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從集·雜證謨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從集·雜證謨 (2)

1. 論古今中風之辨(共三條)

夫風邪中人,本皆表證,考之《內經》所載諸風,皆指外邪為言,故並無神魂昏憒,直視僵仆,口眼歪斜,牙關緊急,語言謇澀,失音煩亂,搖頭吐沫,痰涎壅盛,半身不遂,癱瘓軟弱,筋脈拘攣,抽搐瘛瘲,遺尿失禁等說。可見此等證候,原非外感風邪,總由內傷血氣也。

夫風自外入者,必由淺而深,由漸而甚,自有表證。既有表證,方可治以疏散。而今之所謂中風者則不然,但見有卒倒昏迷,神魂失守之類,無論其有無表邪,有無寒熱,及有無筋骨疼痛等證,便皆謂之中風,誤亦甚矣。雖《熱病篇》有偏枯一證,曰:身偏不用而痛。此以痛痹為言,非今之所謂中風也。

白話文:

古時候認為,人體被風邪入侵,都是表面的症狀。根據《內經》記載,風邪指的是外來的邪氣,所以不會出現神智昏迷、直視僵硬、口眼歪斜、牙關緊閉、言語不清、失聲煩躁、搖頭吐口水、痰多、半身不遂、癱瘓無力、筋脈緊縮、抽搐痙攣、尿失禁等症狀。由此可見,這些症狀並非外感風邪導致,而是內傷血氣造成的。

真正的風邪從外侵入人體,必然由淺入深,逐漸加重,會有明顯的表面症狀。既然有表面症狀,就可以用疏散的方法來治療。而現在所說的「中風」,卻與此不同。人們只看到患者突然倒地昏迷,神志不清,不論患者是否患有外邪,是否發熱,是否筋骨疼痛,就都稱為「中風」,實在是錯誤的。雖然《熱病篇》中提到偏癱症,說的是半身不遂而疼痛。這指的是痺症,並非現在所說的「中風」。

《陰陽別論》有曰:三陰三陽發病,為偏枯痿易,四肢不舉,此以經病為言,亦非所謂風也。繼自越人、仲景,亦皆以外感言風,初未嘗以非風言風也。迨至漢末華元化所言五臟之風,則稍與《內經》不同,而始有吐沫,身直口噤,筋急,舌強不能言,手足不遂等說,然猶不甚相遠。

再自隋唐以來,則巢氏《病源》、孫氏《千金》等方,以至宋元諸家所列風證,日多日詳,而是風非風始混亂莫辨,而愈失其真矣。故余悉採其要,列證如前。凡《內經》所不言者,皆不得謂之風證,即或稍有相涉,亦必以四診相參,必其真有外感實邪,方可以風論治,否則誤人不小也。

白話文:

《陰陽別論》中記載:三陰三陽經絡發病,會導致半身不遂、肢體無力,這屬於經脈病變,并非所谓风邪所致。

繼承越人、仲景的医家,也多以外感風寒解释疾病,并没有否认風邪的存在。直到汉末华元化所言五脏之风,才与《内经》略有不同,开始出现吐沫、身体僵直、口紧闭、筋脉紧绷、舌头僵硬不能言语、手脚不灵便等症状,但仍然与《内经》相差无几。

自隋唐以来,巢氏《病源》、孙氏《千金方》等著作,以及宋元时期诸家医书所列举的风证,内容越来越多、越来越详细,然而风邪与非风邪的界限越来越模糊,以至于真假难辨,愈加偏离了正道。

因此,我将所有相关内容整理汇总,列举出各种病证,如前文所述。凡是《内经》中没有提及的病症,都不能称之为风证。即使有些病症与风证略有相似之处,也必须结合四诊合参,确定患者确实存在外感邪气,才能诊断为风证并进行治疗。否则,误诊误治的后果将不堪设想。

一、《難經》曰:傷寒有幾,其脈有變否?然:傷寒有五:有中風,有傷寒,有濕溫,有熱病,有溫病。其所苦各不同。

詳此《難經》之雲中風者,本五種傷寒之一。又仲景曰:太陽病,發熱汗出,惡風脈緩者,名為中風。由此觀之,可見《內經》之凡言中風者,本以外感寒邪為言也,豈後世以內傷屬風等證悉認之為外感中風耶?

一、仲景《要略》曰:夫風之為病,當半身不遂,或但臂不遂者,此為痹;脈微而數,中風使然。寸口脈浮而緊,緊則為寒,浮則為虛,寒虛相搏,邪在皮膚;浮者血虛,絡脈空虛,賊邪不瀉,或左或右,邪氣反緩,正氣即急,正氣引邪,喎僻不遂。邪在於絡,肌膚不仁;邪在於經,即重不勝;邪入於腑,即不識人;邪入於臟,舌即難言,口吐涎。

白話文:

《難經》提到,傷寒有五種:中風、傷寒、濕溫、熱病和溫病,每種病症的症狀和苦楚都不同。

《難經》中提到的中風,其實是五種傷寒病之一。張仲景也提到,太陽病發熱出汗,怕風,脈象緩慢,稱為中風。從這裏可以看出,《內經》所說的“中風”,指的都是外感寒邪引起的疾病。難道後世把內傷引起的風證,也誤認為外感中風嗎?

張仲景在《傷寒論要略》中說,風病會導致半身不遂,或者只有一隻手臂不遂,這種情況稱為痹症。脈象微弱而快,就是中風導致的。寸口脈浮而緊,緊代表寒邪,浮代表虛弱,寒邪和虛弱相互搏鬥,邪氣停留在皮膚。脈象浮代表血虛,經絡空虛,邪氣不能散開,所以偏向一邊,邪氣緩慢,正氣急迫,正氣引導邪氣,導致偏癱。邪氣停留在經絡,就導致皮膚麻木;邪氣停留在經脈,就會導致身體沉重;邪氣入侵腑臟,就會神志不清;邪氣入侵臟器,就會說話困難,流口水。

觀仲景之論中風者如此。其所云半身不遂者,此為痹,乃指痛風之屬為言。謂其由於風寒也。再如邪在皮膚,及在絡、在經、入腑、入臟者,此謂由淺而深,亦皆以外邪傳變為言也。惟喎僻吐涎二證,在《內經》諸風並無言及,而仲景創言之。故自唐宋以來,則漸有中經、中血脈、中腑、中臟之說。

而凡以內傷偏枯、氣脫、卒倒、厥逆等證,悉認為中風,而忘卻真風面目矣。

白話文:

張仲景在論述中風時,認為半身不遂是痹症,也就是痛風之類的疾病,是由於風寒引起的。他還提到,外邪從皮膚、絡脈、經脈,進而進入腑臟,是由淺入深,都是外邪傳變所致。然而,喎僻(口歪)和吐涎(流口水)這兩種症狀,在《內經》中關於風的論述中並沒有提及,是仲景首創的。因此,從唐宋時代起,才逐漸出現中經、中血脈、中腑、中臟的说法。

然而,人們卻將內傷引起的偏枯(半身不遂)、氣脫、卒倒(突然倒地)、厥逆(四肢厥冷)等症狀,都歸類為中風,反而忘記了真正的風症是什麼樣子。

2. 論中風屬風

風有真風、類風,不可不辨。凡風寒之中於外者,乃為風邪。如《九宮八風篇》之風占病候,《歲露論》之虛風實風,《金匱真言論》之四時風證,《風論》之臟腑中風,《玉機真臟論》之風痹、風癉、痹論,《賊風篇》之風邪為痹,《瘧論》《歲露論》之瘧生於風,《評熱病論》之風厥、勞風,《骨空論》之大風,《熱病篇》之風痙,《病能論》之酒風,《咳論》之感寒咳嗽,是皆外感風邪之病也。其有不由外感而亦各為風者。

如病機所云:諸暴強直,皆屬於風;諸風掉眩,皆屬於肝之類。是皆屬風而實非外中之風也。

何以見之?蓋有所中者謂之中,無所中者謂之屬。夫既無所中,何謂之屬?此以五運之氣,各有所主。如諸濕腫滿,皆屬於脾;諸寒收引,皆屬於腎,是皆以所屬為言,而風之屬於肝者,即此謂也。蓋肝為東方之臟,其藏血,其主風,肝病則血病而筋失所養。筋病則掉眩強直之類無所不至,而屬風之證百出,此所謂皆屬於肝,亦皆屬於風也。

白話文:

風的種類與病因

風有真風、類風,不可不辨。凡是風寒從外部侵入人體,就稱為風邪。例如:

  • 《九宮八風篇》中的風占病候,
  • 《歲露論》中的虛風實風,
  • 《金匱真言論》中的四時風證,
  • 《風論》中的臟腑中風,
  • 《玉機真臟論》中的風痹、風癉、痹論,
  • 《賊風篇》中的風邪為痹,
  • 《瘧論》、《歲露論》中的瘧生於風,
  • 《評熱病論》中的風厥、勞風,
  • 《骨空論》中的大風,
  • 《熱病篇》中的風痙,
  • 《病能論》中的酒風,
  • 《咳論》中的感寒咳嗽,

以上這些都是外感風邪所致的疾病。

然而,也有一些病症看似與風有關,卻並非由外感風邪引起,而是屬於風的類別。

例如《病機》所說:諸暴強直,皆屬於風;諸風掉眩,皆屬於肝之類。這些病症雖屬於風,但并非由外界風寒入侵引起。

為何如此?因為“中”與“屬”有區別。“中”是指受到外界的入侵,而“屬”則是指內在臟腑的特性。既然風並非外感,何以稱之為“屬”?這是因為五行之氣各有其主:

  • 諸濕腫滿,皆屬於脾;
  • 諸寒收引,皆屬於腎。

這些都是以臟腑所屬特性來解釋,風屬於肝也同樣如此。因為肝為東方之臟,其藏血,其主風。肝病則血病,筋失所養,筋病則會導致掉眩強直等各種症狀,而這些症狀都屬於風的表現。所以,說“皆屬於肝,亦皆屬於風”,就是這個道理。

夫中於風者,即真風也;屬於風者,即木邪也。真風者,外感之表證也;屬風者,內傷之裡證也,即厥逆內奪之屬也。

夫曰中曰屬,此在《內經》固已顯然,各有所謂。即如年辰之屬鼠屬牛,豈即為牛為鼠乎?而後世不能明辨,遂致方論混傳,表裡誤治。千古之弊,莫此為甚。第在《內經》則原無真中、類中之分,而王安道始有此論,予甚善之。第惜其辨有未盡,故復述之,以詳其說。凡欲明此義者,但當於中風、屬風、表證、里證四者之間。默而思之,當自見其真矣。

白話文:

在中醫學中,「中於風」指的是真正的風邪侵入身體,這是外感的表症。「屬於風」則是指風邪所引起的內傷裡症,特別是與厥逆和內部津液不足有關的病症。

「中」和「屬於」的概念,在《內經》中已經明確指出,各有其特定的含義。就好比生肖屬鼠或屬牛,並不代表就是真正的老鼠或牛一樣。然而,後世的人們未能清楚分辨這兩者的不同,導致了理論與實際應用的混淆,錯誤地處理表症和裡症。這種錯誤在歷史上一直存在,沒有比這更嚴重的了。

然而,《內經》本身並未區分「真中」和「類中」,這是後來的王安道提出的論點,我非常贊同他的觀點。只是可惜,他的論述仍有不夠深入的地方,因此我再次重申,以詳細闡述這一概念。想要理解這個概念的人,只需要在「中風」、「屬於風」、「表症」、「裡證」這四個詞語之間進行思考,自然就會明白其中的區別。

3. 論河間中風說

河間《原病式》曰:凡人風病,多因熱甚,而風燥者,為其兼化,以熱為其主也。俗云風者,言末而忘其本也。所以中風癱瘓者,非謂肝木之風實甚而卒中之也。亦非外中於風爾。由乎將息失宜而心火暴甚,腎水虛衰,不能制之,則陰虛陽實而熱氣怫鬱,心神昏冒,筋骨不用,而卒倒無所知也。多因喜、怒、思、悲、恐五志有所過極而卒中者,皆為熱甚故也。

若病微則但僵仆,氣血流通,筋脈不攣。緩者發過如故。或熱氣太甚,鬱結壅滯,氣血不能宣通,陰氣暴絕,則陽氣後竭而死。

據河間此論,謂非肝木之風,亦非外中之風,由乎將息失宜,此獨得之見,誠然善矣。然皆謂為熱甚,則不然也。凡將息失宜,五志過極,本屬勞傷證也。而勞傷血氣者,豈皆火證?又豈無陽虛病乎?經曰:喜怒傷氣,寒暑傷形,暴怒傷陰,暴喜傷陽。夫傷陰者,水虧也。傷陽者,火虛也。以虛作火,鮮不危矣。

白話文:

河間《原病式》中提到:一般人罹患風病,大多是因體內熱氣過盛,而風燥則是熱氣的另一種變化,以熱氣為主要原因。俗話說「風者,言末而忘其本也」,也就是說,人們只注重風的表象,卻忽略了根本原因。因此,中風癱瘓並非是因為肝木之風盛而突然發作,也非單純受外風侵襲導致。而是因為日常生活作息不規律,導致心火過旺,腎水虧虛,無法制衡心火,造成陰虛陽實,熱氣鬱結,心神昏迷,筋骨無力,最終昏倒失去意識。許多人因喜、怒、思、悲、恐五志過於極端而突然發作,也都是因為體內熱氣過盛所致。

若病症輕微,則僅會出現僵硬、倒地,氣血流通,筋脈不攣縮,休息後可恢復如常。但若熱氣過盛,鬱結阻塞,氣血無法流通,陰氣突然消失,則陽氣也會隨之耗竭而亡。

根據河間的論述,認為中風癱瘓並非肝木之風或外風侵襲導致,而是由於日常生活作息不規律,這的確是一項獨到見解,十分正確。然而,將所有中風癱瘓都歸咎於熱氣過盛,則並不完全正確。凡是日常生活作息不規律,五志過於極端,這些都屬於勞傷範疇。而勞傷損傷血氣,又豈能全歸咎於火證?難道就沒有陽虛病嗎?《黃帝內經》記載:「喜怒傷氣,寒暑傷形,暴怒傷陰,暴喜傷陽。」傷陰者,水虧也。傷陽者,火虛也。以虛作火,往往十分危險。

又河間曰:其中腑者,面加五色,有表證,脈浮而惡寒,拘急不仁,皆曰中腑也。其治多易。中臟者,唇吻不收,舌不轉而失音,鼻不聞香臭,耳聾而眼瞀,大小便閉結,皆曰中臟也。其治多難。大抵中腑者多著四肢,中臟者多滯九竅。若風中腑者,先以加減續命湯,隨證發其表;若忽中臟者,則大便多秘澀,宜以三化湯通其滯。表裡證已定,別無他證,故以大藥和治之。

據此云脈浮惡寒,拘急不仁等證,本皆傷寒之類也。何又名為中腑?唇不收,舌不轉,失音耳聾等證,本皆厥奪之類也。何又名為中臟?自中臟中腑之說並列為言,而內傷外感之證,斯無辨而混亂矣。且續命湯、三化湯之屬,但可以散風寒,攻實熱。若所云將息失宜者,豈尚堪治之以此?

白話文:

河間先生說,如果病症表現在面部,出現五色變化,脈象浮而怕冷,肢體拘緊麻木,這些都是中腑病症,治療起來相對容易。如果病症表現在唇、口、舌、鼻、耳、眼等九竅,出現口唇閉合不緊、舌頭不能轉動、失聲、鼻子聞不到香味、耳聾眼花、大小便不通等,這些都是中臟病症,治療起來相對困難。一般來說,中腑病症主要影響四肢,而中臟病症則多停留在九竅。如果風邪侵犯中腑,就先用加減續命湯發散表邪,若突然出現中臟病症,多半是大便秘結,可以用三化湯通便。一旦表裡證明確,沒有其他症狀,就可以用大藥治療。

然而,脈浮惡寒、肢體拘緊麻木等症狀,本屬於傷寒類病症,為何又稱為中腑?口唇閉合不緊、舌頭不能轉動、失聲耳聾等症狀,本屬於厥脫類病症,為何又稱為中臟?將中臟、中腑的概念混在一起,導致內傷和外感病症難以區分,混淆不清。而且,續命湯、三化湯等藥物,只能散風寒、攻實熱。如果病症是因生活起居不當導致的,這些藥物根本無濟於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