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一從集·雜證謨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一從集·雜證謨 (6)

1. 經義(並附釋義)

《脈解篇》曰:內奪而厥,則為喑俳,此腎虛也。少陰不至者,厥也。

詳本篇之言厥者,以其內奪,謂奪其五內之精氣也。喑,聲不能出也。俳,肢體偏廢也。今人見此,必皆謂之中風,而不知由於內奪,由於腎虛。蓋聲出於肺而本乎腎,形強在血而本乎精,精氣之本皆主於腎,故少陰不至則為厥。又《調經論》曰:志不足則厥。《本神篇》曰:腎氣虛則厥。

觀此諸論,則非風之義可知矣。故凡治此者,當以前非風證治第三條等法主之。

《調經論》:岐伯曰:氣之所併為血虛,血之所併為氣虛。帝曰:人之所有者,血與氣耳。今夫子乃言血併為虛,氣併為虛,是無實乎?岐伯曰:有者為實,無者為虛。今血與氣相失,故為虛焉。血與氣並,則為實焉。血之與氣並走於上,則為大厥。厥則暴死。氣復反則生,不反則死。

氣併為血虛,血併為氣虛,此陰陽之偏敗也。今其氣血並走於上,則陰虛於下,而神氣無根,是即陰陽相離之候,故致厥脫而暴死。復反者輕,不反者甚。此正時人所謂卒倒暴僕之中風,亦即痰火上壅之中風,而不知實由於下虛也。然上實者,假實也,其有甚者,亦宜稍為清理;下虛者,若無實邪可據,則速當峻補其下。

《陽明脈解篇》曰:厥逆連臟則死,連經則生。

觀本篇之連經連臟,本以厥逆為言,何其明顯平正。蓋連經者病在肌表,故輕而生;連臟者病在根本,故重而死。既知此為厥逆,則凡卒倒暴僕等證,其非風也可知,而河間諸公,皆以中腑中臟為言,則是風非風始混亂而莫辨矣。

《大奇論》曰:脈至如喘,名曰暴厥。暴厥者,不知與人言。

《解精微論》曰:厥則目無所見。夫人厥則陽氣並於上,陰氣並於下。陽並於上,則火獨光也;陰並於下,則足寒,足寒則脹也。

詳此二論,云脈至如喘者,謂脈之急促如喘,此血氣敗亂之候。故致暴厥不言,即今人所謂中風不語之屬也。雲陽並於上,陰並於下,此即上熱下寒,水火不交之候,故為目無所見,即中風昏眩之屬也。不語者,責在肺腎。昏眩者,責在肝脾。暫見者,氣復則蘇。陰敗者,最危之候。俱當按法如前而救其本。

《癲狂篇》曰:厥逆為病也,足暴清,胸若將裂,腸若將以刀切之,煩而不能食,脈大小皆澀。暖取足少陰,清取足陽明。清則補之,溫則瀉之。

暴清,即暴冷也。若裂若切,謂其懊憹痛楚,莫可名狀,此即所謂躁擾煩亂之中風也。有火者,多溫熱而脈洪大,宜清陰中之火;有痰者,多喘壅而脈滑實,宜開上焦之痰;無火無痰,多寒涼而脈澀弱,宜補其元氣。凡證有若此而兼之昏亂不醒者,此真連臟之甚者也。多不可治。

《生氣通天論》曰:陽氣者,煩勞則張,精絕,闢積於夏,使人煎厥。陽氣者,大怒則形氣絕,而血菀於上,使人薄厥。

此云煎厥者,即熱厥之類。其因煩勞而病積於夏,亦今云暑風之屬也。若見抽搐痰涎卒倒者,當即以前暑風之法治之。薄厥者,急迫相搏之謂,因於大怒,即氣厥血厥之屬,治法如後。

《通評虛實論》曰:凡治消癉僕擊,偏枯痿厥,氣滿發逆,肥貴人,則膏粱之疾也。膈塞閉絕,上下不通,則暴憂之病也。暴厥而聾,偏塞閉不通,內氣暴薄也。不從內、外中風之病,故瘦留著也。

詳此膏粱之疾,即酒色之傷,脾腎之病也。暴憂之病,即悲憂傷肺之屬也。內氣暴薄,即鬱怒傷肝之屬也,凡此皆內傷之病。其有不從內,而外中於風者,則必留著經絡,故為消瘦痛痹之病。是可見內傷外感之辨,其不可混言有如此。

《逆順肥瘦篇》曰:夫衝脈者,五臟六腑之海也,五臟六腑皆稟焉。其上者,出於頏顙,滲諸陽,灌諸精。其下者,注少陰之大絡,出於氣街,循陰股內廉,入膕中,伏行骭骨內,下至內踝之後屬而別。其下者,並於少陰之經,滲三陰。其前者,伏行出跗屬,下循跗,入大指間,滲諸絡而溫肌肉。故別絡結則跗上不動,不動則厥,厥則寒矣。

詳此衝脈之義,則上自頭,下自足,後自背,前自腹。凡五臟六腑,十二經脈,無所不稟,故稱為五臟六腑十二經脈之海。夫海為百川之宗,凡諸經發源之處,即皆有會合之義,其於通身血氣盛衰皆歸乎此可知也。然衝脈起於胞中,即其經絡之所,亦即其聚蓄之所,故稱為血海,亦稱為命門。

此即所謂根本之宅也。若素縱情欲,以致精氣之源傷敗於此,則厥脫暴僕等病,亦因於此。不然,則何以忽然仆倒而神形俱敗,表裡俱殘,全無知覺,一至於此,是豈一經一臟之病之所致歟?於此察之,則實由衝脈崩敗必無疑矣。故凡治此者,欲舍根蒂而求其濟,吾知其必無是理也。

衝脈詳義具《類經·經絡類》第二十七篇注中。

《繆刺論》曰:邪客於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,此五絡皆會於耳中,上絡左角。五絡俱竭,令人身脈皆動,而形無知也。其狀若屍,或曰屍厥。剃其左角之發方一寸,燔治,飲以美酒一杯,不能飲者灌之,立已。(仍有刺法,詳二十七卷耳證門)

詳此屍厥一證,乃外邪卒中之惡候。凡四時不正之氣,及山魔土煞五屍魘魅之屬,皆是也。犯之者,忽然手足厥冷,肌膚寒慄,面目青黑,精神不守,或口噤妄言,痰涎壅塞,或頭旋運倒,不省人事,即名飛屍卒厥,宜用針法,具見本經。若用艾灸,則無如秦承祖灸鬼法及華陀灸陽脫法為妙。

凡用藥之法,當知邪之所湊,必因氣虛,故在本經即以左角之血餘,用補五絡之脫竭,其義可知。若此危急之際,非用參附回陽等藥,何以挽回?若果邪氣壅盛,胸膈不清,則不得不先為開通,然後調理,宜不換金正氣散流氣飲,蔥薑湯,蘇合丸之類酌而主之。

《方盛衰論》:雷公請問,氣之多少,何者為逆?何者為從?帝曰:陽從左,陰從右,老從上,少從下。是以氣多少,逆皆為厥。問曰:有餘者厥耶?答曰:一上不下,寒厥到膝。少者,秋冬死。老者,秋冬生。氣上不下,頭痛癲疾,求陽不得,求陰不審,五部隔無徵。若居曠野,若伏空室,綿綿乎屬不滿日。是以少氣之厥,令人妄夢,其極至迷。

此言氣逆者,即為厥也。凡陰陽之氣,陽從左而升,陰從右而降,故陽病者左為甚,陰病者右為甚,以升者不升,降者不降,而逆其升降之氣也。又人之生氣,必自下而升,故老人之氣已衰於下,而從上者為順;少壯之氣,先盛於下,而從下者為順。若以老人而神衰於上,其所終之氣可知;少壯而形衰於下,其所始之氣可知,皆逆候也。

及其為病而一上不下,此其根本已虧,故寒厥到膝。少年以陽氣方盛,而陽衰若此,故秋冬當死。老人以陽氣本衰,而畏寒其常,故秋冬無慮。凡此厥逆之病,謂其陽若非陽,謂其陰若非陰,五臟隔絕,無徵可驗。若不能終其日者,蓋甚言其凋敝難為也。再若人之妄夢而有至迷亂昏絕者,此以心腎不交而精神散越,故為厥逆。

有至如此,亦總屬少陰根本之病。

《厥論》:岐伯曰:陽氣衰於下,則為寒厥;陰氣衰於下,則為熱厥。帝曰:熱厥之為熱也,必起於足下者,何也?岐伯曰:陽氣起於足五指之表,陰脈者集於足下,而聚於足心,故陽氣勝則足下熱也。帝曰:寒厥之為寒也,必從五指而上於膝者,何也?曰:陰氣起於五指之裡,集於膝下而聚於膝上。故陰氣勝則從五指至膝上寒,其寒也,不從外,皆從內也。

寒厥何失而然也?此人者質壯,以秋冬奪於所用,陽氣衰不能滲營其經絡,陽氣日損,陰氣獨在,故手足為之寒也。熱厥何如而然也?酒入於胃,則絡脈滿而經脈虛,陰氣虛則陽氣入,陽氣入則胃不和,胃不和則精氣竭,精氣竭則不營其四支也。此人必數醉若飽以入房,氣聚於脾中不得散,酒氣與穀氣相搏,熱盛於中。

故熱遍於身,內熱而溺赤也。夫酒氣盛而憛悍,腎氣日衰,陽氣獨勝。故手足為之熱也。帝曰:厥或令人腹滿,或令人暴不知人,或至半日遠至一日乃知人者,何也?岐伯曰:陰氣盛於上則下虛,下虛則腹脹滿;陽氣盛於上,則下氣重上而邪氣逆,逆則陽氣亂,陽氣亂則不知人也。

《厥論》帝曰:願聞六經脈之厥狀病能也。岐伯曰:巨陽之厥,則腫首頭重,足不能行,發為眴僕,嘔血善衄。陽明之厥,則癲疾欲走呼,腹滿不得臥,面赤而熱,妄見而妄言,喘咳身熱,善驚衄、嘔血。少陽之厥,則暴聾頰腫而熱,脅痛,胻不可以運,機關不利,腰不可以行,項不可以顧,發腸癰不可治,驚者死。太陰之厥,則腹滿䐜脹,後不利,不飲食,食則嘔,不得臥,胻急攣,心痛引腹。

少陰之厥,則口乾溺赤,腹滿心痛,嘔變,下泄清。厥陰之厥,則少腹腫痛,腹脹,涇溲不利,好臥屈膝,陰縮腫,胻內熱,攣腰痛,虛滿(前閉,譫言)。三陰俱逆,不得前後,使人手足寒,三日死。手太陰厥逆,虛滿而咳,善嘔沫。手心主、少陰厥逆,心痛引喉,身熱。

死不可治。手太陽厥逆,耳聾泣出,項不可以顧,腰不可以俯仰。手陽明、少陽厥逆,發喉痹,嗌腫,痙。

詳本論之寒厥熱厥,雖皆以手足為言,而實以陰陽之敗亂為言也。故寒厥言奪於所用,熱厥言因於數醉,正以陰陽之氣無不起於手足。故凡厥之將作,則寒熱麻痹必先由手足而起,及其甚也,則變出百端,或五臟六腑各有其證如此。然則手足之厥,特其形見之徵兆耳。而見微知著,自當因標而慮本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