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三道集 (14)
卷之三道集 (14)
1. 論時醫(三十,共三十一條)
一、時醫治病,但知察標,不知察本,且常以標本藉口。曰:急則治其標,緩則治其本。是豈知《內經》必求其本之意。故但見其所急在病,而全不知所急在命,此其孰可緩也?孰當急也?孰為今日之當急,孰為明日之更當急也?緩急既不知,則每致彼此誤認,尚何標本為言乎!
一、中風證悉由內傷,本無外感。既無外感,必不可散。若過用治風等藥,則輕者必重,重者必速死。
一、傷寒關係全在虛實二字。實者易治,虛者難治。以其元氣本虛,故邪不易解。若治挾虛傷寒,不知托散,而但知攻邪,愈攻則愈虛,愈虛則無有不死。若甚虛者,即微補且無益,而但以治標為主者必死。
一、傷寒陽經與陽證不同。陽經者,邪在表也;陽證者,熱在裡也。若內無實熱脈候,而以陽經作陽證,妄用寒涼治其火,因致外內合邪而不可解者必死。
一、痢疾之作,惟脾腎薄弱之人極易犯之。夫因熱貪涼,致傷臟氣,此人事之病,非天時之病也。今之治痢者,止知治天時之熱,不知治人事之寒何也?矧痢證多在秋深。斯時也,炎暑既消,固不可執言熱毒。秋涼日至,又何堪妄用寒涼?凡若此者,既不知人事,又不知天時,失之遠矣。害莫甚矣。當因予言而熟思之矣。
一、小兒血氣未充,亦如苗萼之柔嫩。一或傷殘,無不凋謝。故平時最宜培植,不可妄行消導。其或果有食滯脹痛,則宜暫消。果有風寒發熱,則宜暫散。果有實熱痰火,則宜暫清。此不得不治其標也。舍此之外,如無暴急標病,而時見青黃羸瘦,或腹膨微熱,溏泄困倦等證,則悉由脾腎不足,血氣薄弱而然。
而時醫見此,無非曰食積痰火,而但知消導,尤尚清涼,日消日剝,則元氣日損,再逢他疾,則無能支矣。此幼科時俗之大病,有不可不察者也。
一、小兒痘疹發熱,此其正候。蓋不熱則毒不能透。凡其蒸熱之力,即元氣之力,故自起至化,自收至靨,無不賴此熱力為之主,是誠痘疹之用神,必不可少,亦不必疑者也。惟是熱甚而毒甚者,則不得不清火以解其毒。然必有內熱真火脈證,方可治以清涼,此不過數十中之一二耳。
如無內熱,而但有外熱,此自痘家正候,必不可攻熱以拔元氣之力,以傷脾腎之源。奈近代痘科全不知此,但見發熱,則無論虛實,開口止知解毒,動手只知寒涼,多致傷脾而飲食日減,及靨時泄瀉而斃者,皆其類也。此誤最多,不可不察。
一、痘瘡不起,如毒盛而不可起者,此自不救之證,不必治也。若別無危證而痘不起者,總由元氣無力,但培氣血,則無有不起。近見痘科凡逢此證,則多用毒藥,如桑蠶、穿山甲之類,逼而出之,見者以為奇效,而不知起發非由根本,元氣為毒所殘,發泄太過,內必匱竭,以此誤人,所當切省。
白話文:
一、現在的醫生治病,只知道觀察表面的症狀,卻不知道探究病根,而且常常用「標本」來當藉口。他們說:「病情緊急就先處理表面的症狀,病情緩和就再處理病根。」這樣哪裡懂得《黃帝內經》一定要找出病根的道理?所以他們只看到病人病情的緊急,卻完全不知道病人生命的緊急,這哪一種情況可以緩慢處理?哪一種情況應該緊急處理?哪一種是今天應該優先處理的,哪一種是明天更應該優先處理的?連緩急都搞不清楚,就會常常互相誤解,還談什麼標本呢!
二、中風這種病都是因為內傷引起的,原本就沒有外感。既然沒有外感,就絕對不能用發散的方式治療。如果過度使用治療外感的藥物,那麼病情輕的就會變成嚴重,病情嚴重的就會加速死亡。
三、傷寒的治療關鍵在於虛實這兩個字。體質強壯的比較好治,體質虛弱的比較難治。因為病人原本的元氣就虛弱,所以邪氣不容易解除。如果治療挾帶虛弱的傷寒,不知道用補養的方式來輔助發散邪氣,而只知道攻擊邪氣,就會越攻越虛,越虛就沒有不死的。如果體質非常虛弱,即使稍微用補藥也沒有用,如果只以處理表面的症狀為主,那病人一定會死。
四、傷寒的陽經病和陽證是不同的。陽經病是指邪氣在體表;陽證是指身體內有熱。如果體內沒有實熱的脈象,卻把陽經病當作陽證來治療,胡亂用寒涼的藥物來清火,就會導致外邪和內邪結合在一起而無法解除,病人一定會死。
五、痢疾的發生,通常是脾腎虛弱的人最容易得。因為貪涼而傷到臟腑的氣,這是人為造成的疾病,不是因為天氣的關係。現在治療痢疾的人,只知道治療天氣的熱,卻不知道治療人為造成的寒,這是為什麼呢?何況痢疾大多是在秋天發作。這個時候,炎熱已經消退,就不能只說是熱毒引起的。秋天氣候涼爽,又怎麼可以胡亂使用寒涼的藥物呢?像這樣的情況,既不了解人為因素,又不了解天氣變化,實在是差太遠了,危害非常大。應該仔細思考我說的話。
六、小孩子的氣血還沒有充足,就像花草的幼苗一樣柔嫩。一旦受到損傷,就會枯萎凋謝。所以平時最應該注意培養,不能胡亂使用消導的藥物。如果真的有食物積滯、腹脹疼痛,可以暫時消導;如果有風寒發熱,可以暫時發散;如果有實熱痰火,可以暫時清熱。這些都是不得不處理的表面症狀。除了這些情況之外,如果沒有突然發生的急症,卻常常看到小孩臉色青黃、消瘦,或者腹部膨脹、稍微發熱、拉肚子、精神疲倦等症狀,這些都是因為脾腎不足、氣血虛弱造成的。
現在的醫生看到這種情況,只會說是食物積滯、痰火引起的,而只知道使用消導藥物,尤其喜歡用寒涼的藥物,每天消導、剝削,就會讓元氣一天比一天衰弱,如果再遇到其他疾病,就沒有能力抵抗了。這是幼科常見的嚴重錯誤,不能不仔細觀察。
七、小孩子出痘疹發熱,這是正常的現象。因為不發熱,毒素就無法透發出來。痘疹發熱的力量,就是元氣的力量。從痘疹開始出現到癒合,都是靠這種熱力來主導,這是痘疹最重要的作用,絕對不能缺少,也不必懷疑。只是發熱太嚴重、毒素太多的情況,才不得不清火解毒。但是一定要有體內實熱的脈象,才可以考慮用清涼的藥物來治療,這種情況不過是幾十個案例中才會出現一兩個。
如果沒有內熱,而只有外熱,這是痘疹的正常現象,絕對不能為了退熱而傷害元氣的力量,傷害脾腎的根本。但是現在的痘科醫生完全不懂得這個道理,只要看到發熱,就不管體質虛實,開口只知道解毒,動手只知道用寒涼的藥物,常常會傷害脾胃,導致食慾一天比一天差,在痘疹結痂的時候就拉肚子而死亡,這都是這種錯誤造成的。這種錯誤非常普遍,不能不仔細觀察。
八、痘瘡不能順利發出來,如果是因為毒素太盛而無法發出來,這是沒有辦法救治的,不必治療。如果沒有其他危險的症狀,而痘瘡就是發不出來,都是因為元氣不足,只要補養氣血,痘瘡就會發出來。最近看到痘科醫生,只要遇到這種情況,就會使用有毒的藥物,像是蠶、穿山甲之類的,強迫痘瘡發出來,看到的人會覺得效果很好,但是卻不知道痘瘡的發出並不是從根本解決問題,元氣被毒藥摧殘,發散太過,體內一定會變得空虛,這樣誤人,應該要特別注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