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一從集·雜證謨 (1)
卷之十一從集·雜證謨 (1)
1. 論治(共七條)
一、陽結證,必因邪火有餘,以致津液乾燥。此或以飲食之火起於脾,或以酒色之火熾於腎,或以時令之火蓄於臟,凡因暴病,或以年壯氣實之人,方有此證。然必有火證火脈,內外相符者,方是陽結。治此者,又當察其微甚。邪結甚者,非攻不可,宜諸承氣湯、神佑丸、百順丸之類主之。
邪結微者,宜清涼飲子、《元戎》四物湯,或黃龍湯、玉燭散之類主之。火盛不解者,宜涼膈散,大黃硝石湯、八正散、大分清飲、大金花丸之類主之。火盛水虧,陰虛而燥者,宜丹溪補陰丸、人參固本丸,或六味地黃加黃柏、知母、麻仁之類主之。
一、陰結證,但察其既無火證,又無火脈,或其人喜熱惡冷,則非陽證可知。然既無邪,何以便結不通?蓋此證有二,則一以陽虛,一以陰虛也。凡下焦陽虛,則陽氣不行,陽氣不行,則不能傳送而陰凝於下,此陽虛而陰結也。下焦陰虛,則精血枯燥,精血枯燥,則津液不到而腸臟乾槁,此陰虛而陰結也。
故治陽虛而陰結者,但益其火,則陰凝自化。宜右歸飲、大補元煎、大營煎之類主之。或以人參、當歸數錢煎湯,送右歸、八味等丸俱妙。治陰虛而陰結者,但壯其水,則涇渭自通。宜左歸飲、左歸丸、當歸地黃飲、五福飲、六味地黃丸之類主之。二者欲其速行,宜於前法中各加肉蓯蓉二三錢,以酒洗去咸,同煎服之,其效尤速。
然此等證候,其來有漸,但初覺時,便當加意調理,自無不愈。若待氣血俱敗,則最難為力,而徒歸罪於藥之不效,亦何其不智也。以上陰結一證,雖氣血之分自當如此。然血虛者,亦必氣有不行;氣虛者,豈曰血本無恙?大都虛而兼熱者,當責其血分;虛而兼寒者,當責其氣分,此要法也。
第今之世人,但知有熱秘,而不知有冷秘,所以《局方》有半硫丸,海藏有已寒丸之類,皆治此之良劑,所當察也。若欲兼溫兼補,似不若八味地黃丸及理陰煎之屬為更妙。
一、大便本無結燥,但連日或旬日欲解不解,或解止些須而不能通暢,及其既解,則仍無干硬。凡此數者,皆非火證,總由七情、勞倦、色欲,以致陽氣內虧不能化行,亦陰結之屬也。此當詳察脾腎,辨而治之。病在脾者,宜治中焦,以理中湯、溫胃飲、五君子煎、歸脾湯、補中益氣湯之類主之。
病在腎者,宜治下焦,以右歸飲、大補元煎、八味地黃湯之類主之。
一、老人便結,大都皆屬血燥。蓋人年四十而陰氣自半,則陰虛之漸也。此外則愈老愈衰,精血日耗,故多有乾結之證。治此之法無他,惟虛者補之,燥者潤之而盡之矣。然亦當辨其虛實微甚,及有火無火,因其人而調理之可也。凡潤燥等劑,如導滯通幽湯、蓯蓉潤腸丸、搜風順氣丸、東垣潤腸丸、《衛生》潤腸丸、《元戎》四物湯、三仁丸、百順丸之類,皆可選用。又豕膏為潤燥之神劑,最當隨宜用之。
白話文:
論治(共七條)
一、陽結的病症,一定是邪火過盛,導致體內津液乾燥。這種情況,可能是飲食造成的火氣積在脾胃,或是因為酒色過度讓腎火旺盛,也可能是因為時令的火氣積蓄在臟腑。通常發生在急性疾病,或身體強壯的人身上。但必須有發熱的症狀和脈象,內外表現一致,才能確診為陽結。治療時,要仔細觀察病情的輕重。邪火結聚嚴重時,必須用攻下的藥物,例如各種承氣湯、神佑丸、百順丸之類的方劑。
邪火結聚輕微時,可以用清涼飲子、《元戎》四物湯,或黃龍湯、玉燭散之類的方劑。如果火氣旺盛無法消退,可以使用涼膈散、大黃硝石湯、八正散、大分清飲、大金花丸之類的方劑。如果火氣旺盛導致體內水分不足,陰虛而乾燥,可以使用丹溪補陰丸、人參固本丸,或是六味地黃丸加入黃柏、知母、麻仁之類的藥材。
二、陰結的病症,要觀察患者是否沒有發熱的症狀,也沒有發熱的脈象,或是患者喜歡溫熱、怕冷,就可以判斷不是陽證。如果沒有邪氣,為什麼會便秘呢?這種情況有兩種原因,一是因為陽氣虛弱,二是因為陰液不足。下焦陽氣虛弱時,陽氣無法運行,無法傳送,導致陰氣凝結在下,這是陽虛導致的陰結。下焦陰液不足時,精血枯竭乾燥,津液無法滋潤,導致腸道乾燥,這是陰虛導致的陰結。
所以,治療陽虛導致的陰結,只要溫補陽氣,陰氣凝結的狀況自然會消失。可以使用右歸飲、大補元煎、大營煎之類的方劑。也可以用人參、當歸幾錢煎湯,搭配右歸丸、八味丸等藥丸,效果也很好。治療陰虛導致的陰結,只要滋養陰液,腸道自然會通暢。可以使用左歸飲、左歸丸、當歸地黃飲、五福飲、六味地黃丸之類的方劑。如果希望加快排便,可以在上述方劑中加入二三錢用酒洗過的肉蓯蓉一起煎服,效果會更快。
這類病症通常是逐漸形成的,如果在剛開始發現時就注意調理,就能夠痊癒。如果等到氣血都衰敗了,就很难治疗,而且反而責怪藥物沒有效果,實在是很不明智。上述陰結的情況,雖然可以從氣血方面來區分,但血虛的人通常也會有氣虛的問題;氣虛的人,難道血就一定沒問題嗎?總體來說,虛證兼有熱象的,要從血分來治療;虛證兼有寒象的,要從氣分來治療,這是治療的重點。
現在的人們只知道有熱秘,卻不知道有冷秘,所以《局方》有半硫丸,海藏有已寒丸之類的藥方,都是治療冷秘的良藥,應該要注意。如果想要同時溫補,似乎不如八味地黃丸及理陰煎之類的方劑更好。
三、大便本身並不乾燥,只是連續幾天或十幾天都想排便卻排不出來,或是只排出一些,無法順暢,而且排出的大便並不乾燥堅硬。這些情況都不是因為火熱,而是因為情緒波動、勞累過度、性慾過度等原因,導致體內陽氣不足,無法運行,也屬於陰結的範疇。這種情況要仔細觀察脾腎的情況,辨證論治。病在脾的,要治療中焦,可以使用理中湯、溫胃飲、五君子煎、歸脾湯、補中益氣湯之類的方劑。
病在腎的,要治療下焦,可以使用右歸飲、大補元煎、八味地黃湯之類的方劑。
四、老年人便秘,大多屬於血燥。因為人到四十歲,陰氣就會減半,這是陰虛的開始。隨著年紀增長,陰氣會更加衰弱,精血日漸耗損,所以會有乾燥便秘的情況。治療這種情況沒有其他方法,只能針對虛弱的地方進行補益,針對乾燥的地方進行滋潤。但也要辨別虛實的程度,以及是否有火氣,根據個人情況進行調理。一般潤燥的方劑,例如導滯通幽湯、蓯蓉潤腸丸、搜風順氣丸、東垣潤腸丸、《衛生》潤腸丸、《元戎》四物湯、三仁丸、百順丸等,都可以選用。另外,豬油是潤燥的好東西,最適合適當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