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二從集·雜證謨 (1)
卷之十二從集·雜證謨 (1)
1. 論證(共三條)
喉痹一證,在古方書雖有十八證之辨,而古人悉指為相火。然此證雖多由火,而復有非火證者,不可不詳察也。蓋火有真假,凡實火可清者,即真火證也;虛火不宜清者,即水虧證也;且復有陰盛格陽者,即真寒證也。故《內經》曰:太陽在泉,寒淫所勝,民病嗌痛頷腫,其義即此。何後人之弗究也。
一、喉痹所屬諸經,凡少陽、陽明、厥陰、少陰皆有此證,具列如前,但其中虛實各有不同。蓋少陽、厥陰為木火之臟,固多熱證,陽明為水穀之海,而胃氣直透咽喉,故又惟陽明之火為最盛。欲辨此者,但察其以情志鬱怒而起者,多屬少陽厥陰;以口腹肥甘,辛熱太過而起者,多屬陽明。凡患此者,多宜以實火論治。
至若少陰之候,則非此之比。蓋少陰之脈絡於橫骨,終於會厭,繫於舌本。凡陰火逆衝於上,多為喉痹,但少陰之火,有虛有實,不得類從火斷。若果因實火,自有火證火脈,亦易知也;若因酒色過度,以致真陰虧損者,此腎中之虛火證也,非壯水不可;又有火虛於下,而格陽於上,此無根之火,即腎中之真寒證也。非溫補命門不可。
凡此諸經不同,而虛實大異,皆後人所罕知者,獨《褚氏遺書》有上病察下之說,誠見道之言也。
一、咽喉證,總謂之火,則名目雖多,似有不必盡辨者,然亦有不可不辨者。如單乳蛾、雙乳蛾,及纏喉風之有不同也。蓋腫於咽之兩旁者為雙蛾,腫於一邊者為單蛾,此其形必圓突如珠,乃癰節之類結於喉間,故多致出毒,或宜刺出其血而愈者。若纏喉風則滿片紅腫,多不成膿,亦不必出血,但使火降,其腫自消,此其所以有異,而治之當有法也。
白話文:
論證(共三條)
關於喉嚨腫痛這個病症,古代醫書雖然有十八種不同的辨別方式,但古人都把它歸咎於相火(一種虛火)。然而,這種病症雖然多數是因為火引起的,但也有些並非因火而起,不能不仔細觀察。火有真假之分,凡是可以用清熱方式治療的實火,就是真火證;虛火不適合清熱的,就是因為陰液虧損;而且還有陰氣過盛而把陽氣排斥在外的,這是真寒證。所以《內經》說:「太陽之氣在下,寒邪過盛,人民就會有咽喉痛、下巴腫的病症」,道理就在這裡。為什麼後人不去深入研究呢?
一、喉嚨腫痛所屬的經絡,像是少陽、陽明、厥陰、少陰經都有可能發生這種病症,之前已經列舉出來了,但其中虛實的情況各有不同。少陽、厥陰這兩個臟腑屬木火,本來就多有熱證,而陽明是水穀之海,胃氣直接通往咽喉,所以陽明之火最為旺盛。想要辨別這種情況,只要觀察病發的原因,如果是因為情緒鬱悶生氣而引起的,大多屬於少陽、厥陰;如果是因為飲食肥膩甘甜、辛辣燥熱過多而引起的,大多屬於陽明。凡是患有這種病症的,多半要以實火來論治。
至於少陰經的病症,就和前面講的不同了。少陰經的脈絡連接著橫骨,終點在會厭,聯繫著舌根。凡是陰火向上衝逆,大多會造成喉嚨腫痛,但少陰的火,有虛有實,不能把它一概歸類為火熱證。如果確實是實火引起的,自然會有火熱的症狀和脈象,也比較容易辨別;如果是因為縱慾過度,導致腎陰虧損的,這是腎中的虛火證,必須滋養腎陰才可以;還有一種是下焦陽氣虛弱,導致虛陽上亢,這是無根之火,也就是腎中的真寒證,必須溫補命門之火才能治好。
以上所說的這些經絡不同,虛實差異很大,都是後人很少知道的,只有《褚氏遺書》提出「上病要觀察下」的觀點,真是至理名言。
二、喉嚨的病症,總的來說都說是火引起的,雖然名稱很多,好像可以不必一一辨別,但實際上也有不能不辨別的。比如單乳蛾、雙乳蛾,和纏喉風,它們的狀況就不一樣。長在咽喉兩旁的叫做雙乳蛾,長在一邊的叫做單乳蛾,它們的形狀一定圓圓地突出像珠子一樣,像是癰腫類的結節長在喉嚨間,所以常常會化膿,或是刺破放血就會痊癒的。至於纏喉風,則是整個咽喉都紅腫,多半不會化膿,也不需要放血,只要讓火氣下降,腫脹自然會消退。這就是它們不同的地方,所以治療方法也應該有所區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