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三十七天集·雜證謨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十七天集·雜證謨 (7)

1. 歲時死證(六)

大骨枯槁,大肉陷下,肩髓內消,動作益衰,真臟來見,期一歲死,見其真臟,乃予之期日。大骨枯槁,大肉陷下,胸中氣滿,腹內痛,心中不便,肩項痛身熱,破䐃脫肉,目眶陷,真臟見,目不見人,立死;其見人者,至其所不勝之時則死。急虛身中卒至,五臟絕閉,脈道不通,氣不往來,譬於墮溺,不可為期。

其脈絕不來,若人一息五六至,其形肉不脫,真臟雖不見,猶死也。

《三部九候論》曰:寒熱病者,以平旦死。熱中及熱病者,以日中死。病風者,以日夕死。病水者,以夜半死。

《平人氣象論》曰:肝見庚辛死,心見壬癸死,脾見甲乙死,肺見丙丁死,腎見戊己死。是謂真臟見皆死。

《氣交變大論》曰:歲木太過,風氣流行,脾土受邪,上應歲星,沖陰絕者,死不治。歲火太過,炎暑流行,肺金受邪,上應熒惑星,太淵絕者,死不治。歲土太過,雨濕流行,上應鎮星,太谿絕者,死不治。歲金太過,燥氣流行,肝木受邪,上應太白星,太衝絕者,死不治。歲水太過,寒氣流行,邪害心火,上應辰星,神門絕者,死不治。

《六元正紀大論》帝曰:六位之氣,盈虛何如?岐伯曰:太少異也。太者之至徐而常,少者暴而亡。木鬱之發,甚則耳鳴眩轉,目不識人,善暴僵仆。火鬱之發,甚則瞀悶懊憹,善暴死。

《六微旨大論》曰:天符為執法,歲位為行令,太一天符為貴人。帝曰:邪之中也奈何?岐伯曰:中執法者,其病速而危;中行令者,其病徐而持;中貴人者,其病暴而死。帝曰:位之易也何如?曰:君位臣則順,臣位君則逆。逆則其病近,其害速;順則其病遠,其害微。所謂二火也。

《本病論》帝曰:人氣不足,天氣如虛,人神失守,神光不聚,邪鬼外干,致有夭亡,可得聞乎?岐伯曰:人之五臟,一臟不足,又會天虛,感邪之至也。人憂愁思慮即傷心,又或遇少陰司天,天數不及,此即天氣人氣同虛也。又遇驚而奪精,汗出於心,因而三虛,神明失守,卻遇火不及之歲,有黑屍鬼犯之,令人暴亡。人飲食勞倦即傷脾,又或遇太陰司天,天數不及,此即人虛而天虛也。

又遇飲食飽甚,汗出於胃,醉飽行房,汗出於脾,因而三虛,脾神失守,卻遇土不及之年,即有青屍鬼犯之,令人卒亡。人久坐濕地,強力入水即傷腎,因而三虛,腎神失守,卻遇水不及之年,有黃屍鬼見之,令人暴亡。人或恚怒,氣逆上而不下即傷肝,又遇厥陰司天,天數不及,此謂天虛人虛也。

又遇疾走恐懼,汗出於肝,神位失守,神光不聚,又遇木不及之年,有白屍鬼犯之,令人暴亡也。以上五失守者,天虛而人虛也,神遊失守其位,即有五屍鬼幹人,令人暴亡也,謂之曰屍厥。此謂得守者生,失守者死;得神者昌,失神者亡。

白話文:

骨頭枯槁,肌肉嚴重凹陷,肩部的骨髓內耗,動作越來越衰弱,如果出現真臟之象(指五臟功能衰竭的徵兆),預計一年內會死亡,出現真臟之象時,可以預估具體的死亡日期。

如果骨頭枯槁,肌肉嚴重凹陷,胸部感覺氣滿,腹部疼痛,心中不適,肩頸疼痛且身體發熱,皮膚破裂,肌肉脫落,眼眶凹陷,如果出現真臟之象,眼睛看不見人,會立即死亡;如果還能看見人,就會在身體無法承受的時候死亡。

如果身體突然極度虛弱,五臟功能完全關閉,脈搏停止跳動,氣息無法流通,就像溺水一樣,無法預測死亡時間。

如果脈搏完全消失,但呼吸還在一息之間有五六次,身體的肌肉沒有脫落,即使還沒出現真臟之象,也是會死的。

《三部九候論》說:寒熱病的人,在早上會死亡。發熱或得了熱病的人,會在中午死亡。得了風病的人,會在傍晚死亡。得了水腫病的人,會在半夜死亡。

《平人氣象論》說:肝臟出現庚辛(金氣)的徵兆會死亡,心臟出現壬癸(水氣)的徵兆會死亡,脾臟出現甲乙(木氣)的徵兆會死亡,肺臟出現丙丁(火氣)的徵兆會死亡,腎臟出現戊己(土氣)的徵兆會死亡。這就叫做真臟之象顯現,都代表死亡。

《氣交變大論》說:當年木氣太盛,風氣流行,脾土受到邪氣侵襲,對應天上的歲星,如果出現陰氣被沖散而斷絕的現象,就會死亡,無法治療。當年火氣太盛,暑熱流行,肺金受到邪氣侵襲,對應天上的熒惑星,如果太淵穴的脈搏斷絕,就會死亡,無法治療。當年土氣太盛,陰雨潮濕流行,對應天上的鎮星,如果太谿穴的脈搏斷絕,就會死亡,無法治療。當年金氣太盛,乾燥之氣流行,肝木受到邪氣侵襲,對應天上的太白星,如果太衝穴的脈搏斷絕,就會死亡,無法治療。當年水氣太盛,寒冷之氣流行,邪氣傷害心火,對應天上的辰星,如果神門穴的脈搏斷絕,就會死亡,無法治療。

《六元正紀大論》黃帝問:六種氣的盈虧情況如何?岐伯回答說:太多和太少是不同的。氣太過,來得緩慢而且持久;氣太少,會突然死亡。木氣鬱結爆發,嚴重時會耳鳴、眩暈、眼睛看不見人、容易突然僵直倒地。火氣鬱結爆發,嚴重時會頭暈、心煩、容易突然死亡。

《六微旨大論》說:天符是執法者,歲位是執行命令者,太一天符是貴人。黃帝問:邪氣侵入人體,會怎樣呢?岐伯回答說:侵入執法者的,病情發展快速且危險;侵入執行命令者的,病情發展緩慢但持續;侵入貴人的,會突然死亡。黃帝問:氣的位置變化會怎麼樣?回答說:君的位置是臣下,就順利;臣的位置是君,就不順。不順,病情會發展很快,危害很大;順利,病情會發展比較慢,危害也比較小。這裡說的指的就是兩次火氣的變化。

《本病論》黃帝問:人體正氣不足,天氣也像虛弱一樣,人的精神無法守住,神光無法凝聚,邪氣從外侵入,導致夭折,可以說說嗎?岐伯回答說:人的五臟,只要有一個臟器功能不足,又遇到天氣虛弱,就容易受到邪氣的侵襲。人憂愁思慮就會傷害心臟,又遇上少陰司天,天氣不足,這就是天氣和人氣都虛弱的情況。如果又遇到驚嚇而喪失精氣,心臟出汗,導致三虛,精神無法守護,如果又遇到火氣不足的年份,就會有黑屍鬼來犯,導致人突然死亡。人飲食勞累就會傷害脾臟,又遇上太陰司天,天氣不足,這就是人氣和天氣都虛弱的情況。如果又遇到飲食過飽,胃部出汗,酒醉後行房,脾臟出汗,導致三虛,脾神無法守護,如果又遇到土氣不足的年份,就會有青屍鬼來犯,導致人突然死亡。人長時間坐在潮濕的地方,或強力入水就會傷害腎臟,導致三虛,腎神無法守護,如果又遇到水氣不足的年份,就會有黃屍鬼出現,導致人突然死亡。人如果發怒,氣逆上行而不能下行就會傷害肝臟,又遇上厥陰司天,天氣不足,這就叫做天氣和人氣都虛弱。如果又遇到奔跑恐懼,肝臟出汗,精神無法守護,神光無法凝聚,如果又遇到木氣不足的年份,就會有白屍鬼來犯,導致人突然死亡。以上五種情況,都是人體失去守護,天氣和人氣都虛弱的情況,精神遊離失守其位,就會有五種屍鬼來干擾人體,導致突然死亡,這叫做屍厥。這就是說,能夠守護好自身正氣就能生存,失去守護就會死亡;得到精神就會昌盛,失去精神就會滅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