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三道集 (1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道集 (15)

1. 論時醫(三十,共三十一條)

一、婦人經脈滯逆,或過期不至,總由衝任不足而然。若不培養血氣,而止知通經逐瘀,則血以日涸,而崩漏血枯等證,無所不至矣。

一、凡情欲致傷,多為吐血失血,及或時發熱,此真陰受傷之病。若但知治火,而不知治陰,則陰日消亡,而勞瘵反成矣。

一、痰證必有所因,是痰本不能生病,而皆因病生痰也。若止知治痰,而不知所以生痰,則痰必愈甚,未有可消而去者也。

一、膨滿總由脾胃,脾胃雖虛,未必即脹。若但知消導,則中氣愈虛,而脹必日甚矣。

一、氣滯隔塞,總屬脾虛不運,故為留滯。若不養脾而但知破氣,則氣道日虧,而漸成噎隔等病。

一、小水短赤,惟勞倦氣虛及陰虛之人多有之。若以此類通作火治,而專用寒涼,則變病有不可測矣。

一、脈虛證熱,本非真火。若作熱治,而肆用寒涼,則輕者必重,重者必死。

一、病本大虛而治以微補,藥不及病,本無濟益。若疑為誤而改用消伐則死。

一、病有緩急,效有遲速。若以遲病而求速效,則未免易醫,易醫多則高明本少,庸淺極多,少不勝多,事必敗矣。

一、任醫須擇賢者,而於危急之際,尤不可苟。若彼宵小之輩,惟妄衒已長,好翻人按,不幸遇之,多致淆惑是非,生命所繫不淺。

一、經曰:人迎盛堅者傷於寒,氣口堅盛者傷於食。此本以陽明太陰之脈分言表裡,而王叔和以左為人迎,右為氣口,因致後人每以左脈辨外感,右脈辨內傷。豈左無內傷,而右無外感乎?謬甚!謬甚!

一、經曰:病生於內者,先治其陰,後治其陽,反者益甚。病生於陽者,先治其外,後治其內,反者益甚。

一、病人善服藥者,聞其氣,嘗其味,便可覺宜否之優劣,固無待入腹而始知也。獨憫乎無識無知者,但知見藥服藥,而不知藥之為藥;但知見醫求醫,而不知醫之為醫,亦可悲矣。

白話文:

論時醫(三十,共三十一條)

一、婦女的經脈氣血運行不順暢,或是月經延遲不來,大多是因為衝脈和任脈的氣血不足所導致。如果不好好培養氣血,只知道用活血化瘀的藥物來通經,那麼氣血就會日益枯竭,進而導致崩漏、血枯等各種病症,什麼問題都可能發生。

二、凡是因情慾過度而導致的損傷,多會出現吐血、失血,或時常發熱的狀況,這是屬於真陰受到損傷的疾病。如果只知道用清熱瀉火的方法來治療,而不知道滋養陰液,那麼陰液就會日益耗損,最終會導致虛勞癆瘵等慢性疾病。

三、痰證一定有其發病原因,痰本身並不會直接導致疾病,而是因為身體有病才會產生痰。如果只知道治療痰,而不知道產生痰的原因,那麼痰就會越來越嚴重,不可能真正消除。

四、腹部脹滿的原因總歸是脾胃功能失調,即使脾胃虛弱,也未必一定會脹氣。如果只知道用消食導滯的藥物來治療,那麼中氣會更加虛弱,腹脹就會日益加重。

五、氣機阻滯不暢,大多屬於脾虛運化失常,所以導致氣滯。如果不好好調養脾氣,只知道用破氣的藥物來疏通氣機,那麼氣道就會日益虧損,逐漸形成噎膈等疾病。

六、小便短少且顏色赤黃,多見於勞累過度、氣虛和陰虛的人。如果把這種情況都當成火熱病症來治療,專用寒涼藥物,那麼病情的變化將難以預料。

七、脈象虛弱,但身體發熱,這種情況並非是真的有火。如果當作熱證來治療,而大量使用寒涼藥物,那麼病情輕的也會變重,重的則會危及生命。

八、病本來就非常虛弱,卻只用少量補益的藥物來治療,藥物的力量不足以對抗病情,根本沒有任何效果。如果懷疑是錯誤的治療方法而改用消伐的藥物,反而會導致死亡。

九、疾病有輕重緩急之分,藥效也有快慢之別。如果用慢性病的治療方法來追求快速療效,那麼就難免會頻繁更換醫生。頻繁更換醫生,醫術高明的醫生反而會顯得很少,庸醫則會很多。少數的高明醫生無法勝過多數的庸醫,事情必定會失敗。

十、選擇醫生一定要選擇賢能之人,尤其在危急的情況下,更不能隨便。如果遇到那些只會誇耀自己,喜歡推翻他人診斷的庸醫,不幸遇到這種醫生,多半會混淆是非,而生命安危事關重大,不可不慎。

十一、醫書說:「人迎脈盛而堅實,是傷於寒邪;氣口脈堅盛,是傷於飲食。」這原本是針對陽明經和太陰經的脈象,用來區分表證和裡證。而王叔和卻把左手的脈診斷為人迎脈,右手的脈診斷為氣口脈,導致後人常常用左手的脈診斷外感病,用右手的脈診斷內傷病。難道左手就沒有內傷的脈象,右手就沒有外感的脈象嗎?這真是大錯特錯!真是大錯特錯啊!

十二、醫書說:「病發於內者,先治療陰,再治療陽,反過來治療,病會更加嚴重。病發於外者,先治療外,再治療內,反過來治療,病也會更加嚴重。」

十三、病人如果善於服藥,一聞藥的氣味,一嚐藥的味道,就能夠知道藥物是否適合自己,不需要等到藥物下肚才知道。可悲的是,那些沒有見識、不懂醫理的人,只知道有藥就吃,卻不知道藥物的作用;只知道有醫生就去看,卻不知道醫生的醫術如何。這實在是令人感嘆啊!

2. 京師水火說(三十一)

水火者,養生之本。日用之物,用水火而不察其利病,則適足以傷人,而實人所不知也。故水品分差等,火性言優劣,固非欺我者也。姑無論其他,試以燕京之水火言之。凡水之佳者,得陽之氣,流清而源遠,氣香而味甘;水之劣者,得陰之性,源近而流濁,氣穢而味苦。而京師之水則有兩種,曰甜水,曰苦水是也。

即其甜者亦未甚佳,而其苦者乃為最劣。蓋水之味苦者,以其多鹼。試取牆間白霜,火之皆燃,水中所有,即此物也。即朴硝也。其性則五金八石皆能消化,因而命名曰硝。故善於推蕩積滯,攻破癥堅。凡脾弱之人服之多泄,是所驗也。使無其實,而朝夕用之以養生。吾恐人之臟腑,有更非五金八石之可比,其為潛消暗耗,剝人元氣於罔覺之中,大有可畏者。

或曰:未必然,果若所云,則吾未見斯地之乏人,亦未見斯地之皆病,何子之過慮也?予曰:噫,此正所謂罔覺也。請以壽夭而紀其驗,則水土清甘之處,人必多壽,而黃髮兒齒者,比比皆然;水土苦劣之鄉,暗折天年,而耄耋期頤者,目不多見。雖曰壽鄉未必全壽,夭鄉未必皆夭。

若以強者而滋養得宜,豈不更壽?弱者而飲食不佳,豈不更夭?遠者不能概知,第以京師較之吾鄉,則其壽夭之殊,不無大有徑庭矣。職此之由,謂非水土之使然與?

又若火之良否,原自不同,故先王取用,四時有異。惟是京師用煤,必不可易。雖用煤之處頗多,而惟京師之煤,氣性尤烈,故每燻人至死,歲歲有之,而人不能避者無他,亦以用之不得其法耳。夫京師地寒,房室用紙密糊,人睡火炕,煤多熱於室內。惟其房之最小而最密者,最善害人。

其故何也?蓋以水性流下,下而不泄,則自下滿而上;火性炎上,上而不泄,則自上滿而下。故凡煤毒中人者,多在夜半之後,其氣漸滿,下及人鼻,則閉絕呼吸,昧然長逝,良可慨憫。凡欲避其毒者,惟看房室最密之所,極為可慮。但於頂格開留一竅,或於窗紙揭開數楞,則其氣自透去,不能下滿,乃可無慮矣。

然總之窗隙不如頂核,為其透氣之速也。設有中其毒者,必氣閉聲掙,不能自醒,速當呼之,飲以涼水,立可解救。或速令仆地,使其鼻吸地氣,亦可解救。然待其急而救療,恐有遲誤而無濟於事。孰若預有以防之為愈也。此京師水火之害,舉京師而言,則他處可以類推矣。

凡宦遊京國及客處異地者,不可不知此二說,以為自珍之本。

白話文:

水和火是養生的根本。人們每天都使用水和火,卻不仔細了解它們的好壞影響,這反而會傷害身體,而這其實是大家所不知道的。所以說,水的品質有好壞之分,火的性質也有優劣之別,這並不是在欺騙我們。暫且不論其他,先以北京的水和火來說明。凡是好的水,都帶有陽氣,水流清澈且源頭很遠,氣味香而且味道甘甜;不好的水,都帶有陰氣,源頭很近且水流混濁,氣味污穢而且味道苦澀。而北京的水有兩種,一種是甜水,一種是苦水。

即使是甜水,品質也不是很好,而苦水則是最差的。水的味道之所以苦,是因為含鹼太多。可以試著取牆上的白霜,用火點就能燃燒,水裡面的物質,就是這種東西,也就是朴硝。朴硝的特性是連金屬和礦石都能消化,因此被命名為硝。所以它善於推動消化、化解積食、攻破堅硬的腫塊。凡是脾胃虛弱的人,服用後容易腹瀉,這是可以驗證的。如果沒有這樣的認識,卻每天都用苦水來養生,我擔心人的內臟,有些是比金屬礦石更脆弱的,這些苦水會像潛伏的敵人一樣,在不知不覺中消耗人的元氣,實在是很可怕的。

或許有人會說:不一定吧,如果真像你說的這樣,我怎麼沒看到這裡的人都缺少壽命,也沒看到這裡的人都生病呢?你是不是太過於擔心了?我說:唉,這正是所謂的沒有察覺啊。如果用壽命長短來驗證,那麼在水質清甜甘美的地方,人們大多長壽,白髮蒼蒼的老人依然牙齒健全,比比皆是;在水質苦劣的地方,人的壽命被暗中減損,活到七八十歲甚至百歲的人,就很少見到。雖然說長壽的地方不一定都長壽,短壽的地方也不一定都短壽。

如果身體強壯的人得到良好的滋養,豈不是會更長壽?身體虛弱的人飲食不好,豈不是會更短壽?遙遠地方的情況不能完全了解,但如果拿北京和我的家鄉比較,那麼壽命長短的差異,確實有很大的不同。由此看來,難道不是水土的原因嗎?

再說火的好壞,本來就不同,所以古代的君王取用時,會隨著四季變化而有所不同。只是北京使用煤炭,這是不可能改變的。雖然很多地方都使用煤炭,但唯獨北京的煤炭,火氣特別強烈,所以經常有人被煤氣熏死,每年都有這種情況發生,但人們卻無法避免,這沒有其他原因,也是因為使用方法不對而已。北京天氣寒冷,房屋用厚紙糊得嚴嚴實實,人們睡在火炕上,煤炭的熱氣大多在室內。其中房屋越小且越密封的,就越容易害人。

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水性向下流,如果下面不通暢,就會從下面滿到上面;火性向上,如果上面不通暢,就會從上面滿到下面。所以凡是煤氣中毒的人,大多是在半夜之後,煤氣逐漸充滿,向下侵襲到人的鼻子,就會導致呼吸停止,昏迷不醒而死去,實在令人惋惜。凡是想要避免煤氣中毒的人,就要特別注意那些密封最嚴的地方。可以在房頂開一個洞,或者把窗戶紙揭開幾條縫,煤氣自然就會散去,不會充滿在下面,這樣就不用擔心了。

然而總的來說,窗縫不如房頂的洞,因為房頂的洞透氣更快。如果有人煤氣中毒,一定會呼吸困難、掙扎尖叫,卻無法自己醒來,要趕快呼喊他,給他喝涼水,馬上就能解救。或者趕快讓他趴在地上,讓他的鼻子呼吸地氣,也能解救。但如果等到病情危急才去救治,恐怕會耽誤時間而無濟於事。不如事先做好預防來得更好。這些就是北京水和火的害處,以北京為例,其他地方也可以以此類推。

凡是在北京做官遊歷或客居異地的人,都應該知道這兩種說法,作為保重自己的根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