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一入集 (2)
卷之一入集 (2)
1. 六變辨(三)
六變者,表裡寒熱虛實也。是即醫中之關鍵。明此六者,萬病皆指諸掌矣。以表裡言之,則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火、燥感於外者是也。以裡言之,則七情、勞欲、飲食傷於內者是也。寒者,陰之類也。或為內寒,或為外寒,寒者多虛。熱者,陽之類也。或為內熱,或為外熱,熱者多實。
虛者,正氣不足也,內出之病多不足。實者,邪氣有餘也,外入之病多有餘。六者之詳,條列如下。
白話文:
六變指的是表裡寒熱虛實,是醫學中的關鍵。理解這六者,就能掌握萬病。從表裡來說,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火、燥等外感因素屬於表。從裡來說,七情、勞欲、飲食不節等內傷因素屬於裡。寒屬陰,可以是內寒,也可以是外寒,寒症大多虛弱。熱屬陽,可以是內熱,也可以是外熱,熱症大多實證。
虛證代表正氣不足,內生疾病多為不足之症。實證代表邪氣有餘,外來疾病多為有餘之症。這六者的詳細內容,列舉如下。
2. 表證篇(四)
表證者,邪氣之自外而入者也。凡風寒暑濕火燥,氣有不正,皆是也。經曰:清風大來,燥之勝也。風木受邪,肝病生焉。熱氣大來,火之勝也。金燥受邪,肺病生焉。寒氣大來,水之勝也。火熱受邪,心病生焉。濕氣大來,土之勝也。寒水受邪,腎病生焉。風氣大來,木之勝也。
土濕受邪,脾病生焉。又曰:冬傷於寒,春必病溫。春傷於風,夏生飧泄。夏傷於暑,秋必咳瘧。秋傷於濕,冬生咳嗽。又曰:風從其沖後來者為虛風,傷人者也,主殺主害者。凡此之類,皆言外來之邪。但邪有陰陽之辨,而所傷亦自不同。蓋邪雖有六,化止陰陽。陽邪化熱,熱則傷氣;陰邪化寒,寒則傷形。
白話文:
外感病症是指外邪入侵人體引起的疾病。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火、燥等六淫邪氣,以及氣機不調,都可能導致外感。古籍記載,例如清風襲人,容易導致燥邪入侵,影響肝臟;熱氣盛行,容易導致火邪入侵,影響肺臟;寒氣襲人,容易導致水邪入侵,影響心臟;濕氣盛行,容易導致土邪入侵,影響腎臟;風氣盛行,容易導致木邪入侵,影響脾臟。另外,冬季受寒,春季容易患溫病;春季受風,夏季容易腹瀉;夏季受暑,秋季容易咳嗽瘧疾;秋季受濕,冬季容易咳嗽。此外,風邪入侵,如果來勢洶洶,容易傷人,甚至危及性命。總之,外邪入侵,根據其性質不同,會造成不同的傷害。陽邪化熱,會傷及人體的氣機;陰邪化寒,會傷及人體的形體。
傷氣者,氣通於鼻,鼻通於臟。故凡外受暑熱而病有發於中者,以熱邪傷氣也。傷形者,淺則皮毛,深則經絡,故凡外受風寒而病為身熱體痛者,以寒邪傷形也。經曰:寒則腠理閉,氣不行,故氣收矣。炅則腠理開,營衛通,汗大泄,故氣泄矣。此六氣陰陽之辨也。然而六邪之感於外者,又惟風寒為最。
蓋風為百病之長,寒為殺厲之氣。人身內有臟腑,外有經絡,凡邪氣之客於形也,必先舍於皮毛;留而不去,乃入於孫絡;留而不去,乃入於絡脈;留而不去,乃入於經脈,然後內連五臟,散於腸胃,陰陽俱感,五臟乃傷,此邪氣自外而內之次也。然邪氣在表,必有表證,既見表證,則不可攻裡。
白話文:
人體的氣息與鼻子相通,鼻子又與內臟相連。所以,如果人體受到外界的暑熱侵襲而生病,那是因為熱邪傷了氣。而如果人體受到外界的風寒侵襲而生病,表現為身體發熱疼痛,那是因為寒邪傷了身體。古書記載,寒邪會使毛孔閉塞,氣血流通不暢,因此氣息會收縮。而熱邪會使毛孔打開,氣血運行通暢,汗液大量排出,因此氣息會散泄。這就是六氣陰陽的辨證方法。然而,六種邪氣中,風寒是最容易侵襲人體的。
風是百病之源,寒是致病的凶猛之氣。人體內有臟腑,外有經絡,外邪入侵人體時,首先會停留在皮毛表面;如果停留不去,就會進入孫絡;繼續停留不去,就會進入絡脈;再停留不去,就會進入經脈,最終會影響五臟,散佈到腸胃,導致陰陽失調,五臟受損。這就是邪氣由外而內入侵人體的過程。然而,邪氣停留在體表,就會有表證出現,一旦出現表證,就不可攻治內臟。
若誤攻之,非惟無涉,且恐裡虛則邪氣乘虛愈陷也。表證既明,則里證可因而解矣。故表證之辨,不可不為之先察。
一、人身臟腑在內,經絡在外,故臟腑為里,經絡為表。在表者,手足各有六經,是為十二經脈。以十二經脈分陰陽,則六陽屬腑為表,六陰屬臟為里。以十二經脈分手足,則足經之脈長而且遠,自上及下,遍絡四體,故可按之以察周身之病。手經之脈短而且近,皆出入於足經之間,故凡診傷寒外感者,則但言足經不言手經也。
然而足之六經,又以三陽為表,三陰為里。而三陽之經,則又以太陽為陽中之表,以其脈行於背,背為陽也。陽明為陽中之裡,以其脈行於腹,腹為陰也。少陽為半表半裡,以其脈行於側,三陽傳遍而漸入三陰也。故凡欲察表證者,但當分前後左右,而以足三陽經為主。然三陽之中,則又惟太陽一經,包覆肩背,外為周身之之綱維,內連五臟六腑之肓腧?此諸陽之主氣,猶四通八達之衢也。故凡風寒之傷人,必多自太陽經始。
白話文:
如果錯誤地攻擊病症,不僅無濟於事,反而可能因為身體虛弱,導致邪氣乘虛而入,病症更加嚴重。表證明顯,則里證可以由此推斷。因此,辨別表證是診斷的首要步驟。
人體內臟腑位於內部,經絡位於外部,所以臟腑為里,經絡為表。表面的經絡,手足各有六條,合稱十二經脈。根據陰陽屬性,六陽經屬腑為表,六陰經屬臟為里。根據經脈走行,足經脈長且遠,從上到下,遍布全身,所以可以通过按压足經脈來觀察全身的病症。手經脈短且近,皆出入於足經之間,因此診斷傷寒外感時,只談足經不谈手经。
然而,足部的六條經脈,又以三陽為表,三陰為里。三陽經中,太陽經為陽中之表,因為其脈行於背部,背部属阳;陽明經為陽中之裡,因為其脈行於腹部,腹部属阴;少陽經為半表半裡,因為其脈行於身體側面,三陽經傳遞病氣,逐渐进入三陰經。因此,想要觀察表證,只需要區分前後左右,以足三陽經为主。在三陽經中,太陽經包覆肩背,是全身之綱維,內連五臟六腑的肓腧穴,是諸陽經的主氣,猶如四通八達的道路。因此,風寒侵襲人體,大多从太阳经开始。
一、足三陰之經皆自腳上腹,雖亦在肌表之間,然三陰主裡,而凡風寒自表而入者,未有不由陽經而入陰分也。若不由陽經逕入三陰者,即為直中陰經,必連臟矣。故陰經無可據之表證。
一、寒邪在表者,必身熱無汗,以邪閉皮毛也。
一、寒邪客於經絡,必身體疼痛,或拘急而酸者,以邪氣亂營氣,血脈不利也。
一、寒邪在表而頭痛者,有四經焉。足太陽脈挾於頭頂,足陽明脈上至頭維,足少陽脈上行兩角,足厥陰脈上會於巔,皆能為頭痛也。故惟太陰、少陰皆無頭痛之證。
一、寒邪在表多惡寒者,蓋傷於此者必惡此,所謂傷食惡食,傷寒惡寒也。
白話文:
足三陰經脈都從腳上腹部開始,雖然也位於肌膚表面,但三陰主裡,所有風寒從表皮進入的,都沒有不經過陽經而直接進入陰分的。如果沒有經過陽經直接進入三陰經,那就叫做直中陰經,必定會連累臟腑。所以陰經沒有可以依據的表證。
寒邪停留在表皮的,必定會身體發熱沒有汗,因為邪氣阻塞了毛孔。
寒邪停留在經絡的,必定會身體疼痛,或僵硬酸痛,因為邪氣擾亂了營氣,血脈不通暢。
寒邪停留在表皮而頭痛的,有四條經脈:足太陽脈經過頭頂,足陽明脈上至頭維,足少陽脈上行至兩角,足厥陰脈上行至頭頂,這些都能造成頭痛。所以只有太陰、少陰沒有頭痛的症狀。
寒邪停留在表皮的,大多數都會怕冷,因為受傷於什麼就會怕什麼,就像吃壞東西會怕吃東西,受寒就會怕冷。
一、邪氣在表,脈必緊數者,營氣為邪所亂也。
一、太陽經脈起目內眥,上頂巔,下項,挾脊行腰膕,故邪在太陽者,必惡寒發熱而兼頭項痛,腰脊強,或膝腨痠疼也。
一、陽明經脈起自目下,循面鼻,行胸腹。故邪在陽明者,必發熱微惡寒,而兼目痛鼻乾不眠也。
一、少陽為半表半裡之經,其脈繞耳前後,由肩井下脅肋。故邪在少陽者,必發熱而兼耳聾脅痛,口苦而嘔,或往來寒熱也。
以上皆三陽之表證,但見表證,則不可攻裡。或發表,或微解,或溫散,或涼散,或溫中托裡而為不散之散,或補陰助陰而為云蒸雨化之散。嗚呼!意有在而言難盡也。惟慧者之心悟之。
白話文:
當病邪停留在體表時,脈象必定緊而數,這是因為營氣被邪氣擾亂的緣故。太陽經脈從眼內角開始,向上經過頭頂,再向下至頸部,沿著脊柱下行至腰部和膝窩,因此太陽經受邪氣侵犯時,病人會感到惡寒發熱,並且伴隨頭頸疼痛、腰背僵硬或膝蓋酸痛。陽明經脈起於眼下方,沿著臉頰和鼻子,行經胸腹,所以陽明經受邪氣侵犯時,病人會出現發熱、輕微惡寒,並伴隨眼睛疼痛、鼻子乾燥和失眠。少陽經脈介於表裡之間,脈絡繞過耳朵前後,從肩井穴向下經過脅肋,因此少陽經受邪氣侵犯時,病人會發熱,並伴隨耳聾、脅肋疼痛、口苦嘔吐或寒熱往來。以上都是三陽經表證,僅出現表證時,不可直接攻治裡證。治療方法應當根據實際情況,選擇發表、微解、溫散、涼散、溫中托裡或補陰助陰等方式,以達到散邪而不留邪的效果。這其中蘊含著深奧的道理,言語難以盡述,只有智慧之人才能領悟其中的奧妙。
一、表證之脈。仲景曰:寸口脈浮而緊,浮則為風,緊則為寒,風則傷衛,寒則傷營,營衛俱病,骨節煩疼,當發其汗也。《脈經》注曰:風為陽,寒為陰,衛為陽,營為陰,風則傷陽,寒則傷陰,各從其類而傷也。故衛得風則熱,營得寒則痛,營衛俱病,故致骨節煩疼,當發汗解表而愈。
一、浮脈本為屬表,此固然也。然有邪寒初感之甚者,拘束衛氣,脈不能達,則必沉而兼緊,此但當以發熱身痛等表證參合而察之,自可辨也。又若血虛動血者,脈必浮大。陰虛水虧者,脈必浮大。內火熾盛者,脈必浮大。關陰格陽者,脈必浮大。若此者,俱不可一概以浮為表論,必當以形氣病氣有無外證參酌之。
白話文:
表證的脈象。張仲景說:寸口脈浮而緊,浮則為風,緊則為寒,風則傷衛,寒則傷營,營衛俱病,骨節煩疼,當發其汗。 《脈經》注釋說:風屬陽,寒屬陰,衛屬陽,營屬陰,風則傷陽,寒則傷陰,各自依照其特性而傷人。所以衛氣受風則發熱,營氣受寒則疼痛,營衛俱病,所以導致骨節煩疼,應該發汗解表才能痊癒。
浮脈本來屬於表證,這是當然的。但是有些邪寒初感嚴重的人,寒邪會拘束衛氣,脈氣不能暢達,就會沉而緊,這種情況就需要根據發熱身痛等表證綜合判斷,才能辨別。另外,血虛動血的人,脈象也往往浮大。陰虛水虧的人,脈象也往往浮大。內火熾盛的人,脈象也往往浮大。關陰格陽的人,脈象也往往浮大。這些情況,都不能一概而論以浮脈為表證,必須結合形體、氣息、病氣以及其他外證綜合考慮。
若本非表證,而誤認為表,則殺人於反掌之間矣。
一、外感寒邪,脈大者,必病進,以邪氣日盛也。然必大而兼緊,方為病進。若先小而後大,及漸大漸緩者,此以陰轉陽,為胃氣漸至,將解之兆也。
一、寒邪未解,脈息緊而無力者,無愈期也。何也?蓋緊者,邪氣也。力者,元氣也,緊而無力,則邪氣有餘而元氣不足也。元氣不足,何以逐邪?臨此證者,必能使元陽漸充,則脈漸有力,自小而大,自虛而實,漸至洪滑,則陽氣漸達,表將解矣。若日見無力,而緊數日進,則危亡之兆也。
一、病必自表而入者,方得謂之表證,若由內以及外,便非表證矣。經曰:從內之外者調其內,從外之內者治其外。從內之外而盛於外者,先治其內而後治其外;從外之內而盛於內者,先治其外而後調其內。此內外先後之不可不知也。
白話文:
如果原本就不是表證,卻誤以為是表證,就會像翻掌一樣要了病人的命。
外感寒邪,脈搏有力者,病情一定會加重,因為邪氣越來越盛。但必須是脈搏有力又緊,才算病情加重。如果一開始脈搏微弱,後來才變得有力,或逐漸有力逐漸緩慢,這是陰轉陽的徵兆,代表胃氣逐漸恢復,快要痊癒了。
寒邪尚未解除,脈搏緊而無力者,就沒有痊癒的希望了。為什麼呢?因為緊代表邪氣,力代表元氣,緊而無力,就是邪氣過盛而元氣不足。元氣不足,怎麼驅除邪氣呢?遇到這種情況,一定要讓元陽逐漸充盈,這樣脈搏就會逐漸有力,從微弱到有力,從虛弱到充實,逐漸變得洪大滑利,代表陽氣逐漸到達,表證快要解除。如果每天都越來越無力,而且脈搏緊的程度越來越嚴重,那就是快要死亡的徵兆了。
疾病一定是從表證開始,然後才進入內部的,才算是表證,如果從內部影響到外部,就不是表證。經書說:「從內部到外部的疾病,要調理內部;從外部到內部的疾病,要治療外部。」從內部到外部,而且表證很明顯的,要先治療內部,再治療外部;從外部到內部,而且內證很明顯的,要先治療外部,再調理內部。這是內外治療的先後順序,一定要了解。
一、傷風、中風,雖皆有風之名,不可均作表證。蓋傷風之病,風自外入者也。可散之、溫之而已,此表證也。中風之病,雖形證似風,實由內傷所致。本無外邪,故不可以表證論治。法具本條。
一、發熱之類,本為火證,但當分辨表裡。凡邪氣在表發熱者,表熱而里無熱也,此因寒邪,治宜解散。邪氣在裡發熱者,必裡熱先甚而後及於表也,此是火證,治宜清涼。凡此內外,皆可以邪熱論也。若陰虛水虧而為骨蒸夜熱者,此虛熱也。又不可以邪熱為例,惟壯水滋陰可以治之。
一、濕燥二氣,雖亦外邪之類,但濕有陰陽,燥亦有陰陽。濕從陰者為寒濕,濕從陽者為濕熱。燥從陽者因於火,燥從陰者發於寒。熱則傷陰,必連於臟。寒則傷陽,必連於經。此所以濕燥皆有表裡,必須辨明而治之。
白話文:
傷風和中風雖然都帶有「風」字,但不能一概而論,都當作表證。因為傷風是風邪從外侵入導致的,只需要散風溫陽即可,這就是表證。中風雖然表現得像風邪,但實際上是由內傷導致的,並無外邪入侵,所以不能用表證來論治。其治療方法詳見本條內容。
發熱屬於火證,但要區分表裡。凡是邪氣在表發熱的,表面發熱,但內裡卻不熱,這是因為寒邪入侵,應該用散寒的方法治療。邪氣在裡發熱的,必然是內熱先盛,然後才影響到表面,這就是火證,應該用清涼的方法治療。無論是內熱還是外熱,都可以用邪熱來論述。如果因為陰虛水虧導致骨蒸夜熱,這是虛熱,不能用邪熱來對待,只能用滋陰補水的藥物治療。
濕氣和燥氣雖然也是外邪,但濕氣有陰陽之分,燥氣也有陰陽之分。濕氣從陰入者為寒濕,濕氣從陽入者為濕熱。燥氣從陽入者是因為火引起的,燥氣從陰入者是因寒導致的。熱邪會傷陰,必然會連累到臟腑;寒邪會傷陽,必然會影響到經絡。所以濕氣和燥氣都分表裡,必須辨明其性質再進行治療。
一、濕證之辨,當辨表裡。經曰:因於濕,首如裹。又曰:傷於濕者,下先受之。若道路衝風冒雨,或動作辛苦之人,汗濕沾衣,此皆濕從外入者也。若嗜好酒漿生冷,以致泄瀉、黃疸、腫脹之類,此濕從內出者也。在上在外者,宜微從汗解;在下在裡者,宜分利之。濕熱者宜清宜利;寒濕者宜補脾溫腎。
一、燥證之辨,亦有表裡。經曰:清氣大來,燥之勝也,風木受邪,肝病生焉。此中風之屬也。蓋燥勝則陰虛,陰虛則血少,所以或為牽引,或為拘急,或為皮腠風消,或為臟腑乾結,此燥從陽化,營氣不足,而傷乎內者也。治當以養營補陰為主。若秋令太過,金氣勝而風從之,則肺先受病,此傷風之屬也。
白話文:
判斷濕證,要分清是表濕還是裡濕。《經》上說:「因於濕,首如裹。」又說:「傷於濕者,下先受之。」像是在路上淋雨吹風,或者勞動過度汗濕衣裳,這些都是濕氣從外入侵的。而如果喜歡喝冷飲酒漿,導致腹瀉、黃疸、水腫等,就是濕氣從內生出的。表濕宜從汗解,裡濕宜利尿;濕熱則需清熱利濕,寒濕則需補脾溫腎。
判斷燥證,也要分清是表燥還是裡燥。《經》上說:「清氣大來,燥之勝也,風木受邪,肝病生焉。」這是指中風。燥氣盛則陰虛,陰虛則血少,所以會出現筋骨牽引、肢體拘急、皮膚乾枯脫屑、臟腑乾燥等症狀,這是燥氣從陽化,營氣不足,傷及內部的表現。治療要以滋養營氣、補益陰血為主。如果秋季過於乾燥,金氣盛而風隨之,則肺部首先受到傷害,這就是傷風。
蓋風寒外束,氣應皮毛,故或為身熱無汗,或為咳嗽喘滿,或鼻塞聲啞,或咽喉乾燥,此燥以陰生,衛氣受邪,而傷乎表者也。治當以輕揚溫散之劑,暖肺去寒為主。
白話文:
蓋風寒外束,氣應皮毛,故或為身熱無汗,或為咳嗽喘滿,或鼻塞聲啞,或咽喉乾燥,此燥以陰生,衛氣受邪,而傷乎表者也。治當以輕揚溫散之劑,暖肺去寒為主。
大意是:
風寒之邪外侵,影響到體表和皮膚,因此可能會出現發燒但不出汗的情況,或是咳嗽、呼吸困難、鼻塞、聲音嘶啞,甚至咽喉乾燥等症狀。這些都是因為風寒所引起的表層症狀。治療上應該使用輕巧、能升舉並溫和疏散的藥物,以溫暖肺部,祛除寒冷為主要目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