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一入集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入集 (1)

1. 明理(一)

萬事不能外乎理,而醫之於理為尤切。散之則理為萬象,會之則理歸一心。夫醫者,一心也;病者,萬象也。舉萬病之多,則醫道誠難,然而萬病之病,不過各得一病耳。譬之北極者,醫之一心也;萬星者,病之萬象也。欲以北極而對萬星,則不勝其對。以北極而對一星,則自有一線之直。

彼此相照,何得有差?故醫之臨證,必期以我之一心,洞病者之一本。以我之一,對彼之一,既得一真,萬疑俱釋,豈不甚易?一也者,理而已矣。苟吾心之理明,則陰者自陰,陽者自陽,焉能相混?陰陽既明,則表與里對,虛與實對,寒與熱對,明此六變,明此陰陽,則天下之病固不能出此八者。是編也,列門為八,列方亦為八。

白話文:

所有事情都不能超出道理,而醫學對道理的依賴尤為重要。分散來看,道理是萬千現象,匯聚起來,道理就歸於一顆心。醫生,就是那顆心;病人,就是萬千現象。病的種類繁多,醫道確實很難,但所有的病,不過是各得一種病而已。比喻來說,北極星,就是醫生的那顆心;滿天星辰,就是病的萬千現象。想要用北極星對應所有星辰,就無法應付;但用北極星對應一顆星,就會有一條直線。

彼此相照應,怎麼會產生偏差?因此,醫生面對病人,一定要用自己的那顆心,洞悉病人的根本。用我的一,對應彼的一,只要找到一個真諦,萬千疑難就會解除,豈不十分容易?「一」就是道理。只要我們心中道理明瞭,陰的就自然陰,陽的就自然陽,怎麼可能混淆?陰陽明瞭,則表裡相對,虛實相對,寒熱相對,明瞭這六種變化,明瞭陰陽,天下所有的病,都逃不出這八種。此書列舉八個門類,也列舉八種藥方。

蓋古有兵法之八門,予有醫家之八陣。一而八之,所以神變化,八而一之,所以溯淵源。故予於此錄,首言明理,以統陰陽諸論,詳中求備,用帥八門。夫兵系興亡,醫司性命,執中心學,孰先乎此?是即曰傳中可也,曰傳心亦可也。然傳中傳心,總無非為斯人斯世之謀耳,故覆命為傳忠錄。

白話文:

古時候有兵法的八門,我也有醫家的八陣。一化為八,用以變化無窮;八歸於一,用以追溯本源。因此我將這些醫理記錄下來,首先闡明道理,用來統攝陰陽諸說,詳盡探究,並用以掌握八陣。兵法關係著國家的興衰,醫術關係著人的性命,掌握中心學問,哪個比這更重要?所以這可以說是傳授醫術,也可以說是傳授心法。然而無論是傳授醫術還是心法,最終都是為了當今時代的人們謀福祉,所以這本醫書取名為《覆命傳忠錄》。

2. 陰陽篇(二)

凡診病施治,必須先審陰陽,乃為醫道之綱領。陰陽無謬,治焉有差?醫道雖繁,而可以一言蔽之者,曰陰陽而已。故證有陰陽,脈有陰陽,藥有陰陽。以證而言,則表為陽,里為陰;熱為陽,寒為陰;上為陽,下為陰;氣為陽,血為陰;動為陽,靜為陰;多言者為陽,無聲者為陰;喜明者為陽,欲暗者為陰。陽微者不能呼,陰微者不能吸;陽病者不能俯,陰病者不能仰。

以脈而言,則浮大滑數之類,皆陽也;沉微細澀之類,皆陰也。以藥而言,則升散者為陽,斂降者為陰;辛熱者為陽,苦寒者為陰;行氣分者為陽,行血分者為陰;性動而走者為陽,性靜而守者為陰。此皆醫中之大法。至於陰中復有陽,陽中復有靜,疑似之間,辨須的確。此而不識,極易差訛,是又最為緊要,然總不離於前之數者。

白話文:

看病治病,首先要判断阴阳,这是医术的根本。阴阳判断准确,治疗就不会出错。医术虽然繁杂,但可以用一句话概括,那就是阴阳。所以,症状有阴阳,脉象有阴阳,药物也有阴阳。

从症状来说,表症为阳,里症为阴;热症为阳,寒症为阴;上半身为阳,下半身为阴;气为阳,血为阴;活动为阳,静止为阴;多说话为阳,不说话为阴;喜欢光明为阳,喜欢黑暗为阴。阳气微弱的人不能呼气,阴气微弱的人不能吸气;阳病患者不能低头,阴病患者不能仰头。

从脉象来说,浮大滑数等脉象都属于阳;沉微细涩等脉象都属于阴。从药物来说,升散的药物为阳,敛降的药物为阴;辛热的药物为阳,苦寒的药物为阴;行气分的药物为阳,行血分的药物为阴;性动而走的药物为阳,性静而守的药物为阴。这些都是医术中的基本法则。

不过,阴中也有阳,阳中也有阴,有些疑似症状需要仔细辨别。如果不能分辨清楚,很容易出现错误,这一点非常重要,但总的来说不会脱离之前提到的规律。

但兩氣相兼,則此少彼多,其中便有變化,一皆以理測之,自有顯然可見者。若陽有餘而更施陽治,則陽愈熾而陰愈消;陽不足而更用陰方,則陰愈盛而陽斯滅矣。設能明徹陰陽,則醫理雖玄,思過半矣。

一、道產陰陽,原同一氣。火為水之主,水即火之源,水火原不相離也。何以見之?如水為陰,火為陽,象分冰炭。何謂同源?蓋火性本熱,使火中無水,其熱必極,熱極則亡陰,而萬物焦枯矣。水性本寒,使水中無火,其寒必極,寒極則亡陽,而萬物寂滅矣。此水火之氣,果可呼吸相離乎?其在人身,是即元陰元陽,所謂先天之元氣也。

欲得先天,當思根柢。命門為受生之竅,為水火之家,此即先天之北闕也。舍此他求,如涉海問津矣。學者宜識之。

白話文:

人體是由陰陽兩種氣構成的,當兩種氣互相作用時,就會出現一方多、一方少的現象,這中間就蘊藏著變化。只要用道理去推測,就會發現明顯的變化。例如,如果陽氣過盛,卻又用陽性藥物治療,那麼陽氣就會更加旺盛,陰氣就會更加衰弱;如果陽氣不足,卻用陰性藥物治療,那麼陰氣就會更加強盛,陽氣就會消失。因此,如果能徹底了解陰陽的道理,即使醫學理論很深奧,也已經掌握了一半。

陰陽本源於同一氣,就像火是水的主人,水是火的源泉,水火本質上是不可分離的。怎麼證明呢?水屬於陰,火屬於陽,就像冰和炭一樣。為什麼說它們同源呢?因為火性本熱,如果火中沒有水,它的熱量就會極度旺盛,熱極就會損耗陰氣,萬物就會枯竭。水的本性是寒冷,如果水中沒有火,它的寒冷就會極度嚴寒,寒極就會損耗陽氣,萬物就會寂滅。因此,水火之氣是相互依存,不可分離的。在人體中,這就是元陰元陽,也就是先天的元氣。

想要得到先天的元氣,就要思考它的根源。命門是生命的通道,是水火的家,也就是先天的北闕。如果捨棄命門而去尋找其他地方,就好像在海上詢問河水的源頭一樣。學習者應該牢記這些道理。

一、凡人之陰陽,但知以氣血、臟腑、寒熱為言,此特後天有形之陰陽耳。至若先天無形之陰陽,則陽曰元陽,陰曰元陰。元陽者,即無形之火,以生以化,神機是也。性命系之,故亦曰元氣。元陰者,即無形之水,以長以立,天癸是也。強弱系之,故亦曰元精。元精元氣者,即化生精氣之元神也。

生氣通天,惟賴乎此。經曰:得神者昌,失神者亡,即為之謂。今之人,多以後天勞欲戕及先天,今之醫,只知有形邪氣,不知無形元氣。夫有形者,跡也,盛衰昭著,體認無難;無形者,神也,變幻倏忽,挽回非易。故經曰:粗守形,上守神。嗟呼!又安得有通神明而見無形者,與之共談斯道哉。

白話文:

人體的陰陽,我們只知道以氣血、臟腑、寒熱來形容,這只是後天有形體的陰陽。至於先天無形的陰陽,陽氣稱為元陽,陰氣稱為元陰。元陽就是無形的火,具有生發化育的功能,是神明的機制,性命繫於元陽,所以也稱為元氣。元陰就是無形的清水,具有滋養成長的功能,是天癸的本源,強弱繫於元陰,所以也稱為元精。元精元氣,就是化生精氣的元神。

生命氣息能夠通達天地,全靠元精元氣。經書說:「得神者昌,失神者亡」,就是這個道理。現在的人,大多因為後天的勞欲而損害先天,現在的醫生,只知道有形的邪氣,卻不知道無形的元氣。有形的東西是表象,盛衰變化顯而易見,容易觀察和認識;無形的東西是神明,變化迅速難以捉摸,想要挽回就比較困難。所以經書說:「粗守形,上守神。」唉呀!難道沒有人能夠通曉神明,看見無形之物,和我們共同探討這個道理嗎?

一、天地陰陽之道,本貴和平,則氣令調而萬物生,此造化生成之理也。然陽為生之本,陰實死之基。故道家曰:分陰未盡則不仙,分陽未盡則不死。華元化曰:得其陽者生,得其陰者死。故凡欲保生重命者,尤當愛惜陽氣,此即以生以化之元神,不可忽也。曩自劉河間出,以暑火立論,專用寒涼,伐此陽氣,其害已甚。

賴東垣先生論脾胃之火必須溫養,然尚未能盡斥一偏之謬,而丹溪復出,又立陰虛火動之論,制補陰、大補等丸,俱以黃柏、知母為君,寒涼之弊又復盛行。夫先受其害者,既去而不返。後習而用者,猶迷而不悟。嗟乎!法高一尺,魔高一丈,若二子者,謂非軒歧之魔乎?余深悼之,故直削於此,實冀夫盡洗積陋,以蘇生命之厄,誠不得不然也。觀者其諒之、察之,勿以誹謗先輩為責也。

白話文:

天地間陰陽的運作,本該平和相處,這樣才能使氣息順暢,萬物生長,這就是造化的法則。然而陽氣是生命的根本,陰氣則是死亡的基礎。所以道家說:陰氣未盡便不能成仙,陽氣未盡便不會死亡。華元化也說:得到陽氣者生,得到陰氣者死。因此,想要保命延年的人,一定要珍惜陽氣,因為這是生命之源,不可忽視。

過去劉河間以暑火論病,專用寒涼藥物,損害陽氣,危害已經很嚴重了。

雖然東垣先生主張脾胃之火需要溫養,但還沒有完全摒棄之前的錯誤觀點。而丹溪又提出陰虛火動的論點,並以黃柏、知母等寒涼藥物製成補陰、大補等丸藥,寒涼之弊再次盛行。

那些曾經受寒涼之害的人,雖然已經離開了,卻無法挽回。後人依然沿用這些錯誤的觀點,依然迷而不悟。唉!法術高明一尺,邪魔就高一丈,像劉河間和丹溪這樣的醫家,難道不是醫學界的邪魔嗎?我深感悲痛,因此寫下這段話,希望能徹底消除這些積弊,拯救生命之厄,實在無法再沉默了。希望讀者能明白我的良苦用心,不要因為我批評前輩而責怪我。

幸甚!

一、陰陽虛實。經曰:陽虛則外寒,陰虛則內熱,陽盛則外熱,陰盛則內寒。

一、經曰:陽氣有餘,為身熱無汗。此言表邪之實也。又曰:陰氣有餘,為多汗身寒。此言陽氣之虛也。仲景曰:發熱惡寒發於陽,無熱惡寒發於陰。又曰:極寒反汗出,身必冷如冰。此與經旨義相上下。

一、經曰:陰盛則陽病,陽盛則陰病。陽勝則熱,陰盛則寒。

一、陰根於陽,陽根於陰。凡病有不可正治者,當從陽以引陰,從陰以引陽,各求其屬而衰之。如求汗於血,生氣於精,從陽引陰也。又如引火歸源,納氣歸腎,從陰引陽也。此即水中取火,火中取水之義。

白話文:

太好了!

一、陰陽虛實。經典中說:陽氣虛弱,就會表現為外感寒邪;陰氣虛弱,就會表現為內生熱症;陽氣過盛,就會表現為外感熱邪;陰氣過盛,就會表現為內感寒邪。

一、經典中說:陽氣充盈,會出現發熱無汗的情況,這是表邪實證的表現。又說:陰氣充盈,會出現多汗身寒的情況,這是陽氣虛弱的表現。張仲景說:發熱惡寒是陽氣病變的表現,不發熱卻怕冷是陰氣病變的表現。又說:極度寒冷卻出現汗出,身體必定會像冰一樣冷。這些都與經典的旨意相呼應。

一、經典中說:陰氣過盛就會導致陽氣病變,陽氣過盛就會導致陰氣病變。陽氣旺盛就會出現熱症,陰氣旺盛就會出現寒症。

一、陰氣的本源在於陽氣,陽氣的本源在於陰氣。凡是不可直接治療的病症,就應該從陽氣入手引導陰氣,從陰氣入手引導陽氣,找到病症的屬性並使其衰減。例如,要從血液中引出汗液,從精氣中生發陽氣,這就是從陽氣引導陰氣的方法。又例如,要將熱氣引回到源頭,將氣息歸納到腎臟,這就是從陰氣引導陽氣的方法。這就是所謂的「水中取火,火中取水」的道理。

一、陰之病也,來亦緩而去亦緩;陽之病也,來亦速而去亦速。陽生於熱,熱則舒緩;陰生於寒,寒則拳急。寒邪中於下,熱邪中於上,飲食之邪中於中。

一、考之《中藏經》曰:陽病則旦靜,陰病則夜寧;陽虛則暮亂,陰虛則朝爭。蓋陽虛喜陽助,所以朝輕而暮重;陰虛喜陰助,所以朝重而暮輕。此言陰陽之虛也。若實邪之候,則與此相反。凡陽邪盛者,必朝重暮輕;陰邪盛者,必朝輕暮重。此陽逢陽王,陰得陰強也。其有或晝或夜,時作時止,不時而動者,以正氣不能主持,則陰陽盛負,交相錯亂,當以培養正氣為主,則陰陽將自和矣。但或水或火,宜因虛實以求之。

白話文:

陰性的病症,發病和痊癒都比較緩慢;陽性的病症,發病和痊癒都比較快速。陽氣源於熱,熱則舒展;陰氣源於寒,寒則收縮。寒邪入侵下焦,熱邪入侵上焦,飲食之邪入侵中焦。

根據《中藏經》記載:陽性病症早晨安靜,陰性病症晚上安寧;陽氣虛弱則傍晚躁動,陰氣虛弱則早晨爭鬥。這是因為陽氣虛弱喜愛陽氣的幫助,所以早晨輕快,晚上沉重;陰氣虛弱喜愛陰氣的幫助,所以早晨沉重,晚上輕快。這說明了陰陽虛弱的表現。如果是有實邪的症狀,則與此相反。凡是陽邪盛者,必然早晨沉重晚上輕快;陰邪盛者,必然早晨輕快晚上沉重。這是因為陽氣遇到陽氣便強盛,陰氣遇到陰氣便強盛。如果病情時而白天發作,時而晚上發作,時有時無,不定期發作,說明正氣不足以維持,陰陽盛衰交替混亂,應以培養正氣為主,則陰陽將會自然和諧。但也有水火之症,應根據虛實情況加以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