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二十七必集·雜證謨 (5)
卷之二十七必集·雜證謨 (5)
1. 述古(共七條)
然則內明者利於近,外明者利於遠,故凡不能遠視者,必陰勝陽也,不能近視者,必陽勝陰也。由此言之,則海藏是而東垣非矣。若以愚見評之,則但當言其不足,不必言其有餘。故曰:不能遠視者,陽氣不足也;不能近視者,陰氣不足也,豈不甚為明顯。若東垣以陰氣有餘,陽氣有餘,皆謂之火,則能視者皆火病也。
海藏云:能近視責其有水,能遠視責其有火,則當責者亦是病也。此等議論,余則未敢服膺。
王節齋曰:眼赤腫痛,古方用藥,內外不同。在內湯散,則用苦寒辛涼之藥以瀉其火,在外點洗,則用辛熱辛涼之藥以散其邪。故點藥莫要於冰片,而冰片大辛熱,以其性辛甚,故藉以拔出火邪而散其熱氣。古方用燒酒洗眼,或用乾薑末、生薑汁點眼者,皆此意也。蓋赤眼是火邪內炎,上攻於目,故內治用苦寒之藥,是治其本,如鍋底之去薪也。
然火邪既客於目,從內出外,若外用寒涼以阻逆之,則火鬱內攻不得散矣。故點藥用辛熱,而洗眼用熱湯,是火鬱則發,因而散之,從治法也。世人不知冰片為劫藥,而誤認為寒,常用點眼,遂致積熱入目而昏暗障翳,故云:眼不點不瞎者也。又不知外治忌寒涼,而妄將冷水、冷物、冷藥挹洗,致昏瞎者有之。
愚按:節齋之論,其屬有理,然寒涼點眼之法,亦非盡不可用,但用之有宜否耳。蓋點以寒涼,用治火也。若火之微者,其勢輕,其邪淺,或偶觸煙火風熱,或素有標病,邪在膚腠之間,而熱不深者,即用黃連膏之類,暫為清解,亦可去熱,浮熱去而目自愈,無不可也。若火之甚者,本於五臟而熾及三陽,欲以一星之寒涼,濟此炎炎之盛勢,其果能否?此其解熱之功毫無所及,而閉熱之害惟目受之矣。故凡病火眼之甚者,點以寒涼,痛必連珠,正由火鬱而然耳。
所以,久點寒涼而不效者,未有不致於壞目,此王節齋之論,有不可不察,而凡治癰疽外證者,亦當並識此義。
薛立齋曰:前證若體倦少食,視物昏花,或飲食勞倦益甚者,脾胃虛也,用補中益氣湯。眵多緊澀,赤脈貫睛,或臟腑秘結者,用芍藥清肝散。若赤翳布白,畏日羞明,或痛如刺者,上焦風熱也,用黃連飲子。若久視生花,畏日,遠視如霧者,神氣傷也,用神效黃耆湯。大凡午前甚而作痛者,東垣助陽和血湯;午後甚而作痛者,黃連天花粉丸;午後甚而不痛者,東垣益陰腎氣丸主之。
白話文:
總之,能看清楚近處的東西,代表身體內部功能比較好;能看清楚遠處的東西,代表身體外部功能比較好。所以,凡是看不清遠處的人,一定是體內陰氣旺盛而陽氣不足;看不清近處的人,一定是體內陽氣旺盛而陰氣不足。從這個角度來說,海藏的說法是對的,而東垣的說法是錯的。如果用我的看法來評論,應該只說不足,不必說有多餘。所以說:看不清遠處的人,是陽氣不足;看不清近處的人,是陰氣不足,這難道不是非常明顯嗎?如果東垣把陰氣過多、陽氣過多都說成是「火」,那麼能看見東西的人,豈不都是得了火病?
海藏說:能看清楚近處的人,是因為體內有水氣;能看清楚遠處的人,是因為體內有火氣。這樣說,那被責怪的人豈不也是有病?這種說法,我實在不敢苟同。
王節齋說:眼睛紅腫疼痛,古人用的藥,內服和外用是不同的。內服的湯藥散劑,用苦寒、辛涼的藥來瀉火;外用的點眼藥和洗眼藥,則用辛熱、辛涼的藥來散邪。所以點眼藥最重要的成分是冰片,而冰片性味大辛大熱,因為它辛味很強,所以可以藉此拔出火邪,散發熱氣。古時候用燒酒洗眼睛,或者用乾薑末、生薑汁點眼睛,都是這個道理。因為眼睛紅腫是火邪在內部發炎,向上侵襲眼睛,所以內服要用苦寒的藥,這是治本,就像從鍋底下抽走柴火一樣。
然而火邪既然已經侵入眼睛,從內向外發展,如果外用寒涼的藥來阻擋它,就會導致火邪鬱積在內而無法散發。所以點眼藥要用辛熱的藥,洗眼睛要用熱水,這是因為火邪鬱積就要發散,要順勢而為,這是從治的方法。世人不知道冰片是劫奪之藥,反而誤認為是寒涼的,經常使用點眼睛,導致熱邪積聚在眼睛,造成眼睛昏暗、出現遮蔽物,所以說:「眼睛不是點瞎的。」又不知道外治忌諱寒涼,竟然用冷水、冷物、冷藥來洗眼睛,導致昏瞎的人也是有的。
我的看法是:節齋的論點有道理,但是用寒涼的藥來點眼睛,也不是完全不能用,只是要看是否適合。用寒涼藥物來點眼睛,是用來治療火邪的。如果火邪比較輕微,勢頭小,邪氣表淺,或者只是偶爾接觸到煙火、風熱,或者本身有表症,邪氣在皮膚之間,熱邪不深,這時就可以用黃連膏之類的藥物,暫時清解一下,也可以去除熱邪,浮熱消退,眼睛自然就好了,沒有什麼不可以。如果火邪很嚴重,是從五臟而起,而且波及三陽經,想要用一點點寒涼的藥,來對付這種強盛的火勢,那怎麼可能呢?這樣做不但沒有辦法解熱,反而會造成熱邪閉塞,傷害眼睛。所以凡是得了嚴重火眼的人,點寒涼藥就會導致疼痛加劇,這正是因為火邪鬱積的緣故。
因此,長期點寒涼藥卻沒有效果的,沒有不導致眼睛損壞的,王節齋的論點,不可不仔細考察。凡是治療癰疽等外證的,也應該認識到這個道理。
薛立齋說:如果眼睛出現上述症狀,同時伴隨身體疲倦、食慾不振、視力模糊,或者因為飲食勞累而更加嚴重,這是脾胃虛弱,要用補中益氣湯。如果眼屎多、眼睛緊澀、出現紅色血絲蔓延到眼球,或者伴隨腸胃乾燥便秘,要用芍藥清肝散。如果眼睛出現紅翳覆蓋眼白、畏光怕陽、或者疼痛如針刺,這是上焦風熱,要用黃連飲子。如果長時間看東西,眼睛出現幻影、畏光、看遠處像霧一樣,這是神氣受損,要用神效黃耆湯。一般來說,早上眼睛症狀加重而且疼痛的,要用東垣的助陽和血湯;下午症狀加重而且疼痛的,要用黃連天花粉丸;下午症狀加重但不疼痛的,要用東垣的益陰腎氣丸。