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三道集 (17)
卷之三道集 (17)
1. 病家兩要說
使必待渴而穿井,鬥而鑄兵,則倉卒之間,何所趨賴?一旦有急,不得已而付之庸劣之手,最非計之得者。子之所慎齋戰疾。凡吾儕同有性命之慮者,其毋忽於是焉。噫,惟是伯牙常有也,而鍾期不常有;夷吾常有也,而鮑叔不常有。此所以相知之難,自古苦之,誠不足為今日怪。
倘亦有因余言而留意於未然者,又孰非不治已病治未病,不治已亂治未亂之明哲乎。惟好生者略察之。
白話文:
如果一定要等到口渴才挖井,要打仗才鑄造兵器,那麼在倉促之間,又能依靠什麼呢?一旦發生緊急狀況,不得已只好找醫術不好的庸醫來處理,這實在是最不恰當的。您所重視的,是戒慎並戰勝疾病。凡是我們這些同樣有性命憂慮的人,千萬不要忽略這點啊。唉,就像伯牙這種人常常有,但是鍾子期卻不常有;管仲這種人常常有,但是鮑叔牙卻不常有。這就是為什麼要找到知己是如此困難,自古以來就為此感到苦惱,實在不足以成為今天感到奇怪的事。
如果也有人因為我說的這些話,而能注意到防患於未然的重要性,那麼這不就是懂得在疾病尚未發生時就治療、在動亂尚未產生時就治理的明智之舉嗎?希望愛惜生命的人都能稍微留意這些道理。
2. 保天吟(三十四)
一氣先天名太極,太極生生是為易。易中造化分陰陽,分出陰陽運不息。剛柔相蕩立乾坤,剝復夬姤群生植,稟得先天成後天,氣血原來是真的。陰陽氣固可長生,龍虎飛騰失家宅。造化鍾人果幾多?誰道些須亦當惜。顧惜天真有兩端,人己機關宜辨格,自治但存毋勉強,莊生最樂無心得。
為人須慎保天和,岐伯深明無伐克,伐克從來性命仇,勉強分明元氣賊。膚切根源未了然,養氣修真亦何益?漫將斯語等浮雲,道在路旁人不識,余今著此保天吟,願效癡東奉佳客。
白話文:
宇宙初始之氣名為太極,太極不斷生化變動就是易的道理。易的變化中產生了陰陽,陰陽不斷運轉而不停息。剛柔相互激盪構成了天地,剝卦、復卦、夬卦、姤卦等變化使萬物生長。稟受了先天的本質而成為後天的存在,氣血原來就是真實的生命根源。陰陽之氣穩固就可以長生,但如果像龍虎般躁動不安,就會失去根本。天地造化鍾愛的人究竟有多少?誰說一點點天賦也不值得珍惜?珍惜天真的本性有兩個方面,個人和環境的影響要分清楚。自我修養但求自然,不要勉強,像莊子那樣快樂自在而無刻意的心。
做人必須謹慎保持天生的和諧,岐伯深明不要強行剋制,強行剋制從來都是損害生命的敵人,勉強行事明顯是盜取元氣的賊。如果沒有徹底了解根本的道理,養氣修真又有什麼益處呢?如果把這些話當成耳邊風,那麼大道就在路旁也無人知曉。我現在寫下這篇《保天吟》,希望能像痴愚的東郭先生那樣,以真誠奉獻給有緣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