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從集·雜證謨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從集·雜證謨 (1)

1. 經義

《風論》曰:風氣與太陽俱入,行諸脈俞,散於分肉之間,與衛氣相干,其道不利,故使肌肉憤䐜而有瘍。衛氣有所凝而不行,故其肉有不行也。癘者,有營氣熱胕,其氣不清,故使鼻柱壞而色敗,皮膚瘍潰,風寒客於脈而不去,名曰癘風。或名曰寒熱。

《長刺節論》曰:病大風,骨節重,鬚眉墮,名曰大風。刺肌肉為故,汗出百日。刺骨髓,汗出百日,凡二百日鬚眉生而止針。癘風者,素刺其腫上,已刺,以銳針針其處,按出其惡氣,腫盡乃止。常食方食,無食他食。

《脈要精微論》曰:脈風成為癘。

白話文:

《風論》說:風邪會跟隨著太陽之氣一起侵入人體,在經脈的穴位運行,然後散佈到肌肉的組織間,與衛氣互相影響,如果運行的道路不順暢,就會使肌肉腫脹隆起而產生瘡瘍。衛氣如果凝滯而無法運行,就會使那部分的肌肉功能失常。癘病,是因為營氣鬱積產生熱而浮在體表,氣機不夠清澈,所以會導致鼻樑塌陷、顏色敗壞,皮膚潰爛化膿。風寒之邪停留在經脈而不離開,就稱為癘風,又有人稱作寒熱病。

《長刺節論》說:罹患大風病,會感到骨節沉重、眉毛鬍鬚脫落,就稱為大風病。針刺肌肉以排出邪氣,大概一百天會出汗。針刺骨髓以排出邪氣,大概一百天也會出汗。總共約兩百天,眉毛鬍鬚會重新長出來,就可以停止針刺。癘風病,應該先針刺腫脹的部位,針刺完畢後,再用銳利的針刺在原處,按壓擠出惡氣,等到腫脹完全消退才停止。平時要吃規定的食物,不要吃其他的食物。

《脈要精微論》說:脈象如果呈現風的特性,就會轉變成為癘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