泄於腎,以灌溉一身,在男子則化而為精,婦人則上為乳汁,下歸血海而為經脈。但使精氣無損,情志調和,飲食得宜,則陽生陰長,而百脈充實,又何不調之有?苟不知慎,則七情之傷為甚,而勞倦次之。又或為欲不謹,強弱相陵,以致衝任不守者,亦復不少。
此外則外感內傷,或醫藥誤謬,但傷營氣,無不有以致之。凡人有衰弱多病,不耐寒暑,不勝勞役,雖先天稟弱者常有之,然有以氣血方長,而縱情虧損,或精血未滿,而早為斫喪,致傷生化之源,則終身受害。此未病之先,所當深察而調之者也。若欲調其既病,則惟虛實陰陽四者為要。
丹溪曰:先期而至者,血熱也;後期而至者,血虛也。王子亨曰:陽太過則先期而至,陰不及則後時而來。其有乍多乍少,斷絕不行,崩漏不止,皆由陰陽盛衰所致,是固不調之大略也。然先期而至,雖曰有火,若虛而挾火,則所重在虛,當以養營安血為主。矧亦有無火而先期者,則或補中氣,或固命門,皆不宜過用寒涼也。
後期而至者,本屬血虛,然亦有血熱而燥瘀者,不得不為清補,有血逆而留滯者,不得不為疏利。總之,調經之法,但欲得其和平,在詳察其脈證耳。若形氣脈氣俱有餘,方可用清用利。然虛者極多,實者極少,故調經之要,貴在補脾胃以資血之源,養腎氣以安血之室。知斯二者,則盡善矣。
若營氣本虛,而不知培養,則未有不日枯而竭者,不可不察也。凡經行之際,大忌寒涼等藥,飲食亦然。
初虞世曰:經以月至,有常也。其來過與不及,皆謂之病。若榮血虧損,不能滋養百骸,則發落面黃,羸瘦燥熱。燥氣盛則金受邪,金受邪則為咳為嗽,為肺癰,為肺痿必矣。但助胃壯氣,則榮血生而經自行。若果怒氣逆,經閉不行,當用行氣破血之劑。
《褚氏遺書·精血篇》曰:男子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,則五體有不滿之處,異日有難狀之疾。陰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,則精不出而內敗,小便澀而為淋。精已耗而復竭之,則大小便牽痛,愈痛則愈便,愈便則愈痛。女人天癸既至,逾十年無男子合則不調,未逾十年,思男子合亦不調。
不調則舊血不出,新血誤行,或漬而入骨,或變而為腫,後雖合而難子,合多則瀝枯虛人,產眾則血枯殺人。觀其精血,思過半矣。
《產寶方序論》曰:婦人以血為基本,苟能謹於調護,則血氣宣行,其神自清,月水如期,血凝成孕。若脾胃虛弱,不能飲食,營衛不足,月經不行,肌膚黃燥,面無光澤,寒熱腹痛,難於子息,或帶下崩漏,血不流行,則成瘕證。
白話文:
月經的經血是水穀精華所化生的,它調和於五臟,分佈於六腑,這樣才能進入血脈。凡是經血源源不斷地產生,是脾胃生化出來的,由心臟主導,肝臟儲藏,肺臟宣發,腎臟排泄,以此來灌溉全身。在男子身上,它會轉化成精液;在婦女身上,則會向上成為乳汁,向下歸於血海而成為月經。只要精氣沒有虧損,情緒平和,飲食適宜,那麼陽氣生發,陰氣滋長,全身血脈充盈,怎麼會有月經不調的問題呢?如果不懂得謹慎,那麼七情(喜怒憂思悲恐驚)的傷害最為嚴重,其次是勞累過度。還有一些人因為慾望不節制,以強凌弱,導致衝脈和任脈不能正常運行的情況也不少。
此外,還有外感風寒、內傷情志,或是用藥錯誤,只要是傷害到營氣的,沒有不導致月經不調的。一般來說,身體虛弱多病、不能適應寒暑變化、無法承受勞累的人,雖然有先天體質虛弱的原因,但也常有年輕氣血方剛時,放縱慾望導致虧損,或是精血還未充足,就過早耗損,傷害了生化之源,導致終身受害的情況。這些是未病之前,就應當深入了解並加以調理的。如果要調理已經發生的疾病,那麼虛、實、陰、陽這四個方面最為重要。
朱丹溪說:月經提前來,是血熱的緣故;月經延後到來,是血虛的緣故。王子亨說:陽氣太盛就會提前來,陰氣不足就會延後到來。還有月經時多時少、時斷時續、崩漏不止的情況,都是由於陰陽盛衰造成的,這是月經不調的大概情況。月經提前來,雖然說是血熱,但如果虛弱又帶有熱象,那麼重點在於補虛,應當以滋養營血、安穩血脈為主。況且也有沒有熱象卻提前來的,那麼可以補中氣或固腎氣,都不宜過多使用寒涼藥物。
月經延後到來,本來就屬於血虛,但也有血熱而乾燥瘀滯的情況,不得不進行清熱滋補;也有血氣逆亂而停滯的情況,不得不進行疏通利導。總而言之,調理月經的方法,就是要達到陰陽平衡,關鍵在於仔細辨別脈象和證候。如果身體、氣血、脈象都呈現有餘的狀態,才可以考慮使用清熱和通利的方法。但大多數情況是虛證,實證很少,所以調理月經的關鍵,在於補養脾胃來資助血的來源,養護腎氣來安穩血的居所。明白這兩點,就足夠了。
如果營氣本身就虛弱,卻不知道培養,那麼沒有不日漸枯竭的,這點不可不注意。凡是月經期間,最忌諱服用寒涼等藥物,飲食也是如此。
初虞世說:月經按月而來,有一定的規律。月經來的過多或過少,都稱為疾病。如果營血虧損,不能滋養全身,就會出現頭髮脫落、面色發黃、身體消瘦、乾燥發熱的情況。乾燥的氣太盛就會導致肺臟受邪,肺臟受邪就會出現咳嗽、咳痰、肺膿腫、肺痿等疾病。只要幫助脾胃強健氣機,那麼營血就會產生,月經就會自行正常。如果因為發怒導致氣機逆亂、月經閉塞不來,應當使用行氣破血的藥物。
《褚氏遺書·精血篇》中說:男子精氣還沒通暢就行房事,會導致身體某些部位發育不完全,將來會出現難以描述的疾病。陰莖已經萎軟還想靠性慾來排洩精液,就會導致精液排不出而向內潰敗,小便會澀滯不暢,成為淋病。精氣已經耗損還要繼續耗竭,就會導致大小便牽連作痛,越痛就越想排便,越想排便就越痛。女子在月經初潮之後,超過十年沒有性生活就會月經不調,沒超過十年,如果太過思念性生活也會月經不調。
月經不調就會導致舊血無法排出,新血錯亂運行,可能會滲入骨頭,也可能變成腫塊。之後即使有性生活也很難懷孕,性生活過多會導致精氣枯竭,身體虛弱;多次生育則會導致氣血枯竭而危及生命。觀察這些精血的情況,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。
《產寶方序論》中說:婦女以血為根本,如果能夠謹慎地調養保護,那麼氣血就會順暢運行,精神自然清爽,月經也會如期而至,氣血凝聚就能夠懷孕。如果脾胃虛弱、不能飲食、營衛不足,就會導致月經不來、皮膚乾燥發黃、面色沒有光澤、怕冷怕熱、腹痛難忍,很難懷上孩子,或出現白帶異常、崩漏不止等問題,血脈不能暢通,就會形成腫塊等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