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二從集·雜證謨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二從集·雜證謨 (1)

1. 論證(共三條)

耳聾證,諸家所論雖悉,然以余之見,大都其證有五:曰火閉,曰氣閉,曰邪閉,曰竅閉,曰虛閉。凡火閉者,因諸經之火壅塞清道,其證必哄哄熇熇,或脹或悶或煩或熱,或兼頭面紅赤者是也。此證治宜清火,火清而閉自開也。氣閉者,多因肝膽氣逆,其證非虛非火,或因恚怒,或因憂鬱,氣有所結而然。

治宜順氣,氣順心舒而閉自開也。邪閉者,因風寒外感,亂其營衛而然,解其邪而閉自開也。竅閉者,必因損傷,或挖傷者,或雷炮之震傷者,或患聤耳潰膿不止,而壞其竅者,是宜用開通之法,以治之也。虛閉者,或以年衰,或以病後,或以勞倦過度,因致精脫腎虧,漸至聾閉,是非大培根本必不可也。

凡此數者,有從外不能達者,其病在經,有從內不能通者,其病在臟,當各隨其宜而治之,自無不愈者。然暴聾者多易治,久聾者最難為力也。

一、耳聾證,總因氣閉不通耳。蓋凡火邪、風邪,皆令氣壅,壅則閉也。怒則氣逆,逆則閉也。竅傷則氣窒,窒則閉也。虛則氣不充,不充則閉也。凡邪盛氣逆而閉者,實閉也;氣有不及而閉者,虛閉也,然實閉者少而虛閉者多。且凡屬實邪,固令耳竅不通,使果正氣強盛,斷不至此,惟經氣不足,然後邪氣得以奪之,此正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之謂也。

故即系實邪而病至聾閉者,亦無不有挾虛之象,所以凡治此證,不宜峻攻,如古法之用通聖散、神芎丸、涼膈散、木香檳榔丸之屬,皆不可輕用,蓋恐攻之未必能愈耳,而反傷脾胃,則他變踵至矣。至若治此之法,凡火壅於上者,自宜清降,兼陰虛者,亦宜補陰,此陽證之治也。

若無火邪,止由氣閉,則或補或開,必兼辛溫之劑方可通行,此陰證之治也。然此二者,皆當以漸調理,但無欲速,庶乎盡善。

一、耳鳴當辨虛實。凡暴鳴而聲大者多實,漸鳴而聲細者多虛,少壯熱盛者多實,中衰無火者多虛;飲酒味厚,素多痰火者多實,質清脈細,素多勞倦者多虛。且耳為腎竅,乃宗脈之所聚,若精氣調和,腎氣充足,則耳目聰明,若勞傷血氣,精脫腎憊,必至聾瞶。故人於中年之後,每多耳鳴,如風雨,如蟬鳴,如潮聲者,是皆陰衰腎虧而然。

經曰:人年四十而陰氣自半。半,即衰之謂也。又以《易》義參之,其象尤切。《易》曰:坎為耳。蓋坎之陽居中,耳之聰在內,此其所以相應也。今老人之耳,多見聰不內居,而聲聞於外,此正腎元不固,陽氣漸渙之徵耳,欲求來復,其勢誠難,但得稍緩,即已幸矣,其惟調養得宜,而日培根本乎。

白話文:

論證(共三條)

關於耳聾的病症,各家醫學理論雖然都提到了,但以我的觀點來看,大致可歸納為五種:火氣鬱結、氣機阻滯、外邪侵襲、耳竅阻塞、以及虛弱閉塞。

所謂「火氣鬱結」,是指體內各經脈的火氣壅塞,阻礙了清氣的通道。這種情況通常會伴隨耳內轟轟作響、發熱、腫脹、悶痛、煩躁,甚至頭面部發紅等症狀。治療上應以清瀉火氣為主,火氣清除後,耳聾自然會好轉。

所謂「氣機阻滯」,大多是因為肝膽氣機逆亂所致。這種情況不屬於虛證,也不屬於實火,可能是因為憤怒或憂鬱等情緒導致氣機鬱結。治療上應以疏理氣機為主,氣機順暢,心情舒暢,耳聾自然會好轉。

所謂「外邪侵襲」,是指感受風寒等外邪,擾亂了體內的營衛之氣所致。治療上應以祛除外邪為主,外邪解除,耳聾自然會好轉。

所謂「耳竅阻塞」,必定是因為外傷所引起,例如掏耳朵時挖傷、雷擊或炮聲震傷,或是因為患有耳內化膿性疾病,導致耳竅損壞。治療上應採用開通耳竅的方法。

所謂「虛弱閉塞」,可能是因為年紀衰老、久病之後、或過度勞累,導致精氣虧損、腎氣不足,逐漸產生耳聾。這種情況必須從根本上大補腎精才能有所改善。

以上這幾種情況,有些是因為經絡不通,有些則是因為內臟功能失調。治療時應根據具體情況,對症下藥,自然可以痊癒。但總的來說,突然發生的耳聾比較容易治療,而長期耳聾則比較難以處理。

一、耳聾證,總因氣閉不通耳

總而言之,耳聾大多是因為氣機閉塞不通所致。凡是火邪、風邪等都會使氣機壅塞,壅塞則不通;憤怒會使氣機逆亂,逆亂則不通;耳竅受損會使氣機阻塞,阻塞則不通;虛弱則氣不足,氣不足則不通。凡是因為邪氣旺盛、氣機逆亂而導致的閉塞,屬於實證;因為氣不足而導致的閉塞,屬於虛證。然而,實證較少,虛證較多。

而且,雖然實邪也會導致耳竅不通,但如果正氣充足,斷不會如此,只有在經氣不足的情況下,邪氣才會侵入。這正是正邪交爭之處,說明體內氣機必定是虛弱的。

因此,即使是實邪導致的耳聾,也必定有挾帶虛弱的跡象。所以,治療此類疾病不宜使用猛烈的攻伐之法。像古方中常用的通聖散、神芎丸、涼膈散、木香檳榔丸等藥物,都不可輕易使用,以免攻伐未必能治好耳聾,反而損傷脾胃,導致其他疾病產生。

至於治療方法,凡是因為火熱壅塞於上的,自然應以清熱降火為主,如果兼有陰虛的,則應同時滋補陰液。這是治療陽證的方法。

如果沒有火邪,只是因為氣機閉塞,那麼就應該使用補氣或開竅的方法,且必須配合辛溫之藥才能疏通氣機。這是治療陰證的方法。

然而,以上這兩種方法都應當循序漸進地調理,切不可急於求成,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。

一、耳鳴當辨虛實

耳鳴應當辨別虛實。一般來說,突然出現、聲音大的耳鳴多屬實證;逐漸出現、聲音細小的耳鳴多屬虛證。年輕力壯、體內有熱的人多屬實證;中年衰老、體內沒有火熱的人多屬虛證。喜歡喝酒、飲食肥膩、平素痰火旺盛的人多屬實證;體質清瘦、脈象細弱、平素勞累過度的人多屬虛證。

而且,耳朵是腎臟的竅穴,也是宗脈聚集的地方。如果精氣調和,腎氣充足,耳朵就會聽得清楚。如果勞傷血氣、精氣耗損、腎氣衰敗,必定會導致耳聾。因此,人在中年之後,常常出現耳鳴,像是風聲雨聲、蟬鳴聲、潮水聲等,這些都是陰虛腎虧所引起的。

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人到四十歲,陰氣就只剩一半。」所謂「一半」,就是衰退的意思。如果再用《易經》的道理來參照,這個現象就更加明顯。《易經》說:「坎卦代表耳朵。」坎卦的陽氣居於中間,耳朵的聰敏也在內裡,這就是它們之間的對應關係。現在老年人的耳朵,大多出現聽力向外發散,而聽不清裡面的聲音,這正是腎元不固、陽氣逐漸渙散的徵兆。想要恢復聽力,實在是難上加難,只能盡力減緩衰退的速度,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。唯一的方法就是好好調養,從根本上增強體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