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二十七必集·雜證謨 (1)
卷之二十七必集·雜證謨 (1)
1. 論治(共六條)
一、陽明熱壅牙痛,宜清胃散、清胃飲之類主之。若火之甚者,宜抽薪飲、太清飲之類主之,皆所以清其源也。若腎陰本虛,胃火復盛,上實下虛,而為熱渴腫痛者,玉女煎為最妙。
一、牙痛外敷之藥,惟辛溫可以散熱,宜細辛煎、丁香散、薑黃散、赴筵散之類主之,然惟二辛煎、三香散為尤妙。
一、蟲牙蛀空疼痛,宜《瑞竹堂方》韭子湯、巴豆丸、藜蘆散,皆可擇而用之。
一、牙縫出血不止,無非胃火所致,宜以前清胃等藥主之。亦有陰虛於下,格陽於上,則六脈微細,全非實熱火證。牙縫之血,大出不能止,而手足厥冷者,速宜以鎮陰煎主之。若誤用寒涼,必致不救。
一、腎虛牙齒不固,或搖動,或脆弱浮突者,雖宜以補腎為主,然亦當辨其寒熱。凡左歸丸、六味丸,可壯腎中之陰;右歸丸、八味丸,可補腎中之陽,須通加骨碎補丸服尤妙。若齒牙浮動脫落,或牙縫出血,而口不臭,亦無痛者。總屬陰中之陽虛,宜安腎丸之類主之。
一、走馬牙疳,牙床腐爛,齒牙脫落。謂之走馬者,言其急也。此蓋熱毒蘊蓄而然。凡病此者,大為凶候。初見此證,速宜內瀉陽明之火,兼以綠豆飲常服之;外用冰白散、三仙散、麝礬散、北棗丹之類敷之。丹溪法曰:用干北棗燒存性,同枯白礬為末敷之,神效。
白話文:
一、陽明經的熱氣壅塞引起的牙痛,應該用清胃散、清胃飲之類的藥方來治療。如果火氣非常嚴重,應該用抽薪飲、太清飲之類的藥方,這些都是為了清除熱氣的根源。如果腎陰本來就虛弱,胃火又很旺盛,導致上面是實熱,下面是虛弱,出現口渴、腫痛等症狀,用玉女煎最為有效。
二、牙痛時外敷的藥物,只有辛溫的藥物才能散熱,應該用細辛煎、丁香散、薑黃散、赴筵散之類的藥方來治療,但其中以二辛煎、三香散最為有效。
三、蟲蛀牙齒導致蛀洞疼痛,應該用《瑞竹堂方》的韭子湯、巴豆丸、藜蘆散,可以選擇使用。
四、牙縫出血不止,大多是胃火引起的,應該用之前提到的清胃等藥方來治療。也有可能是陰虛在下,陽氣上浮,導致脈象微弱細小,這並不是實熱的症狀。如果牙縫出血量很大且無法止住,同時手腳冰冷,應該馬上用鎮陰煎來治療。如果誤用寒涼藥物,會導致無法救治。
五、腎虛導致牙齒不穩固,出現搖動、脆弱或浮起的情況,雖然應該以補腎為主,但也要辨別是寒症還是熱症。左歸丸、六味丸可以滋補腎陰;右歸丸、八味丸可以溫補腎陽,可以同時服用骨碎補丸效果更好。如果牙齒鬆動脫落,或牙縫出血,但沒有口臭,也沒有疼痛,這總屬於陰虛中的陽虛,應該用安腎丸之類的藥方來治療。
六、走馬牙疳,牙齦腐爛,牙齒脫落。之所以稱為走馬,是說病情發展迅速。這通常是由於熱毒積聚引起的,凡是患上這種病的人,情況都非常危險。剛出現這種症狀時,應該立即瀉陽明經的火氣,同時經常服用綠豆飲;外用冰白散、三仙散、麝礬散、北棗丹之類的藥粉敷在患處。丹溪的方法是:用燒成炭的乾北棗,與枯白礬研成粉末敷在患處,效果非常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