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一從集·雜證謨 (1)
卷之十一從集·雜證謨 (1)
1. 論正名(共二條)
非風一證,即時人所謂中風證也。此證多見卒倒,卒倒多由昏憒。本皆內傷積損頹敗而然,原非外感風寒所致。而古今相傳,咸以中風名之,其誤甚矣。故余欲易去中風二字,而擬名類風,又欲擬名屬風。然類風、屬風,仍與風字相近,恐後人不解,仍爾模糊,故單用河間、東垣之意,竟以非風名之。庶乎使人易曉,而知其本非風證矣。
一、凡診諸病,必先宜正名。觀《內經》諸篇所言風證,各有淺深臟腑虛實寒熱之不同,前義已詳,本皆歷歷可考也。若今人之所謂中風者,則以《內經》之厥逆,悉指為風矣,延誤至今,莫有辨者。雖丹溪云:今世所謂風病,大率與痿證混同論治,此說固亦有之。然何不云誤以厥逆為風也。
白話文:
所謂的「非風一證」,其實就是人們常說的「中風」。這種病症往往突然發作,導致患者倒地,而昏迷則是常見的症狀。這些症狀都是因為內傷積累、身體虛弱衰敗造成的,並非外感風寒所引起。但古今醫書都將這種病症稱為「中風」,實在是錯誤的。因此,我想改掉「中風」這個詞,而改稱為「類風」或「屬風」。然而,「類風」和「屬風」還是跟「風」字有關,怕後人不懂,仍然混淆不清,所以決定直接用河間、東垣的說法,將其稱為「非風」。這樣一來,大家應該更容易理解,也清楚知道這並不是風證。
另外,在診斷疾病時,一定要先確認病名。從《內經》各篇所描述的風證來看,都有不同的表現,包括輕重程度、臟腑虛實、寒熱等方面的差異,這些內容在前面已經說得很清楚了,可以逐條查證。而現在人們所說的「中風」,其實是將《內經》中提到的「厥逆」都歸類為風證,這種錯誤一直延續至今,沒有人去糾正。雖然丹溪也說,現在所說的風病,大多跟痿證混淆在一起治療,這點確實也有道理。但是為什麼不直接說,是誤把厥逆當成風證呢?
惟近代徐東皋有云:痓厥類風,凡屍厥、痰厥、氣厥、血厥、酒厥等證,皆與中風相類。此言若乎近之,而殊亦未善也。使果風厥相類,則凡臨是證者,曰風可也,曰厥亦可也,疑似未決,將從風乎?將從厥乎?不知《經》所言者,風自風,厥自厥也。風之與厥,一表證也,一里證也。
豈得謂之相類耶?奈何後人不能詳察經義,而悉以厥證為風。既名為風,安得不從風治。既從風治,安得不用散風之藥。以風藥而散厥證,所散者非元氣乎?因致真陰愈傷,真氣愈失,是速其死矣。若知為厥,則原非外感,自與風字無涉,此名之不可不正,證之不可不辨也。
但名得其正,又何至有誤治之患。諸厥證義詳後厥逆本門,當與此門通閱。
白話文:
雖然近來徐東皋說痓厥跟風症很像,像屍厥、痰厥、氣厥、血厥、酒厥這些症狀,都和中風類似。這樣說看似接近,但其實並不完全正確。如果風厥真的那麼像,遇到這種情況,醫生就會說可能是風,也可能是厥,猶豫不定,不知該從風症的角度治療還是從厥症的角度治療。其實根據經書的說法,風症就是風症,厥症就是厥症,不能混為一談。風症是外在表現,厥症是內在病因,怎麼能說它們相似呢?
可悲的是後人沒有深入研究經書的本義,就一股腦地把厥症當作風症來看待。既然說是風症,當然就要用治療風症的方法,既然用治療風症的方法,當然就要用散風的藥物。用散風的藥物來治療厥症,散的不是元氣嗎?這樣一來,真陰就會受損,真氣就會流失,很快就會導致病人死亡。如果知道是厥症,就知道它不是外感引起的,跟風症根本沒有關係。因此,名字要叫得正確,病症要分得清楚。
只要名字叫得正確,就不會出現誤診誤治的情況。有關厥症的詳細說明,請參閱後面的厥逆本門,兩者要一起閱讀。
2. 論有邪無邪
凡非風等證,在古人諸書,皆雲氣體虛弱,榮衛失調,則真氣耗散,腠理不密,故邪氣乘虛而入。此言感邪之由,豈不為善,然有邪無邪,則何可不辨。夫有邪者,即傷寒瘧痹之屬;無邪者,即非風衰敗之屬。有邪者,必或為寒熱走注,或為腫痛偏枯,而神志依然無恙也;無邪者,本無痛苦寒熱,而肢節忽廢,精神言語倏爾變常也。
有邪者,病由乎經,即風寒濕三氣之外侵也;無邪者,病出乎臟,而精虛則氣去,所以為眩運卒倒,氣去則神去,所以為昏憒無知也。有邪者,邪必乘虛而入,故當先扶正氣,但通經逐邪之品不得不用以為佐;無邪者,救本不暇,尚可再為雜用以傷及正氣乎。
白話文:
古人醫書中記載,凡是不屬於風寒濕等外邪引起的病症,皆因氣體虛弱、榮衛失調導致真氣耗散,身體的防禦功能減弱,所以邪氣乘虛而入。這個說法確實說明了人體感受外邪的原理,但有邪氣與無邪氣的病症,我們必須加以區分。
有邪氣的病症,例如傷寒、瘧疾、痹症等,它們會出現寒熱、腫痛、麻痺等症狀,但精神意識通常不會受太大影響。而無邪氣的病症,例如衰敗、氣虛等,則沒有明顯的寒熱疼痛,卻會出現肢體無力、精神恍惚、言語不清等症狀。
有邪氣的病症,源於外邪入侵經絡,例如風寒濕三氣侵襲;而無邪氣的病症,則源於臟腑功能衰退,例如精氣不足導致氣虛,進而引起眩暈、昏厥、神志不清等症狀。
對於有邪氣的病症,治療應以扶正氣為主,同時配合驅除邪氣的藥物;而對於無邪氣的病症,則應以補益本源為主,切不可再使用傷及正氣的藥物。
3. 論肝邪
凡五臟皆能致病,而風厥等證何以獨重肝邪,且其急暴之若此也?蓋人之所賴以生者,惟在胃氣,以胃為水穀之本也。故《經》云:人無胃氣曰死,脈無胃氣亦死。夫肝邪者,即胃氣之賊也,一勝一負,不相併立。凡此非風等證,其病為強直掉眩之類,皆肝邪風木之化也。其為四肢不用,痰涎壅盛者,皆胃敗脾虛之候也。
然雖曰東方之實,又豈果肝氣之有餘耶?正以五陽俱敗,肝失所養,則肝從邪化,是曰肝邪。故在陰陽類論以肝臟為最下者,正謂其木能犯土,肝能犯胃也。然肝邪之見,本由脾腎之虛,使脾胃不虛,則肝木雖強,必無乘脾之患;使腎水不虛,則肝木得養,又何有強直之虞。所謂胃氣者,即二十五陽也,非獨指陽明為言也。
白話文:
所有五臟都可能致病,但為什麼風厥等症狀特別容易由肝邪引起,而且發作得如此急劇呢?因為人體賴以生存的根本在於胃氣,胃是水穀之本。所以《經》上說:「人無胃氣則死,脈無胃氣亦死。」肝邪就是胃氣的賊,一個強盛一個衰弱,不能同時存在。所有這些不是風厥等症狀的疾病,像是強直、掉眩之類,都是肝邪風木所化成的。四肢無力、痰涎壅盛,都是胃敗脾虛的徵兆。
雖然說東方主實,但真的代表肝氣過剩嗎?其實是五陽俱敗,肝臟得不到滋養,於是肝從邪氣而化,這就是肝邪。陰陽類論中認為肝臟是最下等的,正是因為木能犯土,肝能犯胃。然而肝邪出現,根本原因是脾腎虛弱,如果脾胃不虛,即使肝木強盛,也不會侵犯脾臟;如果腎水不虛,肝木得到滋養,又怎麼會出現強直的症狀呢?所謂的胃氣,就是二十五陽,不僅僅指陽明而言。
所謂腎水者,即五臟六腑之精也,非獨指少陰為言也。然則真陽敗者真臟見,真陰敗者亦真臟見,凡脈證之見真臟者,俱為危敗之兆。所謂真臟者,即肝邪也,即無胃氣也,此即非風、類風之病之大本也。
白話文:
所謂的腎水,指的是五臟六腑的精氣,並非單指少陰而言。然而,當真正的陽氣衰敗時,會表現出真臟的症狀;當真正的陰氣衰敗時,也會表現出真臟的症狀。所有出現真臟症狀的情況,都是危急和衰敗的徵兆。所謂的真臟,指的是肝邪或無胃氣的狀態,這是風病或類風病的根本原因。
4. 論氣虛
凡非風卒倒等證,無非氣脫而然。何也?蓋人之生死,全由乎氣,氣聚則生,氣散則死。凡病此者,多以素不能慎,或七情內傷,或酒色過度,先傷五臟之真陰,此致病之本也。再或內外勞傷,復有所觸,以損一時之元氣,或以年力衰邁,氣血將離,則積損為頹,此發病之因也。
蓋其陰虧於前,而陽傷於後,陰陷於下,而陽乏於上,以致陰陽相失,精氣不交,所以忽爾昏憒,卒然仆倒,此非陽氣暴脫之候乎。故其為病而忽為汗出者,營衛之氣脫也。或為遺尿者,命門之氣脫也。或口開不合者,陽明經氣之脫也。或口角流涎者,太陰臟氣之脫也。或四肢癱軟者,肝脾之氣敗也。
白話文:
除了突然昏倒之類的病症以外,其他突然發作的病症大多都是因為氣虛脫散造成的。為什麼呢?因為人的生死都與氣息息相關,氣聚則生,氣散則死。患上這些病症的人,通常是因為平時不注意養生,或是七情內傷,或是縱慾過度,導致五臟的精氣虧損,這是疾病的根源。再加上勞累過度,受到外邪侵襲,損傷了身體的元氣,或是年老體衰,氣血衰弱,久病積損,導致身體虛弱,這是疾病的誘因。
由於之前陰氣虧損,之後陽氣受損,陰氣下陷,陽氣不足,導致陰陽失衡,精氣不能相互滋養,所以才會突然昏迷,突然倒地,這不就是陽氣暴脫的徵兆嗎?因此,病發時突然出汗,是營衛之氣脫散;小便失禁,是命門之氣脫散;嘴巴張開合不攏,是陽明經氣脫散;嘴角流口水,是太陰臟氣脫散;四肢癱軟無力,是肝脾之氣衰敗。
或昏倦無知、語言不出者,神敗於心,精敗於腎也。凡此皆衝任氣脫,形神俱敗而然,故必於中年之後,乃有此證。
何今人見此,無不指為風痰而治從消散。不知風中於外,痰鬱於中,皆實邪也。而實邪為病,何遽令人暴絕若此?且既絕如此,尚堪幾多消散?而人不能悟,良可哀也。觀東垣云:氣衰者多有此疾,誠知要之言也。奈後人不明其說,但以東垣為主氣。又豈知氣之為義乎?故凡治卒倒昏沉等證,若無痰氣阻塞,必須以大劑參附峻補元氣。
以先其急,隨用地黃、當歸、甘杞之類,填補真陰,以培其本。蓋精即氣之根,氣生於下,即向生之氣也。經曰:精化為氣,即此之謂。舍是之外,他無實濟之術矣。雖然,夫以養生失道而病令至此,敗壞可知,猶望復全,誠非易也。第治得其法,猶可望其來復,若誤治之,則何堪再誤哉。
白話文:
有些人會突然昏迷、神志不清、無法言語,這是因為心氣衰敗,腎精虧損所致。這些症狀都是衝任二脈之氣虛脫,導致形神俱損的結果,因此通常發生在中年之後。
現代人遇到這種情況,往往直接歸咎於風痰,使用消散之法治療。他們不明白,風邪從外而入,痰濁積聚於內,都是實邪。實邪為病,怎麼可能突然讓人昏厥至死呢?而且人已經昏迷了,還能消散多少呢?人們不明白這些道理,實在令人惋惜。東垣先生說過,氣虛的人容易患這種病,這真是精闢之言。可惜後人不懂他的意思,只知道東垣先生強調「主氣」,卻不知道「氣」的真正含義。因此,治療昏迷昏沉等症狀,如果沒有痰氣阻塞,必須使用大劑參附峻補元氣,以急救為先。
同時也要使用生地黃、當歸、枸杞等藥物,滋補真陰,培固根本。因為精氣是氣的根本,氣生於下,就是先天之氣。經書說:「精化為氣」,就是指這個道理。除了這些方法之外,別無他法可以真正救治。
雖然說,因為養生失度導致疾病發展到這種地步,病情已經很嚴重,想要完全恢復,確實不容易。但只要治療方法得當,還是可以期待恢復,如果誤治,那就更糟糕了。
5. 論痰之本
凡非風之多痰者,悉由中虛而然。夫痰即水也,其本在腎,其標在脾。在腎者,以水不歸原,水泛為痰也;在脾者,以食飲不化,土不制水也。不觀之強壯之人,任其多飲多食,則隨食隨化,未見其為痰也。惟是不能食者,反能生痰,此以脾虛不能化食,而食即為痰也。故凡病虛勞者,其痰必多,而病至垂危,其痰益甚,正以脾氣愈虛,則全不能化,而水液盡為痰也。然則,痰之與病,病由痰乎?痰由病乎?豈非痰必由於虛乎。
可見天下之實痰無幾,而痰之宜伐者亦無幾。故治痰者,必當溫脾強腎以治痰之本,使根本漸充,則痰將不治而自去矣。治痰諸法見後及詳痰飲本門。
白話文:
凡是沒有因為風寒引起的痰多,都是因為身體虛弱造成的。痰其實就是水,它的根源在腎,表現則在脾。腎虛導致水不能歸於原本的位置,水泛溢就形成了痰;脾虛則導致食物和飲料無法消化,脾土無法制約水。我們可以觀察到強壯的人,就算吃得多喝得多,也能隨吃隨消化,從沒見過他們有痰。反倒是那些身體虛弱的人,反而容易生痰,這是因為脾虛無法消化食物,食物就變成痰了。所以凡是患有虛勞疾病的人,痰都很多,病重到垂危時,痰就更多了,這是因為脾氣越來越虛弱,就完全無法消化食物,水液都變成痰了。由此可見,痰和疾病,到底是疾病導致痰,還是痰導致疾病呢?其實痰都是由於虛弱而產生的。
由此可見,真正由實證引起的痰很少,而需要治療的痰也同樣不多。所以治療痰,一定要溫補脾胃、強壯腎氣,從根源上治療,讓身體漸漸強健,痰就會自然消失。治療痰的方法,後面以及痰飲專門章節中會詳細介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