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從集·雜證謨 (4)
卷之十從集·雜證謨 (4)
1. 論續命等湯
按歷代相傳治中風之方,皆以續命等湯為主。考其所自,則始於《金匱要略》附方中有《古今錄驗》續命湯,然此必宋時校正之所增,而非仲景本方也。此自隋唐以來,則孫氏《千金方》乃有小續命、大續命、西川續命、排風等湯,故後世宗之。無不以此為中風主治矣。夫續命湯以麻黃為君,而以薑、桂並用,本發散外邪之佳方也。
至小續命、大續命、西川續命等湯,則復加黃芩以兼桂、附,雖曰相制,而水火冰炭,道本不同,即有神妙,終非余之心服者。其他無論,獨怪乎河間、東垣、丹溪三子者,既於中風門皆言此病非風矣,而何於本門皆首列小續命湯,而附以加減之法。曰:無汗惡寒,麻黃續命湯;有汗惡風無熱,桂枝續命湯;有汗身熱不惡寒,白虎續命湯;有汗身熱不惡風,葛根續命湯;無汗身涼,附子續命湯。若此諸法,但用治外感則可,用治內傷則不可。
白話文:
歷代流傳下來治療中風的藥方,都以續命湯之類為主。追根究柢,這些藥方源自《金匱要略》附方中的《古今錄驗》續命湯,但這一定是宋朝時校正時增補的,並非仲景原本的藥方。從隋唐時代開始,孫思邈的《千金方》裡出現了小續命湯、大續命湯、西川續命湯、排風湯等等,因此後世醫家都以這些藥方為中風的主治方。
續命湯以麻黃為君藥,並佐以薑、桂,本是散發外邪的有效藥方。但小續命湯、大續命湯、西川續命湯等藥方,卻又在麻黃之外加了黃芩,並搭配桂枝、附子,雖然說要相制,但水火冰炭,本質上就不同,就算有神奇療效,我始終無法心服。
其他的藥方暫且不提,我實在不明白河間、東垣、丹溪三位醫家,一方面在中風論述中都說中風並非風邪,另一方面卻又在各自的醫學體系中,都將小續命湯列為首選,並附加加減之法。他們說,無汗惡寒,用麻黃續命湯;有汗惡風無熱,用桂枝續命湯;有汗身熱不惡寒,用白虎續命湯;有汗身熱不惡風,用葛根續命湯;無汗身涼,用附子續命湯。
這些藥方,如果用於治療外感則可以,但用於治療內傷就不適當了。
而三子之卷卷不捨者,皆此數方,又何前後之言不相應耶?再如大秦艽等湯,在《機要》《發明》俱云:治中風外無六經之形證,內無便溺之阻隔。如是血弱不能養筋,宜養血而筋自榮,以大秦艽湯,羌活愈風湯主之。夫秦艽湯雖有補血之藥,而寒散之劑居其半。夫既無六經之外邪,而用散何為也?既無阻隔之火邪,而用寒何為也?寒散既多,又果能養血氣而壯筋骨乎?秦艽湯且不可,愈風湯則尤其不可者也。吾不知用此法者,果出何意?
白話文:
這三卷書中不斷重複出現的方子,卻有著前後矛盾的說法。例如大秦艽湯,在《機要》和《發明》中都說它用於治療中風,但卻沒有六經病症,也沒有大小便不通的症狀。這種情況下,如果患者是血虛導致筋骨無力,應該用補血的藥方來滋養筋骨,例如大秦艽湯、羌活愈風湯。然而,秦艽湯雖然有補血的藥材,但寒涼散邪的藥物卻佔了大半。既然沒有六經外邪,為何要使用散寒藥呢?既然沒有大小便不通的火邪,為何要使用寒涼藥呢?寒涼散邪的藥物佔多數,又如何能補血氣壯筋骨呢?秦艽湯已經不妥當了,愈風湯更是不合適。我實在不明白,使用這種方法的人,究竟是基於什麼理由?
2. 論治中風(共三條)
凡治風之法,宜察淺深虛實及中經中臟之辨。蓋中經者,邪在三陽,其病猶淺;中臟者,邪入三陰,其病則甚。若在淺不治,則漸入於深;在經不治,則漸入於臟,此淺深之謂也。又若正勝邪者,乃可直攻其邪;正不勝邪者,則必先顧其本,此虛實之謂也。倘不知此,則未有不致敗者。
一、大風大寒直中三陰致危者,必用《金匱》續命湯去石膏治之。若風寒在經,而頭疼惡寒,拘急身痛者,宜麻黃湯、麻桂飲隨證加減主之。甚者亦宜續命湯。若頭疼有汗惡風者,宜桂枝湯,或五積散。若風邪在經,熱多寒少,而為偏枯疼痛發熱者,宜大秦艽湯主之。甚者,愈風湯亦可。
白話文:
治療風病的方法,要觀察病情輕重虛實,以及經絡和臟腑的區別。所謂中經,是指邪氣侵犯三陽經絡,病情較輕;中臟,是指邪氣入侵三陰臟腑,病情較重。如果病情輕微而不治療,就會逐漸加重;如果邪氣停留在經絡而不治療,就會逐漸侵入臟腑,這就是淺深之分。
再者,如果正氣旺盛,邪氣弱小,就可以直接攻邪;如果正氣不足,邪氣強盛,就必須先顧護根本,這就是虛實之分。如果不了解這些,治療必然失敗。
遇到大風大寒直中三陰,導致病情危重的,必須使用《金匱要略》中的續命湯,去除石膏來治療。如果風寒停留在經絡,出現頭疼、惡寒、肢體拘急疼痛的,可以用麻黃湯、麻桂飲,根據病情加減服用。情況嚴重者,也可以用續命湯。如果頭疼、出汗、惡風的,可以用桂枝湯或五積散。如果風邪停留在經絡,熱多寒少,出現半身不遂、疼痛發熱的,可以用大秦艽湯治療。情況嚴重者,也可以用愈風湯。
一、風寒諸病,無非外感證也。如輕淺在肺者,則為傷風。稍深在表裡之間者,則為瘧疾。留連經絡者,則為寒熱往來。遍傳六經,徹內徹外者,則為傷寒、瘟疫。久留筋骨者,則為風痹、痛風,或為偏風。風熱上壅者,則為大頭時毒。風濕相搏者,則為大風、癘風。浮在肌膚者,則為斑疹、瘡毒。
感在嶺南者,則為瘴氣。凡此者皆外感風寒之病,俱有門類,方論具載各條。舍此之外,但無表證者,均不得指為風也。
白話文:
風寒引起的各種疾病,都是外感證。輕微的,只停留在肺部,就是傷風。稍微深入一點,在表裡之間,就成了瘧疾。在經絡裡久留不散,就是寒熱往來。遍布全身經絡,內外都有的,就是傷寒、瘟疫。長時間停留在筋骨,就會變成風痹、痛風,或者偏風。風熱上衝,就會變成大頭時毒。風濕相搏,就會變成大風、癘風。浮在皮膚表面,就會變成斑疹、瘡毒。
在嶺南地區,外感風寒就會變成瘴氣。這些都是外感風寒引起的疾病,都有其分類,方劑論述裡都詳細記載了各條。除此之外,沒有表證的,都不能算是風寒。
3. 述古治權變
許胤宗治唐柳太后病風,脈沉欲脫,云:服湯藥無及矣。即以黃耆防風煮湯數十斛,置床下熏薄之。是夕果語,更藥之而愈。
王克明治盧州王守道風噤不能語,以熾炭燒地熱,灑以藥湯,置病者於上,須臾小蘇。若此二者,以病至垂危,藥不能及,亦治風之權變也。
白話文:
許胤宗醫治唐柳太后風疾,脈象沉重欲脫,他說道:「服用湯藥已經無濟於事。」便以黃耆、防風煮成湯藥數十斛,置於床下熏蒸病人。當晚,太后果真能說話,再用藥治療後便痊癒。
王克明醫治盧州王守道風寒致啞,無法說話。他用熾熱的炭火燒熱地面,灑上藥湯,將病人置於其上,不久後病人便稍稍恢復意識。這兩個案例,病人都已病入膏肓,藥石無效,這兩種治療方法便是應對風疾的權宜之計。
4. 諸風論列方
麻黃湯(散一),桂枝湯(散九),麻桂飲(新散七),愈風湯(散五六),排風湯(散百五),五積散(散三九),續命湯(散五一),小續命湯(散五二),大續命湯(散五三),大秦艽湯(和二四五)
白話文:
麻黃湯、桂枝湯、麻桂飲、愈風湯、排風湯、五積散、續命湯、小續命湯、大續命湯、大秦艽湯,這些方劑,分別是散一、散九、新散七、散五六、散百五、散三九、散五一、散五二、散五三、和二四五。
5. 論外備用方
二丹丸(補一五六,養陰血),黃耆丸(補一五五,虛風),八風散(和二百四十,風邪上盛),省風湯(和二三九,風痰),清心散(和二四九,風痰),琥珀壽星丸(和百十三,風痰),滌痰湯(和二四八,風痰),四白丹(和二五四,清氣消風),順風勻氣散(和二四二,行氣疏風),薏苡仁湯(和二四七,中風流注),虎骨散(和二百五十,半身不遂),防風通聖散(攻十六,風熱便結),三化湯(攻二九,邪實中焦),胃風湯(散五七,虛風面腫),秦艽升麻湯(散五五,陽明中風),地黃散(散五八,陰虛中風),續命煮散(散五四,補虛散風),十味銼散(熱四九,血弱身痛),養正丹(熱一八九,痰涎上壅),養血當歸地黃湯(和二四六,血少拘攣)
白話文:
二丹丸補益陰血,黃耆丸補虛風,八風散治風邪上盛,省風湯、清心散、琥珀壽星丸、滌痰湯皆治風痰,四白丹清氣消風,勻氣散行氣疏風,薏苡仁湯治中風流注,虎骨散治半身不遂,防風通聖散攻治風熱便結,三化湯攻治邪實中焦,胃風湯散治虛風面腫,秦艽升麻湯散治陽明中風,地黃散散治陰虛中風,續命煮散補虛散風,十味銼散治血弱身痛,養正丹治痰涎上壅,當歸地黃湯養血治血少拘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