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全書紀略
全書紀略
1. 全書紀略
先外祖張景岳公,名介賓,字會卿。先世居四川綿竹縣,明初以軍功世授紹興衛指揮,卜室郡城會稽之東。生穎異,讀書不屑章句,韜鈐軒岐之學,尤所淹貫。壯歲遊燕冀間,從戎幕府,出榆關,履碣石,經鳳城,渡鴨綠,居數年無所就,親益老,家益貧,翻然而歸。功名壯志,消磨殆盡,盡棄所學而肆力於軒岐,探隱研神,醫日進,名日彰,時人比之仲景、東垣云。苦志編輯《內經》,窮年縷析,匯成《類經》若干卷問世,世奉為金匱玉函者久矣。
《全書》者,博採前人之精義,考驗心得之玄微,以自成一家之書。首《傳忠錄》,統論陰陽六氣,先賢可否,凡三卷。次《脈神章》,擇諸家珍要精髓,以測病情,凡二卷。著傷寒為典,雜症為謨,婦人為規,小兒為則,痘疹為詮,外科為鈐,凡四十卷。採藥味三百種,人參、附子、熟地、大黃為藥中四維,更推參、地為良相,黃、附為良將,凡二卷。
白話文:
張景岳公的祖父,名叫介賓,字會卿。祖先居住在四川綿竹縣,明朝初年,因軍功世襲了紹興衛指揮的官職,便在會稽縣東邊定居。張景岳公天資聰穎,讀書時不拘泥於字句,鑽研兵法和醫學,尤其精通醫術。年輕時,他曾在燕冀一帶遊歷,並加入軍隊,曾出過榆關,登上碣石,經過鳳城,渡過鴨綠江,在軍中待了幾年,卻毫無所獲,父母親日益年邁,家境也越來越貧困,他便心灰意冷地回到家鄉。功名壯志消磨殆盡,他徹底放棄了之前的學業,專心鑽研醫術,探究醫學的奧秘,醫術日益精進,名聲也越來越響亮,當時的人們把他比作張仲景和李東垣。
他勤奮刻苦,著述了《內經》,經過多年研究整理,編寫成《類經》若干卷,問世後便被後人奉為醫學寶典。
他的《全書》博采眾家之長,融匯了他自身的醫學心得,自成一家之言。首先是《傳忠錄》,全面闡述陰陽六氣,並對歷代醫家的觀點進行了評述,共三卷。其次是《脈神章》,選取了各家醫書中精華部分,用於推測病情,共二卷。此外,還著有《傷寒》、《雜症》、《婦人》、《小兒》、《痘疹》、《外科》等,共計四十卷。書中收錄了三百種藥物,其中人參、附子、熟地、大黃被稱為藥中四維,他更進一步將人參、熟地比喻為良相,黃、附比喻為良將,共二卷。
創藥方,分八陣,曰補,曰和,曰寒,曰熱,曰固,曰因,曰攻,曰散,名新方八陣,凡四十卷。集古方,分八陣,名古方八陣,凡八卷。別輯婦人、小兒、痘疹、外科方,總皆出入古方八陣以神其用,凡四卷,共六十四卷,名《景岳全書》。是書也,繼往開來,功豈小補哉!以兵法部署方略者,古人用藥如用兵也。
或云公生平善韜鈐,不得遂其幼學壯行之志,而寓意於醫,以發泄其五花八門之奇。余曰:此蓋有天焉,特老其才,救世而接醫統之精傳,造物之意,夫豈其微歟?是編成於晚年,力不能梓,授先君,先君復授日蔚。余何人斯,而能繼先人之遺志哉!歲庚辰,攜走粵東,告方伯魯公。
白話文:
張景岳著《景岳全書》,將藥方分為八陣:補、和、寒、熱、固、因、攻、散,稱為新方八陣,共計四十卷。另外收錄古方,分為八陣,稱為古方八陣,共計八卷。此外還別輯婦人、小兒、痘疹、外科方,都以古方八陣為基礎,加以變化運用,共計四卷,全書共六十四卷。《景岳全書》繼承前人醫學精華,又有所創新,功績不可小覷。古代人用藥如同用兵,以兵法部署方略。《景岳全書》是張景岳晚年所著,因力不能及,便將書稿交付給其父,其父又傳給日蔚。我不過是一個普通人,竟能繼承先人的遺志,於庚辰年帶著書稿前往粵東,向方伯魯公請求幫助出版。
公曰:此濟世慈航也!天下之寶,當與天下共之。捐俸付剞劂,閱數月工竣。不肖得慰籍先人,以慰先外祖於九原,先外祖可不朽矣。
外孫林日蔚跋
白話文:
公曰:此濟世慈航也!天下之寶,當與天下共之。捐俸付剞劂,閱數月工竣。不肖得慰籍先人,以慰先外祖於九原,先外祖可不朽矣。
外孫林日蔚跋:
公說:這是一種濟世救人的行為,是天下的珍寶,應該與天下人共同享有。我捐出我的俸祿,交由刻書的人來完成工作,經過數個月的辛勤努力,工程終於完成。我作為不肖之子,得以讓先輩得到安慰,也能讓遠在九泉之下的外祖父得到安息,讓外祖父的功績永遠留存。
跋:
林日蔚記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