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二從集·雜證謨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二從集·雜證謨 (1)

1. 論證(共三條)

蟲之為病,人多有之,由於化生,誠為莫測。在古方書雖曰由濕、由熱、由口腹不節、由食飲停積而生,是固皆有之矣。然以常見驗之,則凡臟強氣盛者,未聞其有蟲,正以隨食隨化,蟲自難存;而蟲能為患者,終是臟氣之弱,行化之遲,所以停聚而漸致生蟲耳。然則或由濕熱,或由生冷,或由肥甘,或由滯膩,皆可生蟲,非獨濕熱已也。

然以上數者之中,又惟生冷生蟲為最。即如收藏諸物,但著生水,或近陰濕,則最易蛀腐,非其義乎?故凡欲愛養小兒,即當節其水果,以防敗脾,此實緊要之一端也。至若治蟲之法,雖當去蟲,而欲治生蟲之本以杜其源,猶當以溫養脾腎元氣為主,但使臟氣陽強,非惟蟲不能留,亦自不能生也。余制有溫臟丸方,最所宜也。

一、蟲之為病,其類不一,或由漸而甚,或由少而多,及其久而為害,則為腹痛食減,漸至羸瘠而危者有之。凡蟲痛證,必時作時止,來去無定,或嘔吐青黃綠水,或吐出蟲,或痛而坐臥不安,或大痛不可忍,面色或青或黃或白,而唇則紅,然痛定則能飲食者,便是蟲積之證,速宜逐之。

《本事方》云:心蟲曰蛔,脾蟲曰寸白,腎蟲如寸截絲縷,肝蟲如爛杏,肺蟲如蠶,皆能殺人,惟肺蟲為急。肺蟲居葉之內,蝕人肺系,故成瘵疾。咯血聲嘶,藥所不到,治之為難。

白話文:

論證(共三條)

關於蟲病,很多人都有,但牠們如何產生,實在難以預料。古代醫書雖然說是由於濕氣、熱氣、飲食不節制、或食物積滯而產生,這些確實都是原因。然而從常見的經驗來看,凡是身體強壯、氣血旺盛的人,很少聽到他們有蟲病,這是因為他們吃下肚的食物都能很快消化,蟲自然難以生存;而蟲病之所以會產生,終究是身體虛弱、消化功能遲緩,導致食物積聚,逐漸生出蟲來。因此,蟲病的產生,可能由於濕熱、生冷食物、肥膩甜食、或難以消化的食物,而不僅僅是濕熱而已。

然而,在上述幾種原因中,又以生冷食物最容易產生蟲。就像存放物品,只要接觸到生水,或靠近陰暗潮濕的地方,就很容易腐爛生蟲,這不是相同的道理嗎?所以,凡是想要好好照顧小孩的人,就應該節制他們吃水果,以防止脾胃功能受損,這實在是很重要的一點。至於治療蟲病的方法,雖然應該驅除蟲,但要從根本上治療,杜絕蟲的產生,仍然應該以溫養脾腎的元氣為主,只要身體陽氣強盛,不只蟲無法留下,也自然不會產生。我製作的溫臟丸,最適合這種情況。

一、蟲病有很多種類,有的由輕微逐漸變嚴重,有的由少量增加到大量,等到牠們長期危害身體,就會導致腹痛、食慾減退,漸漸消瘦,甚至有生命危險。凡是蟲痛,一定是時好時壞,發作時間不固定,可能會嘔吐出青色、黃色或綠色的水,或吐出蟲,或痛到坐立難安,或痛到無法忍受,臉色可能青、黃或白,但嘴唇卻是紅的。不過,疼痛過後就能正常飲食,這就是體內有蟲積聚的症狀,應該趕快驅蟲。

《本事方》說:心裡的蟲叫蛔蟲,脾裡的蟲叫寸白蟲,腎裡的蟲像寸長的細絲,肝裡的蟲像爛杏,肺裡的蟲像蠶,這些都可能使人喪命,其中又以肺蟲最為危急。肺蟲寄生在肺葉內部,侵蝕肺部組織,因此會形成肺癆,出現咯血、聲音嘶啞等症狀,藥物難以到達,難以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